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磚家,對金融衍生品僅僅有粗鄙的理解:
以次級貸款為例。當金融機構A向不符合條件的申請人發放貸款時,由於風險太高,於是,將這個債權與其他債權一起打包成一個金融產品(衍生品)轉手賣給另一個金融機構B或者投資人C,然後,B或者C也覺得風險高,於是又把這個債權專賣給別的機構或者投資人。這就是為什麼衍生品市場規模巨大的原因。而且,這樣的操作並不會把風險規避掉,而是在不斷的專賣過程中,風險也隨之不斷轉移,而最後持有衍生品的人,就是風險的最終買單者。
『貳』 金融衍生工具是怎樣套期保值、規避風險的
金融衍生工具是基於或衍生於金融基礎產品(如貨幣、匯率、利率、股票指數等)的金融工具。與其他金融工具不同的是,衍生工具自身並不具有價值,其價格是從可以運用衍生工具進行買賣的貨幣、匯率、證券等的價值衍生出來的。這種衍生性給予創新工具以廣闊的運用空間和靈活多樣的交易形式。
如期貨衍生產品與基礎工具的結合,即有外匯期貨、股票期貨、股票指數期貨、債券期貨、商業票據期貨、定期存單期貨等形形色色的品種。
金融衍生工具最初是用於規避風險,由於其具有以小搏大的高杠桿作用,逐漸成為投資者賺取利潤的絕佳手段。
所謂套期保值,就是在期貨市場上買進(或賣出)與現貨市場數量相當,但交易方向相反的商品期貨合約,以期在未來某一時間通過賣出(或買進)期貨合約來補償和沖抵因現貨市場上價格變動所帶來的實際價格風險。套期保值交易的目的就是最大程度地減少價格波動風險所帶來的不利後果。
舉個例子:
例如在農業生產中,持續的乾旱、洪澇和病蟲害會使棉花減產,影響種棉者的收益。從另一方面講,乾旱也會導致棉花經營部門及紡織企業在買進棉花時付出更高的價格,而這又會直接影響市場中棉花及其製品的價格。因次,包括農業、棉花加工業、商業在內的各經濟部門都不可能擺脫不同程度的價格波動,即價格風險。而正確利用棉花期貨市場的套期保值交易則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這些因價格波動而引起的不利後果。
棉花期貨的套期保值交易之所以能取得保值效果,是由於現貨市場價格和期貨市場價格通常受同一,經濟因素的影響,要漲都漲,要跌都跌,並且在運動方向上具有市場趨同性,即期貨合約臨近交割期時,現貨價格和期貨價格大致相同,兩者間的差價趨於零。這樣,棉花的生產者、加工著、經營者及消費者就可以利用期貨市場價格與現貨市場價格在方向的趨同性,通過在期貨市場採取一個與現貨市場相反方向的交易行為達到盈虧互補的目的。
套期保值交易者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公司,他們大都十一持有棉花等待將來出售,或計劃在將來的某一時間購進棉花。他們所關心的是在他們將來實際銷售和購買棉花的時候,價格會不會出現與現在相比不利於他們的情況。而棉花期貨市場正好為他們提供了這種保護。例如某紡織企業2個月後要購進一批棉花,若屆時棉花價格上漲,該企業就會遭受損失,但是,如果該企業在棉花期貨市場上進行套期保值,就可以避免這些損失。
『叄』 求期貨市場規避風險的案例
其實,對於企業大部分投資期貨都是為了規避風險,套期保值.也就是說在期貨市場上與現貨市場上進行數量相等方向相反的交易.因為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的價格波動是相同的,所以通過這一原理起到規避風險,套期保值的作用.
『肆』 找一個金融危機的例子,分析其如何發生,後果,金融衍生品。以及金融衍生品的作用的看法(好或者不好)
2008年的美國次貸危機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嗎?
簡單說啊:銀行貸款給百姓買房,然後銀行把這些貸款中質量較差的部分打包,賣給承銷機構,再經過評級公司評級後,賣給下家(投資公司),然後再賣給廣大投資者(銀行創新這樣的金融衍生品,是為了控制自己的風險).然後,房價下跌,這些金融衍生品一般杠桿率相當高,房價跌不太多,就會有很多購買金融衍生品的投資者破產,包括大的投資機構,這些投資機構里也有商業銀行(或與銀行有聯系的資金),這樣連鎖下去,保險這些金融衍生品的保險機構也破產,這就形成了金融海嘯,是個連鎖反應,起因是房價下跌,結果是金融機構破產(監管不利也是原因之一).
金融衍生品的作用:很難說它好還是不好,它可以盤活資產,這是優點,從降低銀行風險的角度來看,銀行可以拿到真金白銀,還把風險轉嫁了,主要轉嫁給下家,承接這些金融衍生品的債券公司,用高杠桿率來吸引投資者購買,這樣做的話,就把風險瞬間擴大,最後一旦出事,導致結局難以收拾,其實只要杠桿率別太高,還是有益的,主要是這個高不高的難以拿捏,人在錢面前就會失去理智,而他還覺得現在是自己最理智的時候.
『伍』 如何利用金融衍生品做好風險管理
如何對金融衍生品進行風險管理
目前來說,金融市場上的金融衍生品可以大致分成四個基礎類別,分別是遠期、期權、期貨和互換。
1.遠期、期貨、期權和互換
企業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對於原材料的價格很敏感,其成本也受原材料價格的直接影響,而利率上漲也會直接加大企業的融資成本。這兩方面構成了企業的價格風險。而金融衍生產品則剛好可以把企業在這兩方面所面臨的價格風險進行規避。因為金融衍生產品的這個特性,其對於企業所面臨價格風險時產生的抵補頭寸就是企業進行有效風險管理的重要資源。而實際操作中,不同的金融衍生產品也在風險管理上有著不同的操作差異。
目前的金融市場中,權利義務對稱型的金融衍生品有遠期、期貨和互換三種。只有買方具有一定權力的則是期權產品,也就是說其損益與前三種金融衍生產品的權利義務對稱不同,呈現的是完全不對稱的價格損益表現。正是由於這些區別,企業在選擇金融衍生產品時就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當企業的目標是完全化解風險時,就可以選擇損益對稱型的金融衍生品(遠期、期貨和互換)。這種對自稱型的金融衍生品對於現貨頭寸上的損益是可以實現實時抵補的,也就達成了完全化解不確定風險的目標。但當企業的風險管理目標只是想部分消除對自身有損的影響時,可選擇損益不對稱型的金融衍生品,即期權產品。這類最基本的期權產品可以把企業資產控制在一定風險范圍內進行管理。
以上所說的幾種僅為最基本的金融衍生品,在實際金融市場中,有著各種各樣的金融衍生品可以用作企業金融風險的規避工具。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最適合的金融衍生品進行風險管理。
2.在基礎類別上構建新的金融衍生品
在實際金融市場中,企業的風險管理有著不同的需求,這也就促進了基礎類別的新金融衍生品的發展。總的來說,有組合、重構與現有工具用到新標的市場三種方法可以進行新金融衍生品的創建。
組合是指把兩種基礎類別金融衍生品進行簡單組合,即生成新的金融衍生品,目前市場上,遠期互換即為遠期與互換的組合。可撤銷遠期、范圍遠期與參與遠期則都是由遠期與期權進行組合後構成的不同產品。在組合中,期權間的相互組合可以形成跨式、勒式與蝶式組合。
重構則主要應用於對遠期和期貨兩種基礎類別。如互換重構可以通過重構現金流性質來形成遲設互換或者差異互換。期權重構則是通過對標的資產進行重構形成期貨期權、互換期權與復合期權。
而現有工具用到新標的市場則有力地拓寬了金融衍生品的應用空間。它意味著把標的的范圍從資產拓寬到了風險指數、電力衍生品、房地產互換、商品價格指數、新興經濟金融工具的期貨和期權、災難保險期貨和期權、商品價格指數期貨和期權等。不僅提高了企業風險管理的效率,同時也拓寬了金融衍生品的發展道路。
『陸』 什麼是金融衍生品,它們主要都有那些,怎樣避免它們帶來的風險危害...
什麼是金融衍生品
http://www.qzwb.com 2008年08月01日 00:00:00 來源:泉州晚報
金融衍生品通常是指從原生資產派生出來的金融工具。金融衍生產品的共同特徵是保證金交易,即只要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證金就可進行全額交易,不需實際上的本金轉移,合約的了結一般也採用現金差價結算的方式進行,只有在滿期日以實物交割方式履約的合約才需要買方交足貸款。因此,金融衍生產品交易具有杠桿效應。保證金越低,杠桿效應越大,風險也就越大。國際上金融衍生品種類繁多。金融衍生品根據產品形態。可以分為遠期、期貨、期權和掉期四大類。
遠期合約和期貨合約都是交易雙方約定在未來某一特定時間、以某一特定價格、買賣某一特定數量和質量資產的交易形式。期貨合約是期貨交易所制定的標准化合約,對合約到期日及其買賣的資產的種類、數量、質量作出了統一規定。遠期合約是根據買賣雙方的特殊需求,由買賣雙方自行簽訂的合約。因此,期貨交易流動性較高,遠期交易流動性較低。
掉期合約是一種交易雙方簽訂的在未來某一時期相互交換某種資產的合約。更為准確地說,掉期合約是當事人之間簽訂的在未來某一期間內相互交換他們認為具有相等經濟價值的現金流的合約。較為常見的是利率掉期合約和貨幣掉期合約。掉期合約中規定的交換貨幣是同種貨幣,則為利率掉期;是異種貨幣,則為貨幣掉期。
期權交易是買賣權利的交易。期權合約規定了在某一特定時間、以某一特定價格買賣某一特定種類、數量、質量原生資產的權利。期權合同有在交易所上市的標准化合同,也有在櫃台交易的非標准化合同。
股指期貨合約是金融衍生品的一種。(瑞達)
『柒』 找一個金融危機的例子,分析其如何發生,後果,金融衍生品。以及金融衍生品的作用的看法
次貸危機,CDS
信用違約互換(Credit Default Swap,CDS)又稱為信貸違約掉期,也叫貸款違約保險,是目前全球交易最為廣泛的場外信用衍生品。ISDA(國際互換和衍生品協會)於1998年創立了標准化的信用違約互換合約,在此之後,CDS交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信用違約互換的出現解決了信用風險的流動性問題,使得信用風險可以像市場風險一樣進行交易,從而轉移擔保方風險,同時也降低了企業發行債券的難度和成本。
貸款違約保險的內容是:
定義:
A:申請貸款者
B:放貸者(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
C:保險提供者
流程:
A向B申請貸款,B為了利息而放貸給A,放貸出去的錢總有風險(如A破產,無法償還利息和本金),那麼這時候C出場,由C對B的這個風險予以保險承諾,條件是B每年向C支付一定的保險費用。如萬一A破產的情況發生,那麼由C補償B所遭受的的損失。
信貸違約掉期是一種新的金融衍生產品,類似保險合同。債權人通過這種合同將債務風險出售,合同價格就是保費。如果買入信貸違約掉期合同被投資者定價太低,當次貸違約率上升時,這種「保費」就上漲,隨之增值。
CDS(信用違約掉期)是一種發生在兩個交易對手之間的衍生產品,類似於針對債券違約的保險。CDS的購買者通常向賣方付款,購買某種債券如果違約,可從賣方獲得的賠償,合同可能長達一至五年。其價格以BP表示,價格越高代表雙方認為債券違約的可能性越大。1000個BP即相當於1標准合同為針對1000萬美元的債券,每年要付年保險費100萬美元。
CDS也常常會被對沖基金、投資銀行等用於對賭某家公司的未來是否會破產,而交易者並不真的持有某家公司的債券。美國CDS的市場規模巨大,覆蓋的債券和貸款的市場高達62萬億美元。
在CDS合約中,CDS買方定期向CDS賣方支付一定的費用,這個費用一般用基於面值的固定基點表示。如果不出現信用主體違約事件,則CDS賣方沒有任何現金流出;而一旦信用主體出現違約,CDS賣方有義務以現金形式補償債券面值與違約事件發生後債券價值之間的差額,或者以面值購買CDS買方所持債券。CDS賣方可由主承銷商或商業銀行等第三方來擔任,並且可以在銀行間市場或其他市場進行CDS的交易,從而轉移自身的擔保風險。
在企業債券發行中引入信用違約互換,可以實現企業、CDS買方、賣方三方的共贏。對企業來說,通過發行附有CDS的企業債券,不僅可以降低債券的發行門檻,擺脫對銀行擔保的依賴,而且有利於提高債券的信用等級,降低融資成本。從CDS買方角度看,通過支付一定的費用可以實現對企業信用風險的有效規避,獲取穩定的收益。從CDS賣方來看,公司通過收取相應費用實現自身的收益,並且可以通過出售CDS進行擔保風險的對沖。
同時,在企業債券發行中引入違約擔保互換,有助於促進我國金融市場的發展和完善。首先,CDS轉移了企業債券的擔保風險,使銀行系統風險下降,從而保障了銀行資產的安全性;其次,CDS推動了我國債券品種的多樣化,豐富了債券市場的投資產品,為市場提供了多樣化的投資工具,可以滿足不同風險偏好投資者的需求;再次,CDS對於我國創新金融產品,發展真正意義的信用產品,對於市場對信用風險定價的重視都會起到積極的作用。其交易將實現固定收益類產品的信用風險在買賣雙方之間的轉移。在交易中,CDS的買方按標的資產面值的一定比例定期向賣方進行支付,直到到期或指定的違約事件的發生為止。而賣方在違約事件發生時或在到期日向買方支付標的資產的面值。
由此可見,金融衍生品市場的首要功能是規避風險,這是金融衍生品市場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而防範風險的主要手段是套期保值。
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第二個功能是價格發現。金融衍生品市場集中了各方面的參加者,帶來了成千上萬種關於衍生品基礎資產的供求信息和市場預期,通過交易所類似拍賣方式的公開競價,形成了市場均衡價格。金融衍生品的價格形成有利於提高信息的透明度,金融衍生品市場與基礎市場的高度相關性,提高了整個市場的效率。
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第三個功能是套利。金融衍生品市場存在大量具有內在聯系的金融產品,在通常情況下,一種產品總可以通過其他產品分解組合得到。因此,相關產品的價格應該存在確定的數量關系,如果某種產品的價格偏離這種數量關系時,總可以低價買進某種產品,高價賣出相關產品,從而獲取利潤。
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第四個功能是投機。市場上總存在一些人希望利用對特定走勢的預期來對未來的變化進行賭博,構造出一個原先並不存在的風險。投機者通過承擔風險獲取利潤,只要是在透明公開的條件下進行,投機是有利於促進市場效率的。
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第五個功能是構造組合。利用金融衍生品可以對一項特定的交易或風險暴露的特性進行重新構造,實現客戶所預期的結果。
以上功能都是從金融衍生品市場本身的角度討論的,屬於微觀方面的功能。微觀功能的發揮必定導致其宏觀效應。因此,從宏觀角度看,金融衍生品市場具有以3個功能。
1.資源配置功能。
金融衍生品市場的價格發現機制有利於全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一方面,衍生品市場近似於完全競爭市場,其價格接近於供求均衡價格,這一價格用於配置資源的效果,優於用即期信號安排下期生產和消費。所以,衍生品市場形成的價格常常成為一個國家,甚至全世界范圍內的價格。另一方面,金融衍生品市場的價格是基礎市場價格的預期,能反映基礎市場未來預期的收益率。當基礎市場預期收益率高於社會資金平均收益率時,社會資金就會向高收益率的地方流動。
2.降低國家風險功能。
國家風險包括政治風險、經濟風險、金融風險。這三種風險是密切相連的,具有極強的互動關系。1997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首先是出現金融風險,進而引發經濟風險和政治風險。金融衍生品市場對降低國家風險具有重要作用,它首先體現在衍生品市場可以降低金融風險,提高金融體系的效率。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發展增加了金融產品的多樣性,擴大了金融體系的流動性,為借款人提供了進入新市場的途徑和規避風險的方法,從總體上降低了融資成本。其次,金融衍生品市場對降低國家經濟風險、政治風險也有重要作用。如一個國家能否對其外匯儲備進行套期保值,如何規避由於匯率變動造成的外債風險等等,都將影響國家的經濟風險。相對而言,對政治風險的影響是間接的。
『捌』 如何使用金融衍生品規避風險
舉幾個例子說明吧:
1.某基金按監管要求需要持倉保持在60%以上,並且只能持有大型而富有流通性的能源類股票,該經理人根據調研分析,認為未來半年內能源類股票趨勢不樂觀,所以他在持倉60%的情況下,使用15%的現金購買了買跌期權,當股票下跌時候,他所持有的期權價值呈非線性增長,彌補了部分損失,減少了虧損,這是一種對沖。
2.某大型航空公司經營國際航線,對於未來一年銷售和成本的預算中,可以利用的只有年初的油價,在計算下來,目前定價中,佔大部分成本的燃油價格必須維持在目前水平才能盈利,所以,該公司財務管理人員決定與卷商訂立油價遠期合同,以確保未來未知的成本。(注意,對沖跟對賭的根本區別是航空公司有『自然倉位』因為經營過程中他們希望油價越低越好,他們所避免的是油價上升帶來的虧損也同時放棄了油價下跌時帶來的額外利潤,而卷商在訂立合約後也會有專業的交易員在市場上不斷的買賣石油現貨來平衡風險,而不會置之不理)
3.某油管建造公司承包了一個歐洲國家的天然氣管道工程,支付方式是歐元,按工程進度分批支付,但是國內公司無論是薪酬還是成本核算都是按照人民幣現價做的報價,在簽署合同後,工程公司會找到卷商,與他們訂立匯率遠期,以確保收益,相當於預先確定收款時候的匯率(關於自然倉位跟上述的航空公司一樣的)
4.某績效優異的國內公司(A公司)希望在美國拓展市場,希望在美國融資一筆錢,但是因為該公司在美國的全資分公司無論在信貸額度,或者是業務熟悉度上都與美國的金融機構交往不深,所以美國的金融機構要求的利率相當的高,所以A公司的找到了某國際投行,而通過該投行的業務網,A公司通過國內公司的業務記錄和信貸額度以低廉的利率(RMB基礎+某點)借到了需要的錢,而投行以它的客戶關系找到了跟A公司所處位置相反的B公司(美國公司想借人民幣),B公司在美國以相對低廉的價格借到了美元,而往後,B公司支付人民幣利率給中間人,A公司支付美元利率給中間人,結果是兩家公司的借貸成本都得到了減少,通過匯率掉期這一種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