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保险业科技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对保险业影响的逐步加深,“保险科技”是近年来在保险行业的风口话题,它是保险与科技的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型技术正在“入侵”保险行业。保险科技的应用将导致保险产品形态领域、销售领域、服务领域等方面发生很大的改变。本文通过研究科技进步下保险科技的发展现状,列举大数据、人工智能在保险领域的应用实例,让人们认识到拥抱保险科技已成为保险业的新趋势。
Ⅱ 未来保险行业会越来越好吗,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投保人的保费保险公司会动用做投资吗,还是怎么处理
这是肯定的,中国的保险相比其它国家而言起步得比较晚,而很多人对于保险的认知也比较少,所以三大金融,银行,保险,证券!保险的发展也比较慢,但随着近两年国家对于保险的重视,也在大力推展商业保险,因为光凭社保,国民的养老,医疗问题是无法解决的。那么商业险的发展就正好能弥补这一块!只是由于很多人对于保险的不了解,再加上这个行业还有很多代理人对于客户误导,欺骗的现象,这个行业也是任重而道远呀!
至于投保人的保费保险公司是否做投资,这是肯定的,因为商业保险公司的盈利,本身就是保险公司以客户投保的保费,进行国家指定的投资渠道来进行投资的。这个倒不用担心,因为保险公司除了国家指定的投资渠道进行投资外,不能做其它投资的,而这些渠道,都是比较安全的。
Ⅲ 新常态下的个人保险投资策略
选无解禁股的股票,不选在当前有解禁压力的股票如今大小非解禁的压力很大,很多投资者持有的股票,突然发现当前有大量的大小非可以上市流通了,这对股价的上行会带来很大的压力,由于那些大小非的持股成本极低,套现的欲望极其强烈,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将压制股价的上行,所以,选股要选没有解禁压力的股票。身上江南女子特有的韵味,爱看我穿旗袍的
Ⅳ 保险业创新驱动发展趋势
重大意义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我国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增强发展的长期动力具有战略意义。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主要源于发挥了劳动力和资源环境的低成本优势。进入发展新阶段,我国在国际上的低成本优势逐渐消失。与低成本优势相比,技术创新具有不易模仿、附加值高等突出特点,由此建立的创新优势持续时间长、竞争力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由低成本优势向创新优势的转换,可以为我国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我国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现实意义。科技创新具有乘数效应,不仅可以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且可以通过科技的渗透作用放大各生产要素的生产力,提高社会整体生产力水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可以全面提升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长远意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产业技术创新,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既可以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改变过度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发展模式,又可以提升产业竞争力。
抓住重点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应抓住以下重点着力推进。
细化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国际上普遍认可的创新型国家,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一般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超过2%,技术对外依存度低于20%。目前,应将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进行分解和细化,建立完成目标的组织架构和任务体系,让各部门、各层面、各单位按照明确的目标任务推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国很多产业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中低端,消耗大、利润低,受制于人。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是要瞄准国际创新趋势、特点进行自主创新,使我国的自主创新站在国际技术发展前沿;二是要将优势资源整合聚集到战略目标上,力求在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三是进行多种模式的创新,既可以在优势领域进行原始创新,也可以对现有技术进行集成创新,还应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首先,进一步确立企业的主体地位,让企业成为技术需求选择、技术项目确定的主体,成为技术创新投入和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主体。其次,高校、研发机构、中介机构以及政府、金融机构等应与企业一起构建分工协作、有机结合的创新链,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协同创新体系。
加快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建立科技创新资源合理流动的体制机制,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建立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的体制机制,让市场充分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政府充分发挥引导、调控、支持等作用;建立科技创新的协同机制,以解决科技资源配置过度行政化、封闭低效、研发和成果转化效率不高等问题;建立科学的创新评价机制,使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
形成合力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需要各级各部门各方面协同配合、形成合力。
国家相关部门发挥推动和保障作用。应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任务。科技创新主管部门统一协调,财政、发展改革、工信、税务等部门加强协作,促进跨部门、跨行业、跨专业、跨领域的联合创新和协同创新。同时,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的乘数效应,进一步加大对创新的支持力度,特别是通过政府支持带动民间科技创新投入的大幅提高。
各地区加强分工与协作。各地区应充分发挥优势,细化国家创新战略目标任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找准位置、承担责任。以本地科技需求为导向组织自主创新,引领与支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条件的地区应加快建成创新型地区。
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承担起创新主体的重任。企业应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为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特别是推进技术的孵化、转化和产业化。大学、科研机构应把握技术发展趋势,超前进行技术研发。中介组织应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技术转移与产业化。
您可能感兴趣的课程:《平衡计分卡与企业战略》
ADI公司在1987年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中推出了第一张“平衡计分卡”,平衡计分卡逐渐延伸至企业的战略管理中来,帮助传递公司的战略。平衡计分卡是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将组织的战略落实为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的一种新型绩效管理体系。
高顿的《企业战略与平衡计分卡》课程为学员将平衡计分卡的理念带入企业的战略管理,熟练掌握平衡计分卡的使用方法,运用平衡计分卡进行企业战略绩效管理,最终落实企业战略目标,形成强有力的战略循环系统。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Ⅳ 未来保险行业的发展趋势
截止2020年,我国的现代保险业不过30余年的发展,保险市场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1、从市场体系架构来看,原保险市场较大,再保险市场很小;市场发展很快,监督和法规发展较慢,保险中介混乱,违规代理严重,权力运作、官方管制使各保险主体在市场中处于不平等地位。
4、在国内外同行竞争的背景下,客观上对保险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商业保险公司将更加重视人才的培养,既要培养适应国内保险业务发展需要的核保师、核赔师人才,更要培养精通国际保险管理型的人才。
(5)新形势下能力驱动的保险投资趋势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合理利用犹豫期
一年期以上的人身保险产品设有犹豫期。犹豫期是从投保人收到保单并书面签收之日起15日内的一段时期。消费者若对所投保的险种或者所选择的保险公司等不满意,可以在犹豫期内向保险公司提出解除合同,保险公司将在扣除工本费(一般为10元)后退还全部保险费。
在犹豫期过后退保,保险公司将根据合同约定收取退保费用,消费者会有一定损失。
2、配合接受回访
如果保险公司对其进行电话、信函、上门等方式的回访,请回答保险公司的问题,同时可以就保险合同的相关问题要求保险公司答疑解惑。
Ⅵ 经济新形势下()是保险行业
未来中国市场最有发展前途的十大行业
据经济专家预测,未来中国市场最有发展前途的十大行业依次是:耐用消费品销售行业。随着国民收入的上升,未来的消费格局将向多元化发展。消费者对照相机、电脑、电视、VCD等产品的消费每年将以10%的速度递增。从事这些产品的销售,估计会有10%至35%的投资回报。
家用汽车行业。据预测,国内汽车市场的发展在今后10年内将会高速发展。与汽车行业相关的配件、维修、洗车业也同样会有利可图。
室内装饰业。近几年来,国内城市的居民大都热衷于装修自己的住房。而随着国家一系列房改措施的出台,个人买房已是大势所趋,因此室内装饰市场还会越来越火。据统计,现阶段城市居民为自己装饰房屋付出的金钱每户平均达2万元左右。
房地产业。随着个人买房热的兴起,单位再也不会无偿分房给职工居住,所以房地产业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与此相关的房地产经纪、咨询、供楼业务也会大有可为。
邮电通信业。目前中国的电话装机率达4%,与世界10%的平均水平还相差很远。可以预见,这是未来中国最有利可图的行业之一。
快餐业。快餐业在现代中国都市已逐步受到上班族的青睐。还有与此相关的速食食品、食物半成品加工等行业也得到了大力发展。
“银色”行业。到“九五”末,我国老年人口将达1.3亿,逐步进入老龄社会。因此,开发适合老年人的保健食品、药品、服装、眼镜、助听器等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旅游休闲文化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双休日的推行,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和能力去旅行和进行文体休闲活动。运动产品、体育场所、娱乐场所、旅行社等行业将会更加繁荣。
女性用品。“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女人的钱最好赚”。因此,凡是对女性容颜、身段有改善和保护作用的产品,一定会受到她们的欢迎。
保险业。随着保险业的兴盛,国外许多保险公司纷纷投资中国保险市场,这样就会使保险业更好地向规范化方向发展,可以预言,未来保险业会成为年轻人“白手起家”的最好选择之一。。。。。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Ⅶ 保险业的发展趋势 新常态
“新常态”将给中国金融业带来什么影响?中国金融业面临什么样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近日,在“第十届中国证券市场年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张承惠对于“新常态”下的金融业发展机遇和挑战进行详细地分析和解读。
金融业所处环境发生改变
张承惠认为,“新常态”将给中国金融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速放缓上,并将成为一种新常态。经济增速的放缓对于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会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速度减缓带来客户群体的重大改变;另一方面,对金融业的资产质量也会带来影响。
同时,工业增速下降,驱动动力转换。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呈现减缓趋势;另一方面,民间投资比重上升,过去很长时间依靠国有经济和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是经济的主要驱动力,现在这种力量正在发生质的转换。
另外就是消费支出和资本形成的变化。消费支出增加,产业结构开始转向服务业为主导。今年经济在明显放缓的基础上,第三产业到三季度的比重上升到
48.8%,比去年同期提高2.6个百分点。这说明中国经济已经告别了以工业为主体的时代,开始进入以服务业主导的新时代,这将对金融业产生重大影响。
第四个是货币政策基调由相对宽松进入稳健的新常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的M2增速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为15%以上,在金融危机期间更加惊人,曾经达到过接近40%超宽松的状态。现在M2在10月份已经降到12.6%,最近连续几个月以低于15%的增速在运行,这个态势非常清晰。
第五个是利率的市场化、汇率市场化。市场化的定价机制在逐步推进,对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来说,利差存在着缩小的趋势。除了中国银行以外,上市银行利差都是在缩小,上市银行净利润增幅从2010年的31.4%降到今年上半年的10.67%。
第六是新的竞争者加入带来的变化,互联网以及类金融机构加入,无形中加剧了竞争。
第七是人口老龄化,这将对金融业产生巨大影响。中国老年人口呈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的特点,中国未富先老这样一个特殊的国情,也会给金融业带来挑战和机遇。
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张承惠指出,大环境的改变,使得金融业在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和消费金融领域、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对于跨国公司投资走出去的信贷服务、人民币国际化的跨境业务支付、城镇化基础设施投资信贷等方面也面临相当机遇。
从证券业来看,未来的发展机遇在于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可以从场内、场外两个角度进行。现在场内正在推进,但是速度不够快。场外大量的金融创新出来的类资产证券化不是标准的证券化,但是实际也是在做资产的流转,并且还有大的发展空间。
另外,作为中国金融市场上的短板,金融衍生品如果发展不佳,对于稳定金融市场运行、扩展金融市场都是不利的,也不利于实体经济的风险管理。
保险领域的发展空间主要体现在农业保险。农业保险从2008年农保补贴政策从试点到全国推广,规模不断扩大,但是深度和广度不够,还有发展空间;另外,保险业中的责任险占比很低,未来会有大的发展;随着中资机构走出去,未来海外保险也会得到大力发展。
企业在走出去时,总体反映金融服务不足。大量企业走出去,需要融资以及特定金融服务,所以,对于走出去企业的金融服务需要加强。
面对机遇和挑战,金融业应该做一些调整和改变。一是改变传统的以工业及大企业为服务重点的做法,要把自己的经营重心下沉;二是改变传统的以抵押和担保作
为风险防范主要工具的做法,创新信贷模式;三是通过创新改变同质化竞争的格局向差异化竞争过渡;改变长期垄断经营形成的心态,放下身段为客户服务;四是改
变以我为中心的做法,增加一些跨机构和跨领域的业务合作,建立起大银行和小微信贷机构的合作机制。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Ⅷ 如何看待保险行业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保险行业市场概况
(4/1-4/30)沪深300下跌3.63%,中信保险II指数下跌6.51%,板块跑输大盘。金融行业分板块来看,保险表现弱于银行(-1.39%),弱于券商(-1.57%)。经济数据相对平稳,2018年3月和4月PMI分别为51.5和51.4,表现持续高于荣枯线;交投表现略有回落,4月末两融余额9,840.44亿元,较月初下跌1.69%,市场成交额8.2万亿元,环比下降20.3%;流动性方面,4月央行市场净投放900
亿元(上月净回笼3600 亿元)
板块表现较弱的核心原因一方面是投资端业务受大盘较弱影响引发担忧,另一方面一季报保费增长表现较弱。预期保费二季度会有一定幅度改善,全年呈现前低后高的改善趋势。
中国保险行业总资产情况分析
据前瞻前瞻产业院发布的《保险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3月保险公司总资产为17.22万亿元,环比提升2.01%。其中寿险公司总资产13.64
万亿元,环比上升1.16%,占总资产的79.19%,占比下滑0.67
个百分点;产险公司总资产2.45万亿元,环比提升1.12%,占总资产的14.25%;再保险公司总资产环比上升8.59%,占比提高0.12
个百分点;资产管理公司规模环比下降5.37%,占总资产规模的0.27%,占比基本保持稳定。 3月行业净资产规模1.97 万亿,较年初上升4.44%。
保险行业利润走势分析
受益于传统险准备金折现率假设调整的影响,2018年一季度险企利润持续释放。截至2018 3月末,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3.74%,
较2016年10月下旬低点的2.66%上涨108BP,尽管较2月初高点有所回落,但保险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整体维持上行态势,推动险企会计层面利润释放。
2018年一季度,4家上市险企共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55.80亿元,同比增长37.96%。单个险企来看,
中国人寿业绩表现靓丽。2018年一季度中国人寿实现归母净利润135.18亿元,同比增长119.84%,业绩增长主要来源于传统险准备金折现率假设调整的影响。除中国人寿之外,其他三家险企业绩也均实现不同程度增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1.49%、87.55%、42.03%。
保险市场从“粗放增长”转型“质态提升”
代理渠道贡献九成保费,寿险营销员占据半壁江山。我国人身保险销售方式主要包括个人代理、银邮代理及公司直销,其中个人代理、银邮代理及专业代理等代理渠道贡献保费占比超过90%。
2016年人身保险公司保费收入21692.81 亿元,其中个险渠道保费收入9914.48亿元,占比达45.8%,占比近五年保持平稳。2016
年寿险营销员人均实现保费收入15.08万元,个险渠道已成为保费增长的重要抓手。
保险市场大,个险格局已定,价值优势凸显
个险渠道贡献超七成保费,大个险格局已成。2017 年平安、太保、新华、国寿个险渠道保费收入分别为4049 亿元、1542 亿元、874 亿元和 3537
亿元,分别占总保费收入的 85.1%、87.8%、 80.0%及
69.1%,总体看来个险渠道贡献保费超过七成,已成最主要保费来源方式。其中中国太保转型已成,着力打造高质量个险,占比保持领先,新华仍在转型进程,2017
年主动调整业务结构,个险占比提升显著。
保险市场存量增量双轮驱动,内含价值增长稳健
内含价值为调整后净资产与有效业务价值之和,内含价值的增长主要依靠期初内含价值的预期回报及一年内新业务价值,受市场影响较大的投资回报差异、营运经验差异等因素多做扰动项考虑。内含价值增长存量贡献相对稳定,
2017年上市险企内含价值预期回报贡献率维持8%-10%水平。中国平安凭借良好的投资能力,2017年实现总投资收益率6.0%,显著优于行业,投资回报差异贡献8.4%内含价值增长;中国太保分红率保持较高水平,股东股息等其他因素带来7%的负向效应;中国人寿受市场价值和其他调整影响,对内含价值产生了-4.7%的负面影响。
市场集中度提升,龙头保险公司迎黄金机遇
2016年以来,保监会针对保险公司负债端、投资端、股权治理等各方面的监管政策全面收紧,全新的监管导向推动行业回归保障本源,强调稳健、合规及价值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