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从3100万到42亿,诺贝尔基金是怎么做到的
从3100万到42亿,诺贝尔基金是怎么做到的
2017年9月,瑞典的诺贝尔基金会宣布,将今年诺贝尔奖各奖项的奖金提高1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82万元),向获奖者给予900万克朗(约合人民币740万元),,看到如此丰厚的奖励,瞬间就有当科学家的冲动!
诺贝尔奖成立于1900年,至今已经发了100多年,每年每项奖金都在100万美元左右。如此粗略计算一下诺贝尔奖至少发了几亿美元了,然后诺贝尔奖成立之初只有3100万瑞典克朗,为什么现在钱不但没花完,钱还越来越多呢?(2016年诺贝尔基金会资产高达42亿)
从3100万到几十亿,诺贝尔基金是怎么做到的?
诺贝尔基金会将基金分作两部分,大的部分用作“奖金基金”(约2800万克朗);剩下的部分,用来设立“建筑物基金”和“组织基金”,分别用来支付行政大楼和每年举行授奖仪式使用的大厅租金,以及五个诺贝尔学会的组织费用。
诺贝尔基金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如何让钱生钱,这样才能保证诺贝尔奖的金额。
不过由于诺贝尔在金融领域相当保守,遗嘱规定基金只能投资“安全证券”,如银行存款和债券,导致产生的利息都跑不赢通胀。再加上战争、政府加税等因素,基金会的钱越来越少,诺贝尔奖的奖金在1923年一度缩水至114935克朗。
而重大转折点出现在1953年,当年免除税等利好,基金会还被允许投资股市和不动产领域,投资策略从保守转向积极。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时间,伴随全球股市快速增长、楼市不断升值,基金会资产也随之暴增,到2016年已经达到42亿克朗。其中,基金会的钱主要投资股票(50%)、固定收益资产(17%)以及另类资产(33%,如不动产、对冲基金)。
Ⅱ 诺贝尔基金是谁在资助
诺贝尔基金会,是根据阿尔弗里德.诺贝尔遗嘱的规定建立起来的。他的这项遗嘱于一八九五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也就是在他一八九六年十二月十日去世前大约一年的时间,于巴黎签署的。管理这个基金会和奖金颁发机构的章程,是由瑞典国王于一九○○年六月二十九日在议会颁布的。因此,这个基金会的出现,是在阿尔弗里德.诺贝尔死后大约三年半的事情。
受这一章程的制约机构是:
1.诺贝尔基金会及其理事会和董事会;
2.四个奖金颁发机构:瑞典皇家自然科学院、皇家卡罗琳医学院、瑞典科学院和挪威议会的诺贝尔委员会;
3.五个诺贝尔委员会,分别负责每项奖金事务(其中包括上面提到的挪威议会的那个委员会,它本身就是一个奖金颁发机构);
4.四个诺贝尔学会,分别对每家奖金颁发机构负责。
五个诺贝尔委员会各有三至五名委员,分别由所属的机构指定。每个委员会可以召集专家参加评议和推荐工作,在某些情况下,它们可以增选临时委员,临时委员有权参与决定。委员和专家们,可以从超出奖金颁发机构本身的范围去挑选,而且不分国籍。委员会的职能走为对口的相应奖金颁发机构,进行筹备工作和提供咨询意见;但挪威委员会由于本身就是奖金颁发机构,因此其职能有所例外。
诺贝尔学会分别由每个奖金颁发机构建立,以便对奖金的执行过程,进行必要的调查,并以各种方式推行基金会的宗旨。后一项职责现在变得更加重要。这些协会及其写在括弧里的成立年份如下:
自然科学院诺贝尔学会(1905),下设物理学部(1937)和化学部(1944)。
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学会,下设生物化学学部(1937)、生理神经学部(1945)和细胞研究与遗传学学部(1945)。
瑞典科学院诺贝尔学会,下设诺贝尔现代文学图书馆(1901)。
挪威诺贝尔学会,下设一座收藏关于和平与国际关系方面书籍的图书馆(1902)。
组织、管理与财务
诺贝尔学会的负责人和职员,由奖金颁发机构讨论选择。这些任命均不分国籍。
诺贝尔基金会的理事,由各奖金颁发机构挑选,总共有十五名现事,每个奖金机构选择三名。理事们选举产生基金会的董事会成员,但正副董事长不在此内,他们是由瑞典政府任命的。理事会的其它主要任务是,审阅董事会的年度报告及审计员们的财务报告,并对董事会当年的工作进行审核批准。
基金会的董事会,由五名董事和三名副董事组成。他们从董事会的成员中,选举一名执行主任。董事会的主要任务是,管理基金和基金会的其它财产。
执行主任是基金会的行政负责人。他负责起草基金会投资政策的基本方向,就投资和人事等问题向董事会提出建议,以及管理基金会的各种财产。他还负责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隆重授奖仪式的安排工作。在五任执行主任中,最杰出的是拉格纳·索尔曼,他是阿尔弗里德·诺贝尔的生前友好与合作者,也是他的遗嘱的执行人之一。索尔曼先生从基金会的开始,直到他在一九四八年去世,曾在基金会里担负过不同的职务,应该说他在工作中,始终贯彻执行阿尔弗里德·诺贝尔的精神。基金会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由于他在执行这项遗嘱方面,所具有的严肃热情和所进行的献身工作。随着他的去世,将基金会与这位捐献者联系起来的最后一个人,也就不复存在了。
自从一九二六年以来,基金会在斯德哥尔摩有了自己的办公大楼,即座落在斯图尔街十四号的诺贝尔大厦。
从阿尔弗里德·诺贝尔的遗产接收过来的钱,总共有三千一百多万瑞黄克朗。根据章程规定,将这笔钱的大部分用作“主要基金”(即奖金基金,约二千八百万克朗),剩下的一小部,用来设立“建筑物基金”(行政大楼和每年举行授奖仪式使用的大厅租金)和“组织基金”,五项奖金部门各有一份“组织基金”,用来支付各自的诺贝尔学会的组织费用。
主要基金的增长,是通过每年将它在当年所获净收入的十分之一作为附加资金,通过无法分配的奖金的利息,以及通过把这些无法分配的奖金的全部或部分(不低于三分之一),交付主要基金作为资本而取得的。每年将主要基金得到的净收入,扣除前面所提到的十分之一,然后平均分成五份,交给各奖金颁发机构使用。各奖金颁发机构,都将自己摊到的那份金额的四分之一,留下作为与奖金颁发有关事宜的费用,其余部份则交给各自的诺贝尔学会,每份金额的四分之三,构成奖金的款项。
除了组织基金之外,颁发各项奖金的部门还有由它们支配的“特别基金”和储蓄基金”,作为规定范围之内某些特殊目的的费用。
一切基金和其它财产,均属诺贝尔基金会所有,并由它来进行管理。
总而言之,主要基金的收入,在减去百分之三十二点五(即百分之十的附加资本,加上剩下的百分之九十中的百分之二十五,作为各奖金部门的经费),然后将它分成五个等份,就是每年颁发的诺贝尔奖金的金额。一九○一年第一次颁发的奖金,每份金额为十五万零八百克朗。现在的奖金,在票面上要高出百分之七十左右,当然在实际价值上,却要比这个数字低得多。从一九四六年起,基金会的财产和由此而来的收入,除地方不动产税外,其它税款均被免除。在这之前,总共交出的税款达一千三百五十万瑞典克朗。据了解,奖金获得者的所在国家,或者在法律上,或者在事实上,也对这种奖金免收所得税。
--------
一九八一年,每份奖金的金额为一百万瑞典克朗,相当于一九○一年的六点六三倍。 —译者注
基金会的投资政策,很自然地要把保持和增加它的基金,从而增加奖金的金额,作为头等重要的因素来制定。遗嘱本身曾指示执行人把剩余的财产投资到“安全的证券”方面,从而形成诺贝尔基金。在一九○一年最初为董事会制定的投资规则中,“安全的证券”这个提法曾根据当时的情况,被解释为意味着金边证券,或者以这类证券或不动产为抵押的贷款,而这类证券和不动产,主要是在瑞典和挪威发行或存在的。由于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在经济和金融方面的后果所引起的变化,“安全的证券”这个提法,需要根据现有的经济条件和趋势,而重新加以解释。因此,在基金董事会的要求下,原来对于投资的限制,已经逐渐有所放宽。根据这种情况,自一九五八年以来,基金会原则上可以不仅在证券和有担保的贷
款方面投资,而且也可以自由地在不动产或股票方面投资。
然而,在对外国股票投资方面的某些限制,却仍然存在。这些改变的目的是,尽可能地保护住资本和收入。从而使奖金能够不因货币贬值而降低,并且能够抵得住贷款市场利率降低的情况,而不致使这项资本减少。基金会主要是在瑞典和挪威投资它的基金资本。在某种程度上,也在别的国家进行投资。
Ⅲ 诺贝尔怎样设立了基金
诺贝尔一生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共获得技术发明专利355项,并在欧美等五大洲二十多个国家开设了约一百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但是他对金钱并无兴趣。在他逝世的前一年立下遗嘱,将自己的全部财产作为一笔基金,每年以其利息作为奖金,分配给那些在前一年中对人类做出贡献的人。奖金分成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医学、文学及支持和平事业等5份,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
Ⅳ 诺贝尔基金为什么还没有花完
诺贝尔奖最初的启动资金只有诺贝尔的3158万瑞朗遗产。近年来,每年每项诺奖的发放额均在1000万瑞朗。而包括文学、物理学、化学等奖项在内,2012年诺贝尔奖合计发放奖金4000万瑞朗。而这笔有限的资金,为何经历111年的历史还能长盛不衰?诺贝尔基金会是如何让钱生钱的?
由专业化团队操盘,进行固定收益资产与风险型资产的严格配比,娴熟地进行市场化运作,更多的争取政策的支持,或许可以说是诺贝尔基金会的理财秘籍。
起源与投资转型
一百多年过去,当年诺贝尔留下的3158万瑞典克朗(相当于980万美元),历经两次世界大战、多次经济萧条和金融危机,达到现在的4亿美元左右,持续“为人类的幸福和进步作出卓越贡献”。
根据1901年评奖规则,这笔基金应投资在“安全的证券”上,当时人们对“安全的证券”理解为“国债与贷款”,对于股票市场则绝不碰,因为风险太大。但随着税赋的增高,“安全的证券”收益已经难以实现基金会资产增值。1922年,诺贝尔基金会资金终于面临缩水威胁。甚至1923年已经降到了最低11.49万瑞朗。
“投资有风险”是金科玉律,但为了让“善愿”永续,诺贝尔基金会坚持借助专业理财团队进行严谨科学的投资,基金会设定的投资策略原则是:50%左右股票、20%左右固定收益资产和30%左右另类资产,另类资产则包括投资不动产和对冲基金。
1946年,在瑞典王国政府的支持下,基金会终于获得了免税待遇。1953年,瑞典政府允许基金会独立进行投资,可将钱投在股市和不动产方面,这成为基金会投资规则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改变。
1953年以后,诺贝尔基金会的经济状况已经大为改观,但是20世纪80年代才迎来真正的黄金期。在此期间,由于全球股市增长迅速,不动产也在不断升值,诺贝尔基金会的资产持续增值。但是,1985年,瑞典又提高了不动产税,令基金会的收益大打折扣,诺贝尔基金会在两年之后不得不做出一项重要决定:将基金会拥有的所有不动产转到一家新成立的名为“招募人”上市公司名下。1990年初,诺贝尔基金会在瑞典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将持有的“招募人”公司股票全部出售,大大赚了一笔。
2000年1月1日,基金会的投资规则有了新的改进,允许将资产投资所得用于颁奖,而不像过去那样,奖金只能来自于直接收入,即利息和红利。它也意味着基金会可将更高比例的资产用来投资股票,以获得更高的回报。
从1991年开始,诺奖金额连年上升,到2001年已经上涨到1000万瑞朗,并一直维持到2011年。虽然2011年诺贝尔基金会投资不力,但总资产仍然高达28.6亿瑞朗,是设立之初的92倍。
Ⅳ 理财启示:诺贝尔基金会如何滚雪球
随着中国作家莫言问鼎诺贝尔文学奖,有人好奇,诺贝尔奖每年都会颁发可观奖金,奖金不会被分光吗?事实上,成立于1896年的诺贝尔基金会起始资金是诺贝尔捐献的980万美元,在长达逾100年的运作期中,诺贝尔基金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让资金“滚雪球”。 诺贝尔基金会的理财历程并非一帆风顺。成立初期至50多年后,到1953年该基金会资产只剩下300多万美元。随后诺贝尔基金会的理事们在1953年做出突破性的改变,将基金管理章程更改为以投资股票、房地产为主,到1993年基金的总资产已滚动至2亿多美元。2011年报显示该基金会投资策略原则是:50%左右股票(上下浮动10%)、20%左右固定收益资产(上下浮动10%)和30%左右另类资产(上下浮动10%),另类资产则包括投资不动产和对冲基金。 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该基金会当年投资总收益跌幅达到19%,在接下来的2009和2010年,投资总收益分别上涨14.4%和5.5%,然后到了2011年,又产生了2.6%的亏损。对于诺贝尔基金会的投资策略也有争议声,但整体来说还是颇为人称道的,也有不少其他基金会及投资者效仿借鉴。
Ⅵ 华人获诺贝尔奖的人有哪些
1、李政道——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李政道,(1926年11月25日-),生于中国上海,祖籍江苏苏州。1946年,20岁的李政道到美国留学。 1957年,与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李政道和杨振宁是最早获诺贝尔奖的华人。
2、杨振宁——美籍华人物理学家
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世界知名物理学家,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清华大学教授,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是中美关系松动后回中国探访的首位华裔科学家。 今年2月,杨振宁放弃美国国籍,恢复中国国籍。
3、丁肇中——华裔物理学家
丁肇中(Samuel Chao Chung Ting),祖籍山东日照市,1936年出生于美国,1949年丁肇中进入台湾建国中学,接受严格的教育,他的数学、物理和历史学习成绩优秀。1956年到美国密歇根大学,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4、李远哲——台湾化学家
李远哲,1936年11月29日生于台湾新竹,1986年获诺贝尔化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台湾人。1994年1月15日,放弃美国国籍,回到台湾。
5、朱棣文——美籍华人物理学家
朱棣文,祖籍江苏太仓,1948年生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98年6月,朱棣文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6、崔琦——美籍华人物理学家
崔琦,生于河南平顶山,1951年只身远赴香港,后考入香港大学并赴美留学。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2000年6月,崔琦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他也是继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朱棣文之后,第六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
7、高行健——法籍华人作家
1940年生于江西赣州,1987年移居法国。2000年10月,时年60岁的他因“作品的普遍价值,刻骨铭心的洞察力和语言的丰富机智,为中文小说和艺术戏剧开辟了新的道路”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并因此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华语作家。
8、钱永健——华裔生物化学家
钱永健,1952年生于纽约,是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堂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2008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9、高锟——华裔物理学家
1933年11月4日出生于上海,祖籍江苏金山,为光纤通讯、电机工程专家,华文媒体誉之为“光纤之父”,普世誉之为“光纤通讯之父”(Fatherof Fiber Optic Communications),曾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2009年,与其他两人共享诺贝尔物理学奖。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10、屠呦呦是唯一华人
提到屠呦呦,很多人没有忘记那一年她为中国医学界带来的荣耀。她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2011年9月,因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2015年10月,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11、莫言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生于山东省高密市。1980年代中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幕幕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
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出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地叙述,陌生化地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2011年8月,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2012年10月11日,莫言因其“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是中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Ⅶ 根据诺贝尔基金会谈谈如何理财
现在中国的理财产品有很多, 最好的应该算由中石油,中化股,国资委入股的北京石油交易所,俗称北油所,做的石油投资方面的理财,这个相对来说风险小一点,有百分之25的保本理财产品,其他的有贵金属理财,或者股票基金,这些相对来说上市的时间太久,而事实上反映这些理财都没有带给人们好的利益,我所说北油所的石油投资,仅个人建议,站在北油所的角度讲,既然国资委中石油入股肯定是要做大,做大的话第一批客户不赚钱不可能做大,所以这个是我推荐的一个原因之一,仅供参考。
Ⅷ 诺贝尔基金会的理财历程
笔者曾采访诺贝尔基金会现任总经理迈克·索尔迈,对基金会的机构及其运作有了一定的了解。诺贝尔基金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如何让钱生钱,这样才能保证诺贝尔奖的金额。管钱是很累的,如何让钱生钱而又不致造成损失,这让基金会很伤脑筋。根据1901年瑞典国王批准通过的评奖规则,这笔基金应投资在“安全的证券”上,这也正是诺贝尔本人的初衷。对“安全的证券”,当时人们将其理解为“国债与贷款”,也就是以固定的财产作抵押,中央或地方政府作担保,能支付固定利息的国债或贷款。那时有许多国债都以黄金来支付利息。股票市场则碰都不能碰,因为它风险太大,弄得不好会“血本无归”。
基金会在前50年遇到了许多挫折。税务问题是其中之一。
基金会成立的时候,人们还没想过税收问题,尽管诺贝尔遗嘱监护人一直要求对该基金会的投资活动进行税收豁免,但没人理会。1914年以前,基金会交纳的税率为10%,还勉强能维持。到了1915年,瑞典政府通过了一项“临时国防税”,使基金会的交税率成倍提高。1922年,当年的累征税负超,已大于1923年的诺贝尔奖金了。所以,1923年的奖金创下了历史最低值。
从此以后,关于是否该给基金会免税,一直是瑞典议会的议题。这场旷日持久的讨论持续了几十年。直到1946年才有了结果:议会同意基金会享受免税待遇。瑞典议会的这一决定,也感染了美国人,美国规定从1953年起,诺贝尔基金会在美国的投资活动享受免税待遇。
基金会的投资开始从保守转向积极。1953年,政府允许基金会可独立进行投资,可将钱投在股市和不动产方面。这是基金会投资规则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改变。20世纪60、70年代,如以瑞典克朗计,诺贝尔奖金数额的确增加了许多,但因瑞典克朗数次贬值,奖金的实际价值并未增多,诺贝尔基金的数额也是如此。到了80年代,股市增长迅速,基金会的资产不断增值,不动产也在不断升值。但在1985年,瑞典又提高了不动产税,使得基金会的收益大打折扣。两年后,基金会作出一项重要决定:将基金会拥有的所有不动产转到一家新成立的上市公司名下,这家公司有个有趣的名字叫“招募人”。后来,基金会将持有的“招募人”公司股票全部出售,这正好赶在1990年初瑞典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于是大大发了一笔。
2000年1月1日,基金会的投资规则有了新的改进,允许将资产投资所得用于颁奖,而不像过去那样,用来发奖金的钱只能来自于直接收入,即利息和红利。它也意味着基金会可将更高比例的资产用来投资股票,以获得更高的回报和更高的奖金数额。
按照诺贝尔当初的意愿,较为理想的诺贝尔奖金额,应能保证一位教授20年不拿薪水仍能继续他的研究。1901年的诺贝尔奖金数额为15万瑞典克朗,即相当于一位教授20年的工资。此后,奖金数额不断缩水,到了20世纪30年代,诺贝尔奖金已只相当于1901年的三分之一。以后,诺贝尔基金数额虽逐年扩大,但因瑞典克朗的数次贬值,一直到不了1901年的水平。直至1991年才首次超过1901年时的实际价值(按1901年价值计,约为3100万克朗)。那年以后,诺贝尔奖金一直在100万美元左右。诺贝尔基金已增长到40亿瑞典克朗。
由于诺贝尔基金会理财有方,世界上许多国家也纷纷效仿。设于1985年的日本两项大奖“日本奖”和“京都奖”,以奖金数额论,与诺贝尔奖属一个档次。他们就是根据诺奖的模式设立和操作的。为此,他们还为诺贝尔基金会捐了巨额的资金。1985年4月20日,日本科学技术基金在举行首届颁奖仪式后,为瑞典诺贝尔基金会设立一项特别奖,奖金为4500万日元,以“认可诺贝尔基金会自1901年以来在促进科学与国际理解上所起的作用”。1985年11月10日,京都的INAM0RI基金会将首届“京都奖”颁给了诺贝尔基金会,以“按照诺贝尔奖的精神推动科学、技术和艺术发展”。另外,瑞士的巴尔赞(BALZAN)基金会,也将其设立的首届大奖,约100万瑞士克朗奖给诺贝尔基金会,恭贺诺奖成功运作60年。
Ⅸ 诺贝尔基金是如何赚钱的
诺贝尔奖每年都会吸引大家的眼球。但对于普通人来说,除了关注哪个人获奖之外,还对他的财富来源很感兴趣。 诺贝尔基金会每年发布奖项必须支付高达500万美元的奖金。许多人会问:诺贝尔基金会的基金到底有多少?事实上,诺贝尔基金会的成功,除了诺贝尔本人在100年前捐献一笔庞大的基金外,更重要的是归功于诺贝尔基金会的理财有方。诺贝尔基金会成立于1896年,当时诺贝尔捐献了980万美元。由于该基金会成立的目的是用于支付奖金,管理不允许出现任何的差错。因此,基金会成立初期,其章程中明确规定基金的投资范围,应限制在安全且固定收益的项目上,如银行存款与公债。这种保本重于报酬率、安全至上的投资原则,的确是稳重的做法。但牺牲报酬率的结果是:随着每年奖金的发放与基金运作的开销,历经50多年后,到1953年该基金会的资产只剩下300多万美元。眼见基金的资产将消耗殆尽,诺贝尔基金会的理事们及时觉醒,意识到投资报酬率对财富积累的重要性,于是在1953年做出突破性的改变,更改基金管理章程,将原来只准存银行与买公债的做法,改变为应以投资 股票、房地产为主的 理财观。资产管理观念改变后,就此扭转了基金的命运。1993年基金的总资产滚动累积至2亿多美元。
Ⅹ 诺贝尔基金会属于什么样的基金资金具体都是投向哪里相比较市面主流的基金收益率算好的吗
从1991年开始,随着诺贝尔基金投资范围的扩大,发给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奖金也急剧提升。直至今日,诺贝尔基金会的董事局依然只有9位成员。而其管理的资产已从创立时的3100万瑞典克朗提升至29.7亿瑞典克朗。
诺贝尔基金会是如何投资的?
诺贝尔奖金1年缩水200万
诺贝尔基金会在瑞典的注册代码是802002—4462,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注册代码。同样古老的还有基金会所属的那栋大楼,宽大的会议室里,挂着诺贝尔的油画,画中穿着笔挺西服的诺贝尔,倚着木椅,眼望后方,身前的桌子上放着能代表他大化学家身份的各类试剂瓶。会议室两侧墙上,则挂着早期和现在的诺贝尔奖章图案。不过,与金灿灿的真实奖章不同的是,图案是银色的。
早在2009年,诺贝尔基金会执行长萧曼曾透露,“在2008年金融海啸最严重的时候,诺贝尔基金已经损失了近五分之一的投资额,在经济不景气的冲击下,未来不排除削减诺贝尔基金的可能性。”之后的两年,诺贝尔奖金仍然维持在1000万瑞典克朗。
2012年6月11日,诺贝尔基金会对外宣布,由于基金的投资回报严重不足,将诺贝尔每个奖项从去年的140万美元至仅110万美元。莫言就拿到了110万美元左右的奖金。
“今年的盈利恶化,主要是由于在股票资产类别的投资组合的变化。”据诺贝尔基金年报显示,2011年诺贝尔基金总净资产收益率下降了2.6%,账面净利润为-1920万瑞典克朗,而2010年实现账面净利润6800万瑞典克朗。相比于2010年,诺贝尔基金会出现了高达9000万瑞典克朗的利润差额。
从诺贝尔基金2011年股票投资的情况来看,全年所投资的股票价值总额为13.15亿瑞典克朗,占诺贝尔基金会总投资资本的47%,2011年,所投股票亏损了1900多万瑞典克朗。
“诺贝尔基金会投资资本市场,出现小幅度亏损是很正常的。相比于诺贝尔奖金近30亿瑞典克朗的规模,1900多万瑞典克朗的亏损,幅度还不到总资产的1%,应该不是诺贝尔奖金减少的主要原因。”银河证券的高级经济学家苑德军曾分析称。
确实,诺贝尔基金会各项费用开支的上升,也是2011年财务状况的一个主要变化。
2011年全年,“诺贝尔日”和“诺贝尔周”活动的费用支出上涨了400万瑞典克朗,行政开支由2000万瑞典克朗增加到了2060瑞典克朗,其中与诺贝尔基金会网站相关的费用支付增加,但由于2011年较低的办公管理费用和直接拥有物业的费用对网站开支产生了对冲的效果,全年行政开支仅增加了60万瑞典克朗。
在股票亏损,费用支出上升的同时,诺贝尔基金的其他方面的投资却收到比较不错的收益。2011年投资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收益率达到3.3%,所投资的房地产基金的价值增长了3.4%,对冲基金投资组合上涨了5.7%,私募股权市场投资更是得到了12%的回报率。
据苑德军分析称,诺贝尔奖缩水的原因只能是全球经济形势的不景气,由于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目前仍看不到复苏的迹象,何时能够走出困境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在这样的背景下,诺贝尔基金会在资本市场上的投资回报率肯定也会降低,所以选择减少奖金发放额度,勒紧裤腰带过一过紧日子就不难理解了。“一旦世界经济形势好转,投资回报率有所提高,诺贝尔基金会完全可以把奖金额度再度提高,所以诺贝尔奖金的增加和减少,也可以反映出世界经济的冷暖。”
“降低奖金额度是基于对当前以及今后几年金融市场走势的判断。欧美糟糕的经济形势很有可能再延续一段时间,因此得‘节衣缩食’。”诺贝尔基金会执行董事海根斯腾(Lars Heikensten)曾对奖金的减少回应称,“如果未来腾挪出空间了,我们可以再把奖金涨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