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相关计算
市盈率=市价/每股收益
所以每股收益=10元/股除以市盈率20=0.5元/股
预期净利润=0.5元/股*10亿股=5亿元
净增长率=(5亿元-4亿元)/4亿元=25%……
❷ 可转债收益如何计算
可转债在中国市场也有25年的历史了,在这期间,可转债也历经过繁荣,也有过停滞,就如2017年债市低迷,而18年可转债发行规模扩大,基金投资可转债规模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历史数据显示,绝大多数转债持有人以转股的形式退出。2010年以前,单只可转债发行金额相对较小;2010年之后,得益于银行与其他大型上市公司发行规模较大的可转债,转债发行规模扩大。在所有行业中,银行业发行的可转债规模最大。绝大部分转债持有人以转股的形式退出。可转债的退出时间与股市的总体表现有一定的相关性,在股市表现较好的2007年与2015年,有更多的可转债选择退出。
可转债价格与正股价格相关性较高。对已退市的107只可转债的价格与其正股价格的相关系数进行计算,统计结果显示已退市可转债的转债价格与正股价格高度相关。其中41只可转债价格与正股价格相关系数在0.95以上,19只可转债价格与正股价格相关系数在0.90与0.95之间。部分可转债价格与正股价格相关系数较低,其主要原因为:当正股股价持续下跌甚至大幅度低于转股价时,对于转债而言,由于债底以及债底相关条款的保护,转债价格有一定支撑,此时转债和正股走势不一致,相关系数减弱。
高收益转债依赖正股行情,投资者在股价持续上涨时通过转股实现高收益。按照以上市首日收盘价计算的收益率排序,我们将收益率排名前20的可转债定义为高收益可转债,根据相关计算方法得出的最终收益率均在60%以上。高收益转债所属行业较为分散,与行业相关性不大,但它们的转债价格与正股价格相关系数较大。当正股价格持续上涨时,转债持有人及时转股。转债市场的牛市也是股票市场的牛市。
转股比例低、转股时间过早、上市首日转债价格过高、股价高点时未及时转股等,是造成转债低收益的主要原因。造成转债低收益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原因有:转股比例低,转债持有人只能选择以回售、提前赎回或者到期赎回等价格较低的方式退出;转股时间过早,未能将存续期内股价的良好表现转化为持有人的收益;上市首日转债价格过高,一级市场投资者获得了转债的大部分收益;股价高点时未及时转股。
除高收益转债和低收益转债外,大部分转债收益率处于中间位置。该部分转债情况各不相同:部分价格与正股价格相关系数较低,通过条款博弈获得了较高收益;部分转债持有人没有把握住股价高点,错过了最佳收益;部分转债上市首日转债价格上升较多,吸收了部分转债的收益;少数转债未转股比例过高。
❸ 可转换债券的计算题
可转换债券的转换价值。转换价值是可转换债券实际转换时按转换成普通股的市场价格计算的理论价值,等于每股普通股的市价乘以转换比例。
债券面额/转换价格=1000/40=25 ;25*60=1500元
该债券当前的转换价值为1500元
❹ 债券中例如可转债怎么计算利息
你举得例子不是可转债,可转债是可转换为股票的债券,因附有转换股票选择权,因而利率通常极低,多数年化1%左右。
例子中的债券票面利率是7%,第一年7%,第二年有个上调利率的选择权和回售权,也就是投资者可以选择按票面价格回售给公司,公司可以上调一定的利率来让投资者继续持有,第二年如果上调了利率1%,那么第二年利率就是8%。
❺ 可转换公司债券负债成分公允价值计算公式
可转换公司债券负债成分公允价值=该可转换公司债券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面值×复利现值系数+利息×年金现值系数
复利终值系数与年金现值系数采用实际利率计算
买卖双方的成交价格-债券成分的公允价值=权益成分的公允价值
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债券的票面价值的复利现值+应负利息的年金现值
举例,可转换公司债券,票面价值 5000万,票面利率5%,实际利率6%,期限为5年。
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5000*复利现值系数(也就是5000除以(1+6%)的5次方) + 5000*5%*年金现值系数(一般都会告诉你,也可以在年金系数表内查)
(5)可转换债券计算公式扩展阅读:
属于以下三种情形之一的,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视为能够可靠计量:
1、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存在活跃市场,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公允价值。
2、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但同类或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以同类或类似资产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公允价值。
3、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不存在同类或类似资产可比交易市场,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时,要求采用该估值技术确定的公允价值估计数的变动区间很小,或者在公允价值估计数变动区间内,各种用于确定公允价值估计数的概率能够合理确定。
❻ 可转换公司债券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公允价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公允价值=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分摊后的销售税金及附加-分摊后的期间费用
产品销售收入= 国内销售收入+出口销售收入
产品销售成本是指与产品销售收入相对应的销售成本。
分摊后的销售税金及附加 = 企业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分摊比例(按照销售额进行分摊)
分摊后的期间费用= 企业期间费用合计×分摊比例(按照销售额进行分摊)
分摊比例(%)=该种产品销售额/企业生产全部产品销售额(包括该种产品)×100%。
(6)可转换债券计算公式扩展阅读:
公允价值的作用:
1、根据公司的战略规划,确定销售目标及预算
2、根据销售目标和预算制定销售计划及相应的销售策略
3、根据销售计划和策略配备相关的资源(包括:建立销售组织并对销售人员进行培训)等
4、把公司的整体的销售目标和预算进行分解进而制定销售人员的个人销售指标
5、销售人员根据自己的目标、预算以及公司的销售策略制定自己的销售计划
6、对销售计划的成效及销售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公允价值
❼ 与可转换债券相关的计算
根据题意查表得到普通年金现值系数(p/A,6%,5)=4.212 ,复利现值系数(p/A,6%,5)=0.7473
可转换债券现值=每年债券利息*年金现值系数+面值*复利现值系数=2000*4.212+50000*0.7473=45789
转换权价值=50000—45789=4211
发行日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在建工程) 50000
应负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 利息调整 4211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50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