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金融市场 > 投资者为什么要买债券

投资者为什么要买债券

发布时间:2021-03-17 21:50:31

A. 为什么购买债券时提示"普通投资者无法投资该证券"

负面评级或者风险比较大的债券,根据证监会相关规定,需要具备专业债券投资者资格才能购买

B. 投资者为什么会购买债券

1。债券能产生非常稳定的投资回报(少数垃圾债券以及可转债除外)
2。债券是非常著名的避险资产:你可以观察下当政治局势不稳定的时候,美债收益率就会明显下降(说明购买的人多了)

C. 为什么要买棚改债

为什么要研究棚改债?
特殊债务安排:
43号文规定:对于中央出台的重大政策措施如棚户区改造等形成的政府性债务,应当单独统计、单独核算、单独检查、单独考核。
中央政策引导: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三五期间要完成约1亿人居住的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2000万套;2016年棚户区住房改造600万套,提高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
特殊金融支持:
2014年4月2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确定,由国家开发银行成立住宅金融专项事业部,实行单独核算,采取市场化方式发行住宅金融专项债券,向邮储等金融机构和其他投资者筹资,鼓励商业银行、社保基金、保险机构等积极参与,重点用于支持棚改及城市基础设施等相关工程建设。
央行2016年5月3日宣布,从5月起,央行每月月初对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发放上月特定投向贷款对应的抵押补充贷款(PSL)。这类贷款主要用于支持三家银行发放棚改贷款、重大水利工程贷款、人民币“走出去”项目贷款等。
城投债筛选新思路:
43号文明确规定: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融资平台公司不得新增政府债务。地方政府新发生或有债务,要严格限定在依法担保的范围内,并根据担保合同依法承担相关责任。
目前地方债务置换时间已经过半,投资者需要关注地方债务置换背景下政府债务行为的规范和政策可能的变动,提前对城投债进行甄别。棚户区改造具有明确的政策导向、财政金融支持和公益性特征,其债券也具有相对特殊的信用资质,建议投资者关注。

D. 为什么有人说理财只需要买债券呢

至于流动性。储蓄国债是可以提前兑付的,根据投资者持有时间进行靠档计算利息,利息远远高于活期存款利息,并支付本金的0.1%手续费,且可以质押贷款和非交易过户等。其实,投资储蓄国债的投资者一般都有较长期限的投资规划,提前兑付很少发生,除非特殊情况。最后就是储蓄国债具有较强可操作性。

一是门槛低,储蓄国债以份为交易单位,每份100元,几乎没有门槛;二是渠道多,方便。购买储蓄国债除五大国有银行,还有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和北京银行,以及国债专销机构等。到银行购买,只需要持身份证和银行即可办理开户和购买,到期本金和利息自动到账,省时省心;

第三,投资规划简单有效。其实作为普通投资者,本来投资总金额是非常有限的,即使几十万资金也没有必要过于分散配置。以银行大额存单为例,3年期最高利率4.26%,而5年期储蓄国债利率最近为4.27%。而储蓄国债的投资者大部分属于中老年客户群体

本来专业知识有限,资金量也并不大,所以完全没有必要花太多心思去研究其他投资工具,而使自己身心疲惫。看了以上分析,每月10日,当看见银行门口大爷大妈排成长龙时,你再也不会奇怪了,他们都是久经沙场的国债忠粉。如今的国债销售,可谓一份难求,足可以成为理财产品翘楚。

E. 宏观经济中投资包括哪些方面为什么购买债券不是投资

宏观经济中的投资指的是能够创造资本产品的过程,并不是我们日常生活意义上的投资,例如购买债券等。两个的概念是有区别的。

F. 为什么要买债券基金

上一周里,债券基金热销是基金圈的焦点话题。两只同日发行的封闭式债券基金一日售罄。这样的热度“仿佛让人回到了2007年。”当然,在基金投资“全民运动”的2007年间,一日售罄的都是股票型基金。 “股债跷跷板效应”再次在今年上演。今年以来的股市跌宕起伏,很多基金投资人坐了电梯,由原来的赚钱变成浮亏,股市的风险展露无遗。有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全部股票型基金共计亏损3256.84亿元。 而在今年上半年股基几乎“全军覆没”的同时,债券型基金为投资者盈利11.95亿元。再向前一点的2008年,在泥沙俱下的股市中,获取正收益的债券基金也比比皆是。 而作为资产配置的一个品种,债券型基金最大好处就是,它可以帮你安全地度过股市的震荡期,平衡股票资产的风险。我们知道,债券型基金的收益来源与股票型基金的收益来源大不相同,债券收益主要与利率相关,与上市公司的盈利状况没有多大关系。而配置一些债券型基金,收益虽然不是很高,但贵在稳定,而且相比货币基金、定期存款来讲,还是有一定的优势。这样会对股票基金资产的收益有平衡作用,对整体收益的稳定性是有益的。 就像今年这样,当投资人对股市前景不看好,或者看不清楚时,如能保持一种谨慎的心态,可用债券型基金作为主要的资产配置,以保持资产的稳定,同时获得资产的资本增值。所以,在买基金的时候,不要只盯住股票型基金而冷落债券型基金。

G. 股市里的债券是怎么回事

债券低风险是指持有到期,若没持有到期,可能会赔钱的.
因为债券有期限,所以风险比股票低很多.无论现在升降,你到期一定能拿到收益,只不过是早拿晚拿而已。而股票不一定什么时候能升,收益是无准确预期的。
目前有固息、转债债券,国债和企业债。转债风险较固息高,因为有股票因素在里面。
如5年后到期的固债,单利每年7%,那么5年后你一定能收益35%,而你预期3年后用钱,你3年后卖他不一定能拿21%,可能高些,可能低些,你拿的少于21%,那么剩下2年就多于14%。由于3年后该债是2年后到期,如果3年后2年期市场年利率(单利)低于7%,那么你就能拿到比21%要高。
因为3年后2年利率不可能很高,所以你还是不太可能赔钱的。这就是低风险。

H. 为什么预期利率下降,投资者应投资长期债券

这里的利率的确是指到期收益率,到期收益率下降并不会导致投资者的收益会下降,详细解释如下:很多时候对于债券的问题就是把到期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利率之间的关系混淆导致不理解相关债券的理论。债券的票面利率一般对于固息债来说在债券发行时就已经确定下来了,就算是浮息债除了参照某一个基准备浮动利率外一般会有一个固定利差,而这个固定利差一般也是在发行时就已经确定下来的。所谓的到期收益率是指从买进后一直持有至到期,持有期收益率是指从买入债券后直到卖出时的持有期间收益率,这是对于并非一直持有至到期的投资者的一个投资期间收益率。债券的到期收益率的高低会影响债券在市场中的价格,由于债券具有在不违约的前提下现金流可预期,故此其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与债券价格成负相关或成反比的(注:债券价格的估值方法一般是采用现金流贴现法)。由于到期收益率的下降,会导致债券价格会上升,对于债券的投资者来说除了收取利息外还能得到债券价格上升而得到的资金利得,即到期收益率下降,会使得债券投资者的持有期收益率上升。另外,由于债券投资的另一个重要理论是久期理论,一般来说债券的剩余存续时间越长,其久期越长,由于久期是对于利率变化的一个敏感指标,简单来说1%的利率变化,可以引致债券价格出现多少个百分点变化,久期就是这个多少个百分点变化的近似值。(详细建议参考网络的久期)

I. 关于CFA考试问题:为什么要投债券

一、为什么投资和投资什么
生在一个信用货币的时代,我们每个人生下来就被金融绑架,一生积累的财富不再是金银铜这些实物资产,而是货币当局的信用符号。因此,每一个活在当下的人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如何投资?因为,即使选择不投资,也只是投在了各国央行印出来的数字上而已,可能更加危险。这恐怕是大多数客户投资的根本动力,也是一个行业的人赖以养家糊口的饭碗。
无论是大众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在清楚自己必须投资之后,都要面临投什么的问题。也就是选择一个或几个大类资产。每个大类资产能够长期存在,大体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都有个逻辑来告诉投资者为什么投这类资产。股票、期货、债券、(融资类)信托是国内最常见的几个大类资产。单独看某一个人或者某一类机构,由于专长的局限或者监管的规定,对大类资产选择可能是相对稳定的,但是综合看整个市场,几大类资产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逻辑去吸引资金。这个逻辑主要就是风险和收益两个要素的匹配。如果横向比较这几大类资产,投资逻辑的两大要素大体是在动态中不断追求着平衡,从而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风险偏好)。比如,债券一般只能满足8%以下的客户需求,融资类信托满足了8%到12%需求的客户,而12%以上的客户一般会选择股票和期货。
大多数客户对于投资的要求是确定性,避免赌博,除非贪欲被勾起,投资往往是被动接受风险(职业投资人的观念则截然不同)。只有精明的投资人会进一步去不断拷问每类资产背后的投资逻辑,优化自己的组合。
二、债权类产品
多数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是保守的投资者,债权类(固定收益类)资产会是其主要选择。目前存量较大的债权投资品种包括银行贷款、信托贷款、标准化债券和银行存款(银行理财不是基础资产,不算在内)。债权类资产有着极为相似的特点,都只能取得固定的收益,都需要承担信用风险,都有一定的流动性(包括信托、存款和银行贷款)。因此,不仅在融资方看来,三种债权融资方式有着极强的相互替代性;在投资方看来,债权类资产也是可替代的,区别的根源在于业务模式上的差异。
有的客户会主动接受“债券比信托安全,收益率低”的观念,精明的客户却会诘问为什么安全?银行贷款、信托贷款和标准化债券的业务模式怎么不同,关键点在哪里?
(一)护城河里的王者
银行贷款是固定收益类产品的基础业务模式和定价基础。虽然银行贷款是大多数机构投资者难以进入的领域,但是银行贷款的存在却切实地影响着每个债权类投资者的投资逻辑。
首先,银行贷款体量最大,可以说银行掌控着企业的资金命脉,一个企业一旦被银行抽贷,其还款能力将岌岌可危,反之,则信用风险可控。
其次,银行掌控着资金账户,对企业的了解程度是非银行类机构无法企及的。
第三,银行信贷经理每天生活在企业身边,一旦企业有融资需求,银行往往是吃第一口肉的人;同样,一旦企业遭遇困难,银行也是最有可能取得优质资产的人。
如果再考虑到当地银行与企业和地方权利机关可能存在的各种联系,银行与其他机构投资者之间相当于建立了一条不可逾越的护城河。即使有信贷类ABS出现,银行在打包过程中的信息优势和可能存在的道德风险,也让大多数投资者难以真正承担购买银行贷款的风险和收益。因此,银行虽然充分竞争,但是它的竞争优势来自于业务模式,来自于网点支撑,不是职业投资机构可以依靠自身力量平衡的。
(二)护城河外的山贼和小姑娘
无论是(融资类)信托投资者还是债券投资者,通常是被拦在这道护城河之外的人,既没有遍布全国的网点,也没有客户的一手账户信息。
虽然信托产品定位于高收益率要求客户,债券产品定位于低收益率要求客户,但是债务主体却往往是同一批债务人,有着一样的信用评级,甚至公开信息。是什么让两者的投资收益率可能相差巨大?
于是,客户提出这样的疑问:相同的借款人,信托和债券放在纸面上的区别仅在于发行程序和交易托管场所的不同。信托公司放款速度快、利率确定,债券发行审核繁琐,借款人当然愿意为时间和确定性付高价。此外,信托公司还有刚性兑付的潜在担保和一批更有经验的贷后管理人员。我为什么要舍弃10%的信托,而去投7%的信用债券,债券到底安全在哪里?流动性好在哪里?资金紧张的时候,爆仓的不都是债券吗?
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容易:
理论上,公开信息可以让市场监督借款主体的行为,债务人的资质被市场认可,从而带来流动性溢价。但实践中,债券投资经理对于借款主体的监督能力十分有限,至少远逊于做项目出身的信托经理。结果,债券投资机构遇到问题往往恐慌性地封杀一类机构或者盲目地拼爹,造成发行人再融资压力。但这些压力并不能改变债务人的行为,甚至会造成“虱子多了不咬”和“被迫挑烂苹果”的结果。投资人之间的相互惩罚,又会反过来削弱债券的流动性优势,让资质差的信用债更加类似信托产品。如果比较安全性好的AAA级信托产品和同等资质的债券产品,由于信托产品本身收益率高,流动性也很好,它的流动性溢价甚至会低于债券。
在贷后处置上,债券投资者往往缺乏处置不良资产的能力,专业机构可以多参加几次实地调研,大多数机构只能依靠评级报告。真出现违约风险,专业投资机构往往难以迅速行动,多数时间只能站在个人投资者后面,到监管机构去寻求保护。反倒是信托公司的业务人员能发挥对项目熟悉的优势和在银行锻炼出的业务能力,表现出更强的处置能力。
总之,投资者的疑问并不无道理,债券安全性高和流动性好的逻辑依据并不在业务模式本身,而是在监管保护、舆论监督(违约多了,效果会降低)和个人投资者盾牌(处置机构会区别对待机构和个人)这些比较隐晦的因素。
那么问题来了:是“债券是相对安全的资产,信托是风险较大的资产”的投资逻辑错了,还是债券投资者应该去改变业务模式,建立自己的贷后管理机器来摆脱对监管保护的依赖?
这样的问题难以有确定的答案,但是有两点比较明确:标准化债券产品的投资者不应该去试图做银行已经做的事情,额外的保护(实践中只能来自于监管和制度)是债券市场“安全、流动性强”定位的基础。作为低风险资产的投资者,债券投资者购买的产品本就应是低风险的。这是基本的投资逻辑,也是被大众投资者接受的心理预期,更是债券市场发展多年积累下来的无形财富。因此,债券市场的发展绕不过保护债券投资者这道坎,在公开信息监督力度不够的环境(也就是失信成本不高的客观环境)下,监管保护才是债券吸引力的基石。随着信用事件的增多,本就模糊的监管保护势必逐渐弱化。如何在让市场承担信用风险的同时,强化监管保护的制度性安排可能是促进债券市场良性发展的方向,也是考验监管智慧的关键点。
(三)站在债券品牌形象的高度看,监管保护的重要性
信用风险上的“买者负责”理论上是正确的,但是实践中连信托产品的刚性兑付都难以打破。凡是理论上正确而又在现实中屡屡碰壁的事情,通常需要格外小心。
换一个角度看,让远隔千里的投资者去放心地把钱交给一个只见过评级报告(最多每年调研一次)的借款人。在没有强大的舆论监督环境下,这本身就是一厢情愿的想法。任何金融产品的最终投资方一定是非专业投资者,是老百姓,专业投资机构不过是靠老百姓信任和专业自信谋生的中介机构。如果真按照买者负责的原则来处理债券市场的违约问题,大众投资者对债券市场的信赖感一定会受到打击,信用债券恐怕都会被殃及。这和信托不敢打破“刚兑”是一样的道理。让老百姓吃一次亏容易,回头再融资就难了。
一旦债券市场低风险低收益的品牌形象被破坏,最终受损的一定是参与债券市场的机构和发债企业。货币当局也难以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为低风险偏好资金(比如今后的海外人民币投资信用债)提供投资品种。维护这一形象就需要正视“资产处置能力缺口”这条护城河,没有跨越这条护城河的桥梁,就不会有信用债券的安全性优势、流动性优势、低融资成本优势和对全世界投资者的吸引力。因此,对债券的保护不仅需要,而且需要制度化。
三、政策稳定
泱泱五千年中华文明史,没有辉煌的金融史。自乾隆时代有外国人记录中国的商业信息以来,兴也高利率,衰也高利率,这种不正常状态不是用经济本身的兴衰能解释的。纵看数百年,长期未有改变的只有不稳定的“政策”和从未建立起来的制度信用。如果后面一个文件永远比前面一个文件大,发一个文件就可以造成投资者的损失,那么未来的损失就没人能预见,资金使用者就只能靠支付高利率去弥补借款人可能的损失,信用借贷体系会陷入恶性循环,甚至压垮实体经济。很难说这个问题在乾隆末期国家经济的衰落过程中到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但类似的循环真实存在。
希望在大国崛起的过程中,我们能稳定政策,打下一个信用经济的基础,在此之上才可能有被人尊重的商业文明,甚至一个可以与盛唐并称的伟大时代。

J. 为什么债券的价值大于债券的价格时,债券才值得投资者购买

债券价值大于债券面值是因为其票面利率大于市场利率,也就是溢价债券,投资者从债券中可以获得比市场利率更高的收益,因此其价值大于面值。

阅读全文

与投资者为什么要买债券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炒股可以赚回本钱吗 浏览:367
出生孩子买什么保险 浏览:258
炒股表图怎么看 浏览:694
股票交易的盲区 浏览:486
12款轩逸保险丝盒位置图片 浏览:481
p2p金融理财图片素材下载 浏览:466
金融企业购买理财产品属于什么 浏览:577
那个证券公司理财收益高 浏览:534
投资理财产品怎么缴个人所得税呢 浏览:12
卖理财产品怎么单爆 浏览:467
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规定 浏览:531
保险基础管理指的是什么样的 浏览:146
中国建设银行理财产品的种类 浏览:719
行驶证丢了保险理赔吗 浏览:497
基金会招募会员说明书 浏览:666
私募股权基金与风险投资 浏览:224
怎么推销理财型保险产品 浏览:261
基金的风险和方差 浏览: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见 浏览:610
银行五万理财一年收益多少 浏览: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