① 中国文化产业史上首次有了专项债券,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第一,作为国家竞争软实力,文化产业的发展将会大大增强中国的竞争实力;
第二,第三产业在未来会成为中国的支柱型产业,文化产业是第三产业中最具开发潜力和延伸力的产业
② 财政部:加强对地方专项债券项目申报把关 不安排一般房地产项目
观点地产网讯:7月20日,财政部召开2021年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
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项中新表示,2021年,财政部积极发挥政府规范举债对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促进作用。指导地方做好项目储备和前期准备等工作,会同发改委从项目成熟度、合规性和融资收益平衡等角度,加强对地方申报专项债券项目的把关,要求各地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点领域和国家重大战略做好项目储备,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重点项目建设。明确不安排用于租赁住房建设以外的土地储备项目,不安排一般房地产项目,不安排产业项目。
他表示,实施专项债券项目穿透式监测。通过完善信息化手段,对专项债券项目实行穿透式监测,及时掌握项目资金使用、建设进度、运营管理等情况,实现对专项债券项目全生命周期、常态化风险监控,防范法定债券风险。强化专项债券项目绩效管理。印发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办法,对专项债券资金预算执行进度和绩效目标实施情况进行“双监控”,细化“借、用、管、还”全链条管理举措。
项中新还表示,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区域战略项目已被纳入2021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重点支持范围。经初步汇总,1-6月全国地方发行的新增专项债券,约一半投向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领域重大项目;约3成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以及卫生健康、教育、养老、文化旅游等社会事业领域重大项目;约2成投向农林水利、能源、城乡冷链物流等领域重大项目。
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主任刘金云表示,截至6月底,各地区形成支出1.635万亿元,支出进度达到63.1%。从支出级次看,省级支出0.614万亿元,占比37.5%;市县基层支出1.021万亿元,占比62.5%,体现了常态化直达机制“据实分配使用资金、增量向基层倾斜”的制度安排。从支出结构看,各地用于养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住房等基本民生方面支出占总支出的7成以上,支持基层落实民生政策。
③ 财政部:加强地方申报专项债券项目把关,不安排一般地产项目
7月20日,在财政部召开的2021年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项中新表示,要指导地方做好项目储备和前期准备等工作,会同发展改革委从项目成熟度、合规性和融资收益平衡等角度,加强对地方申报专项债券项目的把关,要求各地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点领域和国家重大战略做好项目储备,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重点项目建设。明确不安排用于租赁住房建设以外的土地储备项目,不安排一般房地产项目,不安排产业项目。
项中新称,2021年,财政部积极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要求,继续完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开好“前门”、严堵“后门”,发挥政府规范举债对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促进作用。要实施专项债券项目穿透式监测,通过完善信息化手段,对专项债券项目实行穿透式监测,及时掌握项目资金使用、建设进度、运营管理等情况,实现对专项债券项目全生命周期、常态化风险监控,防范法定债券风险。另外,要强化专项债券项目绩效管理。印发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办法,对专项债券资金预算执行进度和绩效目标实施情况进行“双监控”,细化“借、用、管、还”全链条管理举措。
此外,进一步推进地方政府债务信息公开,印发《地方政府债券信息公开平台管理办法》,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地方政府债务信息公开的要求,规范地方政府债券信息公开平台管理,以公开促规范。
截至2021年6月末,全国地方已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14800亿元,其中一般债券4656亿元、专项债券10144亿元。发行进度较去年有所放缓,主要是今年专项债券恢复常态化管理,适当放宽地方发行时间要求,这样既不会影响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和资金需求,也可以有效避免债券资金闲置。
项中新表示,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区域战略项目已被纳入2021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重点支持范围。经初步汇总,1-6月全国地方发行的新增专项债券,约一半投向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领域重大项目;约三成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以及卫生健康、教育、养老、文化旅游等社会事业领域重大项目;约两成投向农林水利、能源、城乡冷链物流等领域重大项目。
④ 2020年10月全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及债务情况
【导读】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各方的配合,全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对于经济也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的,我们也可以通过2020年10月全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及债务情况,一窥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
一、全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情况
(一)当月发行情况。
2020年10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4429亿元。其中,发行一般债券1590亿元,发行专项债券2839亿元;按用途划分,发行新增债券1899亿元,发行再融资债券2530亿元。
2020年10月,地方政府债券平均发行期限13.5年,其中一般债券15.1年、专项债券12.6年。
2020年10月,地方政府债券平均发行利率3.67%,其中一般债券3.70%、专项债券3.66%。
(二)1-10月发行情况。
2020年1-10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61218亿元。其中,发行一般债券21412亿元,发行专项债券39806亿元;按用途划分,发行新增债券44944亿元,发行再融资债券16274亿元。
2020年1-10月,地方政府债券平均发行期限14.9年。其中,一般债券15年,专项债券14.8年。
2020年1-10月,地方政府债券平均发行利率3.40%。其中,一般债券3.33%,专项债券3.43%。
(三)1-10月还本付息情况。
2020年1-10月,地方政府债券到期偿还本金16242亿元。其中,10月当月到期偿还本金2177亿元。发行再融资债券偿还本金14197亿元、安排财政资金等偿还本金2045亿元。
2020年1-10月,地方政府债券支付利息6914亿元。其中,10月当月地方政府债券支付利息512亿元。
二、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情况
经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批准,2020年全国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288074.3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142889.22亿元,专项债务限额145185.08亿元。
截至2020年10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258074亿元,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限额之内。其中,一般债务128498亿元,专项债务129576亿元;政府债券256159亿元,非政府债券形式存量政府债务1915亿元。
截至2020年10月末,地方政府债券剩余平均年限6.9年,其中一般债券6.2年,专项债券7.5年;平均利率3.51%,其中一般债券3.51%,专项债券3.50%。
注:[①]部分数据小数位按四舍五入取整。
[②]年度执行中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地方统计数据。
[③]地方政府债券余额与上月相比存在变化,主要是在经国务院批准下的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内,地方相应发行了新增地方政府债券。
[④]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数据按照省级政府成功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之日统计。
关于2020年10月全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及债务情况,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相应国家政策,及时了解国家经济发展状况。
⑤ 中国债券市场现状怎么样
这方面的论文在一方网很多的哦,之前我就找上面的老师帮忙指导的。相对于网上很多个人和小机构要好很多,我之前找的一方网王老师咨询的,非常专业的说
这里还有些资料,你看看
资产证券化可以丰富债券市场品种,提供新的融资和投资渠道,提高资本周转率,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商业银行还可以解决资产负债不匹配、资本不足等问题,同时转移部分系统性风险。大力发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不仅可以在现有资产证券化产品基础上丰富产品内容,满足各方面融资需求和投资需求,而且可以根据控制风险需要推出表内双担保债券,减少投机行为。但是,目前资产证券化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缺少权威的评级机构,进入门槛较低,信用评级缺乏公信力;二是资产证券化领域法律不健全,资产证券化的税收、会计与信息披露等相关法律还有待完善;三是投资者数量有限、市场规模太小;四是监管过严、审批程序复杂、且期限较长,导致产品数量太少,没有发挥资产证券化的优势。关于如何促进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笔者建议,一要创新资产证券化产品,扩大市场规模;二要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三要完善资产证券化会计制度;四要完善信用评级体系,提高评级机构质量,创造信用评级需求,加强评级机构道德风险管理;五要拓宽市场参与者范围;六要实施适当的货币政策,支持证券化业务发展。
还有不懂的地方,你上一方网自己看吧~
摘要
引言
研究背景和意义
国内外研究动态
本文的研究方法
本文的基本思路
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理论分析
资产证券化的定义与分类
建立利率模型与确定利率波动率
专项分析:MBS分析
MPS分析
CMO分析
商业房产按揭抵押债券
美国次贷危机的理论分析
美国住房贷款证券化
次级贷款概述
资产证券化业务流程
美国房地产市场繁荣带动了经济增长
次贷危机发生过程
次级危机产生的原因
美国的过度的透支消费
金融衍生产品监管存在漏洞
投资银行过度竞争
金融杠杆化程度过高和金融机构短期行为
信用评级领域存在问题
美国次贷危机的经验借鉴
借鉴场内金融工具经验
金融法案改革控制商业银行和影子银行系统性风险
国际清算银行改革推出巴塞尔协议Ⅲ
房屋按揭贷款资产证券化现状与问题
房地产市场与资产证券化发展现状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中国资产证券化现状
债券市场在中国资本市场中的位置
中国债券市场现状
证券化业务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相关法律制度有待完善
信用评级体系存在问题
资产证券化市场规模与参与者数量不够
SPV的监管
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与创新建议
推进资产证券化产品创新
推出MBS的可行性
完善证券化品种推动金融创新机制
相关法律与制度创新
法律建设方面创新
资产证券化制度创新
适用的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的调整
会计准则一致性
完善信用评级体系
提高信用评级机构质量
创造评级需求
加强监管防范道德风险
拓宽市场参与者范围
引入机构投资者
引入个人投资者
引入外部投资者
货币政策与资产证券化
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宏观调控引导资产证券化健康发展
结论与展望
后记
最好先拟提纲,再写论文,你参考下这个吧,当时一方的王老师给我,直接就通过了,呵呵,老师拿我的当别人的范文了
你好
⑥ 中国版“市政收益债”将全面发行
继全国试点土地储备、政府收费公路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之后,财政部2日发文,鼓励有条件地方在更多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事业领域探索分类发行专项债券,这意味着中国版“市政收益债”全面亮相。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指出,试点发展项目收益与融资自求平衡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品种,是专项债务限额内依法开好“前门”、保障重点领域合理融资需求、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管理创新,有利于遏制违法违规融资担保行为、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了解一下,看看怎么操作吧。
⑦ 财政部:上半年全国房产税同比下降5.3%
原标题《财政部: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同比下降10.8% 房产税同比下降5.3%》
7月17日,财政部公布2020年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
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方面,1-6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6176亿元,同比下降10.8%。其中,在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中,契税3108亿元,同比下降2.4%;土地增值税3254亿元,同比下降8.7%;房产税1398亿元,同比下降5.3%;耕地占用税757亿元,同比下降8%;城镇土地使用税1050亿元,同比下降7.3%。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1-6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6411亿元,同比下降5.8%。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情况,1-6月累计,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1479亿元,同比下降1%。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591亿元,同比下降20%;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29888亿元,同比增长0.3%,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8129亿元,同比增长5.2%。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1-6月累计,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45212亿元,同比增长21.7%。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支出630亿元,同比下降27.9%;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相关支出44582亿元,同比增长22.9%,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相关支出28820亿元,同比下降10.7%。
于同日,财政部召开2020年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介绍了2020年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并回答了记者们的提问。
据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主任刘金云介绍,从全国收入运行走势看,上半年各月全国财政收入增幅分别为-3.9%、-21.4%、-26.1%、-15%、-10%、3.2%,呈现一季度收入大幅下降后二季度持续回升向好态势。单独测算疫情冲击以及为应对疫情采取减免税等措施的影响,分别拉低1-6月各月收入增幅约1个、13个、25个、15个、10个、5个百分点。
关于抗疫特别国债的整体发行情况如何,刘金云回复称,截至7月16日,抗疫特别国债已发行12期,累计发行7200亿元,完成1万亿元发行任务的72%。其中,5年期、7年期、10年期分别发行2000亿元、1000亿元、4200亿元。发行主要特点:一是发行利率符合市场预期。平均发行利率2.75%,与国债二级市场收益率衔接良好。二是认购需求保持旺盛。平均投标倍数(实际投标量/计划发行量)达2.63倍,较6月以来一般记账式附息国债高0.1倍。三是市场评价积极正面。市场机构普遍认为,抗疫特别国债发行透明度高,节奏较为均衡,维护了债券市场平稳运行。
此外,在上半年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情况方面,预算司一级巡视员王克冰表示,经全国人大审议批准,2020年安排新增专项债券3.75万亿元,比上年增加74.4%。经国务院批准,前期分3批提前下达了新增专项债券额度2.29万亿元;近期刚刚下达第4批额度1.26万亿元。今年以来,新增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情况良好。
⑧ 中国版“市政收益债”亮相释放出什么信号
这一与国际接轨、被视为中国版“市政专项债”的亮相,能否保障地方政府的合理融资需求?对于遏制政府债务过快增长势头作用几何?释放出怎样的完善地方债管理方向?记者第一时间采访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和权威专家,解读改革背后的重要信号。
债务监管再升级 精细化管理专项债
从以前笼统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到此次首尝发行土地储备专项债券,标志着我国按照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项目分类发行专项债券的步伐在加快。
2014年国务院发布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以及2015年新预算法的实施,奠定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近年来财政部门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趋势,不断完善相关制度,管理日趋精细化。
“此次办法的出台,是在已有制度框架上又一次精细化的管理优化。”郑春荣说,按照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项目分类发行专项债券,既显示了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政策上的连贯性、一致性,又体现了财政部门对管理地方债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深入。
2017年,我国政府性基金收入预计47174.66亿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预计38568.62亿元,占比超过80%。
记者了解到,针对土地储备发行专项债券,意味着按照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项目分类发行专项债券改革迈出一大步。按照计划,下一步财政部将会同交通运输部等部门研究推进发行政府收费公路专项债券。
专家表示,此次办法显示,我国关于地方政府债务的监管进一步升级。如关于储备土地的担保管理更加严格,明确地方政府不得以储备土地为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债务以任何方式提供担保。
此外,办法在土地储备专项债券的监管中引入国土资源部门,通过两部门协调配合使得政府对融资项目的监管更加专业,确保土地储备项目的真实性、规范性。
利国利民的事情,就应该大力支持!
⑨ 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已达16.59万亿了吗
据报道,财政部网站29日发布的《2017年11月地方政府债务情况》显示,截至11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65944亿元,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限额之内。
1-11月累计,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43258亿元。其中,一般债券23596亿元,专项债券19662亿元;按用途划分,新增债券15773亿元,置换债券2748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