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美联储发行货币跟美国国债绑定到一起是怎么回事
是这样的:这要从美国成立之前的殖民地政府说起。当时殖民地的金银紧缺,如果按照实际的金银量来发行可以换成金银的纸币(这就是金本位),远远满足不了生产流通需要。所以殖民地政府发行了一些法币来流通,这些法币的特点就是没有金银作抵押支撑。效果很好。
这引起了国际银行家的仇视,因为当时是金本位时代,金子掌握在他们手中。后来银行家为了控制美国,通过一系列手段组成美联储,夺到了货币发行权。美国政府只有发债权。政府用发的国债作为抵押来借钱,美联储就可以自行发行货币了。美国政府要获得货币就要发行国债,美国要想还清国债就只有把市场上的所有货币都收回来,这会导致经济运行停止,从而美联储把发行货币跟美国国债绑定到一起。
从这里可以看出,美联储是买了美国的国债,担不是全部,其他国家和组织也买了n多。中国16000亿的外汇储备很大一部分就是美国国债。
抵押的国债用还,光是利息现在美国每年就要还4000亿,想还清是不可能的。
B. 国家是如何发行货币的
以人民币为例
(1)提出人民币的发行计划,确定年度货币供应量。每年由人民银行总行根据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提出货币发行和回笼计划,报国务院审批后,具体组织实施。包括负责票币设计、印制和储备。
(2)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报批的货币供应量计划。
(3)进行发行基金的调拨。发行基金是中央银行为国家保管的待发行的货币。它是货币发行的准备基金,不具备货币的性质,由设置发行库的各级人民银行保管,总行统一掌管,发行基金的动用权属于总库
(4)普通银行业务库日常现金收付。人民币的货币发行主要是通过商业银行的现金收付业务活动来实现的。各商业银行将人民银行发行库的发行基金调入业务库后,再从业务库通过现金出纳支付给各单位和个人,人民币钞票就进入市场。这称为“现金投放”。
同时,各商业银行每日都要从市场回收一定的现金,当业务库的库存货币超过规定的限额时,超出部分要送交发行库保管。这称为“现金归行”。货币从发行库到业务库的过程叫“出库”,即货币发行;货币从业务库回到发行库的过程叫“入库”,即货币回笼。
(2)外汇国债货币发行扩展阅读
现行的货币发行制度实际上指不兑现的信用货币的发行制度。西方国家的货币发行制度承袭了银行券的发行管理办法,强调国家的监管,以保证货币的适度发行,维持本国甚至地区的币值稳定。几乎所有国家都将货币发行权集中到各自的中央银行,规定发行最高限额和弹性发行的条件,并规定相应的发行保证的条件。
我国的货币发行权集中到中国人民银行,实行高度的集中管理,坚持经济发行的原则。除中国人民银行以外,任何地区、任何单位、任何个人都不准发行任何货币或变相货币,都无权动用国家的货币发行基金。人民币是通过国家银行信贷程序发放出来的。
C. 发行国债可以说是增发货币吗
中国持有美国国债是5000多亿,而总共外汇储备是1.8万亿。美元储备在中国外汇储备总量中所占的比例高达60%。
关于你的担心完全不必要;很多人认为我国持有大量的美国国债是一种牵制美国的武器。通过抛售美国国债影响美元汇率和国内利率。相反,而在国际上这种观点也被政治利用,比如前总统夫人希拉里将这一武器用于民主党党内选举,她呼吁限制性的立法以阻止美国成为北京、上海或东京经济的人质。她声称“美国国债超过44%由外国控制,让美国特别容易受到攻击”。
现在这个世界是全球化的世界,大国之间的利益是环环相扣,彼此依赖;都知道伤人1寸自伤1尺;美元是世界货币,很多国家的外汇储备就是美元,黄金、石油、矿石和粮食等交易都是用美元,美国又是世界强国,经济、科学技术、人才储备都是世界一流;国家信用是世界最强的。他的国债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机构的投资品种;流动性好,就跟美元一样。如果美国不认帐自己发行的国债,代表着整个美国国债信用的垮塌,那么持有美国国债最多的是美国盟友们,如日本、中东石油国家、欧洲;你想想美国会不会这么做,它们会不会同意美国这么做,美国是靠借贷消费的国债,每年都要发行国债,如果否认自己的国债信用,意味着以后没有人会再买美国国债了。
如果中国担心美国国债成废纸,完全可以在市场上抛售,5000亿,随便一个发达国家、几个大的金融机构、以及投资基金都可以接盘,其实美国自己都可以把中国手里的国债全部买下。
中国已经不是100年前的那个国家,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体在世界上属于庞大,最大的消费市场;没有人会欺负我们,因为大家都清楚,不管做什么都是为了利益,打战的话双方都有损失,不如在谈判桌上表现自己的智慧
D. 为什么国家发行货币需要国债或外汇做抵押
没有以国债或者外汇做抵押
E. 发行国债会使人民币贬值么
一:不会。二:大量买入会。三:货币流通速率与准备金率是有关的。发行量也是根据国民消费来衡量的。与外汇无太大关连
F. 中央银行为什么不能发行国债
国债是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中央政府发行国债的目的往往是弥补国家财政赤字,或者为一些耗资巨大的建设项目、以及某些特殊经济政策乃至为战争筹措资金。我国的国债专指财政部代表中央政府发行的由国家财政信誉作担保。
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有:货币发行、集中存款准备金、贷款、再贴现、证券、黄金占款和外汇占款、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办理资金的划拨清算和资金转移的业务等。国债发行不在他的经营范围之内。
G. 什么是国债为什么要发行国债它国国债持有又是怎么回事
国债,又称国家公债,是国家以其信用为基础,按照债的一般原则,通过向社会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
国债是由国家发行的债券,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由于国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认为是最安全的投资工具。
国债是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中央政府发行国债的目的往往是弥补国家财政赤字,或者为一些耗资巨大的建设项目、以及某些特殊经济政策乃至为战争筹措资金。由于国债以中央政府的税收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因此风险小,流动性强,利率也较其他债券低。
我国的国债专指财政部代表中央政府发行的国家公债,由国家财政信誉作担保,信誉度非常高,历来有“金边债券”之称,稳健型投资者喜欢投资国债。其种类有凭证式国债、实物式国债、记账式国债三种。发行国债的目的发行国债大致有以下几种目的:
1、在战争时期为筹措军费而发行战争国债。在战争时期军费支出额巨大,在没有其他筹资办法的情况下,即通过发行战争国债筹集资金。发行战争国债是各国政府在战时通用的方式,也是国债的最先起源。
2、为平衡国家财政收支、弥补财政赤字而发行赤字国债。一般来讲,平衡财政收支可以采用增加税收、增发通货或发行国债的办法。以上三种办法比较,增加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作法,固然是一种好办法但是增加税收有一定的限度,如果税赋过重,超过了企业和个人的承受能力,将不利于生产的发展,并会影响今后的税收。增发通货是最方便的作法,但是此种办法是最不可取的,因为用增发通货的办法弥补财政赤字,会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其对经济的影响最为剧烈。在增税有困难,又不能增发通货的情况下,采用发行国债的办法弥补财政赤字,还是一项可行的措施。政府通过发行债券可以吸收单位和个人的闲置资金,帮助国家渡过财政困难时期。但是赤字国债的发行量一定要适度,否则也会造成严重的通货紧缩。
3、国家为筹集建设资金而发行建设国债。国家要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为此需要大量的中长期资金,通过发行中长期国债,可以将一部分短期资金转化为中长期资金,用于建设国家的大型项目,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4、为偿还到期国债而发行借换国债。在偿债的高峰期,为了解决偿债的资金来源问题,国家通过发行借换国债,用以偿还到期的旧债,“这样可以减轻和分散国家的还债负担。
H. 请问:发行国债对股市来说是利好还是利空
昨日晚间,新华社发出通稿,内容是:CZB强调发行万亿国债是中性措施。文中,透露重大信息:“这次特别国债发行本身对宏观经济政策来说应该是中性措施,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后,将增加人民银行持有的国债,增加对货币政策操作的支持,为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提供一个有效的工具。人民银行通过逐步卖出特别国债调节货币供应量,缓解流动性偏多的问题,并充分发挥国债作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结合点的功能。同时,特别国债将更好地满足国债市场的投资需要。随着银行存贷差增加,保险与社保基金资金运用渠道的拓宽,对国债的投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CZB发行特别国债规模较大,人民银行卖出特别国债时,金融机构等国债投资方可以购买,能较好地满足各方投资需要。”
请注意,以上文字明白无误的告诉我们,此次特别国债将不会采取此前分析家普遍预测的,直接面向一般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发行,而是在初始发行时面向人民银行,一次发行到位!其后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将通过人民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逐步释放,而这种释放将根据市场态势逐步进行,绝不会一次或几次在短期内倾泻到货币市场上!因此,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将是逐渐的,与人民银行此前的公开市场操作行为并无本质区别,对股市根本不形成大的利空!
今天出版的中国证券报刊登了CZB官员答记者问文章,内容完全是新华社通稿的翻版,甚至具体字句都没什么变化,充分体现了管理层解释政策、安抚市场的用心!而到目前为止,各大财经媒体、网站、分析师对这样一个重大利好信息却鲜有回应,既有周末放假的因素,也有很多分析师水平不高人云亦云的原因,更有部分做空人士有意忽视这一重大政策利好信号,图谋下周一先知先觉,利用恐慌情绪低位建仓的险恶用心!
另据了解,近期国资委即将公布国有大股东减持股份的规定,这又是一个根本性的重大利好,对市场将产生重大的转折性刺激!根据各方面信息,此办法将明确规定,国有大股东即使想减持股份,三年内减持将不得超过5%!考虑到某些公司总股份数量巨大,特意规定,这些大公司的国有股股东三年内减持将不得超过3%,或5000万股!这就意味着,大家先前所一直担心的大非解禁后,国有大股东随意减持的局面将根本不会出现!而大非解禁后的一大部分减持压力将得到轻松化解!为什么说这是一个重大利好呢?因为此前,市场在计算大非解禁压力时,是把所有解禁股放在一起来算的!比如,之所以很多媒体提到六七月份是大非解禁高峰期,需要几千亿元资金来消化,是因为他们把中国银行等大股东的几百亿股的解禁股份都算了进去,而此办法一旦出台,三年内最多能卖5000万股,这是多么重大的利好啊!一旦被充分解读,将使市场对于长期牛市的信心极大增强!而就在几天前,还有部分媒体把这条消息当作利空消息来解读,不知道他们是真的不懂,还是良心坏到了家!
以上一个已经出台将在这几天逐渐明确的重大利好(特种国债由人民银行逐步向市场释放),以及一个即将出台的限制国有大股东减持的特大利好,将使极度超跌的市场迅速企稳,并产生力度大于上一波的反弹甚至反转!部分无良媒体有意忽略利好信息,部分分析师目光短浅置利好于不顾,反映了某些人企图继续阶段性做空股市,在更低位置抄底的良苦用心!但,利好已经出来,而且是以新华社通稿形式发布,反映了ZF稳定市场信心的强烈愿望,下周各大媒体必将做出充分报道和分析,在下周一上午继续恐慌性杀跌的中小投资者将又一次尝到上一波6月5日上午斩仓的苦果!请各大媒体、网站、分析师紧急行动起来,对以上信息给予应有的充分重视!小散户们已经够惨了,千万别再忽悠他们把最后的带血筹码在大涨前献给恶人!
特大利好,特别国债和央票,机构在骗大家割肉,小周小金是在救市
特别国债发行2000亿美圆=15000亿人民币
看上去是要收走市场(银行)14000亿RMB,资金供给会减少。
但是,有一个问题散户都忽略了,机构也忽略了(但我觉得很有可能的是,机构已经知道了,确在装傻,然后拼命唱空,引导大家割肉他们好建仓)。
这个问题是什么呢?那就是:
特别国债实际上是要取代部分央票!!!
(不要问我什么是央票,自己去BAIDU一下)
看下表,从2006年1月1日到现在,1年半,央行发了共31973亿央票(仅为未到期的,只有1和3年期),3.2万亿,相当于股市市值18万亿的1/6!!!!!!发央票和收准备金不同,准备金是央行无偿从银行拿走的钱,央票是要支付利息的,我算了加权平均,约为3%左右。那么从2006年1月到现在,1年半时间内,央行要支付的利息是931亿RMB,央行用什么来支付?用印刷机。市场上每1年半一下多了931亿RMB,足以让通货膨胀一次上涨10%(这个影响多我没有数据支持,有研究的帮忙研究一下)
所以,如果央行如果不停的发央票,那他就需要不断的印刷钞票,市场钞票一多,价格就上涨,既然粮食,房地都上涨了,股票也需要上涨。但是,ZF肯定不希望通货膨胀。于是:
小周同志和小金同志背着全国人民的唾骂,为人民做了一件大好事:
改用特别国债(外汇投资公司债券)来取代央票,特别国债为7年期,而且是投资公司,有盈利来源,是以外国资产的升值产生的钞票来来支付利息,等同于是外国劳动力产生的价值流动到中国,这样就不需要开印刷机狂发钞票。
说一下,央行发钞票支付利息和外汇投资债券收益支付利息的区别,打个比方:
央行发钞票支付利息=骗你说资产注入实际上没有资产注入,而抬升股价
外汇投资债券收益支付利息=有实际资产注入,同时由于价值的升高而股价上升
所以,小周和小金同志的做法是避免了通货膨胀,房价无止尽上涨,粮食不断攀升,ZF考虑的东西不是股市涨跌这么简单,他们最关系的还是人民吃饭的问题,股票跌了最多几个人,当年红小豆,当年国债期货让多少人ZF也没什么事。但是,要是通货膨胀人民吃不上饭,ZF会睡不着觉,因为历史上所有的起义,造反全都是因为没饭吃,绝不是因为赌博亏了钱。所以小周和小金这次举动是正确的,你每年也不愿意看着股票上涨50%,结果身边的东西价格也上涨50%吧。
===================
下面,我就说一下特别国债对股市的影响了,
理论上来说,通货膨胀会让股票上涨(粮食房子涨价,企业也是商品,难道不涨价么),通货紧缩会让股票下跌。
但是从实际和中长期来看,我做一个流程图大家就明白了:
1。企业发展好,出口增加,从外国人手里赚了不少外汇
2。企业拿着外汇到中央银行兑换成人民币
3。中央银行开始发愁,我从哪里弄人民币出来跟企业兑换外汇呢?
4A。中央银行对银行发行央票,收来人民币以兑换外汇,然后把外汇全买了美国国债,等央票到期的时候再卖了美国国债来还给银行本金和利息,但是美圆贬值了,央行亏了,于是就拼命的印刷RMB,结果通货膨胀了,股票大涨,物价也大涨,实际上=股票没涨。
4B。CZB对银行发行特别国债,收来人民币帮助中央银行购买企业手里的外汇,等特别国债到期了,用投资收益还给银行本金和利息(前提是没有亏损),于是央行不需要狂发钞票,M0维持现有水平,物价平稳;在通货没有膨胀的情况下,由于外汇投资公司赚取的利润不断回到银行体系,再进入股市,股市大涨。
结论:
特别国债的发行避免了股票短期内狂涨,然后物价跟飞一样也涨,等到央行的印刷机刷爆了,大家都明白了,然后物价跳着涨,你背着一麻袋的钱去炒股票,你背着一车的钱去买盒饭。
特别国债的发行让海外的热钱通过投资海外资产回报持续稳定的流入中国股市(从前是外国人偷偷的进来,投机赚了就跑,让市场大起大落;现在是ZF通过自己的公司一点一点的放热钱进来),这样,中国股市可以长期持续的稳定的上涨。央行的印钞机开始发霉了,物价不再上涨。
p.s.7年以后,万一外汇投资公司亏了,亏得一分钱都不留下,意味着外汇储备,或者说企业赚的外汇没了,但是没关系,因为央行可以印刷RMB,企业只要RMB不需要外汇,印刷给他们就好了。倒是外国人从外汇投资公司拿走了他们的本币,导致他们市场流动性过剩了。
附表:
代码 名称 发行日期 期限(月) 发行总量(亿元) 利率/参考收益率(%) 利息 起息日期 到期日期
0601055.IB 06央行票据55 20060801 12 80.9 2.80 2.26 20060802 20070802
0601058.IB 06央行票据58 20060808 12 171.3 2.80 4.79 20060809 20070809
0601060.IB 06央行票据60 20060815 12 600 2.80 16.78 20060816 20070816
...
...
...
0701067.IB 07央行票据67 20070628 3 300 2.75 8.24 20070629 20070928
0701066.IB 07央行票据66 20070628 36 10 3.49 0.35 20070629 20100629
现在看来,机构6月20号左右就知道人大要审议发特别国债消息,但是不知具体细节,先知的机构先出货,6月22号,后知的机构也开始出货,造成尾市暴跌,后来他们知道详细的细节后,故意夸大利空,乘势对倒下压,制造恐慌,当散户抛掉手中的筹码,机构同吃,这样既拉低了成本,有挤压了泡沫。
I. 为什么我们有很多的外汇储备却还要发行国债
首先,要明白外汇储备与国债的关系。
外汇储备:是由中央银行管理;来源:例如,是国外机构、企业、个人汇款等,用美元或者其他国家的货币与国内银行兑换人民币,说白了就是中央银行用手里的人民币与外企等等换来的,不是我们自己的。
国债:是指一国政府发行的债券,一个国家管理收入和支出的部门是财政部;收入主要是指税收,支出包括很多:军事、公务员和教师工资、社会福利等等。当收不抵支的时候,财政部就需要发行国债,想社会机构、企业和老百姓借钱。
如果把外汇储备用于国内,会造成货币贬值,因为对等的人民币已经给了那些兑换人;如果再这些钱拿出来用,会造成钱太多,会引发通货膨胀,物价升高,回到解放前老百姓用一麻袋的钱去买一盒火柴的情况。
参考资料:玉米地的老伯伯作品,拷贝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