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者。
经济越景气买保险的人越少。股票,基金等买的越多。但是等到08年那样经济危机了,就都开始买保险了~。这个是人的趋向性。
商业保险更趋向于在一定的时间内自己死了怎么怎么办。所以还是比较保守的,至少不赔钱。
在08年中国为了抵御经济危机投放4万亿进入市场。经济危机过去了,通货膨胀来了。个人感觉保险,黄金都是不错的抵御通货的方法。但是黄金不好卖,保险时间限制长,变现性差,在流动资金不多的用户群中,这是个弊端。但是在“月光族”中,有很好的强制理财效果。还不怕丢,不怕抢,不怕人惦记。
Ⅱ 保险在金融中的地位
保险是金融的一个分支,金融和保险的基础知识都差不多,只不过在具体专业上有分化,我们和金融的课程就有好多是一样的。现在全国开金融专业的学校很多,想学金融起码要是重点大学的,否则很难就业。保险不一样,全国开设保险专业的学校很少,而其中本科只有十几个,市场上对保险专业人才的需求很大。现在中国的保险业刚处于初级阶段,就像早期的银行业一样,因此很有前景。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保险和银行等金融业是出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的,经济越发达,保险业就会越发达,从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来看,保险业会很快发展起来的。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Ⅲ 保险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
之所以说保险是现代经济的重要产业,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保险是与经济发达程度密切相关的行业。
从保险密度看,2013年全球平均水平为652美元/人,发达市场为3620美元/人,反映出居民很强的保险意识和成熟的保险消费观念。
从保险深度看,2013年全球平均水平为6.3%,发达市场为8.3%,反映出保险业务对国民经济的覆盖程度较高。
比较而言,新兴市场的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分别仅为129美元/人和2.7%,保险市场潜力巨大,产业前景广阔。
二、保险是对GDP有重要贡献的行业。
在美国,保险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8%,英国为2.6%。
在发达国家,保险服务出口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内容,例如保险业是英国金融业出口的主力军,其30%净保费来自海外业务,而我国保险公司“走出去”基本为空白。
三、保险是吸纳就业的重要行业。
在发达国家,保险是吸纳就业的重要行业。
在美国,保险业就业人数占其人口总数的比重为0.7%,是美国金融业中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德国为0.7%,英国为0.5%,2013年我国这一比重达到0.27%。
四、保险是具有较强辐射作用的行业。
在发达国家,保险业发展对养老、健康、法律、咨询、审计、评估、会计、汽车销售等高端服务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在我国这一作用还不是很明显。
从保险业发展规律看,一国经济越发达,保险业的产业地位越突出,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往往也越高。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Ⅳ 中国金融保险资产占比
一、中国金融资产结构概况
中国金融资产主要分为:流通中现金、金融机构存款、金融机构贷款、有价证券(债券、股票等)。表1列出了1978、1986、1991、1995年中国主要金融资产分布情况(见表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资产由单一的银行资产向市场化、多元化方向发展。1981-1995年累计发行国债4794.39亿元,国家投资债和投资公司债共313.98亿元,金融机构债1182.97亿元,企业债1738.3亿元,股票(A股面值)119.56亿元,大额存单1796.28亿元(中国证监会,1995)。这些金融工具的出现为中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中国金融资产的大部分仍是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存贷款。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占金融资产总量的比例1978年为93%,1986年为87%,1991年为84%,1995年为83%。这一比例改革开放以来虽呈下降趋势,但90年代以来下降缓慢,说明中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不尽人意。中国金融资产总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78年的94%上升到1995年的221%,反映了经济体制改革中金融深化(货币化)的过程。80年代这一比重上升较快,进入90年代上升速度慢了下来。
中国的储蓄主体在改革中也发生了变化,由以前的政府和国营企业变为现在的老百姓。据世界银行专家估计,中国改革前政府积累占总积累的比重一直在70%以上。1978年国内储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5%,其中居民储蓄占1.2%,政府储蓄占15.4%,企业储蓄占18.9%。也就是说,1978年社会总储蓄的96.7%来自政府和国营企业。1978年末,中国居民储蓄余额只有210.6亿元,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5.9%,占当年社会存款总额的16.2%。
改革前,国家是储蓄主体,也是投资主体,因而不需要金融中介。国有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来自财政拨款,银行贷款主要作为流动资金。银行的贷款也主要来自政府和国有企事业的存款。1978年,企事业存款和财政存款之和为1089.9亿元,占银行存款总额的83.8%。
1995年底中国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5.4万亿,其中近3万亿是居民储蓄。储蓄者和投资者分离了,最大的储蓄者是老百姓,最大的投资者是国家。银行和金融机构的中介作用变得非常重要了。国家通过对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控制,用老百姓的钱投资建设国有企业。因此,国营企业的真正所有者,可以说是在国家银行里存款的老百姓。
宏观的金融资产结构必然反映到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上来。银行和金融机构贷款是中国企业资金来源的主渠道。企业很难通过发行债券、股票等直接融资方式来获得资金。从1986年开始发行企业债,到1995年,共发行企业债1738.3亿元。1995年末,股票市值(A股)约4500亿,其中只有1/3上市流通的个人股。国家股大多是靠过去已有的投入和土地价值折算的,实际现金投入不多。法人股和个人股的发行可以使企业筹到现金,但能够被批准发行股票的企业实在是太少了。这样企业通过发行股票所能筹到的资金十分有限,大多数企业只能靠银行贷款。
在主要金融资产之外,还有其他金融资产,比如民间借贷、民间集资和股份合作制中的股份等。这些金融资产,都有一定意义上的所有权、参与权和处理权,并以此获得收益。但目前民间借贷、民间集资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化。
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可以概括为:储蓄主体在改革开放中由政府变为老百姓;国家政府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逐年下降,由1978年的31%下降到1995年的10.8%;1985年起,国家对国有企业的投资由拨款改为贷款,直接融资的资本市场渠道狭窄;其他不动产市场刚刚起步。这就使老百姓把绝大部分积蓄存在银行里,银行把大部分资金贷给国有企业,成为国有企业长期投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金的主要来源,造成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比率不断升高。
二、中国的广义货币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为什么迅速增长?
中国金融资产的变化过程主要有两条主线,一条是货币化过程,另一条是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这里我们主要分析货币化过程。货币化有两种含义:一是财政赤字的货币化,即国家用印钞票的方法来弥补财政赤字。二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货币化,即在经济发展中,特别是改革转轨过程中,产生超常货币需求,从而使货币流通速度减慢。本文的货币化是指后一种意义上的。
1978到1995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9.7%,通货膨胀率平均为7.5%,广义货币(M2)平均每年递增25%。广义货币增长率在这样长时期里远远超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和,在各国经济发展史中是少见的。据笔者保守估计,从1978到1992年,中央政府每年的铸币收入平均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左右。谢平(1994)估计,1986-1993年,中央政府每年得到的货币发行收入平均为国民生产总值的5.4%。海外经济学家常常不理解为什么中国政府的实际综合赤字那么高(约占GNP的8-9%),通货膨胀率却不很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货币化带来的铸币收入。
表2给出了中国货币化过程的主要指标。中国的广义货币(M2)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M2/GNP)在改革期间呈快速上升趋势。从1978年的32%上升到1995年的105%,上升速度如此之快在发展中国家金融深化的案例中实属罕见。在1994-1995年间,广义货币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美国为59%,英国为104%,日本为114%,德国为70%,印度尼西亚为46%,韩国为44%,马来西亚为89%,菲律宾为50%,新加坡为89%,泰国为79%(国际货币基金1996年报)。中国的这一比重远远超过周边发展中国家,就是和英、美、日、德这些发达国家相比也是相当高的,仅次于日本。
中国广义货币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迅速提高,一方面是改革中金融深化的必然,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国金融资产结构的问题。在改革开放中,中国的储蓄主体由国家变为老百姓,收入分配向居民倾斜。但是,老百姓金融资产投资的选择不多,银行储蓄一直是主渠道。这主要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滞后造成的。中国广义货币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这样高不是经济主体的自然选择,而是在现有体制和政策的制约下不得已形成的。表2中货币与广义货币之比(M1/M2)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这一点。货币占广义货币的比重从1978年的82%下降到1995年的39%。也就是说,不仅广义货币增长快,而且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广义货币中居民储蓄的比重不断升高,反映了居民所持金融资产大都压到银行存款上了。1995年现金净投放600亿,全社会流通现金量只比上年增长8.3%;M1增长16.8%;M2增长高达29.5%,比25%的控制目标高出4.5个百分点。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滞后,还可从各国金融资产结构比较中看出。表3给出中国与周边国家和一些发达国家金融资产结构的比较。1993年中国股票市值占GDP的9%,债券市值占GDP的11%。而周边国家股票市值平均占GDP的148%,债券市值平均占GDP的30%。英、美、德、日四个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值平均占GDP的75%,债券市值占GDP的74%。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也远远落后于周边发展中国家。
三、中国金融资产结构畸形的后果
1.企业负债率高。据国有资产管理局的数字,1980年国有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仅为18.7%。1990到1993年分别为58.4%、60.5%、61.5%、71.7%。1994年对12.4万户国有企业清产核资时,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已上升为75.1%,若扣除实际的挂帐损失,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高达83.3%(吴晓灵,1995)。
2.金融运行风险高。首先,银行信贷资金周转速度减慢,国家银行贷款年周转速度由1993年的1.32次降到1995年的1.15次,即313天才周转一次。第二,国有企业相互拖欠严重,国家银行应收未收利息1995年高达2200多亿元,比上年增加近1000亿元。第三,国有银行信贷资产质量逐步下降,1995年末,不良贷款占全部贷款的22.3%,如果按国家银行1995年底贷款余额为4万亿元算,大约有9000亿元的不良贷款。第四,国有银行经营困难。中、农、工、建四大行1992年上交利润343亿元,1994年降为166亿元,1995年上半年竟出现除中国银行外的全行业性亏损。
3.国有企业债务负担重。1996年第一季度,全国国有工业企业在总体经济平稳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净亏损,亏损总额达34.1亿元。亏损企业比重从1995年同期的40.8%,上升到44.9%,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这个比例由1995年的45.1%,上升到51.4%(石刚,1996)。1996年的第二、三季度情况略有好转,但总体经济效益仍不容乐观。国营企业亏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债务负担重,许多国营企业资本金不足,特别是1985年实行拨改贷以后,有些国营企业从固定资产投资到流动资金全靠银行贷款。国营企业辛辛苦苦挣到的钱全都给银行还本付息了。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Ⅳ 保险业是否属于金融行业
保险属于金融行业。
Ⅵ 中国平安有许多业务,保险业务在其中占的比例是多少
中国平安集团是拥有金融全牌照的,主要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财产保险业务、平安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和金融科技与医疗科技业务等五大业务板块,整体来看业务比较复杂,但是,我要介绍的系列内容只是关于保险业务,即寿险及健康险业务、财险业务和保险资金的投资组合。。
对平安集团净利润贡献排名前两位的就是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板块和银行业务板块,两者总共占集团净利润的比例在70%以上。而平安银行近几年处于向零售银行转型的过程中,目前对平安集团还是处于拖后腿的状态,所以在平安集团净利润中占比近50%的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是投资者在投资中国平安过程中的关注重点。
Ⅶ 中国金融业保险占比
我们认为,5%目标值的提出,对于金融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它既意味着金融服务业将正式成长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迎来难得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又说明这是一个适度目标,预示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将略高于GDP增速,却又与其基本匹配。
众所周知,金融业增加值是指金融业的全部基层单位一定时期内新创造出来的价值之和。如果按照核算国民经济的方法之一———收入法计算的话,金融业增加值是金融从业人员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以及金融机构营业盈余等项目的总和。金融业增加值比重则是金融业的相对规模,反映了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金融业发育程度。
那么,此次规划提出了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左右,究竟有什么特别意味呢?按照国际通行看法,支柱产业占GDP的比重需达到5%。比如年初公布的文化产业“十二五”规划中,就明确提出了到2015年,我国文化产业将成长为支柱性产业的目标,就是按照占GDP比重达到5%的目标测算的。尽管此次金融业规划没有明确支柱产业的提法,但其意味可见。
国际经验表明,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呈缓慢增长态势。美国上世纪50年代、80年代、本世纪前10年平均为3.22%、5.59%、8.01%,日本上世纪80年代、本世纪前10年平均为5.79%、6.53%。从我国看,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在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前10年平均分别为4.46%、4.42%。对比这两组数据
,我们可以看出中国金融业规模与美国、日本的差距。
其实,最近十年来,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入推进,金融服务业已经成为部分经济发达省市的支柱产业,对这些地区的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比如金融总部云集的北京,2011年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05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1%,高于紧随其后的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北京的第一支柱产业。致力于成长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上海,2011年更是实现金融业增加值2240亿元,较2010年增长8.2%。西部重镇重庆,2011年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例达到7%,今年上半年这一数字已经增长至10.6%。
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是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过去几年,国家已经数次出台相关文件,促进其大力发展。就在最近一次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还研究了加快发展服务业的问题,提出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深化改革开放,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业的发展自然备受关注。
实际上,不少地方政府已经雄心勃勃的提出了未来几年金融服务业发展规划,力图打造为当地支柱产业,目标直指区域金融中心。比如金融大省广东在相关金融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到2015年金融业要发展成广东省支柱产业,金融业增加值占广东省GDP比重的8%以上,到2020年要达到10%以上。天津则计划金融业的增加值将由2010年的561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800亿元,占实际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10年的6.3%提高到2015年的9%,积极争取建立区域性的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中心、融资租赁产业集聚中心、金融要素市场中心、人民币结算中心和标志性金融服务区。成都、安徽等多个省会城市也不甘示弱,均提出希望打造区域金融中心。
面对全国各地对金融业的高度热情,我们在欣喜之余,也要留一份清醒。本次金融业规划提出5%的目标,在给金融业带来历史性发展机遇的同时,其实还有进一步的含义,那就是它并非一个高速增长的目标,而是一个适度的增速。
按照本世纪前10年金融业增加值占比4.42%的平均值看,“十二五”时期5%左右的比重,虽然意味着金融业增加值的增速会高于GDP增速,但不会过高。也就是说,金融业的发展不应该是“大干快上”式的扩张,而是立足于实体经济,增速稍快,但与实体经济发展基本相匹配的一种增长局面。简而言之,即可谓又好又快,稳中求进。
从未来看,金融业要实现5%的目标,实现适度增长,要做的事情很多。2万余字的《规划》有详尽表述,我们择其要而述之。首先,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坚决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其次,要坚持按照市场化方向推进金融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改革,完善金融运行机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充分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并进一步明确政府作用的领域和边界,减少政府对微观金融活动的干预。第三,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参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改制和增资扩股,参与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此外,要坚持积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永恒主题,提高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水平,加强金融监管能力建设,有效防范经济与金融风险相互作用,金融与财政风险相互传递,外部风险向境内转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