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面利率、到期时间、初始收益率是影响债券价格的利率敏感性的三个重要因素,它们与久期之间的关系也表现出一些规则。
1.保持其它因素不变,票面利率越低,息票债券的久期越长。
票面利率越高时,早期的现金流现值越大,占债券价格的权重越高,使时间的加权平均值越低,即久期越短。
2.保持其它因素不变,到期收益率越低,息票债券的久期越长。
到期收益率越低时,后期的现金流现值越大,在债券价格中所占的比重也越高,时间的加权平均值越高,久期越长。
3.一般来说,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到期时间越长,久期越长。
债券的到期时间越长,价格的利率敏感性越强,这与债券的到期时间越长久期越长是一致的。但是,久期并不一定总随着到期时间的增长而增长。
㈡ 货币金融学问题:为什么债券的到期期限等于持有期,回报率等于已经确定的收益率,即不存在利率风险这期
你是说久期(Duration)吧,久期之前的现金流有再投资风险,而久期之后的现金流有价格风险,当持有时长等于久期时利率上升带来的久期前现金流的升值能很好地低效久期后现金流折现的损失,反之亦然,所以当持有时长等于久期,就能很好地规避利率风险
㈢ 债券的利率期限结构是指债券的持有期收益率与到期期限之间的关系。( )
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债券的利率期限结构
是指债券的
到期收益率
与到期期限之间的关系。
那些具有相同风险、流动性和
税收特征
的债券,由于其期限存在差异,导致其具有不同的利率。该结构可以通过利率期限结构图表示,图中的曲线即为
收益率曲线
。或者说,收益率曲线表示的就是债券的利率期限结构。
到期收益率相当于投资者按照当前市场价格购买并且一直持有到满期时可以获得的年
平均收益率
,其中隐含了每期的
投资收入
现金流均可以按照到期收益率进行再投资。
(3)债券到期期限和持续期限的关系扩展阅读:
社会效应
股票、基金这类投资产品的收益率计算方法,1元净值买入的基金,2年后以2元净值抛出,
年化收益率
就是2开2次方再减一,即41.4%左右。但是
保险产品
却很复杂。
分红险
或者年金险之类,很多会要求投资者在前10年内每年固定缴纳一笔费用,然后从某一年开始又会每年或者每几年返还一笔资金,要再复杂些,就在投资者缴费的几年里时不时返还一笔资金,由于时而支出时而收入,因此很多投资者看得是晕头转向,更不知收益率如何计算了。
分红险的这种收益方式虽然复杂,但是和债券极为类似。在计算其收益率时,同样可以以
内部报酬率
(IRR,InternalRateofReturn)来计算到期收益率。
内部报酬率是一个利用
折现
概念计算而得的收益率,其具体含义以及与年化收益率区别等问题普通投资者无需关注,只需要知道这是一个可以衡量分红险、债券等有一连串收入支出的投资产品收益高低的指标即可。
㈣ 债券的到期期限与持有期
这个跟你当时购买的商品有关系
㈤ 债券价值与到期时间的关系曲线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预期收益率可以理解为持有期间收益率,而未来利率可以理解为债券持有至到期收益率.很多时候就是把债券持有至到期收益率与持有期间收益率混淆导致的误解.详细解释如下:债券一般是采用固定票面利率来进行发行的(发行时就已经确定了票面利率,就算是浮动利率即俗称的浮息债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只是影响呈度相对于固定票面利率即俗称的固息债要低),而债券本身的面值也是固定的,也就是债券投资的未来现金流在不违约的前提下是可预期的,对于债券投资的债券估值是利用现金流折现模式进行的(也就是说利率与价格成反比关系),而一般来说债券投资很多时候是十分看重那一个持有至到期持有收益率的(所谓的预期未来利率就是指持有至到期收益率),由于债券的现金流这些固定性导致债券价格与利率成反比关系的,如果未来利率上升会导致债券持有至到期收益率会通过债券市场交易中的债券价格的下降会体现在持有至到期持有收益率的上升.由于很多时候投资者并不是一定要把债券一直持有至到期的,债券价格的下跌会间接影响到债券持有期间的持有期收益率,也就是说债券到期收益率的上升会使得债券持有期间收益率下降或带来亏损。
㈥ 请问债券的到期期限是什么意思 我不是很理解
你好,债券的到期期限:债券到期期限是指债券从发行之日起至偿清本息之日止的时间,也是债券发行人承诺履行合同义务的全部时间。
㈦ 无票面利息的债券久期为什么等于它的到期年限
久期从定义中就可知,是按目前收益率折合成的每笔现值乘以期限,再除以目前的价格,久期其单位就是年限
一般来说,久期和债券的到期收益率成反比,和债券的剩余年限成正比,和票面利率成反比。但对于一个普通的附息债券,如果债券的票面利率和其当前的收益率相当的话,该债券的久期就等于其剩余年限。还有一个特殊的情况是,当一个债券是贴现发行的无票面利率债券,那么该债券的剩余年限就是其久期。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常常把久期和债券的剩余年限相提并论的原因。
㈧ 影响债券到期期限的因素
您好,
1.投资项目性质
确定债券期的一个主要根据是投资项目。如果为生产性建设项目筹资而发债券,期限应长一些。因为只有在项目建成投产后才有偿还能力。如果企业为了改造生产设备而筹资,期限可以短些。如果是为了补充暂时性流动资金发债券,期限有几个月即可。说到底,债券期限长短要和筹资用处、投资项目性质适应,以付出最小代价,最大限度地利用资金。
2.债券交易的难易度
如果债券市场不发达,发行困难大,转让难出手,债券发行者就尽量发行短期债券,增加对投资者的吸引力。目前,我国债券市场不发达,市场上企业发行的债券期限一般都在3~5年以内。
3.投资者的心理状态
发行债券期限长短要适应当地居民的投资心理。有些地方,居民思想解放,投资意识强,看准了效益好的债券,就敢大胆购买,这种情况下,企业最好发行长期债券,也有些地方居民思想保守,对长期债券顾虑大,担心经济受到损失,这时,宜发行短期债券。
4.证券市场的利率变化
如果预测的结果是远期债券利率降低,那么企业应发行短期债券为好。这样做有利于发行者以较低的债券利率发行新债券,降低筹资成本。如果预测到后期债券利率要提高,就要发行长期债券,以避免在高利率情况下发行新债券,造成筹资成本过高。
㈨ 债券收益率与期限的关系
1、债券的期限越长,市场利率变化对其价格的影响越大,债券的利率风险越大,债券的收益率越高。
2、其他情况不变,债券的期限越长,市场利率变化的不确定性越高,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越高。
3、其他情况不变,债券的收益率与债券的期限成正比关系,期限越长,收益率越高。
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与到期期限之间的关系被称为债券的利率期限结构。
(9)债券到期期限和持续期限的关系扩展阅读:
由于债券价格的波动性与其到期期限的长短相关,期限越长,市场利率变动时其价格波动幅度也越大,债券的利率风险也越大。因此,到期期限对债券收益率也将产生显著影响,投资者一般会对长期债券要求更高的收益率。
利率的期限结构反映了不同期限的资金供求关系,揭示了市场利率的总体水平和变化方向,为投资者从事债券投资和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债券管理提供可参考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