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想问一下大家目前对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的看法!
如果要说进保险公司,那平安的理念和企业文化是最好的了。平安是业内公认的保险黄埔军校。
当然,从寿险来看,中国人寿的老大地位确实不可动,但平安是金融集团,拥有9个旗下子公司:寿险,财险,银行,证券,信托,养老险,资产管理等等。
平安未来可能不会成为最大的保险公司,但平安是现在中国最大的金融集团。
② 平安建设汇报材料
。“十一五”期间,我县大力推进创业、就业等惠民工程,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95%以上,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率先建立“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养老、医疗
③ 如何更好地发挥平安综合金融的业务优势
金融归根结底还是服务业,想顾客之想,推出更好服务客户的产品,才会有赢的可能
④ 保险公司平安金融创建工作需要准备什么资料 如何准备
你的这个问题专业性很强;恐怕只能正好是做这个工作的,才会回答一二。。。。。。问问你的学长?你的领导?你的恩师?嘴巴抹点蜜+舍得出血=尽早获得答案。
⑤ 平安保险公司发展规划
平安属于金融行业
在保险行业中,平安的培训是最好的
而且带有中国字样的保险公司也只有三家。其中唯有平安保险公司名列中国三大综合金融服务集团之一。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⑥ 论文需求:平安保险公司寿险业务发展现状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以保险为核心,融证券,信托,银行,资产管理,企业年金等多元金融业务为一体的紧密,高效,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她是目前国内金融牌照最全,业务最广泛,控股关系最紧密的综合金融集团。平安未来十年的愿景是成为国际领先的综合金融集团,保险,银行和投资三大业务均衡发展,打造“一个客户,一个账户,多个产品,一站式服务”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2010年7月2日,深发展银行向平安集团旗下平安人寿保险公司非公开发行交易顺利完成。2010年7月9日,在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2010世界500强排行榜中,中国平安再次入选并荣登中国内地非国有企业第一,位列383位,比2008年度晋升79位。在国际权威财经报《华尔街日报》最新出炉的2010“亚洲企业200强”排行榜中,中国平安成为中国十大“最佳财务信誉”企业。2010年每5秒钟即有一位客户选择平安人寿,每10秒钟即有一位客户选择智盈人生。平安智盈人生终生寿险不仅获得了中国保险创新大奖评选委员会授予的“最畅销保险产品”的称号,而且在“搜狐金融理财网络盛典”保险评选中获评“网友最喜欢的投资理财先产品奖”。
⑦ 保险专业实践调查报告,以及参考文献
保险市场现状
1问题据有关媒体介绍,国外各大保险公司均看好中国保险市场,一致认为这是本世纪最后一块未被开发的处女地。朱总理访问英国期间,对方把中国开放保险市场当作一个主要议题来谈,一些发达国家的保险公司甚至把在本世纪末拿到一张中国保险业的准入证视为头等大事。但是,当各国都在注视中国时,我们国内的保险现状却不容乐观,不少人对保险业的现状持否定态度。民族保险业,面临生存考验。
第一、中国的保险市场,尤其是人寿险市场应尽快渡过婴儿期.婴儿期,是一个不成熟、易死亡的时期。众所周知,中国的保险业仅有百年的历史,但在这百年中,中国人自己规范地运作时间却很短。建国前,是外国人占据保险市场,建国后,是一家天下,在计划经济及缺乏竞争的情况下,中国的民族保险业在起步阶段就存在着各种不足,尤其是文革期间又停办保险,所以,从严格的角度看,中国的保险业还处在婴儿期。中国的民族保险业处在一种少专家、缺经验的状态下,这种看似悲观的观点可以从各家保险公司的人员结构中看出。在一些老公司里,人员结构远未达到专业化、年轻化和知识化;而在一些新公司里,虽然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相对较高,但专业知识并不高。也就是说:一个数学博士并不一定是一个跨行业的人才、一个优秀的保险人才。如果不能快速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中国保险业就难以渡过婴儿期,就有夭折的可能。
第二、中国保险市场现状需尽快改变
保险业的一些人士有这样一个看法,中国的保险事业很难干,不少人是过一天算一天,其中部分人把保险业所遇到的难题归于大众,认为中国大众的投保意识差,只知存钱,不知买保险,只看到营养品的重要却看不到保险的重要。笔者认为,责任不能由大众来承担。应当看到这样的事实:中国的不少人都有自己管自己钱的习惯,当年办银行的人是上门找人存钱,而今天,老百姓不用谁去提醒,自己就把钱存在银行;当年办女子学堂的人是挨门挨户地做工作,有时还要被骂,但他们却没有退步,才有了那么多的女子走入学堂。今天,保险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应允许国人对其有各种各样的看法,关键是我们如何做,用什么样的方法使大众认识到保险能给其带来的好处。换句话说,老百姓对保险有看法,其中主要原因还来自保险业。
各家保险公司大多存在着人员培训期短,专业知识少的问题。 保险是一个新兴行业,需要有专业知识的人去从事,但是,在一些保险公司里,学员经过几天,有的只是类似于工厂里师傅带徒弟那样教一下就开始上岗。这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做法。保户在你这里买保险,一保就是终身,而任何商品都不是万能的,各险种所适应的人也不相同,都需要专业人士去为保户精心设计。一个对保险知之甚少的人,他去“拉保险”,保单虽然到手了,可对保户的保障,对维护其利益,是否有人去过问呢?也正因此,一些保户在买了保险后不久,就认为保险不怎么好,这类保户很可能向这样两个方面发展:其一,第二年不再续保,认吃亏;其二,到处宣传保险不怎么样。不管其采取何种方法,对保险公司,对中国保险业都是非常不利的。
第三、从业人员的道德水平与保险业的发展不适应
保险,是一项积德行善的事,但是,在各家保险公司激烈竞争之时,一些公司忽视了对其员工的道德教育,致使保险从业人员泥沙混杂,有的公司盲目扩容,不管什么人都要,使大众对保险从业人员有了一种惧怕感,严重影响了民族保险业的发展。从目前保险市场上看,有两大问题显得非常突出,其一,不能坚持最大诚信原则。有的从业人员在向保户推销保险时,有意夸大保险的功能和范围,诱骗对方投保,使很多不了解保险的人,把保险和非法传销和行骗等同看待;其二,返佣现象严重。有的公司的业务代表单纯追求业绩,公开违反法规,以向保户返佣为条件拉保险,返佣比例越来越高,使保险市场变得比较混乱,破坏了保险市场的正常运行,使正常开展业务的公司难以做到业务。
第四、从业人员流动过快,使保户缺少安全感
由于保险业内竞争激烈,一些公司把业绩看得非常重要,而忽视了员工队伍的稳定性,使保险成了“自己给自己当老板,想干就干,不想干就算”的迅速致富的行业。据了解,有的公司在一年里人员流动高达3 0 %以上。这种不稳定性至少带来两大不利:其一,保户没有安全感,使其不明白自己的利益谁来管;其二,这些从保险业流出的人员在社会上又会攻击保险,给人一种“专业人士观点”的印象,这对保险业的发展具有相当大的破坏性。
第五、小舢板难以打赢海战
中国的保险公司还不多,寿险公司就更少,到目前全国性的寿险公司只有中保、太保、平保、泰康和新华五家,而这五家整体规模都不大,难以和国际上的一些知名公司相比。这种现状其实是对保险业的一种巨大威胁。主要原因有两点:其一,难以抵御较大的风险;其二,难以和国外保险公司抗衡。即使国外保险公司暂不进入,而国内的改革发展也需要保险业能以新的姿态出现,靠几条小船就能养家糊口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从全球角度看,一旦国外保险公司进入中国,以我们目前的小公司去和对方比高低,其结果不言自明。如果各家保险公司不能迅速扩大规模,那么,“第三世界”就将永远是第三世界。
在世纪之交,在中国已逐步融入国际大社会的今天,我们应当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可以这样说,民族保险业成败就在当前。目前,我们还是国内几家公司的竞争,很快,我们将面临众多公司,包括外国公司在内的竞争,以目前这种方式、这种素质去参与竞争,我们只能是失败。
针对国内保险市场的现状,我们的观点是:全力抓好两个提高,促进两个转变。所谓两个提高,是指通过政府的适当干预提高各保险公司决策者的经营意识、理念,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使中国保险有一个质的飞跃;通过提高,带来服务质量的转变,逐步促进大众投保意识的转变。
之所以提到政府的适当干预,是因为各家保险公司的决策者的观念非常重要,没有一定的政府行为,这种转变可能会多用一些时间,只有他们的观念转变了,才能提高其服务保险市场的意识,才能下大力气提高员工的素质,从而带来服务水平的转变,再通过服务水平的转变去影响大众,使其对保险有新的认识,从而真正促进民族保险业的发展。
2特点
从中国保险市场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5个大的特点。
第一,少数国有保险公司占有市场的典型垄断市场。在除了再保险以外的人身和财产保险市场上的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太平洋保险公司,平安保险有限公司占90%以上。根据2002年的人身保险市场和保险收入来看,中国3大人身保险公司约占91%。2003年,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甚至占人身保险市场的50%以上。
第二,中国的保险市场从1980年开始,以年平均30%以上增长速度很快地发展。
第三,国有保险公司转换为有限公司带来了所有体制的改革。而且,中国再保险被分为3个公司,又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中国人寿等公司在海外股票市场上成功地上市了。
第四,保险的社会性技能强化。由传统的经济报酬技能转换为资金流通,社会管理技能。而且,从保险法和各种法规被规定之后,市场逐渐规范起来。
第五,管理体制规范化。从1998年中国保险监督委员会由中国人民银行分出来以后,以在地方主要城市设立分局等的方法来把体系调整起来。此外,对外开放扩大和中国国内保险公司的海外进出增加也是一种特征。
2办法第一,促进保险市场调整结构。首先,要分析中国保险市场发展的阻碍因素,消除这些阻碍因素,用债卷公司制度的优点支持保险公司的发展。为引导对保险公司的私人资产的投资,要积极支持国内外的股票市场。
第二,使保险市场主体多样化。要培养具有国际性竞争力的一些大型公司的同时,还需开展中使小保险公司专门企业化。先把保险市场的进入条件调整之后,以使保险市场主体多样化和增加动力的方法来完成具有中国特色保险市场体系。
第三,扩大中国保险市场的对外开放。诚实的履行WTO的条例,逐渐地撤出对外资保险公司的地域/劳务范围限制项目。中国保险分为引进外国资本并接受外国的先进经营观念、管理经验、经营方式的方法来进行中国化。
第四,保险市场监督技能的进一步完整化。改善管理监督方式,强化保险公司的支付能力的监督,缓和信用风险。调整关于保险法律,强化保险统计业务。根据合法程序揭发关于保险市场的违法事项,保护保险市场从事者的全体利益,引导保险市场的公平/公正竞争。
除了以上的4个方针以外,我们还需要注意中国保险市场的对外开放是比和WTO的协约提前履行,世界保险系统都关注到今年年末中国保险市场。
尤其是,据2004年1月在国务院公布的文件,有“其实,现在已经过了争论保险公司资金运用范围的扩大/缩小的阶段,而要注意如何顺利地运用资金。因此可以说,保险公司的资金直接投入资本市场的原理下,需要研究对资金的安全性,流通性、有效性等方案的重视点”。从这句话可知,关于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政府态度有很重要的进展。
第四章 结论
我们组调查的主要部分是加入WTO之后中国保险市场的结构变化以及现在已经进中国保险市场的外国保险公司的状况。目前,已经进来或者打算进入中国市场的西方大部分外国大型保险公司认为中国市场是在亚洲整个地区里最重要的市场、很有前途的市场。
中国保险市场的全面开放意味着外国保险公司不难地进入中国市场,还意味着国际资本对中国投资的力量更灵活。而且,随着外国资本的投资规模会大大增加,其投资方式也会有比较大的变化。
未来的保险公司可能会变成独资公司。因为,法律上的问题、中国市场的信息不足,所以,目前的保险公司大部分只能合资保险公司。但是,如果在中国保险市场上的信息足够充分的话,以后不用跟中国公司合作经营,所以现在的合资经营方式会变成为独资经营方式。
最后,在保险公司的资金直接被投资到资本市场的原则下,一定要提出能解决安全性,流动性与有效性问题的研究和能解除人才不足问题的教育系统等等的方案。
王燕等,“中国养老金隐性债务、转轨成本、改革方式及其影响”,《经济研究》2001(5)
2、袁志刚,“中国养老保险体系选择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研究》2001(5)
3、孙祁祥,“空账与转轨成本”,《经济研究》2001(5)
4、王延中,“中国社会保险基金模式的偏差及其矫正”,《经济研究》2001(2)
5、袁志刚、宋铮,“人口年龄结构、养老保险制度与最优储蓄率”,《经济研究》2000(11)
6、李绍光,“养老金: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的比较”,《经济研究》1999(1)
7、赵曼,“社会医疗保险费用约束机制与道德风险规避”,《财贸经济》2003(2)
8、陈工、谢贞发,“论我国实现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科学版)2003(6)
9、李绍光,“社会保障税与社会保障制度优化”,《经济研究》2004(8)
10、封进,“中国养老保险体系改革的福利经济学分析”,《经济研究》2004(2)
11、朱玲,“从建立传染病社会医疗保险起步”,《金融研究》2003(7)
12、张亚东,“发展商业医疗保险的纵向一体化研究” 《金融研究》2003(7)
13、李珍、杨玲,“养老基金制度安排与经济增长的互动”,《金融研究》2001(2)
14、唐旭等,“中国养老基金的投资选择”,《金融研究》2001(11)
15、北京大学课题组,“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选择:激励与增长”,《金融研究》2000(5)
16、郑伟、孙祁祥,“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经济效应”,《经济研究》2003(10)
17、封进,“公平与效率的交替和协调——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再分配效应”,《世界经济文汇》2004(1)
18、封进,“人口结构变动的福利效应——一个包含社会保险的模型及解释”,《经济科学》,2004(1)
19、封进,“中国养老保险体系改革的福利经济学分析”,《经济研究》2004(2)
20、《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分析与运作分析》朱青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1、《养老保险基金——形成机制、管理模式、投资运用》李曜著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版
22、《中国医疗保险发展模式论》施建祥著 中国物价出版社2003年版
23、《养老保险》董克用、王燕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
24、《医疗保险》仇雨临 孙树菡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
25、经济研究、金融研究、保险研究等杂志上的相关文章
26、有关网站上的文章。
http://cache..com/c?word=%B1%A3%CF%D5%3B%B2%CE%BF%BC%3B%CE%C4%CF%D7&url=http%3A//www%2Esubheap%2Ecom/html/18/2007/0330/22544%2Ehtml&p=&user=
⑧ 银行与平安保险公司合作可行性报告
以下是一篇经略智成企业管理提供的一篇可行性研究报模板,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需要代写的话,可查询该企业网站!
【目录】
第一章 研究概述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目标
第二节 研究的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数据来源
第五节 研究结论
第二章 项目总论
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要部分,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第一节 项目背景
第二节 可行性研究结论
第三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在总论部分中,可将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使审批和决策者对项目作全貌了解。
第四节 存在问题及建议
对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项目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并提出解决的建议。
第三章 项目投资环境分析
第一节 社会宏观环境分析
第二节 项目相关政策分析
第三节 地方政策
第四章 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第一节 项目提出的背景
第二节 项目发展概况
第三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第四节 投资的必要性
第五章 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第一节 国内生产企业现状
第二节 重点区域企业特点分析
第三节 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第六章 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
第一节 行业产销状况分析
第二节 行业资产负债状况分析
第三节 行业资产运营状况分析
第四节 行业获利能力分析
第五节 行业成本费用分析
第七章 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市场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于,任何一个项目,其生产规模的确定、技术的选择、投资估算甚至厂址的选择,都必须在对市场需求情况有了充分了解以后 才能决定。而且市场分析的结果,还可以决定产品的价格、销售收入,最终影响到项目的盈利性和可行性。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要详细研究当前市场现状,以此作为后 期决策的依据。
第一节 市场调查
第二节 行业市场预测
第三节 行业市场推销战略
第四节 项目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第五节 项目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第八章 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
第一节 资源和原材料
第二节 建设地区的选择
第三节 厂址选择
第九章 项目应用技术方案
第一节 项目组成
第二节 生产技术方案
第三节 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第四节 土建工程
第五节 其他工程
第十章 项目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在项目建设中,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能源节约和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法规、法律,对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影响,对影响劳动者健康和安全 的因素,都要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分析,提出防治措施,并对其进行评价,推荐技术可行、经济,且布局合理,对环境的有害影响较小的最佳方案。按照国家现行规定 ,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都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制度,同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要有专门论述。
第一节 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
第二节 项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第三节 项目拟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第四节 治理环境的方案
第五节 环境监测制度的建议
第六节 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第七节 环境影响评论结论
第八节 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第十一章 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根据项目规模、项目组成和工艺流程,研究提出相应的企业组织机构,劳动定员总数及劳动力来源及相应的人员培训计划。
第一节 企业组织
第二节 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第十二章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项目实施时期的进度安排也是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项目实施时期亦可称为投资时间,是指从正式确定建设项目到项目达到正常生产这段时间 。这一时期包括项目实施准备,资金筹集安排,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施工准备,施工和生产准备,试运转直到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等各工作阶段。这些阶段的各项投资 活动和各个工作环节,有些是相互影响的,前后紧密衔接的,也有些是同时开展,相互交叉进行的。因此,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将项目实施时期各个阶段的各个工作环 节进行统一规划,综合平衡,作出合理又切实可行的安排。
第一节 项目实施的各阶段
第二节 项目实施进度表
第三节 项目实施费用
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一节 项目总投资估算
第二节 资金筹措
一个建设项目所需要的投资资金,可以从多个来源渠道获得。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资金筹措工作是根据对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估算和流动资金估算的结果,研究 落实资金的来源渠道和筹措方式,从中选择条件优惠的资金。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对每一种来源渠道的资金及其筹措方式逐一论述。并附有必要的计算表格和附件。
第三节 投资使用计划
第十四章 财务与敏感性分析
第一节 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估算
第二节 财务评价
财务评价是考察项目建成后的获利能力、债务偿还能力及外汇平衡能力的财务状况,以判断建设项目在财务上的可行性。财务评价多用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 以动态为主的办法进行。并用财务评价指标分别和相应的基准参数——财务基准收益率、行业平均投资回收期、平均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相比较,以判断项目在财务 上是否可行。
第三节 国民经济评价
国民经济评价是项目经济评价的核心部分,是决策部门考虑项目取舍的重要依据。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采用费用与效益分析的方法,运用影子价格、影子汇率、影 子工资和社会折现率等参数,计算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评价项目在经济上的合理性。国民经济评价采用国民经济盈利能力分析和外汇效果分析,以经济内部收益率 (EIRR)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和实际需要,也可计算经济净现值(ENPV)指标,涉及产品出口创汇或替代进口节汇的项目,要计算经济外汇净现值 (ENPV),经济换汇成本或经济节汇成本。
第四节 不确定性分析
在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价时,所采用的数据多数来自预测和估算。由于资料和信息的有限性,将来的实际情况可能与此有出入,这对项目投资决策会带来风险。为避免 或尽可能减少风险,就要分析不确定性因素对项目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以确定项目的可靠性,这就是不确定性分析。
根据分析内容和侧重面不同,不确定性分析可分为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一般要进行的盈亏平衡平分析、敏感性分配和概率分析 ,可视项目情况而定。
第五节 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分析
在可行性研究中,除对以上各项指标进行计算和分析以外,还应对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进行分析,也就是对不能定量的效益影响进行定性描述。
第十五章 项目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
第一节 建设和开发风险
第二节 市场和运营风险
第三节 金融风险
第四节 政治风险
第五节 法律风险
第六节 环境风险
第七节 技术风险
第十六章 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一节 我国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第二节 我国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三节 行业投资机会及发展战略分析
第四节 我国 行业投资风险
第十七章 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论与建议
第二节 我国行业未来发展及投资可行性结论及建议
第十八章 财务报表
第一节 资产负债表
第二节 投资受益分析表
第三节 损益表
第十九章 项目投资可行性报告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