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09年至今中国持有美国国债变化情况数据。谢谢
我比较有心统计过我国的外汇储备,但是外债的口径变化很大,我国在外机构没有计算在内。
外汇数据09,10,11年分别是23991.52,28473.38,31811.48亿美元,外债的比例在35%-40%
2. 中国大量持有美国国债的利处与弊处分点明确回答,有重赏。
利处:
1、持有大量美债,就意味着成为美国债主,如果我们大量抛售美债,就会迫使美元贬值,迫使美国经济雪上加霜。所以可以说一定程度上能从经济上挟持美国(实际上影响力不是那么大)
2、债券作为一种投资的工具,可以为我国带来利息的收入。美债的利息较高,风险一般情况下较低。
3、购买美债,为我国历年来财政结余找到了解决办法。也就是把闲置的资金使用起来。
4、持有、购入美国债券,等于是在帮助美国度过眼下的经济危机,而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美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包括我们中国都是一损俱损的。帮助美国,实际上也是在保护我们自己。
敝处:
美国经济危机的情况下,美债的风险逐渐升高。作为美国的头号债主,我们收不回本金,拿不到利息的可能性很大。
大量持有美债,意味着我们把自己的经济绑在了美国的战车上。
3. 中国90年代美国国债数
中国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在1972年至1980年间,外汇储备极少,1973年和1980年外汇储备甚至为负值。一直到80年代,中国外汇储备开始增加,增加幅度并不明显。这个阶段,外汇储备主要依靠外国对华直接投资,但多数年份还处于对外贸易逆差。相应的,因为缺少外汇,所以从1972年始的长达13年间,中国都没有购买过美国国债。直到1985年,中国才开始尝试性购买美国国债,但多以短期持有为主,迅速交易,购买量也很小。 中国购买美国国债首次明确统计,发生在1994年。当时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数量尚不到160亿美元。2000年时该值为600亿美元。
4. 中国持有美债历年的具体数据的网页,中英文都可,英文搜索方法具体点,偶英文不好
国家外汇管理局
美国财政部网站
彭博网站www.bloomberg.com
5. 看了你的“中国大量持有美国国债的原因”一文,虽似懂非懂,却觉得做此文者甚是懂得金融知识。
其实我也觉得涨物价不涨工价 面对现在的物价涨幅~ 怎么能让人忍受,````
国债其实是个人 也就是你出口到美国的货物换成美元 然后到中国换成人民币生产 再出口 再调换 而美国是中国主要出口国之一 所以自然的 美元外汇储备也就多了!(只要你参加国际贸易 国际货币制度规定 都以美元结算) 你也可以用美元换取别的国家货币 (但这要考虑到很多方面的问题 例如他国货币是否比美元更加安全 更加具流通性呢?答案是 美元更具优势.
持有美元外汇 也不是说一定亏他可以用来做投资 可以把它当做流通性资金管理 国际市场规定 美元结算的么````
其实持有美元根持有人民币的价值观是一样的 无非是货币互掉而已
物价上涨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这是我摘抄他人的)
物价的上涨是因为中国的发展速度太快 简单的说 就是各个公司为了再投资所以都从银行贷款 使得银行的贷款利率上涨 因此公司的成本有所提高 所以产品价格提高 这就是我们所看见的物价上涨(主要是轻工业产品和农业品)为此 国家今年一再提高银行准备金利率(准备金就是银行必须留一定钱在银行里 而准备金所占银行钱款的比例要由国家来定) 这样就有很多钱不能发放市场 同时 国家又提高存款利率 以此吸引在市场流通的货币存到银行里 通过这两个方法较为有效地控制了在市场中流通的货币总量 避免通货膨胀
经济的发展需要能源 而石油价格上涨使得能源供应紧张 同时以石油工业也因为石油价格上涨 而提高石油商品的价格 所以工业品的价格也有所提高 但我国的物价上涨主要是因为经济增长过快所致 因此国家一再提高银行准备金率 提高银行存款利率来控制经济的发展速度 同时国家又发布公告 法令控制食品 和其他商品的价格 尤其是煤炭的价格 以控制物价 和电价
人民工资 我想 国家应该会解决得 耐心加努力吧 只能这样了
希望采纳
6. 关于中国持有巨额美国国债问题
相比于减持本身,中国需要寻找“治本”之策来破解美元贬值难题 ——
新华网北京6月16日电(记者 王宇 姜锐)美国财政部网站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为7635亿美元,低于3月底的7679亿美元,这意味着4月份中国减持了约44亿美元美国国债。
这是中国一年多来首次减持美国国债。分析人士认为,减持本身体现了在美元贬值背景下,政府或机构对持有巨额美国国债的复杂心理。相比于减持本身,中国需要寻找“治本”之策来破解美元贬值难题。
“减持不一定是官方行为,也有可能是机构在减持。与目前的7000多亿美国国债相比,40多亿美元只是一个很小的数字。”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常务理事、金融专家谭雅玲说。
“因为减持的数量很小,所以目前还不能判断它是否成为一种趋势,但可以肯定的是,减持行为体现了政府或机构对持有美国国债的谨慎心理。因为随着美元的贬值,持有巨额美国国债无疑是有很大风险的。”社科院世经所国际金融室副主任张斌说。
据介绍,美国政府债券是以美国政府信用和政府收入作为担保的,信用等级相对较高。历史上,邻国日本曾在积累了巨额外汇储备后,通过购买大量美国国债一度成为美国的最大债权国,不过,作为美国国债最大债券国的日本,近年来开始逐步减持。
到2008年9月,根据美国财政部网站披露的数据,当时日本持有美国国债量为5700多亿美元,而当时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达到5850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美国国债的最大债主。
然而,在美国政府陷入长期债务危机的情况下,美国通过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大肆购买美国国债和其他债券,变相印发美元,使得当前美国国债的信用受到来自市场的极大质疑。受其影响,近一个月来,美元指数一度暴跌超过10%,投资者对美元和美元资产的信心正受到严重冲击。
在经济衰退时期成为美国国债的最大债主,意味着可能要承担一定的额外风险。美元如果大幅贬值,中国的1.95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是否面临缩水困境,这已成为市场无法躲避的话题。针对这一状况,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更是尖锐地总结说,中国正在陷入美元陷阱。
对此,中国社科院世经所博士郑联盛曾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当中国持有7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时,可以买7000亿个汉堡包,但是此后如果美国发生了严重的通胀,汉堡包变成2美元一个,暂不考虑浮盈或浮亏,那么中国只能买到3500亿个汉堡包了。
其实,面临同样困境的不仅是中国。为了摆脱美国国债价值缩水的厄运,寻找途径来降低对美元依赖,成为16日在俄罗斯召开的首届金砖四国峰会的重要议题。而中国也并非是唯一减持美国国债的国家,包括日本、俄罗斯、巴西等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均在4月份减持了一定的美国国债。
可见,减少对美元的依赖正成为一些国家的战略选择。不过分析人士也指出,目前的尴尬之处在于,除了美国国债,是否还会有更好的投资机会。“现在全球都在讨论、质疑美元和美元资产的价值,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各种资产在市场中的表现,来选择适合我国的外汇投资组合。但综合目前情况开看,美国国债仍然是一种较好的投资渠道。”谭雅玲说。
国家相关部门负责人日前也指出,对美国国债进行投资是中国外汇储备投资运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张斌认为,减持是否会成为趋势还要看今后几个月的情况,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继续减持,其规模也不会很大。因为作为美国国债的最大债主,如果中国的减持动作过大,无疑将对国际金融市场产生剧烈影响。
虽然无法判断减持行为是否会成为趋势,不过,相比于减持行为本身,中国需要寻找“治本”之策来破解美元贬值难题。专家指出,减持也好,投资其他产品也罢,其实都只是摆脱美元贬值困境的“治标”手段,真正的化解之道,是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经济的内外部失衡。
中国银行研究员王元龙认为,因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并积累出巨额的外汇储备,以及由此产生了“被美元绑架”的问题,都是中国经济的内外部失衡的表现。在这一系列复杂关系中,实施人民币国际化或可成为破题之举。
他认为,通过人民币的国际化,可以减少中国对美元的需求、减少国际收支顺差中的美元比例,并进一步缓解经济的外部失衡压力。
7. 中国持有美国国债
过去的数年来,中国政府持续购买美国国债,但美国本土的投资者却不停减持。例如,10年前美国国债的总额约为3万亿元,当中逾七成、即2万亿元以上为美国本土的投资者拥有;但时至今天,美国国债的总额增至4万亿元,却只有三成为本土投资者持有,而且比例不断下降。美国人不买美国国债的原因十分简单,就是利息率不吸引人。
至于中国政府购买美国国债的主因,就是因为其着眼点并不放在投资的利息率上,而是希望稳定本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借此保护国家的出口业。要令人民币不升值有两个主要方法,一是在市场上大举抛售人民币,或是大举购入美元。这个方法不可能持久,二是每年大量购入美国债,以防止人民币汇率上升。
专家认为,在中国现有的金融环境下,购买美国国债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外汇储备来自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顺差及进入中国的国际游资。截至2005年底,中国外汇储备超过8000亿美元,我国已连续10年资金净外流,10年来国外净运用我国资金累计达到1.72万亿元。中国如同国际资金流动的“中转站”:一边是外资持续涌入赚取高额回报,推高外汇储备余额;一边是中国的资金持续多年净外流,而投资回报率偏低。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把这种现象称为“一江春水向西流”。招商银行首席外汇分析员刘维明指出,中国资金净外流是巨额外汇储备对外投资引起的,并不是说国内企业的资金多得用不了。这并不是一个悖论。刘维明解释说,在现行外汇制度下,境外资金进入中国时必须兑换为人民币,由央行把外汇买下,形成外汇储备。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主要用来购买美国国债,而10年期美国国债的收益率不到5%。与进入中国的国际资本获得的高额回报相比,中国运用外汇储备投资取得的收益显得颇低。这是一个无奈的选择。
对此,央行解决方案是,加紧研究建立灵活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满足企业和个人合理的用汇要求,降低国内资金净外流的水平。不能苛求外汇储备对外投资所获回报的高低。投资美国国债虽牺牲了部分收益,但能够规避风险。由于我国国内金融体系处理风险的能力较低,这里存在一个风险和收益相交换的问题。美国国债风险低,变现能力强,且与欧元区和日元区相比,美元区经济仍处于强势地位。在此背景下,购买美国债就不难理解了。
买与不买陷入两难
现在,中国已经陷入了“两难境地”:假如继续买入美元国债,从经济角度上看,将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因为美国国债回报低,只较日债稍好;但如果停止购买美国国债,甚至沽出的话,美元就会再进一步贬值,中国同样损失惨重,即所谓“买又惨,不买又惨”!
由于中国购入了大量美债,假如美元贬值的话,持有国债在账面上已输一大截,加上利息率的上升,债汇价格定会再进一步下跌。根据英国《金融时报》的估计,假如人民币升值10%,中国政府就会承受500亿美元的账面资本损失,如果美国利率再上升2%,中国就再损失三百亿到五百亿美元,结果总共损失八百亿到1000亿美元,当然以上还没有计算美元汇价下跌而带来的出口损失。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可做出的选择非常少。
不稳定的平衡
所以现在的情况下,是一个“不稳定的平衡”,虽然美国人每天仍能吃喝玩乐,但这样的平衡是令人担心的。美国的经常赤字不断膨胀,2005年经常账目赤字,已创纪录升至8000亿美元,比2004年攀升34%,即美国每天差不多要吸收30亿元,才能填补这个赤字。
所以,世界就是这样的奇妙:中日拿上数千亿的真金白银,不断购买美元资产来资助美国利率,然后美国人将已超买的资产拿来再抵押,来买中国及日本生产的电器。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笑话,就像你把大部分的身家都借给一个债仔,由于借出去的钱实在太多了,于是自己每天要节衣缩食,把省下来的钱拿给债仔享用,并希望他每天生活得幸福快乐,不要有些微伤风感冒,否则便会同归于尽!因为假如大家都停止支持这个债仔的话,美国政府将在极短时间内破产,带来的灾害将会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更为严重。
8. 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的历年数据(最近的,最好来自美国的财政部)
在流量方面,2010年我国对境外证券投资345亿美元(其中债券199亿美元),净流出76亿美元(其中债券净流入8亿美元);今年一季度,我国对境外证券投资68亿美元(其中债券36亿美元),净流出28亿美元(其中债券净流出27亿美元)。在存量方面,自从2004年最初开始编制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以来,中国民间投资者的境外证券投资资产总体上处于增长态势,尽管2008、2009年因金融危机陡然升级而有所减少,2010年便重拾升势:2004—2010年间每年年末分别为920亿美元、1167亿美元、2652亿美元、2846亿美元、2525亿美元、2428亿美元、2571亿美元,今年一季度末为2635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了64亿美元。其中,债务证券历年末分别为920亿美元、1167亿美元、2637亿美元、2650亿美元、2311亿美元、1882亿美元、1941亿美元,今年一季度末上升到2003亿美元,增长62亿美元,占了今年一季度中国民间境外证券资产增量的绝大部分。由于欧元区各国无法形成统一意志,更缺乏强大的共同财政,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比美债危机更为深重,日本又遭受地震和核危机重创,一部分民间投资者很可能减持了日欧资产,而增持相对不那么烂的美元资产。
9. 中国和日本历年持有的美国国债分别是多少
中国:
2008.2 持有 0.478 万亿美元美国国债
2008.9 持有 0.585 万亿美元美国国债
2008.11 持有 0.714 万亿美元美国国债
2008.12 持有 0.728 万亿美元美国国债
2009.1 持有 0.740 万亿美元美国国债
日本:
2008.12 持有 0.5783 万亿美元美国国债
2009.1 持有 0.5871 万亿美元美国国债
美国在 2009.1 国债总额大约 12.333 万亿美元,目前中国持有大约 6% 的美国国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