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么是应付账款的符合性测试它包括哪些内容
应付账款的符合性测试与实质性测试都是实现审计内部控制制度的方法之一。
1、应付账款内部控制制度的符合性测试
应付账款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应付账款付款要经过授权;经常检查到期日,充分利用商业信用;定期核对总账和明细帐;不相容职务分工。
应付账款内部控制制度的符合性测试程序:了解与描述应付账款内部控制制度:抽查应付账款的确认;抽查应付账款的过帐和偿付;分析性复核;评估应付账款内部控制制度。
2、实质性测试
应付账款的审查:取得或编制应付账款明细表;抽取应付账款的会计记录和原始凭证;查找未入帐的应付账款;截止测试;应付账款的函证;确定应付账款在会计报表上的表达与披露是否恰当。
❷ 追加符合性测试是什么,同步符合性测试又是什么
首先理解一个基本概念:内部控制越有效,在审计水平不变时,注册会计师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就越高,审计测试的范围或审计的样本量就越小,在审计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审计成本就越低。因此CPA需要对内部控制控制设计与执行的效果进行测试。
1. 在审计计划阶段,CPA需要了解控制是如何设计的?是否得到执行?在了解内部控制时,CPA可能测试一下控制是否有效?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执行?这就是同步符合性测试。
2. 在外勤工作阶段,即在现场审计阶段,如果有证据表明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比计划阶段预期的可能要高,注册会计师为了获得审计证据表明内部控制控制确实较预期的效果要好,此时执行的控制测试或符合性测试,即追加的符合性测试。
3. 控制越有效,审计成本越低,所以只有当追加的符合性测试获得的证据,支持较低的控制风险水平的预期,从而节约的审计成本大于追加测试的成本时,CPA才考虑使用追加的符合性测试。
❸ 急求2011年自考审计学资料!!!!!!!!!!!!!!!
单项选择题
1.1.审计对象包括A.被审单位的财务报表及其有关经济资料B.被审单位的财政收支及其有关经济资料C.被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资料D.A、B、C都是【D】
1.2.审计机构或人员独立于被审计者的身份进行工作,在审计的过程中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根据一定的准则、原则、程序进行。这体现了审计报告的A.公正性B.权威性C.客观性D.独立性【B】
1.3.“上计制度”的实质是A.定期报表的审核制度B.抑制贪污审计制度C.审计监督制度D.财政监督制度【A】
1.4.我国明确规定建立审计机构,恢复审计工作的时间是A.1949年新中国诞生后B.1956年公私合营后C.1978年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D.1982年第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后【D】
1.5.为政府审计的振兴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的是A.1995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B.1988年11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条例》C.1912年颁布了《审计法》D.1985年8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A】
1.6.在西方国家,发展较早的审计组织形式是A.民间审计B.官厅审计C.内部审计D.经济效益审计【B】
1.7.下列属于财政部领导的国家审计机关的是A.加拿大的审计总署B.瑞典的国家审计局C.菲律宾的审计委员会D.西班牙的审计法院【B】
1.8.最早建立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国家是A.英国B.美国C.德国D.日本【B】
1.9.我国的社会审计起源于年。A.1918;B.1919;C.1949;D.1982【A】
1.10.世界上第一个职业会计师的专业团体是A.爱丁堡会计师协会B.国际会计师联合会C.美国内部审计师协会D.英格兰•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A】
1.11.详细审计又被称为A.美国式审计B.英国式审计C.英格兰式审计D.爱丁堡式审计【B】
1.12.被称为美国式审计的是A.详细审计B.会计报表审计C.资产负债表审计D.现代审计【C】
1.13.--是受国家机关或其他单位的委托而实施的审计。A.经济效益审计B.社会审计C.国家审计D.内部审计【B】
1.14.审计对象可以是组织机构、计算机系统和市场营销的审计是A.内部审计B.事中审计C.现代审计D.经营审计【D】
1.15.是以考核被审计单位全部经济活动为对象的。A.合规性审计B.报送审计C.经营审计D.财务报表审计【C】
1.16.对被审计单位的年终财务报告和工程决算报告所进行的审计属于A.事中审计B.事前审计C.事后审计D.突击审计【C】
多项选择题
1.1.审计的专职机构主要包括A.国家审计机关B.国家审计部门C.单位内部审计机构D.社会审计组织E.国外审计协会【ABCD】
1.2.审计依据主要包括A.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B.会计制度C.企业会计准则D.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E.企业内部的预算、计划、经济合同【ABCDE】
1.3.审计的目标就是指审查和评价审计对象的A.独立性B.客观性C.公允性D.合法性E.效益性【CD】
1.4.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审计确立阶段的表现的是A.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审计模式B.“上计”制度的建立C.“上计”制度日趋完善D.审计地位提高、职权扩大E.越来越重视审计的职能作用【ACD】
1.5.世界各国的国家审计机关按其设置和隶属关系,大致可以分为A.属于议会领导的国家审计机关B.属于注册会计师协会领导的国家审计机关C.属于政府领导的国家审计机关D.属于国务院领导的国家审计机关E.属于财政部领导的国家审计机关【ACE】
1.6.国际上常采用的内部审计机构模式有A.隶属于董事会B.隶属于监事会C.隶属于总经理D.隶属于财会部门E.隶属于财务总监【ABCD】
1.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关于成立会计顾问处的暂行规定》标志着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开始恢复B.1986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条例》C.1995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D.1996年10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加入国际会计师联合会E.2006年,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ABCE】
1.8.国外社会审计经过阶段为A.详细审计阶段B.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C.会计报表审计阶段D.现代审计阶段E.以上均正确【ABCDE】
1.9.“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是指A.布亚瑞格会计师事务所B.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C.安永会计师事务所D.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E.德勒会计师事务所【BCDE】
1.10.现代审计阶段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特点有A.审计组织机构不断地发展壮大B.开始呈现出集中化的趋势C.审计技术不断完善D.风险导向审计法得到推广E.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审计中已被广泛采用【ABCDE】
名词解释题目录
1.1.审计
1.2.国家审计
1.3.内部审计
1.4.注册会计师审计
1.5.事前审计
1.6.事中审计
1.7.事后审计
1.8.就地审计
1.9.顺查法
1.10.逆查法
1.11.审阅法
1.12.分析法
1.13.复算法
1.14.监盘
2.1.实质上的独立
2.2.形式上的独立
2.3.独立性
2.4.业务期问
2.5.或有收费
2.6.前任注册会计师
2.7.后任注册会计师
3.1.政府审计准则
3.2.内部审计准则
3.3.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3.4.其他鉴证业务准则
3.5.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
3.6.鉴证业务
3.7.合理保证
3.8.有限保证
3.9.审计质量
3.10.审计质量控制
3.11.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3.12.经营失败
3.13.普通过失
3.14.重大过失
3.15.共同过失
4.1.审计目标
4.2.“公允性”
4.3.认定
4.4.审计业务约定书
4.5.计划审计工作
4.6.总体审计策略
4.7.具体审计计划
4.8.审计流程
4.9.重要性
5.1.审计证据
5.2.认定
5.3.审计证据的适当性
5.4.审计工作底稿
6.1.分析程序
6.2.内部控制
6.3.特别风险
6.4.进一步审计程序
6.5.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
6.6.实质性程序
6.7.实质性分析程序
7.1.贷项通知单
7.2.函证
7.3.肯定式函证
8.1.付款凭单
8.2.应付账款
9.1.生产指令
9.2.成本费用管理控制
9.3.成本费用会计控制
9.4.制造费用
9.5.管理费用
10.1.银行借款
10.2.资本公积
10.3.盈余公积
10.4.未分配利润
11.1.货币资金审计
11.2.货币资金的审计范围
12.1.审计报告
12.2.合法性
12.3.财务报表的公允性
12.4.标准审计报告
12.5.非标准审计报告
12.6.无法表示意见
名词解释题答案
1.1.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1.2.国家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依法所进行的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代表政府依法对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等的财政和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在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的过程中,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1.3.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专职审计机构或人员实施的审计,是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1.4.注册会计师审计又称民间审计、社会审计,是指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核批准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审计。
1.5.事前审计是指审计机构的专职人员在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及其他经济活动发生之前所进行的审计。
1.6.事中审计是指被审计单位经济业务执行过程中进行的审计。通常是指对工期较长的基建项目和承包合同期中执行情况等进行的审计。
1.7.事后审计是指在被审计单位经济业务完成以后所进行的审计。
1.8.就地审计又称现场审计,是审计机构派出审计小组和专职人员到被审计单位现场进行的审计。
1.9.顺查法是按照会计核算的处理顺序依次进行检查核对的一种方法。
1.10.逆查法又称倒查法,是指按照与会计核算程序相反的顺序依次进行审计的方法。
简答题目录
1.1.审计的定义可以从哪些方面去理解?
1.2.简述审计的独立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1.3.简述详细审计阶段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特点。
1.4.简述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特点。
1.5.简述会计报表审计阶段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特点。
1.6.简述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一个单位时必须考虑利用其内部审计工作成果的原因。
1.7.审计按内容分类可分为哪几类?各自的目的是什么?
1.8.简述审计按其所依据的基础和使用的技术分类。
1.9.什么是审计方法?审计方法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1.10.简述详查法和抽查法的概念、特点。
1.11.简述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
1.12.简述审计人员选择审计方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1.13.审计具有哪些职能?
1.14.简述审计职能的实现应具备的条件。
1.15.审计能发挥哪些作用?
1.16.简述审计制约作用和促进作用的具体表现。
1.17.国家审计监督体系,一般由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部门和社会审计组织三种审计机构组成,试述我国审计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
2.1.简述《职业会计师道德守则》的内容。
2.2.简述在确定哪些情况和业务尤其需要遵循客观性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2.3.简述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关注的内容。
2.4.根据《独立审计基本准则》的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在开展审计活动和执行审计业务中应对同行承担什么责任?
2.5.简述经济利益对独立性威胁的情形。
2.6.简述自我评价方面对独立性威胁的情形。
2.7.简述外界压力对独立性威胁的情形。
2.8.简述独立性威胁的防范措施。
2.9.简述在审计业务期间降低非审计业务威胁性的措施。
2.10.简述向由非上市公司转为上市公司的单位提供非鉴证服务而不会损害独立性应具备的要求。
2.11.对高级职员与鉴证客户之间长期关系所采取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2.12.简述可能产生重大经济利益或自我评价威胁的活动。
2.13.简述专业胜任能力的两个阶段。
2.14.简述注册会计师发现客户的违法行为或可能存在的违法行为应当采取的措施。
2.15.简述注册会计师可以披露客户的有关信息情形及应考虑的因素。
2.16.简述审计收费需考虑的因素。
2.17.简述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不得刊登广告的原因。
2.18.简述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在招揽业务时所不允许的行为。
2.19.简述接受委托前的沟通内容。
3.1.简述我国制定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应该达到的目标。
3.2.简述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作用。
3.3.简述执业准则体系的框架结构。
3.4.简述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的内容。
3.5.简述三方关系的内容。
3.6.简述鉴证业务的基本分类内容。
3.7.简述审计业务的特点。
3.8.简述其他鉴证业务的特点。
3.9.简述相关服务的内容。
3.10.简述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质量控制的目的。
3.11.简述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措施。
3.12.简述会计师事务所针对顾客诚信方面应当考虑的事项。
3.13.简述会汁师事务所在确定是否接受新业务时需考虑的事项。
3.14.简述会计师事务所在考虑解除业务约定或同时解除业务约定及其客户关系时制定的政策和程序要求。
3.15.简述确定复核人员的原则。
3.16.简述咨询的具体要求。
3.17.简述项目质量控制复核的定义及其政策和程序的制定要求。
3.18.会计师事务所针对业务工作底稿设计和实施适当的控制的目的是什么?
3.19.会计师事务所应从哪些方面对质量控制制度进行持续考虑和评价?
3.20.简述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防范措施。
4.1.简述评价财务报表的合法性时,注册会计师应考虑的内容。
4.2.简述注册会计师对所审计期间的各类交易和事项运用的认定包含哪些类别。
4.3.简述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审计目标。
4.4.当拟承接的业务具备哪些特征时,注册会计师才能将其作为审计业务予以承接。
4.5.简述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的目的。
4.6.简述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内容。
4.7.简述注册会计师开展初步业务活动有助于确保在计划审计工作时达到的要求。
4.8.简述总体审计策略中包括的内容。
4.9.符合性测试与实质性测试有什么区别与联系?为什么即使被审计单位经符合性测试被认定拥有非常健全的内部控制,注册会计师仍不能完全省略实质性测试程序?
5.1.在确定审计证据的相关性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哪些因素?
5.2.在评价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时,应对哪些事项予以特殊考虑?
5.3.简述实施控制测试的目的并说明在什么情形下控制测试是必要的。
5.4.按获取手段的不同可以将审计程序分为哪几类?
5.5.简述注册会计师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目的。
5.6.会计师事务所为什么要按照相关规定对审计工作底稿实施适当的控制程序?
5.7.简述会计师事务所针对审计工作底稿设计和实施适当控制的目的。
5.8.简述编制审计T作底稿的总体要求。
5.9.简述确定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内容和范围时应考虑的因素。
5.10.简述重大事项可能包括的内容。
5.11.审计报告归档之后,什么情形下注册会计师可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修改或增加?
6.1.简述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目的。
6.2.简述内部控制的要素。
6.3.可以从哪八个方面来理解内部控制?
6.4.试简述在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哪些审计程序?
6.5.哪些情况表明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
6.6.简述在实务中,注册会计师为提高审计程序的不可预见性而采取的方式。
6.7.简述注册会计师在期中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存在的局限。
6.8.简述在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时,注册会计师应考虑的因素。
6.9.简述注册会计师在确定某项控制的测试范围时应考虑的因素。
6.10.简述实质性程序和控制测试在时间选择上的异同点。
6.11.简述如何理解实质性分析程序的范围。
6.12.简述在评价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时,注册会计师应考虑的因素。
6.13.注册会计师应就哪些内容形成审计工作记录?
7.1.简述销售与收款循环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
7.2.简述向顾客开具账单这项功能所针对的主要问题。
7.3.简述销售与收款循环涉及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
7.4.简述营业收入审计的实质性程序。
7.5.简述销售折扣与折让的实质性程序。
7.6.简述应收账款的实质性程序。
7.7.简述注册会计师应选作函证对象的项目。
7.8.简述函证实施过程控制的措施。
7.9.简述坏账准备审计的实质性程序。
7.10.简述应收票据的实质性程序。
7.11.简述营业税金及附加的审计目标。
7.12.简述营业税金及附加审计的实质性程序。
8.1.简述采购与付款业务的不相容岗位。
8.2.简述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内容。
8.3.简述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测试的内容。
8.4.简述应付账款的审计目标。
8.5.简述应付账款的实质性程序。
8.6.简述应付账款的分析程序。
8.7.简述固定资产的实质性程序。
8.8.简述累计折旧的审计目标。
8.9.简述预付账款的审计目标。
8.10.简述预付账款的实质性程序。
8.11.简述在建工程的审计目标。
8.12.简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实质性程序。
8.13.简述在建工程的实质性程序。
8.14.简述固定资产清理的审计目标。
8.15.简述固定资产清理的实质性程序。
9.1.简述生产与存货循环涉及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
9.2.简述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内部控制的三大系统。
9.3.简述存货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
9.4.简述实施简易抽查的主要内容。
9.5.简述工薪的内部控制测试的步骤。
9.6.简述计时工资制下直接人工成本的内部控制测试内容。
9.7.简述制造费用的内部控制测试的主要内容。
9.8.简述存货的审计目标。
9.9.简述存货余额的实质性程序。
9.10.简述制定存货监盘计划应实施的工作。
9.11.简述对期末存货进行截止测试时应当关注的事项。
9.12.简述营业成本审计的概念及营业成本的审计目标。
9.13.简述“应付职工薪酬”的内容及审计目标。
9.14.简述应付职工薪酬的实质性程序。
9.15.简述管理费用的实质性程序。
10.1.简述筹资活动涉及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
10.2.简述投资活动涉及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
10.3.简述筹资业务内部控制的内容。
10.4.简述筹资业务的内部控制测试的内容。
10.5.简述投资业务的内部控制测试的内容。
10.6.简述筹资业务的审计目标。
10.7.简述银行借款的实质性程序。
10.8.简述应付债券的实质性程序。
10.9.简述盈余公积的实质性程序。
10.10.简述未分配利润的实质性程序。
10.11.简述投资业务的审计目标。
10.12.简述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实质性程序。
10.13.简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实质性程序。
10.14.简述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实质性程序。
10.15.简述长期股权投资的实质性程序。
10.16.简述投资收益的实质性程序。
10.17.简述其他应收款的审计目标。
10.18.简述其他应付款的审计目标。
10.19.简述长期应付款的审计目标。
10.20.简述所得税费用的审计目标。
10.21.简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审计目标。
10.22.简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实质性程序。
10.23.简述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审计目标。
10.24.简述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实质性程序。
10.25.简述资产减值损失的审计目标。
10.26.简述资产减值损失的实质性程序。
10.27.简述营业外收入的审计目标。
10.28.简述营业外支出的审计目标。
10.29.简述营业外支出的实质性程序。
11.1.简述货币资金与各业务循环的关系。
11.2.简述有关货币资金的内控制度。
11.3.简述库存现金的审计目标。
11.4.简述库存现金盘点的程序。
11.5.简述银行存款的审计目标。
11.6.简述银行存款的实质性程序。
11.7.简述其他货币资金的审计目标。
11.8.简述其他货币的实质性程序。
12.1.简述管理层埘财务报表责任段应包括的内容。
12.2.简述注册会汁师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的条件。
12.3.简述注册会汁师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情况。
12.4.简述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总体条件。
12.5.简述保留意见的涵义及注册会汁师应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情形。
简答题答案
1.1.审计的定义可以从哪些方面去理解?答:(1)审计的主体,就是审计的执行者,即审计的专职机构和专职人员。(2)审计的授权者(或委托者),泛指国家审计机关、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的授权,单位主管机构和相关领导的授权,它是针对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而言的。(3)审计的客体(对象),是被审计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能够用财务报表及有关资料表现的全部或一部分经济活动。(4)审计依据,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用来评价和判断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和效益性,据以提出审计意见、作出审计结论的客观标准。(5)审计的目的,就是审计工作预期要达到的目标。(6)审计的本质.概括为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评价、鉴证活动。
1.2.简述审计的独立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答:(1)机构独立。机构独立是指审计机构不能受制于其他部门和单位,尤其是不能成为国家财政部门和各机构财务部门的下属机构,否则,对财政、财务收支进行审计就失去了意义。机构独立还表现在审计机构应独立于被审计单位之外,与被审计单位没有任何组织上的行政隶属关系。机构独立是保证审计工作独立性的关键。(2)业务工作独立。业务工作独立首先是指审计工作不能受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的干涉,应独立地对被审查的事项作出评价和鉴定;其次又指审计人员要保持精神上的独立,自觉抵制干扰,对审计事项作出客观公正的结论。(3)经济独立。经济独立是保证机构独立和业务工作独立的物质基础。如果审计机构没有一定的经费或收入,其业务活动就无法开展;如果其经费或收入受制于被审计单位或与其相关的其他单位,审计的独立性就无法保证。
1.3.简述详细审计阶段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特点。答:(1)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法律地位得到了法律确认;(2)审计的目的主要是查错防弊,保证企业资产的完全完整;(3)审计报告的使用人主要为企业股东;(4)审计的方法是对会计账目进行详细审计,即对有关的凭证、账簿、会计报表等资料进行周密、详尽地逐笔审查与稽核。
1.4.简述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特点。答:(1)审计对象从会计账目扩大到资产负债表;(2)审计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资产负债表数据的检查,判断企业信用状况;(3)审计方法从详细审计初步转向抽样审计;(4)审计报告使用人除企业股东外,扩大到了债权人。
1.5.简述会计报表审计阶段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特点。答:(1)审计对象转为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为中心的全部财务报表及相关财务资料;(2)审计的主要目的是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以确定财务报表的可信性,查错防弊转为次要目的;(3)审计的范围已扩大到测试相关的内部控制,并以控制测试为基础进行抽样审计;(4)审计报告的使用人扩大到股东、债权人、证券交易机构、税务、金融机构及潜在投资者;(5)审计准则开始拟定,审计工作向标准化、规范化过渡;(6)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制度广泛推行,注册会计师专业素质普遍提高。
1.6.简述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一个单位时必须考虑利用其内部审计工作成果的原因。答:(1)内部审计是单位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外部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时,要对内控制度进行测评,就须了解其内部审计的设置和工作情况。(2)内部审计在审计内容、审计依据、审计方法等方面都和外部审计有一致之处。(3)利用内部审计工作成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审计费用。
❹ 如果函证结果发现差异审计人员应采取哪些主要的审计程序
1,应付债券的符合性测试:
是指审计人员在了解内控制度后,对那些准备信赖的应付债券的实施情况和有效程度进行的测试,也称为应付债券的遵循性测试。
应付债券的符合性测试的根本目的是:
查明被审计单位的应付债券是否都真实地存在于生产经营等各项管理活动中,是否确确实实、始终如一地遵守了制度规定的全部要求,是否真正发挥了作用,其遵循制度的程度如何,有无失控和不完善之处。
2,应付票据的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
(1)审计目标
①确定应付票据的发生及偿还记录是否完整;
②确定应付票据的年末余额是否正确;
③确定应付票据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充分。
(2)审计程序
①获取或编制应付票据明细表,列示票据类别及编号、出票日期、面额、到期日、付款人名称、利息率、付息条件,抵押品名称、数量、金额,并与明细帐、总帐核对相符;
②向票据持有人函证,确定应付票据的余额是否正确;
③复核票据利息是否足额计提,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④检查逾期未付票据的原因,如系有抵押的票据,应作出记录,并提请被审计单位进行必要的披露;
⑤检查非记帐本位币折合记帐本位币采用的折算汇率,折算差额是否按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⑥验明应付票据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充分披露。
❺ 符合性测试与实质性测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符合性测试与实质性测试的联系:符合性测试为实质性测试打基础,符合性测试的结果为确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重点、时间提供依据; 实质性测试是在符合性测试的基础上进行的,实质性测试的程度取决于符合性测试的结果。 具体联系如下: 1)测试内容一样,都是委托单位内部控制。 2)测试程序都要经过了解、测试、评价三个阶段。 3)测试方法都要用到询问,观察,检查,重新执行。 符合性测试与实质性测试的区别主要有以下6点: 1)测试目的不同:前者是为确定实质性测试性质,范围,时间; 后者是为了对被审核单位内控制度发表审核意见。 2)测试范围不同,前者只对拟信赖的内控进行测试; 后者视委托目的而定。 3)测试依据不同,前者依据《独立审计准则》; 后者依据《内部控制审核指导意见》。 4)测试时间不同,前者和报表审计期间相同; 后者视委托目的而定。 5)测试结果不同,前者形成审计工作底稿; 后者形成内部控制审核报告。 6)内部控制审核要求被审核单位提供有关内控情况的书面声明,而符合性测试不需要。
❻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不进行符合性测试而直接进行实质性测试
在下列三种情况之一的情况下,可以直接进行实质性测试,而不进行符合性测试:
1、符合性测试的工作量可能大于通过符合性测试减少的实质性测试工作量。
2、虽然存在相关的内部控制,但CPA通过理解发现其并未有效运作;
3、相关的内部控制不存在;
(6)什么是应付债券的符合性测试扩展阅读:
实质性测试主要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 检查文件:检查相关文件和记录。由于它们的性质和来源不同,所提供证据的可靠性也不同。原则上,来自被审计实体外部的文件和记录通常比来自被审计实体内部的文件和记录更可靠。
2、资产检查:实际检查是确认某一资产存在和所有权的一种方式,但获取其他证据或所有权确认也很重要。
3、直接核查:来自第三方的书面确认书往往更有力地证明交易或余额的有效性,而且获取这种证据的成本相对较低。
4、重新计算:检查帐户余额经常涉及检查计算或计算的准确性,因此理解计算如何工作和检查基本假设同样重要。如果调整项目没有充分的解释和事后监督,那么所有的调整都变得毫无意义。
❼ 审计当中的实质性测试和符合性测试的区别是什么呢谢谢大家!
1、测试时间不同
前者和报表审计期间相同,而后者视委托目的而定。
2、测试结果不同
前者形成审计工作底稿,而后者形成内部控制审核报告。
3、测试要求不同
前者需要提供有关内控情况的书面声明,而后者不需要。
4、测试目的不同
前者为了确定测试的性质、范围和时间,而后者为了对被审核单位内控制度发表审核意见。
5、测试范围不同
前者只对拟信赖的内控进行测试,而后者视委托目的而定。
6、测试依据不同
前者依据《独立审计准则》,而后者依据《内部控制审核指导意见》。
❽ 什么是应付账款的符合性测试它包括哪些内容
应付账款的符合性测试与实质性测试都是实现审计内部控制制度的方法之一。1、应付账款内部控制制度的符合性测试应付账款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应付账款付款要经过授权;经常检查到期日,充分利用商业信用;定期核对总账和明细帐;不相容职务分工。应付账款内部控制制度的符合性测试程序:了解与描述应付账款内部控制制度:抽查应付账款的确认;抽查应付账款的过帐和偿付;分析性复核;评估应付账款内部控制制度。2、实质性测试应付账款的审查:取得或编制应付账款明细表;抽取应付账款的会计记录和原始凭证;查找未入帐的应付账款;截止测试;应付账款的函证;确定应付账款在会计报表上的表达与披露是否恰当。
❾ 为什么说符合性测试不是审计测试中的一个必经程序
注册会计师在了解内部控制后,只对那些准备信赖的内部控制执行控制测试(即符合性测试),并且只有当信赖内部控制而减少的实质性测试的工作量大于控制测试的工作量,控制测试才是必要和经济的。因此,符合性测试(控制测试)不是审计测试的必经程序。
❿ 符合性测试与实质性测试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符合性测试与实质性测试的联系:符合性测试为实质性测试打基础,符合性测试的结果为确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重点、时间提供依据; 实质性测试是在符合性测试的基础上进行的,实质性测试的程度取决于符合性测试的结果。 具体联系如下: 1)测试内容一样,都是委托单位内部控制。 2)测试程序都要经过了解、测试、评价三个阶段。 3)测试方法都要用到询问,观察,检查,重新执行。符合性测试与实质性测试的区别主要有以下6点: 1)测试目的不同:前者是为确定实质性测试性质,范围,时间; 后者是为了对被审核单位内控制度发表审核意见。 2)测试范围不同,前者只对拟信赖的内控进行测试; 后者视委托目的而定。 3)测试依据不同,前者依据《独立审计准则》; 后者依据《内部控制审核指导意见》。 4)测试时间不同,前者和报表审计期间相同; 后者视委托目的而定。 5)测试结果不同,前者形成审计工作底稿; 后者形成内部控制审核报告。6)内部控制审核要求被审核单位提供有关内控情况的书面声明,而符合性测试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