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听说社保基金投资没有亏过,是真的吗社保基金哪个做的最好几零几他们的投资风格是怎样的求高手解
基本上是这样,社保基金买入的股票大多数是比较稳健低估值的股票并且长期持有,在中国A股市场你只要按这个原则买入股票,可能会暂时被套牢,只要长期持有,解套赚钱应该不是问题.
还有个原因,社保基金是分成若干个组合交给各大基金公司管理的,基金公司为了争取社保的青睐,定会用较大的"气力"保证社保的盈利,这个就不用明说了吧.
㈡ 目前全国社保基金已经突破2万亿了吗
根据报道,社保基金会的数据显示,2016年底,社保基金会管理的资产总额为20427.55亿元,过去3年,社保基金累计投资收益达到4033.18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9.37%。
为了应对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支付缺口,国务院于2000年8月设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并设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从最初财政拨款的200亿元起步,社保基金在16年的时间里规模扩大了约100倍。社保基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社保基金会管理的资产总额20427.55亿元,比2014年初增加8011.58亿元,增长64.53%。
㈢ 2017社保基金投资收益情况如何
据说还不错,社保基金的眼光还是可以的。
㈣ 中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现状是怎样的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以下简称社保基金)是指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以下简称理事会)负责管理的由国有股减持划入资金及股权资产、中央财政拨入资金、经国务院批准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及其投资收益形成的由中央政府集中的社会保障基金。 社保基金是不向个人投资者开放的,社保基金是国家把企事业职工交的养老保险费中的一部分资金交给专业的机构管理,实现保值增值。
社保基金投资运作的基本原则是,在保证基金资产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实现基金资产的增值。 国家规定社保基金可以进入股市,当然不是全部,有比例的限制。主要目的是为了让社保基金实现增值,保证人民的利益 社保基金资产是独立于理事会、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社保基金托管人的资产。 财政部会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拟订社保基金管理运作的有关政策,对社保基金的投资运作和托管情况进行监督。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各自的职权对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和托管人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 “社保基金”是一个被简化了的统称,共有五种概念。
一是“社会保险基金”;
二是“社会统筹基金”;
三是基本养老保险体系中个人账户上的基金,被称为“个人账户基金”;
四是包括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也称“企业年金”)、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在内的企业补充保障基金;
五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现任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为前央行行长、前天津市市长戴相龙。戴理事长同时兼任理事会党组书记。
㈤ 全国社会保险基金资产这些数据怎么着
全国社会保险基金资产,具体如下:
一.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以下简称社保基金)
1.是指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以下简称理事会)负责管理的由国有股转持划入资金及股权资产、中央财政拨入资金、经国务院批准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及其投资收益形成的由中央政府集中的社会保障基金。
2.社保基金是不向个人投资者开放的,社保基金是国家把企事业职工交的养老保险费中的一部分资金交给专业的机构管理,实现保值增值。
二.全国社会保险基金资产这些数据说明:
1.是资金来源
全国社保基金由中央财政预算拨款、国有资本划转、基金投资预期年化收益和国务院批准的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构成。
2.是性质和用途
全国社保基金属于社会保障储备基金,专门用于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支出的补充、调剂,而社会保险基金则主要用于个人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待遇的当期发放。
3.是运营管理方式
全国社保基金由全国社保基金会管理运营,可投资配置于经国务院批准的固定预期年化收益类、股票类和未上市股权类等资产,可以在中国境内市场和境外市场投资运营
㈥ 现在我国社会保险发展现状是怎样越详细越好!!
我国社会保险现状.问题与对策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项内容。其中社会保险内容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当前我国社会保险的政策依据:
养老保险:《关于统一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1999.7国发26号)
医疗保险:《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1998.12国发44号)
失业保险:《失业保险条例》(1999.1国务院159号令)
工伤保险:《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劳部发1996{66}号)
生育保险:《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劳部发1994{504}号)
一. 我国社会保险的进展情况
1.养老保险
覆盖范围:城镇各类企业和职工.各类从业人员,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及其职工。(不含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制度模式:现收现付(统筹基金)+部分积累(个人帐户)
缴 费:20%(单位工资总额)+8%(本人工资)
进 展:(截止2000年9月底)
参保职工总数:13016万人
其中:在职职工:9954万人;离退休人员:3062万人;负担比:2.98:1
全国平均费率:26.4%
其中:用人单位:20.99%;个人5.41%
2000年1-9月份:
基金收入:1571亿元.基金支出:1544亿元.当期结余: 27亿元
累计结余: 769.6亿元.养老金替代率:86.2%.按时足额发放率:99.1%
2000年11月底:
社会化发放人数:2634万人;社会化发放率:89.5%
2.失业保险
覆盖范围:城镇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的全体职工。
缴 费:2%(单位工资总额)+1%(本人工资)
待遇给付:职工失业后,可享受12-24个月的失业救济。
进 展:(截止2000年9月底)
参保人数:10188万人
其中:企业8442万人.事业1658万人
应征基金78.64亿元,实收58.73亿元,收缴率74.68%
登记失业人数575万人,失业率3.1%
3.医疗保险
覆盖范围:企业.机关.事业.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
制度模式:社会统筹+个人帐户
缴 费:6%左右(单位工资总额)+2%(本人工资)
进 展:(截止2000年9月底)
参保人数:1902.6万人
其中:统帐结合995.9万人
大病统筹906.9万人
进展:(2000年1-9月份)
统帐结合:基金应收45亿元,实收37亿元
缴费基数人均482元/月
大病统筹:基金应收28.3亿元,实收21亿元
缴费基数人均415元/月.支出17.4亿元,结余3.6亿元。
4.工伤保险
覆盖范围:城镇各类企业单位的全体职工。
制度模式:现收现付
缴 费:1%(企业工资总额)
差别费率:行业工伤事故及职业病风险程度的高低
费率
浮动费率:安全生产情况
进 展:(截止到2000年9月底)
参统企业职工4129万人,比99年底增加169万人;平均费率:0.8%
13万人享受待遇,未参统企业仍实行<企业责任制>。
5.生育保险
覆盖范围:城镇各类企业单位的全部职工。
制度模式:现收现付
缴 费:不超过工资总额1%(参保企业)
待遇给付:
孕产期医疗费用: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药费以及合并症.并发症费用
产假期间的生活津贴:按上年度平均工资100%发放。
进 展:(截止2000年9月底)
参保职工2955万人,有20万人享受保险待遇。
全国平均费率:0.66%
二.当前我国社会保险面临的问题
1. 保障水平低,与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职工承受能力有差距
a.企业社会保险成本分析:
企业社会保险支出构成
6% 20% 2% 1.5% 4% 4%
医疗 养老 失业 工伤生育 医疗补充 养老补充
总计37.5%。结论:企业成本加大,负担加重
b.个人缴费分析:
个 人 缴 费
1% 8% 2%
失业 养老 医疗
总计11%。结论:个人负担比例高
c.保障水平
月平均养老金538元/人;月平均缴费工资623元/人
养老金替代率:86.4%,世界最高
其中: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安徽.江西.山东.河南等八个省超过100%
由此形成提前退休比率达30%-33%。
2. 政策不完善,制度尚待规范
a.养老保险:
●现收现付与部分积累结合
社会统筹基金+个人帐户基金
全部用于发放养老金年缺口300亿元
●企业负担重
设计缺陷:个人帐户=个人缴费部分8%+企业缴费部分(3%)
现实情况:个人帐户=个人缴费部分(5%)+企业缴费部分(6%)
●提前退休
――病退
――特殊工种1836种,各行业自行规定没有规范
――已破产――纺织压锭
●余命计算
方案设计余命以10年计算;退休年龄:女50岁(干部55岁),男(60岁)
但以大连测算为例:男女混合平均余命为17.55年,平均退休年龄62.5岁,寿命73岁
b.医疗保险:
统筹起付标准(起付线):社平工资的10%左右(金额或比例),相当于一个月工资
最高支付限额(封顶线):社平工资的4倍左右(保险有限责任)(2.5~5.5万元)
●结论:大病风险无法抵御
●待遇水平:与原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相比,水平下降较大
3. 劳动力市场建设滞后,用工不规范
劳动力市场建设:规范劳动关系,规范用工制度←→社会保险关系用工
合同工
用工
季节工
非合同工 农民工
外来工
用工不规范:无劳动合同,不缴费
4. 基金支撑能力薄弱
● 无积累:计划经济-→市场经济
保险制度建立,无积累,以代际为主支付养老金
● 欠费严重:养老保险欠费:398亿元,涉及1/5企业
失业保险欠费:67亿元;医疗保险欠费:20亿元
● 替代率高:养老保险年缺口300多亿元,养老基金收不抵支的超过20个省
医疗保险费用增长过快,支付困难
● 风险预测和抵御能力差
5. 保险层次单一,多层次社会保险有待完善
养老保险:仅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医疗保险:仅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企业补充保险制度没有建立,不能满足需要
6. 社会保险法尚未出台,缺乏法律依据支持
依法参保:目前,社会保险的强制特性没有得到真正体现,缺乏法律依据。
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及补缴欠费:对企业经营情况.财务状况难以及时.准确了解,很大程度上依靠企业的财务报表和企业的自觉性,缺乏强制手段。
基本管理:基金运营.基金流失
7. 社会保险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手段落后
管理体制:费率差别较大(最高为36%);统筹层次参差不齐;基金运营渠道单一,调拨.划转不顺畅;不同统筹地区待遇标准差别较大;
社会保险关系转移:仅统筹地区内可以转移,统筹地区之间无法转移(缴费年限计算.视同缴费.个人帐户为空帐)
管理手段:业务量大,并且要求准确性.及时性;管理手段的落后直接造成工作效率低,工作质量差;信息化管理还有待完善。
8. 对社会保险认识不足,制度推行难度大
地方政府:对社会保险的意义和重要性没有充分的认识和重视;对社会保险与国家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国企改革的密切联系认识不足。
企业:对社会保险的强制特性及其分配机制不理解
个人:不清楚社会保险与自己的权利义务关系
三. 采取的对策
1. 国务院已确定在辽宁进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
● 调整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内容:
――职工个人缴费比例8%,全部计入个人帐户,企业缴费部分不再划入个人帐户,实帐运行――增加积累,减轻企业负担,计发与个人缴费挂钩。
――由现行的“三条保障线” 向“两条保障线” 并轨
――各地也要选择一个县(市)进行试点
● 目的:改变模式上的缺陷
2. 加快建立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总目标是:建立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资金来源多元化:确保主渠道:扩大覆盖面,提高收缴率。
政府分配:各级财政调整支出结构
探索基金运营渠道:国有资产变现.发行彩票等等
保障制度规范化:规范和加强制度建设,适应逐步发展的社会保险需要
管理服务社会化:养老保险: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退休人员纳入社区管理
3. 增强基金支撑能力,探索基金运营渠道
一方面,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提高收缴率,统筹层次
(1)在城镇强制推行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险;(扩面对象:全覆盖)
(2)规范和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统筹,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增强调节功能。
另一方面,开拓资金渠道,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险基金
(1) 建立社会保障国家预算,调整财政预算支出结构(占财政预算的15-20%)
(2) 将征收利息税.遗产税的收入充实社会保障基金;
(3) 通过回购.配售等形式变现部分国有资产(国有股减持.债转股)
(4) 探索社保基金投资运营的保值增值渠道,成立社会保险基金理事会,对个人帐户基金管理运营
4. 规范用工.分配制度,促进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
用工:从机制上解决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关系建立的问题。
即:建立劳动关系→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享受待遇
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就业:
● 围绕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广开就业门路(如社区就业)
● 加强职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提高就业能力
● 全面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
5. 医疗保险制度.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三项改革要同步推进
打破垄断,建立医疗费用的分担机制,医疗机构的竞争机制和药品流通的市场运行机制。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
较优质的医疗服务,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的需要。
●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建立分担机制
● 医疗机构和药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引入竞争机制
● 药品流通领域去掉“虚高“价,医疗机构实行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
6. 加大立法.执法力度
立法:修改完善《基本养老保险条例》和《劳动合同法》。政府部门,包括审计.工会财政.经贸.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共同研究.探讨.制定.完善相关法规。
执法:审计署2000年对14个省69户企业进行稽核.审计。
劳动保障部门:劳动监察。
7. 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
全国信息系统建设,核心平台推广,地方计算机管理。
风险预测 业务流程
↘ ↙
计算机管理
↗ ↑ ↖
决策依据 定期评价 统计汇总
8. 推动多层次保险,提高保障水平
养老保险: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 社会保险强制推行,政府行为
第二支柱:补充养老保险 由企业效益决定,目前的统筹外补贴,企业行为
第三支柱:个人储蓄性保险、高收入者,个人行为
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
目标:第一支柱做到全覆盖
第二支柱,即统筹外养老金向补充养老保险过渡,鼓励开展个人储蓄性保险
9 . 加强宣传,增加透明度,提高全社会的认识
针对性:政府.企业.个人
社会保险意义的宣传.政策的宣传及信息反馈。
养老金社会化发放
医疗费用支付 查询服务
失业人员救济金领取 投诉
最低生活保障线 举报
统筹地区按月公布养老金发放情况
㈦ 如何看待中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办法
第十八条申请办理社保基金托管业务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设有专门的基金托管部。 (二)实收资本不少于80亿元。 (三)有足够的熟悉托管业务的专职人员。 (四)具备安全保管基金全部资产的条件。 (五)具备安全、高效的清算、交割能力。 第十九条社保基金托管人由理事会确定。申请社保基金托管业务,需向理事会提交申请书以及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其从事社保基金托管业务的证明。理事会按照招标原则评选社保基金托管人,评选办法及评选结果报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备案。理事会应逐步创造条件采用招标方式确定社保基金托管人。 第二十条社保基金托管人履行下列职责: (一)尽职保管社保基金的托管资产。 (二)执行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的投资指令,并负责办理社会基金名下的资金结算。 (三)监督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的投资运作。发现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的投资指令违法违规的,向理事会报告。 (四)完整保存社保基金会计账簿、会计凭证和年度财务会计报告15年以上。 (五)社保基金托管合同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二十一条社保基金托管人应适应社保基金托管的要求,建立、健全相关内部管理制度和风险管理制度。 第二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社保基金托管人必须退任: (一)社保基金托管人解散、依法被撤销、破产或者由接管人接管其资产。 (二)理事会有充分理由认为社保基金托管人应当退任。 (三)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或中国人民银行有充分理由认为托管不能继续履行社保基金托管职责。 (四)社保基金托管合同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三条当社保基金托管人更换或退任时,理事会必须尽快委任新的托管人,并报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备案;新任托管人确定并履行职责后,原任托管人方可退任。 第二十四条禁止社保基金托管人从事下列活动: (一)将其托管的社保基金资产与托管的其他资产混合管理。 (二)托管的社保基金资产与其自有资产混合管理。 (三)挪用其托管的社保基金资产。 (四)有关法律法规禁止从事的其他活动。 第五章社保基金的投资 第二十五条社保基金投资的范围限于银行存款、买卖国债和其他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包括上市流通的证券投资基金、股票、信用等级在投资级以上的企业债、金融债等有价证券。理事会直接运作的社保基金的投资范围限于银行存款、在一级市场购
㈧ 2019年社保资金缺口18.3万亿,2019年将达到30万亿国家号召推迟退休,我告诉怎么解决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积极稳妥推进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实现基金保值增值。继续通过中央财政预算拨款、划拨国有资产、扩大彩票发行等渠道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做好准备(6月28日新华社)。
社保资金缺口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特别是近期关于延迟退休年龄、延迟领取养老金话题又将社保资金缺口问题推向一个新的热点。有两种态度:一种是非常悲观的态度,认为养老金缺口非常之大,此前一份研究报告研究出到2013年我国养老金缺口竟然高达18.3万亿元之巨。另一种是较为乐观的思想,认为养老金缺口并不是那样骇人听闻,近期内也无需延迟退休年龄,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完全可以补足未来养老金缺口。笔者持第二种态度。
从远期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金缺口问题终究会暴露出来。但是,养老金缺口暴露期到现在,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经济基础、经济实力以应对。从现在起可以开始重视和逐步采取措施应对是正确的,但过于慌乱甚至危言耸听只能是自己吓自己,不但于事无补而且还将影响到百姓消费进而影响到经济发展。目前,养老金的现状是,2011年结余1.9万亿元,各省都在为结余巨额养老金如何保值增值而想出路。众所周知,出路之一是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管理。一句话,我国的社会保障资金特别是养老金无近忧但有远愁。远愁的“远”,人社部负责人的话语是指10年、15年以后的事情。
对于解决养老金缺口的“远愁”,我们现在就应该着手,做到未雨绸缪。笔者对此持乐观态度。多策并举、多渠道筹集资金是解决社保资金缺口的有效措施。财政资金是补充社会保障资金不足的关键。欧美国家财政资金少则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用于社会保障资金。如果我国财政资金20%用于社会保障资金,那么,每年至少在2万亿元以上。可以说解决了社会保障资金的大头。
应该加大国有资产充实社保资金的力度。通过完善国有股减转持相关政策、做好国有上市公司追溯部分的国有股份划转工作,进一步加大对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支持力度,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庞大的国有资产是解决社保资金不足的强大经济后盾。国企包括金融企业上缴红利充实到社保资金里是一个有效渠道。笔者初步计算,国企包括金融企业每年净利润在4万亿元以上,按照15%上缴红利,就可以每年至少充实社保资金6000亿元。
通过社会力量充实社保资金。开辟发行彩票公开募集社保资金,鼓励企业公司和个人捐款筹集社保资金,以及通过举办一系列公益性活动筹集社保资金等。社会力量和社会活动充实社保资金的潜力非常之大。
发挥专业机构投资增值作用充实社保资金。主力军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截至2011年底,全国社保基金管理的资产总额已经达到8688.20亿元。而基金自成立以来累计投资收益额为2845.93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为8.40%,比同期的通货膨胀率高出6个百分点。这部分增值是解决社保资金不足的生力军。发达国家社保资金很大一块是通过保值增值充实和解决的。
总之,对于解决社会保障资金缺口问题从思想上应该高度重视,但也不必过于悲观和敏感,通过多渠道筹集和运作是完全可以解决的。
㈨ 有全国社保基金参股的个股是不是不会暴跌
一般社保基金参股的股票是涨的最稳定的,社保基金投资运作的基本原则是:在保证基金资产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实现基金资产的增值。
社保基金资产是独立于理事会、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社保基金托管人的资产。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可以进入股市的“社保基金”。
社保基金的投资范围限于银行存款、买卖国债和其他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包括上市流通的证券投资基金、股票、信用等级在投资级以上的企业债、金融债等有价证券。
划入全国社保基金的货币资产的投资,按成本计算,银行存款和国债投资的比例不得低于50%,其中银行存款的比例不得低于10%,企业债、金融债投资的比例不得高于10%,证券投资基金、股票投资的比例不得高于40%。
㈩ 我国社保问题基金现状是怎么样的
目前,我国正在建设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其中,全民医保早已基本实现。截至2013年末,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3.22亿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4.98亿人,有1.41亿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老年人都已领取基本养老金。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分别覆盖了1.99亿、1.64亿和1.64亿职工。社会保障水平正逐年提高,其中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了 “十连调”。社保基金收支结余规模不断扩大,抗风险能力增强,截至2013年底,五项社保基金收、支和累计结余分别达到3.52万亿元、2.79万亿元和4.51万亿元。此外,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总额突破1万亿元。可以说,我国已初步建成社保公共服务体系,并在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当前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主要表现在:一是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持续增加,失业率稳定在较低水平。
其次是产业升级转型中的劳动力技能素质结构问题。以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为主要特点的转型升级,必然会对劳动者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具有较高职业素质和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的矛盾在短期内将进一步加剧。
再次是青年就业问题日益突出,数据显示,青年人口的失业率比其他各年龄组明显偏高,青年经济活动人口比例明显下降,将对劳动力市场构成深刻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突出,目前转型升级创造高端岗位的速度还难以跟上毕业生数量的增加,适合毕业生的有效岗位相对不足,毕业生教育结构、就业观念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另一个青年劳动者群体——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也不容忽视。
另外还有一点是就业质量是就业之“忧”。目前部分劳动者就业质量还处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主要是:脆弱就业群体和不稳定就业群体占比大;总体劳动报酬水平仍然偏低,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不高;劳动者权益保障方面问题仍然突出。
当前,社保制度建设还存在的比较突出问题有:一是尚有部分人群没有参保,其中私营企业、小微企业参加城镇职工各项保险的比率偏低;二是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还不够顺畅,适应流动性不够;三是待遇差距较大,公平性有待提高;四是基金难以保值增值;五是经办管理体制仍然存在部门分割的状况。
未来社保制度发展面临较大挑战:一是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对参保和政府投入带来影响;二是人口老龄化加速,可持续发展问题凸显;三是城镇化加快,对制度适应流动性提出更高要求;四是人民群众对公平享有社会保障的诉求日益增强。
完善社保体系的对策建议有:
一是进一步完善各项社会保险制度,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享有社会保障。包括完善养老保险参保激励机制和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办法,尽快出台遗属待遇和病残津贴政策。深化支付制度改革,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制度,完善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完善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
二是继续深化改革,促使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公平。包括整合城乡居民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障制度,实现统一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动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增强基金统筹调剂功能。
三是建立健全促进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包括制定和完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加强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和监督,推进基金市场化、多元化投资运营;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和经办服务体系,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基本支撑和保障。
四是推进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通过落实和完善税收支持政策,鼓励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建立补充保险。同时,鼓励商业保险发挥补充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