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風險是指利率的變動導致債券價格與收益率發生變動的風險。債券是一種法定的契約,大多數債券的票面利率是固定不變的(浮動利率債券與保值債券例外),當市場利率上升時,債券價格下跌,使債券持有者的資本遭受損失。因此,投資者購買的債券離到期日越長,則利率變動的可能性越大,其利率風險也相對越大。 固定票面利率的債券價格受市場利率變動的影響,當市場利率上升時,債券價值下降,反之則債券價格上升。這是由於當市場利率上升時,固定票面利率的債券原票面利率較低,因此現金流量對投資者的吸引力下降,從而導致債券價值下降。反之當市場利率下降時,固定票面利率就相對上升,帶來的現金流量就顯得比較有吸引力,因此債券價值上升。對投資者來說,以某種投資金額購買債券,當市場利率變動時,其投資的債券價值也會變動,造成不確定的風險。此種利率風險是屬於市場風險,也即市場利率變動造成債券市場價格不確定的風險。 當票面利率>市場利率時,則債券價格>面額,這時債券就是溢價債券。 當票面利率<市場利率時,債券價格<面額,這時債券就是折價債券。 當票面利率=市場利率時,債券價格=面額,這時債券就是平價債券。 債券價格受市場利率變動影響程度受到下列因素的影響: 1、到期期限:到期日越長,利率風險越高。 2、票面利率:票面利率越低(表示存續期間長,回收期較長),利率風險越高,零息債券利率風險最高。 3、是否存在隱含選擇權:如可贖回債券,價格不會超過贖回價格,所以價格就比較確定。 4、到期收益率:到期收益率越低,利率風險越大。債券價格與到期收益率的關系為一凸度,因此到期收益率下跌時價格上升的幅度與到期收益率上升時價格下跌的幅度並不相同。 這里特別要講到浮動利率公司債券的風險。因為浮動利率公司債券的票面利率定期重設,所以債券的價格會隨接近面額風險變小。 利率風險的衡量單位有兩種: 1、價格變動百分比:當利率變動1%時,債券價格變動的百分比。 2、價格金額變動:當利率變動1%時,債券價格金額絕對數值的變動。 對利率風險,可採取的防範措施是分散債券的期限,長短期配合。如果利率上升,短期投資可以迅速找到高收益投資機會,如若利率下降,則長期債券就能保持高收益。總之,一句老話: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
Ⅱ 如何規避債券的利率風險
1、重新定價風險
重新定價風險是最主要的利率風險,它產生於銀行資產、負債和表外項目頭寸重新定價時間(對浮動利率而言)和到期日(對固定利率而言)的不匹配。通常把某一時間段內對利率敏感的資產和對利率敏感的負債之間的差額稱為「重新定價缺口」。只要該缺口不為零,則利率變動時,會使銀行面臨利率風險。70年代末和80 年代初,美國儲貸協會危機主要就是由於利率大幅上升而帶來重新定價風險。
該風險是普遍存在的,我國商業銀行目前也面臨著重新定價風險。
2、基差風險
當一般利率水平的變化引起不同種類的金融工具的利率發生程度不等的變動時,銀行就會面臨基差風險。即使銀行資產和負債的重新定價時間相同,但是只要存款利率與貸款利率的調整幅度不完全一致,銀行就會面臨風險。我國商業銀行目前貸款所依據的基準利率一般都是中央銀行所公布的利率,因此,基差風險比較小,但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特別是與國際接軌後,我國商業銀行因業務需要,可能會以libor為參考,到時產生的基差風險也將相應增加。
3、收益率曲線風險
收益曲線是將各種期限債券的收益率連接起來而得到的一條曲線,當銀行的存貸款利率都以國庫券收益率為基準來制定時,由於收益曲線的意外位移或斜率的突然變化而對銀行凈利差收入和資產內在價值造成的不利影響就是收益曲線風險。收益曲線的斜率會隨著經濟周期的不同階段而發生變化,使收益曲線呈現出不同的形狀。正收益曲線一般表示長期債券的收益率高於短期債券的收益率,這時沒有收益率曲線風險;而負收益率曲線則表示長期債券的收益率低於短期債券的收益率,這時有收益率曲線風險。根據中國國債信息網公布的有關資料顯示,我國商業銀行2004年底持有的國債面值已經超過3萬億元。如此大的國債余額在負收益率曲線情況下, 收益率曲線風險非常大。
4、選擇權風險
選擇權風險是指利率變化時,銀行客戶行使隱含在銀行資產負債表內業務中的期權給銀行造成損失的可能性。即在客戶提前歸還貸款本息和提前支取存款的潛在選擇中產生的利率風險。
由於我國自1996年以來先後8次下調存貸款利率,許多企業紛紛「借新還舊」,提前償還未到期貸款轉借較低利率的貸款,以降低融資成本;同時個人客戶的利率風險意識也不斷增強,再加上我國目前對於客戶提前還款的違約行為還缺乏政策性限制,因此,選擇權風險在我國商業銀行日益突出~
Ⅲ 如何規避債券的利率風險
您好,面對債券的利率風險應採取的防範措施是分散債券的期限,長短期配合,如果利率上升,短期投資可以迅速的找到高收益投資機會,若利率下降,長期債券卻能保持高收益。
Ⅳ 債券投資:如何應對利率風險
利率風險,是指由於市場利率變動對債券投資收益影響的可能性。利率風險是債券投資中的最重要的風險,可分為價格風險和再投資風險兩部分。(1)價格風險。一般來說,市場利率與債券價格呈反向變化:當市場利率上升時,債券價格下跌;當市場利率下跌時,債券價格上升。在各種證券中,債券受利率的影響最大,因為發行協議規定了債券的票面利息,而且是預先知道的。市場利率變動對債券價格變動的影響有兩個特點:一是債券期限越長,價格變動幅度越大;二是債券的息票利率越低,價格波動幅度越大。(2)再投資風險。這種風險主要產生於附息式債券,因為附息式債券的本金到期才能歸還,利息則是按一定時期支付。該種債券的到期收益中包括了利息的再投資風險,如果投資者定期獲得利息後不再進行投資,或者再投資的收益率低於預期收益率,那麼,投資者最終所能獲得的債券實際收益率必將小於預期。因此,若在債券持有期內市場利率下降,使得所獲債息無法按預期的利率進行投資,這就會給投資者造成再投資風險。
Ⅳ 如何防範債券利率風險
債券利率風險防範方法:
分散投資購買不同期限不同品種以及不同行業的發行主體發行的債券可以有效防範利率再投資風險
Ⅵ 債券投資的風險與規避有哪些
(一)違約風險
規避方法:違約風險一般是由於發行債券的公司或主體經營狀況不佳或信譽不高帶來的風險,所以,避免違約風險的最直接的辦法就是不買質量差的債券。在選擇債券時,一定要仔細了解公司的情況,包括公司的經營狀況和公司的以往債券支付情況,盡量避免投資經營狀況不佳或信譽不好的公司債券,在持有債券期間,應盡可能對公司經營狀況進行了解,以便及時做出賣出債券的抉擇。同時,由於國債的投資風險較低,保守的投資者應盡量選擇投資風險低的國債。
(二)利率風險
規避方法:應採取的防範措施是分散債券的期限,長短期配合,如果利率上升,短期投資可以迅速的找到高收益投資機會,若利率下降,長期債券卻能保持高收益。總之,一句老話: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
(三)購買力風險
規避方法:對於購買力風險,最好的規避方法就是分散投資,以分散風險,使購買力下降帶來的風險能為某些收益較高的投資收益所彌補。通常採用的方法是將一部分資金投資於收益較高的投資方式上,如股票、期貨等,但帶來的風險也隨之增加。
(四)變現能力風險
規避方法:針對變現能力風險,投資者應盡量選擇交易活躍的債券,如國債等,便於得到其他人的認同,冷門債券最好不要購買。在投資債券之前也應考慮清楚,應准備一定的現金以備不時之需,畢竟債券的中途轉讓不會給持有債券人帶來好的回報。
五)再投資風險
規避方法:對於再投資風險,應採取的防範措施是分散債券的期限,長短期配合,如果利率上升,短期投資可迅速找到高收益投資機會,若利率下降,長期債券卻能保持高收益。也就是說,要分散投資,以分散風險,並使一些風險能夠相互抵消。
六)經營風險
規避方法:為了防範經營風險,選擇債券時一定要對公司進行調查,通過對其報表進行分析,了解其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信譽等。由於國債的投資風險極小,而公司債券的利率較高但投資風險較大,所以,需要在收益和風險之間做出權衡。
Ⅶ 債券投資的風險防範規避方法有哪些
(二)利率風險 債券的利率風險,是指由於利率變動而使投資者遭受損失的風險。毫無疑問,利率是影響債券價格的重要因素之一:當利率提高時,債券的價格就降低;當利率降低時,債券的價格就會上升。由於債券價格會隨利率變動,所以即便是沒有違約風險的國債也會存在利率風險。
規避方法:應採取的防範措施是分散債券的期限,長短期配合,如果利率上升,短期投資可以迅速的找到高收益投資機會,若利率下降,長期債券卻能保持高收益。總之,一句老話: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
(三)購買力風險 購買力風險,是指由於通貨膨脹而使貨幣購買力下降的風險。通貨膨脹期間,投資者實際利率應該是票面利率扣除通貨膨脹率。若債券利率為10%,通貨膨脹率為8%,則實際的收益率只有2%,購買力風險是債券投資中最常出現的一種風險。實際上,在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由於國民經濟一直處於高通貨膨脹的狀態,我國發行的國債銷路並不好。
規避方法:對於購買力風險,最好的規避方法就是分散投資,以分散風險,使購買力下降帶來的風險能為某些收益較高的投資收益所彌補。通常採用的方法是將一部分資金投資於收益較高的投資方式上,如股票、期貨等,但帶來的風險也隨之增加。
(四)變現能力風險 變現能力風險,是指投資者在短期內無法以合理的價格賣掉債券的風險。如果投資者遇到一個更好的投資機會,他想出售現有債券,但短期內找不到願意出合理價格的買主,要把價格降到很低或者很長時間才能找到買主,那麼,他不是遭受降低損失,就是喪失新的投資機會。
規避方法:針對變現能力風險,投資者應盡量選擇交易活躍的債券,如國債等,便於得到其他人的認同,冷門債券最好不要購買。在投資債券之前也應考慮清楚,應准備一定的現金以備不時之需,畢竟債券的中途轉讓不會給持有債券人帶來好的回報。
違約風險違約風險,是指發行債券的借款人不能按時支付債券利息或償還本金,而給債券投資者帶來損失的風險。在所有債券之中,財政部發行的國債,由於有政府作擔保,往往被市場認為是金邊債券,所以沒有違約風險。但除中央政府以外的地方政府和公司發行的債券則或多或少地有違約風險。
Ⅷ 債券風險及規避方法
不錯,不錯!!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