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对债券进行评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行业标准《信贷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规范》对信用评级程序作了规定。
② 问:银行间债券市场长期债券信用等级分为几级含义是什么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有关规定,银行间债券市场长期债券信用等级分为三等九级,符号表示分别为:AAA,AA,A,BBB,BB,B,CCC,CC,C,其中BBB级及以上级别为投资级别,BB级及以下为投机级别。
具体含义如下:
①AAA级:偿还债务的能力极强,基本不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违约风险极低。
②AA级:偿还债务的能力很强,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不大,违约风险很低。
③A级:偿还债务能力较强,较易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违约风险较低。
④BBB级:偿还债务能力一般,受不利经济环境影响较大,违约风险一般。
⑤BB级:偿还债务能力较弱,受不利经济环境影响很大,有较高违约风险。
⑥B级:偿还债务的能力较大地依赖于良好的经济环境,违约风险很高。
⑦CCC级:偿还债务的能力极度依赖于良好的经济环境,违约风险极高。
⑧CC级:在破产或重组时可获得保护较小,基本不能保证偿还债务。
⑨C级:不能偿还债务。
⑩除AAA级,CCC级以下等级外,每一个信用等级可用“+”、“-”符号进行微调,表示略高或略低于本等级。
③ 债券信用级别分为哪些
债券信用等级通常分为九个级别:“AAA”级是最高等级,表示安全度最高、风险最少;“AA”级表示安全度相当高,风险较小,能保证偿付本息;“A”级表示安全度在平均水平之上,有一定能力保证还本付息。
“BBB”级表示安全度处于平均水平,目前状况较安全,但从稍长时期看,缺少一些保护性因素;“BB”级表示将来可能会出现一些影响还本付息的不利因素;“B”级表示收益力极低,将来安全性无保障;“CCC”级表示债务过多,有可能不履行偿还义务;“CC”级表示有高度投机色彩,经常不支付或延付利息;“C”级是最低级,表示前途无望,根本不能还本付息。
基本要素
债券尽管种类多种多样,但是在内容上都要包含一些基本的要素。这些要素是指发行的债券上必须载明的基本内容,这是明确债权人和债务人权利与义务的主要约定,具体包括:
1.票面价值
债券的面值是指债券的票面价值,是发行人对债券持有人在债券到期后应偿还的本金数额,也是企业向债券持有人按期支付利息的计算依据。债券的面值与债券实际的发行价格并不一定是一致的,发行价格大于面值称为溢价发行,小于面值称为折价发行。
2.偿还期
债券偿还期是指企业债券上载明的偿还债券本金的期限,即债券发行日至到期日之间的时间间隔。公司要结合自身资金周转状况及外部资本市场的各种影响因素来确定公司债券的偿还期。
3.付息期
债券的付息期是指企业发行债券后的利息支付的时间。它可以是到期一次支付,或1年、半年或者3个月支付一次。在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通货膨胀因素的情况下,付息期对债券投资者的实际收益有很大影响。到期一次付息的债券,其利息通常是按单利计算的;而年内分期付息的债券,其利息是按复利计算的。
4.票面利率
债券的票面利率是指债券利息与债券面值的比率,是发行人承诺以后一定时期支付给债券持有人报酬的计算标准。债券票面利率的确定主要受到银行利率、发行者的资信状况、偿还期限和利息计算方法以及当时资金市场上资金供求情况等因素的影响。
5.发行人名称
发行人名称指明债券的债务主体,为债权人到期追回本金和利息提供依据。
上述要素是债券票面的基本要素,但在发行时并不一定全部在票面印制出来,例如,在很多情况下,债券发行者是以公告或条例形式向社会公布债券的期限和利率。
④ 为什么要进行债券信用评级
一个债券风险越高,收益率就应该越高。债券风险主要用什么衡量,信用评级。
没有信用评级,就不知道债券的信用风险,就无法定价。
⑤ 债券信用评级的等级标准
是最高级别的债券,其特点是:
①本金和收益的安全性最大;②它们受经济形势影响的程度较小;③它们的收益水平较低,筹资成本也低。
对于A级债券来说,利率的变化比经济状况的变化更为重要。因此,一般人们把A级债券称为信誉良好的“金边债券”,对特别注重利息收入的投资者或保值者是较好的选择。 对那些熟练的证券投资者来说特别有吸引力,因为这些投资者不情愿只购买收益较低的A级债券,而甘愿冒一定风险购买收益较高的B级债券。 B级债券的特点是:①债券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利息收益会受到经济中不稳定因素的影响;②经济形势的变化对这类债券的价值影响很大;③投资者冒一定风险,但收益水平较高,筹资成本与费用也较高。
因此,对B级债券的投资,投资者必须具有选择与管理证券的良好能力。对愿意承担一定风险,又想取得较高收益的投资者,投资B级债券是较好的选择。 是投机性或赌博性的债券。从正常投资角度来看,没有多大的经济意义但对于敢于承担风险,试图从差价变动中取得巨大收益的投资者,C级和D级债券也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投资对象。
⑥ 债券信用评级的介绍
债券信用评级(bond credit rating)是以企业或经济主体发行的有价债券为对象进行的信用评级。债券信用评级大多是企业债券信用评级,是对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企业所发行某一特定债券,按期还本付息的可靠程度进行评估,并标示其信用程度的等级。这种信用评级,是为投资者购买债券和证券市场债券的流通转让活动提供信息服务。国家财政发行的国库券和国家银行发行的金融债券,由于有政府的保证,因此不参加债券信用评级。地方政府或非国家银行金融机构发行的某些有价证券,则有必要进行评级。
⑦ 银行间债券市场长期债券信用等级分为几级含义是什么
答: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有关规定,银行间债券市场长期债券信用等级分为三等九级。符号表示分别为:AAA,AA,A,BBB,BB,B,CCC,CC,C,其中BBB级及以上级别为投资级别,BB级及以下为投机级别。具体含义如下: AAA级:偿还债务的能力极强,基本不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违约风险极低。 AA级:偿还债务的能力很强,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不大,违约风险很低。 A级:偿还债务能力较强,较易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违约风险较低。 BBB级:偿还债务能力一般,受不利经济环境影响较大,违约风险一般。 BB级:偿还债务能力较弱,受不利经济环境影响很大,有较高违约风险。 B级:偿还债务的能力较大地依赖于良好的经济环境,违约风险很高。 CCC级:偿还债务的能力极度依赖于良好的经济环境,违约风险极高。 CC级:在破产或重组时可获得保护较小,基本不能保证偿还债务。 C级:不能偿还债务。
⑧ 债券信用评级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主要包括的内容如下:
1、资产负债结构 分析受评企业负债水平与债务结构,了解管理层理财观念和对财务杠杆的运用策略,如债务到期安排是否合理,企业偿付能力如何等。如果到期债务过于集中,到期不能偿付的风险会明显加大,而过分依赖短期借款,有可能加剧再筹资风险。此外,企业的融资租赁、未决诉讼中如果有负债项目也会加大受评对象的债务负担,从而增加对企业现金流量的需要量,影响评级结果。
2、盈利能力 较强的盈利能力及其稳定性是企业获得足够现金以偿还到期债务的关键因素。盈利能力可以通过销售利润率、净值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等指标进行衡量,同时分析师要对盈利的来源和构成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影响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的主要因素及其变化趋势做出判断。
3、现金流量充足性 现金流量是衡量受评企业偿债能力的核心指标,其中分析师尤其要关心的是企业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净现金流(Net Cashflow)。净现金流量、留存现金流量和自由现金流量与到期总债务的比率,基本可以反映受评企业营运现金对债务的保障程度。一般不同行业现金流量充足性的标准是不同的,分析师通常会将受评企业与同类企业相对照,以对受评企业现金流量充足性做出客观、公正的判断。
4、资产流动性 也就是资产的变现能力,这主要考察企业流动资产与长期资产的比例结构。同时分析师还通过存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等指标来反映流动资产转化为现金的速度,以评估企业偿债能力的高低。
⑨ 如何进行证券公司债券信用评级
证券公司债券信用评级的目的在于揭示债券如期足额偿付的可能性,注重确定证券公司未来现金流量的可猜测性,综合考虑影响证券公司信用状况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证券公司外部因素分析
证券市场行情受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宏观经济政策、利率、汇率、行业发展状况以及投资心理等因素影响。证券市场行情上涨时,证券公司的承销、自营、经纪和资产治理等业务的业务量和经营收益普遍增加;证券市场行情下跌时,证券公司各项业务的经营难度和风险将会增大,经营收益有可能大幅度下降。
证券业属于国家特许经营行业,证券公司开展证券承销、经纪、自营、资产治理等业务要接受中国证监会的监管。有效的政府监管能够有效维护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规范证券公司的市场行为,降低证券行业的系统风险,约束证券公司的风险程度。
信息技术在现代证券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资金清算、网上交易、售后服务等方面,信息技术水平已经成为衡量证券公司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社会的技术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成果的社会化应用,对证券公司的业务运营、经营治理、资金投进、盈利能力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可能产生较大的影响。
证券公司内部因素分析
(一)证券公司的基本素质分析,包括股东背景和公司治理结构、经营战略和目标、治理层和员工素质、激励与约束制度、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其中人力因素是首要的,证券公司的运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吸引、培养和留住高质素专业人才的能力是一种重要的竞争上风。
(二)从外部债权人的角度来评估具体业务的风险状况。研究各项业务的经营周期,整个市场周期内的情况,以把握公司回报的规模和稳定性。受评对象的盈利性与同业公司进行比较,以确定其业绩是否与本行业其他公司一致。根据受评对象的风险偏好研究回报率,想法把握受评对象各项业务的盈利性。利润的来源越可靠、越多样化,对债权人的保护也就越强。
(三)市场地位的实力与稳定性。证券公司的市场地位越强、越稳定,其信用保护水平也就越高,而在市场上的上风地位和稳定性又取决于以下因素:长期开展某项业务;一支有经验的专业职员队伍;具有专有技术或销售体系;与具有高盈利性或潜伏的具有高盈利性的客户建立了牢固的关系;具有极好的声誉。
(四)风险的内部控制。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是证券公司风险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正常运营的有力保证,也是衡量公司经营治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证券公司内部控制包括内部控制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两个方面。证券公司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环境控制、业务控制、资金治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电子信息系统控制、内部稽核控制等环境控制包括治理结构控制、治理思想控制、员工素质控制、授权控制等。
证券公司的财务分析
现金流量分析在财务分析过程中居于核心地位,现金流量能更加真实地反映证券公司如期偿付债务本息的能力。选取财务指标时,更加关注能够反映资产当期市场价值和资产产生现金流量能力的指标。财务分析主要分析财务报告质量、财务结构、资产安全性、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方面。
财务报告质量分析目的在于评估财务报告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正确程度,必要时对财务数据进行调整以使之具有更强的可比性。主要考察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会计信息的表露水平、变更的会计政策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等方面。
财务结构主要考察包括资产负债率、活动资产比率、资本化比率、长期资本化比率等指标。评价证券公司财务结构以行业标准或行业均匀水平作为评价基准。
资产安全性主要考察指标包括净资本比例、自营证券比例、受托资产比例等指标。证券公司资产受二级市场波动影响,市场风险较大,按证监会净资本计算规则计算的净资本予以比较。自营证券比例的增大和受托资产比例的增大,将增加证券公司的市场风险,并可能引发财务风险。
盈利能力主要考察指标包括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收进盈余率、净资产收益率、经营现金流进流出比等指标。可猜测的现金流量是保障证券公司及时足额偿付债务本息的条件,考察证券公司主营业务产生净现金流量的可猜测性、利润的稳定性和构成,从而评价证券公司盈利能力。
偿债能力主要考察指标包括活动比率、债务盈余比、利息保障倍数等指标。偿债能力与资产活动性及盈利能力密切相关,考察可预期现金流量的获取能力以及资产的变现能力,从而评价证券公司及时足额偿付各种债务本息的能力。
债券契约条款分析
召募资金投进项目,主要考察召募资金投向对证券公司未来的财务状况、债务风险等方面的影响,以及项目实施可能出现的风险。
偿债保障措施,对担保人或担保物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估,考察其他保障措施的可靠性、局限性,评价有关偿债保障措施对受评债券风险程度的影响。
担保条款,主要评价担保的性质和程度,重点考察担保的法律效力、担保的无条件性和不可废除性以及担保人的财务实力。
专项偿债账户,主要考察契约条款中是否有专项偿债账户的规定,以及计提金额是否充足或公道。故乡!7朵玫瑰代表——我偷偷地爱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