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么是垃圾债券
你好,垃圾债券也称为高风险债券。评信级别在标准普尔公司 BBB级或穆迪公司Baa级以下的公司发行的债券。垃圾债券向投资者提供高于其他债务工具的利息收益,因此垃圾债券也被称为高收益债券(high yield bonds),但投资垃圾债券的风险也高于投资其他债券。
⑵ 什么是垃圾债券,有哪些优缺点 / 债券
垃圾债券(junk bond;junk),也称为高风险债券。评信级别在标准普尔公司 BBB级或穆迪公司Baa级以下的公司发行的债券。垃圾债券向投资者提供高于其他债务工具的利息收益,因此垃圾债券也被称为高收益债券(high yield bonds),但投资垃圾债券的风险也高于投资其他债券。
垃圾债券80年代在美国能风行一时,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80年代初正值美国产业大规模调整与重组时期,由此引发的更新、并购所需资金单靠股市是远远不够的,加上在产业调整时期这些企业风险较大,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银行不能完全满足其资金需求,这是垃圾债券应时而兴的重要背景。
二是美国金融管制的放松,反映在证券市场上,就是放松对有价证券发行人的审查和管理,造成素质低下的垃圾债券纷纷出笼。
三是杠杆收购的广泛运用,即小公司通过高负债方式收购较大的公司。高负债的渠道主要是向商业银行贷款和发行债券,筹到足够资金后,便将不被看好而股价较低的大公司股票大量收购而取得控制权,再进行分割整理,使公司形象改善、财务报告中反映的经营状况好转,待股价上升至一定程度后全部抛售大捞一把,还清债务后,拂袖而去。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1988年底,亨利·克莱斯收购雷诺烟草公司,收购价高达250亿美元,但克莱斯本身动用的资金仅1500万美元,其余99.94%的资金都是靠米尔根发行垃圾债券筹得的。
四是80年代后美国经济步入复苏,经济景气使证券市场更加繁荣。在经济持续旺盛时期,人们对前景抱有美好憧憬,更多地注意到其高收益而忽略了风险,商业银行、证券承销商及众多投机者都趋之若鹜,收购者、被收购者、债券持有者和发行人、包销商都有利可获。
巨额的垃圾债券像被吹胀的大气泡,终有破灭的一天。由于债券质量日趋下降,以及1987年股灾后潜在熊市的压力,从1988年开始,发行公司无法偿付高额利息的情况屡有发生,垃圾债券难以克服“高风险—>高利率—>高负担—>高拖欠—>更高风险……”的恶性循环圈,逐步走向衰退。
垃圾债券在美国风行的十年虽然对美国经济产生过积极作用,筹集了数千亿游资,也使日本等国资金大量流入,并使美国企业在强大外力压迫下刻意求新,改进管理等,但也遗留下了严重后果,包括储蓄信贷业的破产、杠杆收购的恶性发展、债券市场的严重混乱及金融犯罪增多等等。
⑶ 谁帮我解释什么是垃圾债券
你好,
垃圾债券(Junk Bond)一词译自英文Junkbond。Junk意指旧货、假货、废品、哄骗等,之所以将其作为债券的一项形容词,是因为这种投资利息高(一般较国债高4个百分点)、风险大,对投资人本金保障较弱。垃圾债券(又称劣等债券),指信用评级甚低的企业所发行的债券。一般而言,BB级或以下的信用评级属于低。信用评级低的企业所发行的债券的投资风险较高,因此,须以较高的息率吸引投资者认购。以标准普尔(Standard& Poors)的信用评级计,投资于BB级、B级、CCC级、CC级或C级的债项或发行人,具有一定的投机性,而在不稳定的情况下,即使发行人或公司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些保障,有关保障的作用也会被抵销。质素最低之债券,即标准普尔评级BBB及以下,或穆迪投资的BBB及以下,所获评级一般较低及不能履行偿还本金之风险较高。在baA或BBB以下的债券,是属于违约风险较高的投机级债券。
⑷ 为什么要溢价买入债券
你好,债券溢价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是受市场利率的影响。当债券的票面利率高于金融市场的通行利率即市场利率时,债券就会溢价。
受市场利率影响而产生的债券溢价
债券的票面利率高于市场利率而产生的债券溢价,对债券的购买者来说,是为以后多得利息而预先付出的代价,即把按票面利率计算多得的利息先行还给发行人;对债券发行人来说,每期要按高于市场利率的票面利率支付债券利息,就需要以高于债券面值的价格出售债券,溢价是对其以后逐期多付利息预先得到的补偿,是向投资者预收的一笔款项。这种情况下的溢价实质上是对票面利息的调整。在实务处理中,应将溢价额在债券的存续期内逐期摊销,这样,投资者每期实得的债券利息收入应为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应计利息与溢价摊销额的差额。
二、是受债券兑付期的影响,距兑付期越近,购买债券所支付的款项就越多,溢价额就越高。
受债券兑付期影响而产生的溢价
受债券兑付期影响而产生的溢价,实质上是由于债券的交易日期与发行日期不一致而产生的债券应计利息。购入债券时,应将这部分应计利息单独记账。现举例说明:
假设远大公司1993年1月1日购入鹏宁公司1992年1月1日发行的四年期债券,债券面值20万元,票面利率10%,实际支付价款22万元。
由于远大公司是在鹏宁公司债券发行一年后购入的,因此所付价款中包括有20000元的应计利息(200000×10%=20000),计算债券的实际成本时,应将其扣除。债券的实际成本:所付价款-应计利息=220000-20000=200000(元)。
另外,衡量买入债券是划算,不是看债券价格与债券面值的关系,而是要综合考虑收益率。
例如,某面值100元债券,票面利率是5%,还有10年到期。而现在的市场收益率仅为1%,
那么作为投资者,是否愿意为购买这个债券支付溢价呢?答案是显然的。
如果买入这个债券,就能锁定未来10年5%的收益率如果不买这个债券,只能投资于其他的收益为1%的产品,所以投资者会争相购买这个债券,并给出超过面值的溢价,直到债券的市场价格等于未来息票和本金的现值,收益率也到1%的时候,价格才不会继续上涨。
对于企业来说,企业发行债券时市场上的债券收益率与企业发行该债券的票面利率之间会存在差异,这样就导致购买者购买该债券的价款与面值之间存在差异,因此就出现了折溢价购买的情况。
溢价或折价不是企业的收益或损失,这要看企业发行债券的票面利率和市场上平均利率的比较,如果债券票面利率高于市场上的平均收益率,大家就都会来买,需求旺盛,因此导致债券价格上扬,即溢价。当债券票面利率小于市场.上的平均利率时,债券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也就是说没人买,因此要降价,折价出售。这个溢价或折价最后都是让债券的到期收益率等于市场上的平均利率为止。
风险揭示: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不保证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⑸ 垃圾债券的起源
垃圾债券是指,根据美国两大债券评级机构穆迪和标准普尔的评定结果,属于可能无法偿付类别的公司债券.“垃圾”属于一种独断的但非常重要的特征.债券的信用等级按照一个长长的序列展开.IBM的优质债券在一头,在贝鲁特的一家棉花交易公司的在另一头,其中必定有某处断裂点,从那一点开始一家公司的债券从投资的对象转变成纯粹的赌博。
垃圾债券最早起源于美国,在本世纪20及30年代就已存在。70年代以前,垃圾债券主要是一些小型公司为开拓业务筹集资金而发行的,由于这种债券的信用受到怀疑,问津者较小,70年代初其流行量还不到20亿美元。70年代末期以后,垃圾债券逐渐成为投资者狂热追求的投资工具,到80年代中期,垃圾债券市场急剧膨胀,迅速达到鼎盛时期。在整个80年代,美国各公司发行垃圾债券1700多亿美元,其中被称作“垃圾债券之王”的德崇证券公司就发行了800亿美元,占47%。1988年垃圾债券总市值高达2000亿美元。1983年德崇证券收益仅10多亿美元,但到了1987年该公司就成为华尔街盈利最高的公司,收益超过40亿美元,有“垃圾债券之神”、“魔术师”之称。
⑹ 4既然垃圾债券是"垃圾,"为什么还会有投资者购买它
垃圾债并不是垃圾,它是高收益债券,投资得当的话,是可以刨出金子来的。
垃圾债的另一个名字叫“高收益债”,就是指那些风险和收益率都比较高的债券。
比如说面值100元的一年期零息债券,一般企业卖95元,相当于收益率5%。现在有一家企业风险更大,本金保障比较低,那么它可能就得卖90元甚至更低,因为投资人会要求一个更高一点的回报率,在这个例子里等于10%或更高。
我们耳熟能详的著名商业巨头,都是通过发行垃圾债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的。比如时代华纳、默多克的新闻集团,还有好莱坞著名的影业公司米高梅,都曾发行过很多垃圾债,然后为它们赢得了融资和生机。
(6)投资者为什么要购买垃圾债券扩展阅读:
垃圾债券投资发展史
上个世纪70年代的美国,当时美国整个经济增长下滑,所以很多企业就陷入了财务困境,债券的等级下调,然后被市场抛售。
这个时候市场把它们称为“堕落天使”——其实不单单是七十年代,后来像我们刚说的亚马逊,以及一些大家很熟悉的,像诺基亚、戴尔这些企业,也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就是原来的企业业绩很好,债券的等级很高,结果经营业绩下滑以后,就被下调等级,所以被称为堕落天使。70年代的美国市场出现了很多这样的堕落天使,投资者就不再愿意持有这样的债券。
这个时候,一个叫米尔肯的投资银行家就发现,这个里面有很大的商机。因为他经过仔细的研究发现,这些企业的基本面其实挺好的,主要是宏观环境非常低迷,才导致它们的经营业绩下滑,只要挺过这个难关,可能一切就会雨过天晴。所以米尔肯就开始在市场上大肆地收购这些垃圾债券,然后再拿出去兜售。而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很多听了他的投资建议的基金,业绩都变得特别好。
比如说有一支叫做“第一投资者”的基金,因为听了米尔肯的建议,差不多全部持有的都是垃圾债券。结果在1974年到1976年间,这个基金在美国的基金排行榜上,业绩连续排在第一名。渐渐地,这些高收益的债券开始得到了市场的重视,整个市场的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投资者们突然发现,原来垃圾债也是可以买、可以投资的。
⑺ 郎咸平:什么是垃圾债券
垃圾债券(junk bond;junk),也称为高风险债券。评信级别在标准普尔公司 BBB级或穆迪公司Baa级以下的公司发行的债券。垃圾债券向投资者提供高于其他债务工具的利息收益,因此垃圾债券也被称为高收益债券(high yield bonds),但投资垃圾债券的风险也高于投资其他债券。
垃圾债券又称劣等债券,指信用评级甚低的企业所发行的债券。一般而言,BB级或以下的信用评级属于低。信用评级低的企业所发行的债券的投资风险较高,因此,需要以较高的息率吸引投资者认购。以标准普尔的信用评级估计,投资于BB级、B级、CCC级、CC级或C级的债项或发行人,具有一定的投机性,而在不稳定的情况下,即使发行人或公司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些保障,有关保障的作用也会被抵消。质素最低的债券,即标准普尔评级BBB及以下,所获评级一般较低及不能履行偿还本金之风险较高。在baA或BBB以下的债券,是属于违约风险较高的投机级债券。
⑻ 垃圾债券市场是什么意思
垃圾债最早起源于美国,在20世纪20及30年代就已存在。70年代以前,垃圾债主要是一些小型公司为开拓业务筹集资金而发行的,由于这种债券的信用受到怀疑,问津者较小,70年代初期发行量还不到20亿美元。70年代末期,垃圾债逐渐成为投资者狂热追求的投资工具,到80年代中期,垃圾债市场急剧膨胀,迅速达到鼎盛时期。在整个80年代,美国各公司发行垃圾债券1700多亿美元,其中被称作“垃圾债券之王”的德崇证券公司就发行了800亿美元,占47%。1988年垃圾债总市值高达2000亿美元。
1983年德崇证券收益仅10多亿美元,到了1987年该公司就成为华尔街盈利最高的公司,收益超过40亿美元。有“垃圾债券之神”之称的该公司负责人迈克尔·米尔肯1987年的薪水高达5.5亿美元,“寻找资金就要找米尔根”成为当时市面的流行语。但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就不断有人状告米尔肯违法经营。法庭于1990年确认迈克尔·米尔肯有6项罪名,迈克尔·米尔肯最终被判处10年监禁,赔偿和罚款11亿美元,并禁止他再从事证券业。
由于债券质量日趋下降,以及1987年股灾后潜在熊市的压力,从1988年开始,发行公司无法偿付高额利息的情况屡有发生,垃圾债券难以克服“高风险—>高利率—>高负担—>高拖欠—>更高风险……”的恶性循环圈,逐步走向衰退。
垃圾债券在美国风行的十年虽然对美国经济产生过积极作用,筹集了数千亿游资,也使日本等国资金大量流入,并使美国企业在强大外力压迫下刻意求新,改进管理等,但也造成了严重后果,包括储蓄信贷业的破产、杠杆收购的恶性发展、债券市场的严重混乱及金融犯罪增多等等。
据估计,2011年全球垃圾债发行规模接近5000亿美元,成为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成长最快的市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