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的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產生的原因
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來源於兩個方面:負債方和資產方。由負債方引起的流動性風險主要源於商業銀行很難在不受損失的情況下變現資產或者被迫以較高成本融入資金來滿足負債持有人即時提取現金的需求;資產方引起的流動性風險是指表外業務的貸款承諾。考慮到我國商業銀行的實際情況,本文主要分析由負債方引起的流動性風險。
(一)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期限不相匹配
商業銀行的負債業務即資金的主要來源有存款、同業拆借、央行存款、從國際貨幣市場借款和發行金融債券等,其中具有短期性質的存款佔了絕大部分比重;而商業銀行的資金主要運用於貸款、貼現、證券投資、中間業務、表外業務等,其中貸款業務在商業銀行資產構成中佔了絕對比重,而這些貸款以盈利性較高的中長期貸款為主。在這種資產負債結構下,當市場發生突然變動,客戶大量提取額度的情況下,如果其它要素不變,銀行便很難在不受損失的情況下將其資產變現而滿足其流動性需求,從而產生流動性風險,因為銀行流動性保持是一個在時間上連續的過程,現期的資產來源和運用會影響未來的流動性需求和供給,靠短期拆借來維持流動性只能產生惡性循環。
(二)經濟環境的變化
1、中國資本市場的迅速發展對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控制的影響。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中國資本市場得到了迅速發展,而在這其中,無論是從市場規模還是對國民經濟的影響力來看,股票市場都居於領先地位。因此我們主要分析股票市場的發展對商業銀行流動性的影響。
首先,從總體上看,我國股市的發展還很不成熟,經常大起大落,當熊市轉為牛市時,大量的短期性銀行存款便從居民的存款賬戶上轉到居民的證券賬戶,使短期內銀行的流動性需求激增,在流動性供給不能相應增加的情況下,便產生了流動性風險。而在牛市轉熊市時,銀行短期存款大量增加,不僅增加了銀行的經營成本,而且這種存款很不穩定,易帶來流動性風險隱患。
其次,眾所周知,我國的新股發行一向一本萬利,因此常常獲得超額認購。許多企業和機構出於追逐利潤的目的,在新股發行時將大量資金在企業存款賬戶和證券公司間來回轉賬,隨著股市的大起大落,來回轉賬既造成了銀行資金來源的不確定性,又擴大了流動性負債的波動性,使銀行流動性風險增加。
第三,股票市場的發展改變了很多企業的融資方式,那些經營良好、效益突出的企業為了降低籌資成本,紛紛改制上市,從證券市場吸收資金獲得發展,而這些企業很多是銀行的優質客戶和貸款對象,當這些企業改變融資方式,資金需求從長期性貸款需求轉向短期性的周轉性貸款之後,從總體上說,銀行的貸款質量下降,流動性風險增加。
2、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流動性的影響。隨著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進展,利率水平逐步由市場的資金供給和需求決定。利率市場化將對企業和居民的融資和理財行為產生深刻影響,從而影響商業銀行的流動性。例如,當預期利率要下降時,為了減少財富的損失,此時居民儲蓄存款會相應增加,而貸款則會因為未來成本的下降而轉為在未來進行,此時貸款需求減少,這時銀行一般不會產生流動性風險;而當居民和企業預期利率上升時,為了減少未來融資成本,現時企業的貸款需求會突然放大;而居民的儲蓄意願會向後推遲,造成銀行的預期資金來源減少,從而造成銀行流動性供給不足,產生流動性風險。此外,當銀行存在資金利率缺口時,利率的變化將會對銀行利率資產和負債產生影響,進而影響到銀行的資產負債流動性。
3、經濟過熱發展對商業銀行流動性的影響。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國內經濟開始加速發展,投資需求旺盛,房地產、鋼鐵、水泥、電力等行業呈現出過度投資的跡象,除少部分資金外,絕大部分投資資金都來源於銀行信貸,信貸資金大規模集中於幾個行業的發展,中間孕育著很高的流動性風險,一旦行業進行周期性調整或者市場需求發生變化,銀行的呆壞賬必然大量增加,資產遭受嚴重損失,從而資產流動性下降,流動性風險增加。此外,在經濟高漲時期,央行將會執行緊縮性的貨幣政策,貨幣供應規模下降,銀行籌集資金的成本上升,主動性負債的能力受到削弱,從而負債的流動性下降,也會產生流動性風險。
『貳』 商業銀行理財產品中存在著哪些風險
理財產品通常都不保本。您可以根據理財產品的期限,收益,風險等級等來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
目前,我行的個人理財產品在主頁上有公布,您可以進入主頁,點擊「理財產品」-「個人理 財產品」-「搜索」,分類您需要的產品信息。如需建議,請聯系客戶經理了解。(溫馨提示:購買前請詳細閱讀產品說明書)
『叄』 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有哪些
做理財看三點:收益、安全和流動。從這三點來看,相比其他理財渠道,銀行理財都不太好。
銀行理財大多為代銷基金、證券、信託、保險、二級市場等金融機構的產品和衍生品,本身這些產品和衍生品的收益就不高,銀行還對投資人收取託管費、銷售費(即代銷費)和管理費(超出預期部分歸銀行所有),以致給投資人的剩下的收益就沒有多少了,一般只有6%左右,無法抵禦通貨膨脹。
從安全性來看,銀行代銷的理財產品比較安全,一般從R1到R4的風險級別理財產品都可以保證本金,不過銀監會還是規定除存款外理財業務都不能承諾保本保息,因為只要投資就是有風險的,銀行有責任向消費者揭示任何潛在的風險。有少數較小的商業銀行,比如城商行會在風險揭示中說可以保證本金和收益,以吸引投資人,這是違反規定的。但是有一點你得清楚,銀行理財在風險揭示書中會寫,風險由投資人自己承擔。
流動性有目共睹,銀行理財中途不能贖回,而且需要募集期、贖回期之類的清算期,這些時期不給投資人收益,銀行白用你的錢。我有個同事做銀行理財,協議書上寫T+1贖回,結果等了一個星期才把錢打回來。
『肆』 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在哪裡如何防範
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
1、知情權受侵犯
從理財產品銷售的實踐來看,客戶知情權遭受侵犯最容易引發相關法律風險。表現在:理財產品對於投資去向約定不明;投資標的的表述不確定或含糊不清。有的理財產品的有關法律文件僅授權銀行用客戶資金投資某類產品,但是對這些產品缺乏描述和限定。投資產品的背景缺乏披露,尤其是直接影響客戶收益指標和風險的因素缺乏揭示。
2、不當宣傳或不當銷售行為
如私自口頭承諾,誇大預期收益,掩飾或故意不提及產品的投資風險,或者突破認購協議和產品說明書等有關法律文件的約定而擅自對客戶進行口頭宣傳或承諾;書面宣傳資料與交易法律文件分離,兩者不一致、不協調或不銜接。
3、風險提示不到位
理財產品的風險提示問題是引發客戶糾紛的最核心環節。如在產品名稱中顯示有誘惑性、誤導性或承諾性收益安排的字樣;用過於專業化的語言來描述產品風險,並有意將風險抽象化或模糊化;在認購協議和產品說明書中有關風險提示的表述處於不明顯的位置,或將風險因素分散在不同的條款,有意淡化風險;使用引用性表述,不直接將風險記載於產品的核心法律文件中。
4、營業機構或個人違規承銷或代銷理財產品
此類違規行為,在目前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銷售中,因其具有隱蔽性,一般不易被發現,倘若出現關聯理財類公司高管「跑路」或不利丑聞,對銀行業的信譽及代理理財銷售,畢將帶來不小的沖擊。
風險防範措施:
1、做好信息公示
信息公示或者說信息披露,是消除理財產品知情權受侵犯和風險提示不到位所引發風險的一種重要方式。做好信息公示,要求理財產品在設計和營銷的過程中,相關當事方,充分說明相關產品的資金用途、投資風險及產品背景,避免因投資方援引消費者知情權受侵害抗辯權,引起不必要的訴訟風險的發生。同樣,做好信心公示,也有利於減少不當宣傳及不當銷售行為的發生,充分保護雙方的合法權益。
2、規范宣傳、營銷行為
從理財產品的實踐來看,大多數產品均能做到最基本的信息公示,相關法律糾紛多發生在營銷階段。所以,規范營銷行為在理財產品的營銷中就顯得尤為重要。規范營銷行為,要求銀行從業人員在產品的營銷過程中,基於產品自身的要求,做好宣傳、銷售及重要信息的提示,避免用過度專業的術語來描述產品,堅決杜絕誇大或隱瞞有關產品重要風險提示情況的發生,避免陷入虛假宣傳或欺詐營銷的法律風險,做到合理合法營銷。
3、加強營銷監管建設
由於銀行從業者的特殊性,根據銀監會要求,商業銀行基本都已建立專業營銷隊伍,並已按要求持相關專業資格證上崗,但營銷隊伍素質參差不齊、魚龍混雜,相關專業資質證書取得流於形式、無證上崗的現象仍時有發生。加強營銷隊伍建設不僅要關注營銷人員的業務素質,也要關注營銷人員的道德素養,防範道德風險的發生。商業銀行或地方銀監部門,可以通過建立營銷人員定期輪崗制度或者電話回訪制度等加強監管,防範營銷人員道德風險的發生,避免營業機構或個人違規承銷或代銷理財產品的行為發生。
『伍』 銀行理財可能會碰到哪些風險
為推動銀行理財回歸資管業務本源,逐步有序打破剛性兌付,實現「賣者有責」「買者自負」,未來銀行將通過設立理財子公司開展資管(理財)業務。且銀行理財子公司發行的公募理財產品,應當主要投資於標准化債權類資產以及上市交易的股票,因此未來銀行理財產品不再像以前一樣只有「固收」類產品,也有股票權益類資產,這類產品也就具有一定的「波動風險」,大家需要做好充分識別。
您也可以關注「銀行智能存款」產品,按照存款保險保障制度,50W以內100%賠付。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平台上就有一些包括活期、定期銀行存款產品,如活期產品「三湘銀行活期」,提前支取收益3.9%左右,隨時存取,當日起息,節假日無限制,任意自然日支取,當日實時到賬,無交易日限制,無限額限制;如定期銀行存款產品「振興智慧存」,滿期收益率在4.8%左右。
具體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下載鏈接」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陸』 銀行理財業務的存在問題
(一)理財市場不規范,導致惡性競爭
2005年前,商業銀行推行理財業務目的並不完全是為了增加中間業務收入,而在於爭奪存款、提高市場份額。一些銀行採取盲目承諾高保本收益率,甚至採取搭售儲蓄存款的方式銷售理財產品,將個人理財產品演變為變相高息攬儲的工具。不少股份制商業銀行甚至在虧損讓利的條件下推出理財產品,以理財產品為競爭手段吸引中高端客戶、爭奪零售客戶資源。而國有商業銀行推出個人理財產品的主要目的是應對股份制商業銀行的同業競爭,鞏固中高端客戶,減少客戶流失。
(二)理財人員知識結構不健全,專業的理財規劃師嚴重缺乏
個人理財業務是一項綜合性的業務,要求理財人員不僅要了解銀行的各項產品和功能,還要掌握證券、保險、房地產等行業的相關知識。目前銀行理財人員知識構成較為單一,具備理財規劃師資格的就更少了。由於缺乏對個人理財業務熟悉的人才,銀行理財師隊伍建設可能成為銀行理財業務發展的瓶頸。自2007年1月1日起中國政府允許外資銀行經營人民幣業務起,中國理財規劃師人才的爭奪戰已進入白熱化階段,目前各地金融機構理財規劃師已成搶手人才。06年理財規劃師持證人數不過2萬人。人才匱乏亟待培養。麥肯錫的一項調查資料表明,2006年中國的個人理財市場增長到570億美元,專業理財成為我國最具發展潛力的金融業務之一。與理財服務需求不斷看漲形成反差,我國理財規劃師數量明顯不足。我國國內理財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一個成熟的理財市場,至少要達到每三個家庭中就擁有一個專業的理財師,這么計算,中國理財規劃師職業有20萬人的缺口,僅北京市就有3萬人以上的缺口。在中國,只有不到10%的消費者的財富得到了專業管理,而在美國這一比例為58%。
(三)理財產品營銷不規范,產品透明度不高
部分銀行在推銷理財產品時,沒有清楚、全面地告知客戶該理財產品的收益和風險,甚至為了完成發售任務,採取模糊收益率、弱化風險提示等手段誤導投資者,或吸引不適合該理財計劃的客戶購買。在中國社科院日前發布的《2008年銀行理財產品評價報告》中,匯豐、花旗、恆生、東亞等6家中外資銀行因理財產品的運作信息缺乏透明度而登上了報告中的「黑名單」。報告指出,在信用類和利率類產品方面,光大銀行和招商銀行信息不明產品合計佔全部不明產品的3/4,尤其是光大銀行,其不明產品佔到本行產品的77.59%。而外資銀行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問題最為嚴重。在人民幣和外幣的股票產品中,外資銀行的不明產品占其全部產品的比重分別高達78.6%和32.9%,遠高於中資銀行的33.3%和11.1%。
(四)對公眾理財知識的宣傳教育力度不夠
客戶對於理財產品的認知尚不成熟,理性投資理念尚未完全樹立,投資風險意識比較淡薄。最近很多針對銀行理財產品「零收益」、「負收益」現象的投訴事件也隨之增多。理財產品的投訴除了部分是源自銷售人員的誤導以外,實際上相當一部分都是投資者對於風險的應急能力以及金融知識欠缺導致的。據調查有近八成的消費者對理財業務知之甚少。
(五)理財業務售後服務不到位
從各商業銀行理財實踐活動看,客戶在理財過程投訴乃至訴訟最多的是開放式基金、代理證券業務、代理保險業務、個人賬戶黃金買賣、個人賬戶外匯買賣業務、個人理財業務等理財流程問題。雖然商業銀行個人金融業務不斷創新,但相關的業務咨詢、功能介紹、金融導購等售後服務卻嚴重滯後,使得許多居民對個人金融服務項目一知半解,無法真正享有服務。
(六)風險揭示不到位
部分銀行在向客戶推薦銀行理財產品時,沒有向客戶揭示銀行理財產品的資金投向、還款來源以及銀行理財產品存在的風險。甚至有的銀行理財經理口頭告訴客戶,他們的理財產品是保本保收益的,誤導部分客戶。
『柒』 請問銀行的理財產品怎麼分析風險
隨著我國存款保險制度的實施,連商業股份制銀行都允許破產了。。。
也就是說定期存款都允許按比例折損了,更何況有百分之百安全的理財產品么。。。
大致上不同銀行根據客戶能承受的風險系數不同,大致上分這么幾塊理財。。。
1、人民幣類貨幣基金理財;2、各保險銀行代銷類(這個嚴格意義上不算理財,但是國內卻因為理財市場的巨大蛋糕,弄出了投機性質的短期保險)3、銀行貴金屬類保險;4、代銷國債;5、隨著QDII和QFII的政策解禁,靈活機動的外匯結算也也孕育而生。
大致上就這5類,少數外資也有專業外匯類信託或者資管類(FOF,基金中的基金)因為市場份額暫時還比較小,且大多數客戶屬於PE性質,就暫不列入分析了。。。
大家都知道,風險一向是和收益成正比的,所以相對來說1和4類產品可以歸結到穩健類理財,風險小收益小,年化一般在3-5%之間,主要是受央行前天公布的降准政策刺激,應該會調低貨幣類收益,各類互聯網"寶寶"類產品自然也要接地氣和銀行接軌不遠了。。。再加上四大行在銀聯帶領下逐步封殺第三方機構,"寶寶們"的秋天很快就要來臨了。。。
接下來說說2和3,我個人認為偏向風險中上,在不考慮倫敦交易所、蘇黎世交易所 以及紐交所還有香港交易所,緊緊天交與上交所,國內主要交割平台來說,杠桿比例一般控制不是很離譜,並且止損點一到即可強行平倉來保護投資者,我個人認為還是可以操作看看的,畢竟有時間的話22小時不間斷交易還是滿刺激的一件事。。。保險么,就沒啥好說的了,我個人認為可以買點,但是違規銷售太多,產品介紹與實際保單完全兩回事,這是行業通病,我只能說可以買一份不是那麼變態的保險吧。。。
最後說5,因為離開銀行太久,我們當初政策還是不允許的,也沒有太好建議,我只能這么說一句,如果你沒有對沖基金在後面補的話,很難玩的。。。不過有一點不錯,萬一對賭輸掉,還可以馬上辦簽證去消費回來。。。
大致上就這么幾類,2、3、5我個人認為是在很難界定年收益多少算是平均線。。。所以就不列出來了,生活中有人賺了缽盈盆滿,那麼必然有人虧的血本無歸的。。。總的來說還是那句話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這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能夠採納。。。
『捌』 商業銀行理財產品一般會存在哪些潛在風險
理財產品的風險主要有:市場風險、信用風險、利率風險、匯率風險、不可抗力風險和道德風險。任何理財產品收益與風險都是對等的,若預期收益率是同期限存款利率兩倍以上,那麼風險自然也不會小。因此,投資者在投資錢得給自身做個風險承受能力的評估在進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