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医药主题基金投资逻辑应该是怎样的
1、看估值
现在医药“贵”吗?如果我们从估值来看,医药确实“贵上天”。不过,这个估值高,属于静态估值。就是衡量医药行业的估值时,没考虑业绩增长对估值的影响。如果医药行业,一年业绩增速达到20%,估值能下降20%。如果业绩持续增长,估值下降也快。
短期看A股医药板块估值相对较高,但中长期看并不悲观,因为医药股整体业绩稳定可持续。纵观A股历史,医药生物行业一直属于“黄金赛道”,医药医疗主题基金长期仍具有投资价值,可以考虑在板块回调之时分批入场,或者选择定投的方式。
如果你觉得现在医药的估值贵了,可以在不改变基金经理的前提下,选择行业配置更加平衡的基金,如果偏好消费和医药,可以关注吴某某的广发轮动配置,如果偏好科技和医药,可以关注葛某的中欧明睿新起点或者赵某管理的工银科技创新6个月。
当然,如果你能忍受净值波动,相信医药板块的业绩可以逐渐消化估值,也可以长期持有优秀的基金,毕竟适合自己风险偏好的基金,才是最好的基金。
2、长期投资
时间越长,主动管理型医药基金的收益就越高。
从最近五年的产品收益看,医药主题基金整体业绩表现亮眼,绝大部分产品都大幅跑赢了沪深300指数。
总体来说,医药基金风险方面是比较小的,基金持仓的大多公司都具有良好的业绩支撑。
在买行业主题基金的时候,你的入场时间并不是特别重要,而是你选择的基金行业是否处于好赛道,基金经理管理能力是否优异,另外,你的持基时间也需要够长才行。
盈利强,壁垒高,而且覆盖面广阔,医药显然属于一个适合长期的好赛道。
总结来看,选择医药主题基金投资,辨险识财认为需要注意三点:
第一、行业存在估值风险,医药股以及医药指数的估值水平仍处于高位。这时就要看基金经理是如何看待估值风险进行调仓等操作的,以及所选公司的经营业绩与成长能力是否值得托付,可以重点关注一些明星基金经理。
第二、很多热门的医药类股票属于高尖端技术,作为普通投资者难以清晰了解目前的发展阶段和未来的前景。这时就需要看基金经理是否有非常坚实的医药知识基础,风格是否稳健,选股能力是否突出。
第三、政策对医疗行业的影响非常大,所以还需要看基金所选行业成长逻辑是否清晰,是否具有政策免疫性。
⑵ 市场点评:指数震荡反弹,关注板块结构性的机会
财经新闻精选
公募基金去年营业收入超千亿 狂赚374亿!
深圳市投资基金同业公会微信发布深圳基金公司2020年发展情况报告,揭开了整体行业经营情况。数据显示,深圳地区基金公司营业收入达到295.05亿元,全国占比27.47%,净利润80.54亿元,全国占比21.53%,以此推算出全国公募基金行业2020年营业收入超千亿,达到1074.08亿元,净利润达到374亿元。
来源:中国基金报
彻底赚翻了!5家券商归母净利润超百亿
目前已有36家券商或其上市母公司披露年报,营收、利润双增的券商比比皆是,5家券商归母净利润破百亿,15家券商营收破百亿。头部券商,中信仍稳坐“一哥”宝座,中金、中建投则增长势头迅猛,净利润增速均超过70%。
来源:中国基金报
这种工业品价格创下10年来新高 上市公司业绩也搭上了火箭!
钢材价格大涨,国内钢企赚得盆满钵溢。截至3月31日收盘,已有三家上市钢企公告,一季度净利预计同比翻倍。
来源:上海证券报
生活用纸迎涨价潮!有品牌涨幅超10%
生活用纸迎来涨价潮。近期,维达纸业、恒安集团等多家纸企陆续宣布,因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自4月1日起上调部分产品售价。
来源:中新经纬
单笔订单超百亿!这一行业正迎来订单潮
持续火爆的集运行情,正在刺激新造船市场。近日,中国船舶集团宣布签下单笔金额最大的集装箱船订单,将分别由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旗下船企承建。与此同时,全球集装箱船订单增速处于近10年来的最高点。有业内人士表示,在近期诸多大手笔订单的刺激下,全球集运行业有可能掀起新一轮的竞赛。
来源:上海证券报
(投资顾问 蔡 劲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 S0260611090020)
市场热点聚焦
市场点评:指数震荡反弹,关注板块结构性的机会
周五两市大盘指数震荡反弹,市场总成交金额较前一交易日有所放大。具体来看,沪指收盘上涨0.52%,收报3484.39点;深成指上涨1.02%,收报14122.6点;创业板上涨1.31%,收报2852.23点。
盘面上看,芯片半导体概念股、酿酒股和次新股表现活跃,涨幅居前,市场整体普涨为主,碳环保概念股则表现分化。从走势上看,市场有延续反弹的可能,但上方有不小压力,难以一次就突破成功,预计短期仍维持震荡的格局。
操作上,建议回避短期累计涨幅较大的个股,留意次新、碳环保和新疆板块短期高弹性的博弈机会,关注芯片半导体涨价的机会以及业绩向好的个股。
(投资顾问 余德超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13080021)
宏观视点:日本央行启动数字货币试验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4月5日,日本央行表示,将从今日起开始对中央银行数字货币进行示范测试。
日本央行介绍,数字货币是可以与现行流通的纸币和硬币一样使用的电子货币,虽然“目前还没有发行的计划”,但是因为多国的中央银行都在进行相关研究,所以日本央行为了确认数字货币发行和流通等基本功能而从5日开始进行试验。该试验将在系统上进行,试验时间预计为1年,将到明年3月结束。
来源:证券时报网
点评:随着美国政府无限期量化宽松政策以及美联储的货币超发,美元的贬值压力不断增大。这个背景下,各国政府都在加快去美元中心化,各个国家都在加快步伐研发各自的数字货币或以区块链为核心的加密数字货币,并以此为交易媒介绕开美元。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成熟,这个进程也将逐步加快。预计A股市场上主营涉及数字货币或区块链技术的相关个股,后市具备反复活跃的机会。
(投资顾问 蔡 劲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 S0260611090020)
半导体行业:晶圆代工景气高企,核心推荐半导体设计龙头
根据集微网消息,国内晶圆代工龙头中芯国际于4月1日起将全线涨价,已上线的订单维持原价格,已下单而未上线的订单,不论下单时间和付款比例,都将按新价格执行。在全球晶圆代工龙头中,联电和台积电于20年4季度已开启涨价周期,表示晶圆产能开始紧俏,此次中芯国际涨价,表明晶圆代工产能仍然非常紧缺,半导体行业仍处在供不应求的高景气度中。
来源:光大证券研报
点评:半导体行业仍处在供不应求的高景气度中,关注短期分歧后的机会,建议留意半导体各细分领域龙头。
(投资顾问 余德超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13080021)
新股申购提示
达瑞电子申购代码300976,申购价格168.00元;
行动教育申购代码707098,申购价格27.58元;
立高食品申购代码300973,申购价格28.28元;
万辰生物申购代码300972,申购价格7.19元;
重点个股推荐
参见《早盘视点》完整版(按月定制路径:发现-资讯-资讯产品-资讯-早盘视点;单篇定制路径:发现-金牌鉴股-早盘视点)
⑶ 食品饮料和医药板块投资为主 的基金 推荐一下。谢谢
比如上投内需动力,嘉实服务等,关注一些侧重消费版块的基金。
具体的基金可以到季报看下它的行业投资和重仓股。
⑷ 疫情还是非常严重,那么医药板块会不会创新高呢
a股今天的表现和前几天一样。市场仍不稳定,波动仍较大;与前几天不同,今天是普遍上涨,不只是指数上涨,个股没有上涨。在行业内,“特斯拉概念”引领新能源汽车和技术反弹至深度充电。然而,在下午,随着市场显示出疲态,医药股一跃而起,接过了领先的大旗。CSI医疗健康主题指数上涨4.24%,喜人。
由于疫情,医药股前期跌幅不是很大,今天可喜的涨幅不仅收复了失地,还再创新高。虽然疫情是个意外,但它对医药股的提振作用是真实的。柠檬君在春节前的基金组合中加入了医疗基金,也起到了很好的避险作用。
近期还可以考虑增加医疗基金头寸,对冲“疫情”的不确定性风险。医疗指数基金中,柠檬君更崇尚医疗指数的提升。
为什么尊重指数会增加,在谈指数基金之前,必须先谈一下指数如何定位,指数的作用和作用是什么?
在此基础上,指数基金作为跟踪指数表现的基金,无非是一种相对可控的复制指数表现的投资工具。其可控性在于确定性高,偏差不大。但是我们在投资的时候,一定要追求更高的回报,永远不会满足于一个指数的回报。如果能用一些有效的方法适当增加收入,完全没有问题。指数增强就是这样的基金。
郭芙制药增强(161035)2019年第四季度末规模2.15亿,不小也不算很大。新的收入也可以为这个基金提供一定的超额回报。这样的指数增强基金,具有持续稳定超额收益的巨大潜力。这只基金仍然是LOF,可以在场内交易。现在交易量比较小,但是对于老将来说,还是有发挥的空间的。后续行情继续好转,成交量会上去。至少,我们可以先关注一下。
⑸ 板块加速轮动炒作,机构仍在积极调仓换股之中,操作不宜过于激进
【本期摘要】
财经新闻精选
开年以来权益基金整体募集规模已超2380亿元
生猪期货上市首周成交额破千亿元,市场稳健运行
新基金建仓速度放缓,不少基金经理直言“建仓难”
国资委: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统统要下架,支付宝等平台不许再卖互联网存款产品
市场热点聚焦
市场点评:呈现“二八”分化现象,继续拥抱大而美,选股聚焦各板块优质龙头
宏观视点:上海发布国企改革《实施方案》 ,实施“二次混改”
机械行业:制造业恢复势头继续巩固,中欧协定推动全球化进程
新股申购提示
药易购,申购代码300937,申购价格12.25元;
秋田微,申购代码300939,申购价格37.18元;
信测标准,申购代码300938,申购价格37.28元;
重点个股推荐
参见《早盘视点》完整版(按月定制路径:发现-资讯-资讯产品-资讯-早盘视点;单篇定制路径:发现-金牌鉴股-早盘视点)
一、财经新闻精选
开年以来权益基金整体募集规模已超2380亿元
1月份仅仅过去两周,权益基金整体募集规模已超过2380亿元。自2010年以来,整月权益基金募集规模超2300亿元的情况仅出现5次(包括今年1月),由此可见今年新基金发行之火爆。随着后续基金发行,将进一步推高1月份新基金的成立规模。从记者采访来看,各大基金经理仍较为看好消费、科技、顺周期等领域,作为建仓主要方向。(中国基金报)
生猪期货上市首周成交额破千亿元,市场稳健运行
记者1月17日从大连商品交易所获悉,生猪期货上市一周以来,市场运行理性、稳健,产业客户持续参与。大商所数据显示,截至1月15日,生猪期货共计运行了6个交易日,期间累计成交量23.9万手(单边,下同),成交额1013.5亿元。市场认为,作为新上市品种,生猪期货首周交易流动性适中,交易有序理性,价格走势反映了市场对未来生猪产业和现货市场情况的总体看法,首周运行整体符合市场预期。(中国证券网)
新基金建仓速度放缓,不少基金经理直言“建仓难”
基金净值变化曲线显示,新基金建仓速度却在放缓,更有不少基金经理直言“建仓难”。在指数快速上行的过程中,部分基金经理唯恐“高位接盘”,但又怕错失踏空。从一季度新发基金来看,约200只已经、正在和待发行基金中,股票和混合型基金数量约170只,权益资金入市趋势不改。从上述基金投资方向来看,其配置主线主要集中在新兴产业,包括医药、新兴产业、消费、科技、新能源汽车等。(上海证券报)
国资委: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1月15日,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会议强调,要推动中央企业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大力推进提质增效,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会议指出,要推动中央企业聚焦重点加快突破、率先探索有效路径,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主动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勇当促进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 队,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上海证券报)
统统要下架,支付宝等平台不许再卖互联网存款产品
记者今日从监管部门获悉,银保监会、人民银行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规范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明确,商业银行不得通过非自营网络平台开展定期存款和定活两便存款业务,包括但不限于由非自营网络平台提供营销宣传、产品展示、信息传输、购买入口、利息补贴等服务。这意味着,金融消费者不再能通过支付宝、腾讯理财通、京东金融、度小满金融等平台购买一度火爆的互联网存款产品。(上海证券报)
(投资顾问:林旭锐,执业证书号S0260615100004)
二、市场热点聚焦
市场点评:呈现“二八”分化现象,继续拥抱大而美,选股聚焦各板块优质龙头
周四各大股指继续延续震荡反弹。沪指实现六连阳,截至收盘,沪指涨0.71%,报收3576.2点;深成指涨1.11%,报收15356.4点;创业板指涨1.52%,报收3162.4点。两市成交额12165亿,较上一交易日温和放量。盘面上看,工程机械、钴业、锂电池、国企混改等板块涨幅居前,注册制次新、信息安全、数字货币等板块跌幅靠前。整体上看,市场依旧是维持结构性行情。两市个股出现“二八”分化严重现象,市场继续拥抱大而美,机构抱团现象继续上演,但高位筹码出现局部松动迹象,操作方面以低吸热点板块个股为主,逢高获利。选股思路要强化聚焦各板块优质龙头。建议后市可持续重点关注板块中的龙头个股,高市值+基金重仓。板块可重点关注新基建、工程机械、券商、食品饮料、锂电池等,另提示对业绩较差高估值题材股要适当警惕回避。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投资顾问 古志雄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611020066)
宏观视点:上海发布国企改革《实施方案》 实施“二次混改”
事件: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和《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推动行动方案在上海落实落地,结合开展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近期上海已研究制定了《上海市贯彻〈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点评:上海国资国企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深化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是新形势下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的必然选择,对上海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对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也具有积极影响。近年来,上海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全力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使得国有企业竞争力明显提高,国有经济实力得到增强,从消息面看整体是利好国企混改企业,尤其是涉及上海本地的混改标的,更加值得重视把握相关投资机会。
(投资顾问 古志雄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611020066)
机械行业:制造业恢复势头继续巩固,中欧协定推动全球化进程
事件:固定资产投资进一步向好,工程机械高景气度有支撑。2020年1-11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上涨2.6%,增幅环比扩大0.8%。地产投资受益于竣工周期与销售端向好,同比增速6.8%;基础设施投资基本恢复至上年同期水平。1-11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上升3.32%,涨幅比1-10月份扩大0.31个百分点。在“六稳“的目标指引下,预计基建仍将继续发力,成为稳增长的重要动能。
点评:中欧投资协定达成给机械制造业带来新机遇。2020年12月30日,中欧领导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中欧投资协定的达成,将放宽制造业等产业的市场准入、降低投资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欧盟将向中国开放更大规模市场,提供更加安全的投资环境,将加速全球经济复苏,,伴随国内整体环境转好,机械制造业将得到更多市场机遇,预计相关龙头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投资顾问 古志雄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611020066)
三、重点个股推荐
参见《早盘视点》完整版(按月定制路径:发现-资讯-资讯产品-资讯-早盘视点;单篇定制路径:发现-金牌鉴股-早盘视点)
⑹ “结构性投资机会”怎么理解
每个行业有各自的景气周期,不同的时期各行业业绩表现不同,体现在股市里就有“结构性投资机会”这个说法了,是那些专家生怕你们不当他是专家,这么说显得比较专业一点,听起来也更可信。譬如10.1长假快到了,旅游消费板块就显示出“结构性投资机会”了。
⑺ 市场点评:市场放量反弹,关注普涨后分化的板块结构性机会
财经新闻精选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决议通过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
来源:央视新闻
银保监会:保险业偿付能力充足率保持在合理区间
记者从中国银保监会获悉,2020年保险业运行稳健,偿付能力充足率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
银保监会日前召开偿付能力监管委员会工作会议,2020年第四季度末,纳入会议审议的178家保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46.3%,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34.3%。
具体来看,人身险公司、财产险公司、再保险公司的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39.6%、277.9%和319.3%。
偿付能力是指保险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衡量保险公司资本的总体充足状况,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衡量保险公司高质量资本的充足状况。
来源:新华网
工信部出台具体举措 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爬坡过坎”
记者11日从工信部了解到,工信部将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质量监管,促进电动化、智能网联等技术进一步融合,推动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
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说,近年来,工信部和有关部门联合出台了60多项支持政策和举措,在各方努力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基础材料、基础零件、电机、电控、电池以及整车等都取得突破。
来源:新华网
“顶流”基金经理放大招 三大百亿基金同日宣布大幅放宽限购!
3月11日,交银施罗德基金杨浩、中欧基金周应波等“顶流”基金经理旗下基金公告率先调整大额申购上限,这涉及3只百亿级主动权益基金,合计规模超370亿。
来源:中国基金报
马斯克:燃料电池是“智商税” 用在汽车上是愚蠢的选择
北京时间3月11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推特上表示,燃料电池是“智商税”,用在汽车上是一个愚蠢的选择。
马斯克还表示,在他看来,燃料电池就算是用在火箭上也不是很好的主意,但至少不像用在汽车上那么荒谬。
来源:澎湃新闻
(投资顾问 蔡 劲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 S0260611090020)
市场热点聚焦
市场点评:市场放量反弹,关注普涨后分化的板块结构性机会
周四两市大盘指数振荡收高,市场总成交金额较前一交易日有所放大。具体来看,沪指收盘上涨2.36%,收报3436.83点;深成指上涨2.23%,收报13866.4点;创业板上涨2.61%,收报2746.58点。
盘面上看,碳环保概念股、有色金属股、钢铁股和水泥股表现活跃,涨幅居前,少数个股下跌,市场普涨为主。从走势上看,指数反弹并收复了半年线和5日线的失地,短期将围绕半年线附近继续展开反弹,但上方套牢盘较多,指数或有二次下探的概率。
操作上,仓位保持在7成左右,不建议抄底形态破位的个股,市场普涨过后会迎来分化,留意板块的结构性机会;机会上,关注银行股,券商股,有色、钢铁、水泥、煤炭和化工等周期股,以及业绩向好的个股。
(投资顾问 余德超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13080021)
宏观视点:李克强:去年没有搞宽松政策 今年也没必要“急转弯”
据新华网11日消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去年我们没有搞宽松政策,或者说所谓量化宽松,今年也就没有必要“急转弯”,还是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着力稳固经济,推动向好。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还是要注重把肥施在根上,现在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还在恢复元气中。由于经济恢复增长,我们要合理调整政策,但调整是适度的,有些阶段性政策退了,同时又用一些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来冲抵影响,保持保民生、保就业、保市场主体的力度不减。
来源:证券时报网
点评:此前资本市场一直担心管理层的经济刺激政策“退出”或者“急转弯”。此次总理的表态,给资本市场投资者吃了一颗“定心丸”——政策会保持连续性和可持续性。此消息对资本市场偏利好,有助于市场短期延续反弹走势。
(投资顾问 蔡 劲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 S0260611090020)
有色金属行业:碳中和正在重塑中国电解铝行业的产能和成本结构
3月10日,新浪财经媒体报道,由于拥有良好碳排放数据基础,电解铝行业有望优先纳入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
来源:安信证券研报
点评:电解铝行业纳入碳排放交易市场影响深远,有望市场化地引导我国电解铝能源结构向清洁能源转化。叠加近期碳中和政策的持续加码,市场短期有望继续给出正反馈,建议重点关注电解铝板块的重大重估机遇。
(投资顾问 余德超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13080021)
新股申购提示
艾隆科技申购代码787329,申购价格16.81元;
英力股份申购代码300956,申购价格12.85元;
嘉亨家化申购代码300955,申购价格16.53元;
重点个股推荐
参见《早盘视点》完整版(按月定制路径:发现-资讯-资讯产品-资讯-早盘视点;单篇定制路径:发现-金牌鉴股-早盘视点)
【免责申明】
本公司所提供的公司公告、个股资料、投资咨询建议、研究报告、策略报告等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投资者使用前请予以核实,风险自负。本公司所提供的上述信息,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保证已做最新变更,请以上市公司公告信息为准。投资者应当自主进行投资决策,对投资者因依赖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而导致的财产损失,本公司不承担法律责任。未经本公司同意,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对本公司提供的上述信息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或进行有悖原意的删节和修改。
⑻ 最近医药板块又活跃了,接下来有机会吗
纽银梅隆西部基金傅明笑表示:中长期来看的话医药和食品还是会有比较持续性的机会,虽然它们市盈率较贵,但有相当部分由于新产能投放和新产品上市,还是会有业绩的释放,到明年或明年中期有相当公司基本面会更好,会带来中长期收益。
⑼ 为什么医药板块的基金表现一般都不太好
吃不起药将成为历史,政府集中采购导致药费暴跌
“医保局动真格了,这一次真的要砍掉企业的销售费用了。”一家中标的药企人士向记者感叹,还有一位药企人士向记者表示:“中标难受,不中标更难受。”
前几天,国家首次“4 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的投标谈判在上海举行,集中采购的结果是药价暴跌,正大天晴药企的恩替卡韦降幅超90%。恩替卡韦被誉为乙肝用药霸主;阿斯利康公司旗下的肺癌靶向药吉非替尼降价75%。
这次参与集中采购试点的共有31种药品,7个品种降价幅度超70%,降幅在40%-70%之间的有12个,降幅0-40%之间的有8个。平均降幅高达52%,远远超过市场预期。
这次的试点大获成功,4 7总共11个城市的31种药品采购价直接被腰斩了,而采购价的降低,必然导致药品销售价的降低,而试点的开门红也会导致国家迅速大范围推进采购药品的范围,换句话说,困扰中国人很多年的高药价问题,有望得到彻底的根除。
中国药价有多虚
中国的药价不仅高,而且很虚,虚到令人目瞪口呆的程度。多家上市公司药企,列支的营销费用,居然占到营收的60%,远远超过国际药企10%的标准。
换句话说,药厂卖出去100亿的药,销售成本就占了60亿,而国际通用标准大概是10亿左右,与此同时,中国药企的研发费用却是出了名的低,远远低于国际标准。重营销轻研发导致中国医药界回扣横行,而新药研发能力极低。
仅仅被央视公开报道点名的医药回扣乱象,包括但不限于:
2010年,药价虚高1300%的“芦笋片事件”,湖南湘雅医院医生回扣占到中标价43.5%;
2011年,虚高达2000%的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丑闻,北京公立医院医生回扣占到中标价40%;
2013年,漳州医疗腐败案,全市公立医疗机构100%涉案,药价的50%用于回扣;
2013年,“葛兰素史克行贿门”,其副总裁梁宏在供述中称,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为打开销路投入的行贿费用占到药价的30%,每年的总金额高达数亿元人民币;
2016年平安夜曝光上海、湖南两地药价虚高近10倍,医生回扣占到药价40%
这动不动就10~20倍的利润,意味着成本价只有零售价的10%,甚至只有5%,中间的巨额利润,都被层层剥削了,最后让患者来买单,导致中国的药价高企,但是药厂实际利润并不高,研发能力薄弱且极其重视营销,不给回扣而重视研发的药厂根本活不下去,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
集中采购曾让药价暴涨
实际上,中国药价高是个老大难问题了,如何解决高药价问题成了政府的心头病,提出的解决方案千千万,通过政府集合公立医院的需求进行集中采购、集中招标,通过巨大的采购量来压低价格,让患者得到实惠。
听起来似乎没问题,政府手底下有那么多公立医院,全部听政府号令,而公立医院就诊患者的数量占到总就诊量的90%,换句话说消耗的药品,也是90%,把这些需求全部集中起来和药厂谈判,不可能拿不到好价格。而政府出面带量集中采购来降低价格,也是国际通行做法。
所以,早在2000年左右,有关部门就开始推行以量换价”,让药物进行集中采购,带量招标,试图取得价格上的优惠,降低药价。在外国,这一手段可以降低10~15%价格,虽然不多,但是考虑到外国市场竞争激烈,药价透明,本来就很低,在这个基础上还能降低实属难得。引入中国后,一定能大幅度降低药价。
中国医药部门不仅实行了集中采购,以量换价,还对医院药价进行行政限制,不允许医院以药养医,曾经只允许加价15%,后来干脆实行零差率,一分钱都不允许加价,什么价格采购的,就什么价格出售,最大程度让利给患者。
政府把所有采购量集中起来进行招标获得最低价格,然后不加价卖给患者,药价一定很便宜了吧,听起来好像没什么问题。但是实际上,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实行集中采购和零差率二个政策后,药品的采购价年年增高,高药价问题越演越烈。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震惊了,这怎么可能,这套方案怎么看都没问题啊,降低药费利国利民十拿九稳,怎么最后居然导致药费连年增高,这不科学啊。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为什么外国行之有效的带量集中采购降低药价的办法,到了中国不仅无效,反而导致药价升高。
原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套方案里有一个最大的漏洞,就是招标是由政府集中组织的,但是采购量是由各大医院自行决定的,用哪个药,用多少,是由每个医院自己定,或者说,是由每个开处方的医生来决定。
所以这些药厂们想出了一个新点子,高中标价高回扣,把中标采购价定的高高的,分出大量的利润空间做成回扣给开处方的医生,以及整个医药管理链条上的一系列人,瞬间打败了所有的竞争对手,销量大增,所有的医生都在疯狂的开这家药厂的药。
而那些低价中标的药品则陷入了一个很窘迫的情况,医生不愿意开这个药,没有销量,下场和没中标是一样的。
同一款药品,有人出低价,高价怎么可能中标,当然不可能啦,竞标的规则就是价低者得。要规避这个问题,很简单,只要不是同一款药品就可以了,同样的药灌装到另外一个包装里,取另外一个名字,上报给药监局拿一个批号,当新药卖,既然是刚“研发”出来的“新药”,那自然拥有自主定价权,你报多高,也没有竞争者,因为这款药全国只有你这一家有。
例如,传统的青霉素,价格极低,不过你们已经基本看不到了,因为按照集中采购制度,根本赚不到钱,取而代之的是各大药厂自行“研发”的XX霉素,号称改良版的青霉素,实质上还是青霉素,不过中标价立刻暴涨十倍甚至几十倍,然后就有利润空间给回扣了。
所以,新药的审批权立刻火了,医生的处方权也立刻火了,带来的问题是药监局这些年被国家查处了一大批贪官,基本都是有审批权的那些人,而基层的医生吃医药代表的回扣,已经从密布新闻,变成不算什么新闻了。
所以,在央视曝光的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丑闻丑闻中,药价虚高2000%,出厂价0.6元,北京市中标价高达11元,医生的回扣为每支4.4元,而山东一个街头小诊所,进货价为0.64元,卖给患者为2元。所谓的集中采购降低药价,完全形同虚设,整个北京的需求集中在一起进行采购,不仅没有压低价格,反而疯狂攀升20倍。
新集中采购导致药价大降
看完了中国药价的历史,只能感叹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既然这样,那为什么这次的新集中采购导致中标价暴跌这么厉害呢,他们双方有什么区别呢。
区别肯定是有的,否则中标价依然丝毫不会变,这次的新规最大的改变在于收回了公立医院自定采购量的权利。
现行的集中采购制度,缺乏明确的用量要求,中标未必代表有销量,医院仍然具有极大的自主选择权,因为药企需要对医院进行二次公关,医院则进行二次议价,导致中标结果形同虚设。
为了堵住这个漏洞,新的采购制度实行招采统一,什么意思呢,就是招标会上要明确采购量,由这些城市下属的公立医院,提前确认未来一段时间的某药品的需求量,汇总给医保局之后,由医保局统一采购,然后下发给公立医院,实现真正的带量采购。
这个创新之举,等于没收了医生的处方权,因为医院失去了采购权,院里就这么多存货,你开完了就没有了,如果你真的需要这么多,也可以,你提前报备,医保局帮你买,你还是吃不到回扣。一家大型公立医院,没有特殊的疾病大爆发,对各项药品的需求是非常稳定的,不会有大的波动。
福建省医疗保障局长詹积富在公开场合表示,医保局的主要任务是让医务人员不能再有拿回扣的机会,让医务人员不敢再去拿回扣。通过这个制度,他们完全有希望做到这一点,废除高药价存在的基础。
正是因为废除了中间的回扣环节,让回扣高低不再左右销量,所以各药企报出的中标价格立刻断崖式下滑,中标平均价直接来了个腰斩,这就是好制度的威力。
药企迎来长期利好
这次集中招标,让药企的中标价大幅度下降,导致医药股大幅暴跌,没中标的几个甚至跌停,市场看到价格降了,就解读为利空。
按正常的思维来看,价格降这么多,不是利空是什么,但是如果深究这件事可以发现,价格下降的唯一原因,就是因为省了回扣的那部分钱,对药企本身的利润没有太大的影响。
几十年来,中国医药市场一直重回扣,轻研发,是否能研发出新药不重要,砸钱送回扣才是最重要的,只要回扣给的到位,哪怕就一直老药换新瓶,也能躺着赚大钱。
这种风气是典型劣币驱逐良币,缺乏研发能力会直接断掉中国医药进步的根基,广大基层患者还饱受其害,苦不堪言。
药企喜欢给回扣吗?不喜欢,但是如果别人都给自己不给,自己就被市场消灭了,有关部门从制度上杜绝给回扣的空间,不仅仅是对患者好,也是对药企好,这样才能让药企脚踏实地,把心思都放在研发上,消除市场竞争乱象,正本清源,我认为对药企来说,是构成长期利好。
2018年11月15日,国家医保局下发《4 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文件》,按照这11个城市所有公立医院2017年同品种采购量以60-70%核算,承诺用量进行集中采购,在12月6日进行了首批公开采购,导致了中标价格腰斩式暴跌。
目前只有11个城市作为试点,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沈阳、大连、厦门、广州、深圳、成都、西安,进行采购的,也仅仅只有31种药品。
但是鉴于首次试点获得了空前的成功,我认为在不久的将来,这个新办法会迅速推广到全国所有城市,而且会覆盖到所有的药品,那个时候,全国所有的患者会看到一个奇观,所有药品的平均价格暴跌一半以上,吃不起药将成为历史。
这一天不会太久,高价药将被扔进历史的垃圾堆,我们的每一个人,都会成为受益人,很快你们就会看到这一天的。
望采纳
⑽ 医药板块为什么跌得那么厉害
医药股集体大跌的一个原因是,机构对于第三轮药品带量采购即将启动的消息持谨慎态度;对于药企而言,虽然这个行业很赚钱,但药品要进入医保目录,其意义值得探讨。老百姓显然希望药品进入医保目录,这样大家都用得上便宜的好药。
但对药企而言,药品如果不能进入医保目录,这是一个利空,但要让药品进入目录,又要让利于民,所以这确实是一件比较矛盾的事情。所以带量采购导致药品价格下跌,正是本轮医药股大跌的主因之一。
(10)基金关注医药板块结构性投资机会扩展阅读:
市场仍需要理性看待此次药品集中采购结果,从医保资金的收支角度看,2018年1~10月医保结存率依然有19.97%(去年同期23.86%,全年19.17%),总体仍较为良性。药品集中采购更多是推动医保资金的腾笼换鸟,需要关注医保资金的结构性红利。考虑到政策的情绪性影响,短期可以继续关注非药板块投资机会。
但中长期而言,行业依然值得看好。实际上,去年医药股也因这件事出现阶段性调整,但时间拉长来看,并不妨碍医药股的长期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