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收益率跟国债价格是相反的走势。比如票面价格为100的国债,卖98块钱,那么收益率大致就是2/98 = 2%左右。所以意大利国债收益率上升,说明国债价格在持续下跌。
市场预期欧洲国家的的主权债务评级可能被下调,导致该国国债价格下跌,从而其国债收益率上升。国债的发行是个动态均衡,不断借新债、还旧债。欧洲国家政府的恐慌,不在于市场上现在流通的国债,但是,核心问题在于:政府的再融资利率上升了,再融资成本提高了。所以再借新债还旧债的时候,就要付出更大代价。
国债收益率上升,会产生一系列衍生问题,比如国内企业的融资成本很可能都会随之上升,而作为一体化的欧元区,其他欧盟国家或金融机构因为持有大笔该国国债,都会造成账面的浮亏,等等,甚至市场会进一步担心欧元的前景。。。。。。知道欧盟为什么拼命救助希腊了吧?希腊是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一旦倒下,就可能带倒一片,甚至整个欧盟。
⑵ 据说国债收益率还有负数的
有啊,欧洲和日本都曾有过负利率的时候,国债在理论上也可能会出现负数,但这种情况是因为整体经济环境疲软,出现通货紧缩,尽管持有到期之后你账面上有损失,但你换成货币之后的购买力实际上是上升的,如果不是持有到期的话,这个债券的价格也会可能会出现上涨
很多买国债的投资者是机构,他们不追求收益率,追求的是安全性,如果市面上没有更好的投资标的的时候,国债是他们的第一选择,哪怕是负利率
⑶ 谁能帮忙看看这个国债为什么到期收益率为负
国债到期收益率是有可能出现负数的。负收益率债券在欧洲国债中的占比一直在上升,例如2015年2月份,德国首次发行了负利率的五年期政府债券。 因为债券发行的时候不一定是以票面价值发行的,可能有折价或者溢价。比如有债券coupon是10%,那很明显高于大家所理解的“利率”了,这种情况下就要溢价发行,并且真实的收益率肯定小于10%。
⑷ 国债到期收益率为负的有人买吗
这个问题嘛,我也一直比较困惑,我觉得有以下几种可能性:
1、楼上说的金融危机的极端情况中,因为避险的需要,到期收益率为负的情况是存在的,但与目前我国的情况显然不符。
2、关于避税的目的,我在别的地方也听过这种说法。但是我觉得,通过确定的亏损来节税,所节省的税收肯定是低于亏损的总量的(除非所得税大于等于100%),这与国债是否免税并不相关,我觉得这个逻辑不太说得通。
3、有些货币市场或者债券基金对于基础利率债券持仓的比例有要求,可能临时遇到监管或者考核的要求,需要紧急补短期国债的量,因此即使亏损一点也先把量补足,毕竟期限比较短,亏也亏不了多少。但是我觉得市场上可替代的品种还是比较多的,这种可能性不大。
4、这个我觉得可能性比较大,就是机构之间的对敲操作,比如两间机构商量好以某个价格一起下单,成交。这个目的也很不好说。比如说利益输送,也可能是对倒操作(相当于一个约定好的买断式回购)来实现融资;或者代持,都有可能。
这是我自己的推断和猜测,仅供参考。
⑸ 为什么美国短期国债的收益率为负值
你说的这种特殊现象是在去年下半年到去年年底的美国出现过,连股神巴菲特都说,这恐怕是他这辈子惟一一次能看到这种奇特景象的时候了。
其实道理很简单,国债属于证券(证券不光是股票,债券也算),只要是证券决定其价格的是其内在价值和供求关系,在这方面股票比较难分析,国债相对简单,债券的价值也很好计算,玉米田伯伯举得那个例子很对(但是我不同意他说的“原因”,只是说他的算法很对)。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出现债券为负收益的情况的,但是去年美国爆发了由次级贷引发的金融危机们几乎所有资产全部下跌,股票,大宗商品都可以说跌的惨不忍睹,而当时以美元为标记的资产,只有债券(aaa级债券首当其冲,即国债),才能保住人们的资产不会缩水(国外有句股谚:股票阴云密布,债券晴空万里。尤其是在去年下半年美国降息,使得债券立即成了受到追捧的对象,道理很简单其他资产都在跌,而他起码能保本)。
可能你会说:美国去年经济危机,为什么那些人不将美元换成别国的货币进而购买其他国家的国债,别国的国债不一定是负收益呀。没错!以前我也一直想不通,后来我看了一下美元的汇率走势,才恍然大悟。由于去年下半年金融危机的加深,美国金融机构大肆变卖这些年在欧洲、南美、亚洲所积累的资产(说实话,好多资产质量其实是不错的,但是没办法呀,后院起火,不先救火的话就破产了),导致美元较其他币种大幅升值(这里最可怜的就是咱们中信泰富的荣志信先生,就是去年对赌澳元的那个香港富豪,是荣毅仁的儿子,他其实没有看错大趋势即澳元兑美元会升值,但是他的对赌合约立的不是时候,正好赶上了恐怕是“美元的最后一波大升值”,所以他失败了,但他没输在眼光上,而是不应该用“衍生品”这种东西来赚钱,遗憾!!!),所以即使你把美元换成了其他货币购买其他国家的国债,可是由于美元汇率升值造成的损失远远大于国债的负利率的损失,两害相趋取其轻,美元国债就成为了一种避险品种,在去年那种不赔钱或者说是少赔钱就是赚钱的情况下,尤为珍贵,所以疯狂的追捧造就了国债高估,出现负收益
⑹ 为什么要发行负利率国债
负利率国债,顾名思义,就是你购买国债,不但不能获得收益,而且很可能是零利率或者负利率。此前,英国,德国等相继发布负利率国债,欧元区负利率债权可谓是遍地开花,全球超过半数的负利率债权在欧元区,英国虽然脱欧了,但是在负利率国债方面,和欧元区步调一致。欧元区经济并不乐观,债务问题直接把欧元区经济拖入泥潭,从当年的希腊危机,到现在的意大利债务问题,欧元区的债务问题就没断过。
早在去年,德国就发行负利率债权,此前英、法、德是欧元区经济的支柱,英国脱欧以后德国和法国成为经济支撑,欧元区不但国债负利率,利率也是负数。此前丹麦甚至推出了负利率房贷,举例说明,假如你贷款买房,银行不但不收你利息,还会给你利息,就这么魔幻。丹麦银行认为与其把钱放在欧央行负利率,还不如把钱用于国内,还能拉动一下经济。
我是Roseview财经,更多问题敬请关注,欢迎一起交流讨论,希望对您有帮助。
⑺ 为什么短期国债有时会出现负的收益率
每天都是有净值的。而且在利率上调阶段,债务的年化收益都会下降
⑻ 国债利率是负的意味着什么
负利率往往意味着极高的通货膨胀率,导致投资者即使利率为负也继续投资国债。
所谓的负利率是指的是在某些经济情况下,存款利率(常指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小于同期CPI的上涨幅度。这时居民的银行存款随着时间的推移,购买力逐渐降低,看起来就好像在“缩水”一样,故被形象的称为负利率。
在负利率的条件下,相对于储蓄,居民更愿意把自己拥有的财产通过各种其他理财渠道进行保值和增值,例如购买股票、基金、外汇、黄金等。所谓负利率,即物价指数(CPI)快速攀升,导致银行存款利率实际为负。存银行的利率还赶不上通货膨胀率就成了负利率。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负利率=银行利率-通货膨胀率(就是经常听到的CPI指数)。
(8)丹麦国债负收益率扩展阅读
负利率的消极影响:
1、存贷利率倒挂会打乱正常的金融市场秩序。有人会从银行借款再存入银行。以坐收利率倒挂的差额;
2、不利于借款企业节约使用资金。当存贷利率倒挂时,企业的资金使用会浪费,甚至有货币资金闲置时也不归还银行贷款,引起信贷资金周转不灵;
3、不利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经济核算。利率倒挂的情况下,银行吸收存款越多,发放贷款规模越大,则亏损越大,不利于银行自身的发展,也不利于银行业务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