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險投資 > 個人儲蓄曲線呈

個人儲蓄曲線呈

發布時間:2021-12-02 10:40:15

㈠ 如果儲蓄減少導致IS曲線向什麼方向移動,這是為什麼,希望有圖解,

IS曲線向右上方移動
IS曲線的移動 :投資增加或者儲蓄減少,IS曲線向右上方移動;投資減少或者儲蓄增加,IS曲線向左下方移動.
①投資函數的移動,如果某種原因使自主投資e增加,投資曲線向右上方移動,IS向右上方移動.反之e減少,IS左下方移動.
②儲蓄函數移動,人們儲蓄願望增強,每一收入水平上人們增加了儲蓄,儲蓄曲線向左上方移動,IS左下方移動.反之IS右上方移動.

㈡ 袁泉 胡海春主編的 《經濟學教程》復習提綱

wk_ad_begin({pid : 21});wk_ad_after(21, function(){$('.ad-hidden').hide();}, function(){$('.ad-hidden').show();});

《宏觀經濟學》復習提綱

5 平均儲蓄傾向:是指儲蓄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公式為:APS=S/Y
邊際儲蓄傾向:是儲蓄增量與可支配收入增量之比。以MPS表示。ΔS表示儲蓄增量,ΔY表示收入增量,則MPS=△S/△Y
從消費函數C=C0+bY中能夠得出儲蓄函數,即S=S=S0+sY
式中,S0表示不隨收入變化而變化的儲蓄,S0=-C0,它為負值,表明消費者在沒有收入時,必須靠借債度日,存在負儲蓄;s為邊際儲蓄傾向,sY為隨著個人可支配收入變化而變化的儲蓄。
平均消費傾向與平均儲蓄傾向互為補數,如下式:APC+APS=1
邊際消費傾向和邊際儲蓄傾向互為補數,如下式:MPC+MPS=1
(三)投資函數 投資也稱為「資本形成」,它表示在一定時間內資本的增量,即在一定時間內生產能力的增量。投資是一個「流量」概念,而資本則是一個「存量」概念。
投資者作出投資決定時,首先將資本邊際效率(r)和市場貸款利率(i)進行比較。
如果r>i投資增加,如果r<i,投資減少,如果r=i,投資不增不減。
所謂「資本邊際效率」是企業投資支出增加最後一單位貨幣所帶來的報酬增量。根據凱恩斯的觀點,資本邊際效率是遞減的,這是凱恩斯的三大基本心理規律之一。一方面,隨著投資的增加,對資本品的需求擴大,就會使資本品價格上升;另一方面,隨著投資的不斷增加,產品數量增多,供過於求,就會使產品價格下降或形成庫存積壓,從而使預期收益下降,資本邊際效率遞減的結果,投資者不願較多投資或減少投資,從而投資需求和有效需求不足,導致經濟危機和失業。
如果資本邊際效率不變或下降,可以得出的投資函數為:I=I(i),投資隨利率的下降而增加,隨利率的提高而減少。
三、兩部門國民收入決定
(一)簡單凱恩斯模型
此模型假定社會上僅有居民戶和企業兩部門。用Y表示總收入(因是兩個部門,沒有政府存在,Y為可支配收入),用AE表示總支出,如果Y=AE,此時的國民收入為均衡國民收入,這也意味著總供求相等。 因為Y=AE,AE=C+I;Y=C+S,I=S,所以,可以使用收入—支出法及儲蓄—投資法兩種分析方法研
究兩部門國民收入決定。
1、收入—支出法
根據Y=AE,可得出均衡國民收入均衡條件是Y=C+I。圖中橫軸Y為國民收入,縱軸C,I為消費支出和投資支出,45°線上任意一點均表示總收入等於總支出。AE=C+I,即消費曲線與投資曲線所表示的總支出曲線,該曲線與45°線相交於E點,經濟處於均衡狀態。E點是家庭想要有的消費支出與企業想要有的投資之和正好等於總收入,此時的收入為均衡的國民收入。
E點的左邊總收入低於總支出,市場出現供不應求,企業必將提高產量和就業水平,從而增加收入。
E點的右邊總收入高於總支出,市場出現供過於求,企業必將減少產量和就業水平,從而減少收入。
因此,不論在E點的左側,還是在E點的右側,經濟都會根據市場的供求情況進行調整,使收入增加或減少,直至達到均衡國民收入水平。
C,I
Y=A

E

45。 0 Y0
Y

2、儲蓄——投資法
國民收入均衡條件是AE=Y,Y=C+S,AE=C+I則S=I,因此,國民收入的決定也可以通過研究儲蓄與投資的關系來進行。
圖中,橫坐標代表國民收入,縱坐標S,I分別表示儲蓄和投資;S曲線為儲蓄曲線;I曲線為投資曲線,這里的投資假定是自主投資,和國民收入的變化沒有關系,每年的投資是一個常數,投資曲線必然是一條與橫坐標平行的水平線。I曲線和S曲線相交於E點,該點為均衡點,表明均衡國民收入為Ye,即家庭部門想要的儲蓄正好等於企業部門想要投資的數量。
E點的左側,I>S,表明當年生產的剩餘產品(總產品中未消費掉的部分)不能滿足投資支出的需要。不足的部分只能由以前生產的產品加以彌補,這就引起存貨意外的減少。這一信號必定刺激廠商增加生產,從而使收入水平提高。
E點的右側,S>I,表明投資支出不能吸收當年生

《宏觀經濟學》復習提綱

6 產的全部剩餘產品。這就形成存貨意外的增加(產品積壓)。這一信號使得廠商減少生產,從而使收入水平下降。
總之如果離開了E點,S與I之間處於失衡狀態,只有到達E點S=I,表明當年剩餘產品的供給(S)恰好等於對剩餘產品的需求(I)。國民收入回到均衡水平。 I,S S I E I
0
Y0
Y

以上兩種方法所得出的結果是一致的,收入與支出、儲蓄和投資決定了同一均衡的國民收入水平。 (二)國民收入的兩個缺口——蕭條缺口和膨脹缺口
宏觀經濟總供給與總需求達到平衡時的國民收入,稱作均衡的國民收入。達到充分就業時的國民收入均衡,簡稱為潛在收入。潛在收入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最大的國民收入。而非充分就業時的國民收入均衡,簡稱為均衡收入。在現實經濟生活中,一般為均衡收入。
當一個國家的均衡的國民收入小於充分就業國民收入時,便出現了蕭條缺口,當均衡國民收入大於充分就業國民收入時,便有了膨脹缺口。
C, I
充分就業線 C2+I2 D
C + I E

C1+I1 A
0 Y0 Ye Y1 Y

圖中,縱軸代表總需求或總支出,橫軸代表總供給或總收入,45°C線上每一點表示總需求=總供給,
Ye為最大產量線(充分就業線)。
C+I是實現充分就業均衡所要求的總需求曲線,它與Ye線相交於E點,所以在E點上,既無失業也無通貨膨脹,這就是充分就業均衡點。
C1+I1為實際總需求線,它與Y1線相交於A,這時的實際總需求低於充分就業要求的總需求,這時有效需求不足,表示廠商出現了未計劃的存貨,產品賣不出去,需解僱工人,減少生產,以求均衡,因此GNP下降到Y0。從客觀經濟的角度看,政府應該阻止這種現象發生,AE稱為蕭條缺口。
C2+I2是另一條實際的總需求曲線,與Ye線相於D,這時實際的總需求高於與充分就業相適應的總需求,這時有過並需求,但該經濟在Ye已達最大產量,無法滿足需要,唯一的可能是價格上升(通貨膨脹)。ED稱為膨脹缺口,政府需採取措施消除通脹缺口。
(三)乘數效應 1、乘數:國民收入變動量與引起這種變動量的最初注入量的比例。
2、投資乘數:是收入增加量與投資增加量之間的比率。同KI表示投資乘數,△Y表示國民收入增量,△I表示投資增量,則KI=△Y/△I,投資乘數的計算公式為KI=1/1-MPC ,式中MPC為邊際消費傾向。
3、消費支出乘數:指收入增加量與消費增加量之間的比率。用KC表示消費支出乘數,則KC=△C/△I
四、三部門國民收入決定 五、四部門國民收入決定
第五講 貨幣的需求和供給
一、貨幣定義和度量
貨幣:購買商品和勞務或者清償債務時被廣泛接受的物品。
貨幣層次的劃分:M0=現金(鈔票+硬幣,不包括商業銀行庫存現金)
M1=M0+活期存款(支票帳戶存款)

M2=M0+全部存款
M1被稱為狹義貨幣,M2被稱為廣義貨幣。西方經濟
學當中使用的貨幣概念一般指M1。 二、貨幣需求(流動偏好)
(一)貨幣需求
貨幣需求是指人們願意以通貨和活期存款的形式保有財富的要求,又稱流動性偏好。貨幣需求理論是研究人們持有貨幣的動機和決定貨幣需求量的因素。

《宏觀經濟學》復習提綱

7 西方經濟學家認為,產生流動性偏好的動機主要有:(1)交易動機;(2)預防動機;(3)投機動機。 1、交易動機和預防動機
交易動機是指消費者個人和企業為應付日常交易需求而保持一部分貨幣的動機。交易性貨幣需求的大小取決於收入水平和利率因素。交易性貨幣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數,是利率的減函數。
預防動機是指預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貨幣的動機。預防性貨幣需要量同樣是收入的增函數,是利率的減函數。
如果用L1代表交易動機和預防動機所引起的貨幣需求量,用Y代表收入,i代表利率,則該貨幣需求函數可表示為:L1=L1(y,i)
2、投機動機
是指人們為了抓住有利的獲得投機利益的機會而保留一部分貨幣的動機。
一般認為,貨幣的投機需求與收入無關,只與利率有關。利率提高,貨幣的投機需求則減少;反之,利率降低,貨幣的投機需求則增加。這是因為當利率水平低時,一般證券價格一定高(證券價格=證券收益/利率),利率水平已低,則未來更低的可能性較小,提高的可能性較大,也就是說未來的證券價格更高的可能性較小,下跌的可能性較大。因此,這時寧願保持貨幣而不持有證券,即貨幣的投機需求量較大。如果利率水平低到臨界點,貨幣的投機需求變得無窮大時,即人們將全部的證券全部換成貨幣時,就出現了所謂的「流動性陷阱」。 如果用L2表示貨幣的投機需求,用i表示利率,則:
L2=L2(i)
流動性偏好就是由上面三種動機所決定的全部貨幣需求量之和。如果用L表示貨幣的總需求量,則 L=L1(Y,i)+l2(i),簡化為L=L(Y,i)
(二)貨幣數量論
MV=PY是費需交易方程式 1、傳統貨幣主義:MV=PY
2、現代貨幣主義:MV=PY 3、後凱恩斯主義:MV=PY
符號上加「一橫」表示該變數傾向不變。 三、貨幣供給 (一)貨幣供給
貨幣供給是一存量指標,它表明一個國家或地區在某一時點上所擁有的貨幣數量。
(二)影響貨幣供給的三大行為主體 1、中央銀行
2、商業銀行
3、公眾
(三)商業銀行的存款創造與存款乘數
存款創造指中央銀行新增一筆通貨流入銀行後,經很行體系連續存貸所引致的成倍的存款總額。 以(△Dd)R表示商業銀行准備金增加引起的活期存款創造,以(△Dd)C表示現金發行增加引起活期存款創造。以△Dd表示總的活期存款創造,可得出下式: 1 (△Dd)R=△R rd+e+K+rtt
1
(△Dd)C=△C rd+e+K+rtt
1
∴(△Dd)= (△R+△C)rd+e+K+rtt 1
=(△H)rd+e+K+rtt 式中,rd表示活期存款法定準備金率;e表示超額
准備金率;K表示通貨占活期存款比率(提現率);rt
表示定期存款准備金率;t表示定期存款與活期存款的比例;△H表示基礎貨幣增量。

1
其中, rd+e+K+rtt 稱為存款乘數或存款擴張倍數。
(四)中央銀行控制的基礎貨幣與貨幣供給量
1、基礎貨幣(高能貨幣)
現金發行和商業銀行准備金構成了中央銀行的負債。中央銀行的負債在存款創造從而貨幣供給的決定過程中在某種意義上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把中央銀行的負債即現金發行和商業銀行准備金之和稱為基礎貨幣,則H=C+R。基礎貨幣的增加就是商業銀行准備金的增加和現金發行的增加,則△H=△C+△R 2、貨幣乘數與貨幣供給量的決定
按M1的統計口徑,貨幣供給為現金和活期存款之和,即MS=C+Dd,則增加的貨幣供給△MS=△C+△Dd
=K·△Dd+△Dd

1+K
1+K
∴△MS= rd+e+K+rtt 式中 ,rd+e+K+rtt 為貨幣乘數。

四、貨幣供求均衡
貨幣均衡通常指在一定利率下的貨幣供給量(MS)等於貨幣需求量(L)。如果MS>L,均衡利率水平下降,

《宏觀經濟學》復習提綱

8 如果MS<L,均衡利率水平提高。
貨幣均衡是一個由均衡到失衡,再由失衡回復到均衡的不斷運動的過程。
第六講 宏觀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一、宏觀經濟政策的四大目標及相關理論 (一)物價穩定(避免通脹和通縮)
1、通貨膨脹 (1)含義和度量
通貨膨脹是指多種商品和勞務的貨幣價格總水平持續明顯的上漲的過程,或者說是貨幣價值持續下跌的過程。
衡量通貨膨脹程度的指數主要有消費物價指數,批發物價指數和GDP沖減指數。
(2)分類 按通貨膨脹的原因可劃分為需求拉動型、成本推動型、結構失調型和預期助動型等幾種類型。 按通貨膨脹的表現形式可分為公開型和隱蔽型兩種。
按物價水平上漲的程度可分為爬行式、溫和式、奔騰式和惡性通貨膨脹。
(3)通脹對經濟的影響
它對財富和收入起著重新分配的作用;它對產量、就業和經濟增長也能發生影響。
2、通貨緊縮
物價總水平明顯持續下跌的過程。通貨緊縮時期抑制消費和投資,失業規模擴大,經濟增長速度下降;並由於企業償債能力和貸款意願不強,銀行呆壞賬增多,加大金融風險
(二)充分就業
1、失業與充分就業的含義
失業指勞動力沒有就業,但積極地尋找工作或等待返回崗位的一種狀況,處於此狀況的勞動力被稱為失業者。
充分就業指在一個經濟中,在一定的工資率下,所有能工作而且願意工作的人都能找到工作。
失業與充分就業的概念,並不單純指勞動力因素,也包括了對資本及其他資源的使用狀況。因為勞動力的使用總是和資本及其他資源連在一起的。
2、失業種類
(1)自願失業;(2)摩擦性失業;(3)結構性失業;(4)非自願失業。
前三種失業被認為是正常的失業現象,因而雖被計入失業率,但並不算真正的失業。這種失業率被稱
為「自然失業率」,充分就業概念包含著一定程度的「自然失業率」。 3、奧肯定律
美國經濟學家阿瑟·奧肯發現失業率與實際國民生產總值之間存在著一種高度負相關關系,這被稱為奧肯定律。奧肯定律的內容是:失業率如果超過充分就業的界限(通常以4%的失業率為標准)時,每使失業率降低1%,實際國民生產總值則必然增加3%。(也有的經濟學家提出為2.5%),反之,失業率每增加1%,實際國民生產總值則會減少3%。以g代表代表超過自然失業率之上的失業率給實際GNP帶來損失的百分比,以U代表自然失業率,一般為4%,以u代表實際失業率,以a代表超過自然失業率之上的失業率和實際GNP之間負向關系的系數,按奧肯的計算,該系數為3。因此,超過自然失業率之上時每增加1%的失業率而使實際GNP下降的百分比的公式是:g=a(u-u)
4、失業和通貨膨脹的關系——菲利普斯曲線 菲利普斯曲線是1958年英國經濟學家菲利普斯繪制的表示貨幣工資變動率與失業率之間相互關系的曲線。在一個坐標圖形上,如橫軸表示失業率,縱軸表示貨幣工資變動率,則貨幣工資變動率與失業率之間關系大體上可呈現為一條負向傾斜的曲線,它表示:貨幣工資上漲率越高,失業率越低,反之亦然。 西方經濟學家認為,工資是產品成本主要構成部分,從而對產品價格有決定性影響,因此他們把菲利普斯曲線描述的那種關系延伸為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的替代關系:失業率高,通脹率就低;失業率低,通脹率就高,並認為二者之間這種替代關系可為政府進行總需求理論提供一份可供選擇的菜單,即通脹率或失業率太高時,可用提高失業率的緊縮政策或提高通脹率的擴張政策來降低通脹率或降低失業率,以免經濟過分波動。
(三)熨平經濟的周期性波動及追求長期經濟增長
1、 經濟周期
經濟周期是指經濟從高漲到低潮上下反復波動的循環過程。
種類:(1)「長周期」或「長波」,其長度平均約50年左右,由前蘇聯經濟學家康德拉耶夫提出,故又稱為「康德拉耶夫周期」。
(2)「建築周期」。其長度平均約15年到20年左右,由美國經濟學家庫茲涅茨提出,故又稱為「庫茲涅茨周期」。 (3)中長期或中波。其長度平均約8年到10年,由法國經濟學家朱格拉提出,故又稱為「朱格拉周期」。

《宏觀經濟學》復習提綱

9 
(4)短周期或短波。其長度平均約40個月,由美國經濟學家基欽提出,故又稱為「基欽周期」。
此外,還有兩種經濟的波動形式:季節性波動和不規則波動。
階段:繁榮、衰退、蕭條、復甦。 (2)經濟周期理論
內生經濟周期理論;外生經濟周期理論;實際經濟周期理論。
2、經濟增長
(1)經濟增長的定義 經濟增長是指一國經濟活動能力的擴大,其衡量標准就是一國商品和勞務總量,即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狀況,或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狀況。經濟增長不同於經濟發展,經濟發展是指一國由不發達狀態轉入發達狀態。經濟發展不僅包括了經濟增長,而且還包括社會制度、經濟結構等的變化。
(2)經濟增長的源泉
經濟增長的源泉主要是勞動數量增加和質量提高,資本存量的增加,技術進步和資源配置效率提高。
(3)經濟增長模型
現代經濟增長理論的重點在於研究經濟穩定增長的長期條件,也就是在長期內如何達到較低的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以及在適當經濟條件下的經濟增長率這一目標,注重研究如何控制各種經濟變數使其滿足穩定增長條件。為了表述、說明各經濟變數間的關系,經濟學家們建立起各自的教學模型,並用它來概括經濟增長的理論。這些模型主要有哈羅德—多馬模型、新古典增長模型及新劍橋模型。
(4)經濟增長極限理論
又稱「零經濟增長論」。產生於60年代末70年代初,70年代美國學者梅多斯等人出版了《增長的極限》一書,建立一個「世界模型」,研究以下五個方面的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1)加速的工業化;(2)快速的人口增長;(3)廣泛的營養不良;(4)有限資源的耗竭;(5)日益惡化的環境。他們認為為避免世界經濟的崩潰,就要採取措施,建立一個持續的生態平衡環境,控制經濟發展,實行「零經濟增長」。
(四)國際收去平衡(略)
二、宏觀財政政策的運用
宏觀財政政策包括財政收入政策(主要是稅收政策)和財政支出政策(主要是政府的公共工程支出、政府對商品和勞務的購買、政府對居民戶的各種支付
等)。
(一)古典學派的「健全財政」思想
(二)凱恩斯主義的「補償財政」思想 (三)凱恩斯主義宏觀財政政策手段 1、自動穩定器
指財政制度本身所具有的減輕各種變數或者說干擾對GDP沖擊的內在機制。它包括:累進的個人和公司所得稅;失業救濟金的發放;農產品價格維持的實行;公司和個人儲蓄。
2、「相機抉擇」的財政手段
政府在進行需求管理時,可以根據市場情況和各項調節措施的特點,機動地決定和選擇當前究竟採取哪一種或哪幾種措施。
一是變動公共工程等政府支出方案 二是變動政府轉移支付支出 三是變動稅率
3、政府購買支出乘數,轉移支付乘數,稅收乘數。
政府購買支出乘數KG= 1/1-MPC 政府轉移支付乘數KGT= MPC /1-MPC 政府稅收乘數KT = MPC /1-MPC
(稅收乘數為負值,表示收入隨著稅收的降低而減少,隨著稅收的增加而減少)
政府稅收乘數小於政府支出乘數,它的幅度為一個MPC因子,其原因是當政府在支出增加1元時,這1元錢會直接花在國民收入上。而當政府減少1元稅收時,這1元中只有一部分花費在消費上,另一部分會儲蓄起來。這種對1元錢做出的不同反應,就足以將稅收乘數降至支出乘數以下。用同樣的道理也可以說明政府購買支出乘數大於政府轉移支付乘數。
三、宏觀貨幣政策的運用
(一)貨幣政策
是指調節整個經濟社會的貨幣供給量的政策。 (二)貨幣政策工具
一是公開市場業務:指中央銀行在債券市場上購買或出售政府債券,以增加或減少商業銀行的准備金,從而調節貨幣供給的政策手段。
二是變動再貼現率:再貼現率是商業銀行向中央銀行借款時的利率。
三是改變法定準備金率:法定準備金率指中央銀行規定的各存款貨幣銀行必須遵守的存款准備金占其存款總額的比率。

㈢ 消費曲線與儲蓄曲線有什麼關系呢

消費曲線的函數表達式是:C=α+βY,其中α代表必不可少的自發性消費,即收入為0時舉債或動用過去的儲蓄也要有的基本;βY表示引致性消費,即收入變化帶來的消費變化;β代表的是邊際消費傾向,即增加每一元的收入用於消費的部分。一般來說是一個大於0小於1的數。儲蓄曲線的函數的表達式是:S=Y-C=-α+(1-β)Y。可以看出消費函數和儲蓄函數是互補的,有:C+S=Y. 根據函數關系式就可以畫出曲線。

㈣ 兩部門經濟如何做出儲蓄曲線

這個曲線的話可以別說各式各的,比如說需求你可以單獨分開,到其他的你可以把它連在一起。

㈤ 儲蓄曲線右移儲蓄怎麼變化

說美國鋪張浪費,,我笑了,,比不上中國的鋪張浪費吧!,,美國的儲蓄少是與其政治制度,投資合作理念,社會民生有關

㈥ 消費曲線與儲蓄曲線有什麼關系

消費曲線是C=a+bY 儲蓄曲線是S=Y-C=-a+(1-b)Y 現在明白怎麼畫了吧?

㈦ 儲蓄增加,為什麼儲蓄曲線左移

儲蓄增加即是自發性投資(I0)減少,如I↓→(I+D)左移→i↓→IS左移。

IS曲線的移動:投資增加或者儲蓄減少,IS曲線向右上方移動;投資減少或者儲蓄增加,IS曲線向左下方移動。

1、投資函數的移動,如果某種原因使自主投資e增加,投資曲線向右上方移動,IS向右上方移動,反之e減少,IS左下方移動。

2、儲蓄函數移動,人們儲蓄願望增強,每一收入水平上人們增加了儲蓄,儲蓄曲線向左上方移動,IS左下方移動,反之IS右上方移動。

(7)個人儲蓄曲線呈擴展閱讀:

IS曲線的斜率及影響IS曲線的斜率的因素

1、IS曲線的斜率:dr/dY=-(1-b+bt)/h=-[1-(1-t)b]/h<0

2、影響IS曲線的斜率的因素:b和h

b值越大,IS曲線斜率的絕對值越小(即IS曲線越平坦),國民收入的乘數越大,Y對r的反應越靈敏;b值越小,IS曲線斜率的絕對值越大(即IS曲線越陡峭),國民收入的乘數越小,Y對r的反應越不靈敏。

h值越大,IS曲線斜率的絕對值越小(即IS曲線越平坦),I對r的變化越靈敏,Y對r的反應越靈敏;h值越小,IS曲線斜率的絕對值越大(即IS曲線越陡峭),I對r的變化越不靈敏,Y對r的反應越不靈敏。

㈧ 22、個人所得稅增加會使a、消費曲線和儲蓄曲線都向下移b、消費曲線和儲蓄曲線都向上移c、消費曲線向

個人所得稅增加,社會人群可以消費的錢就少啦,錢少了那就少花點,少存點,過艱苦的日子啦。。

呵呵,供參考。。

㈨ 求助高人 證明儲蓄曲線背彎

第一步:高鴻業第三版講生產要素的第七章,貌似一般沒講。但那一張裡面講到了勞動供給曲線背彎。那個解釋及分析對解釋利率-儲蓄曲線背完有啟發性意義。先把那個看懂!第二部:利率的大小及儲蓄的收益,可以看成消費的機會成本。按這個思路去分析收入效應與替代效應。這里可以參考高鴻業第三版宏觀部分的第二章,講解利率那裡有利率-儲蓄的分析。結合理解,基本就可以了。具體章節可能記錯,但知識點就這幾個串聯起來,基本能看懂了。看不懂就請教身邊的同學吧。另外,西財紅寶書去年的版本關於這個的解釋是有錯誤的。[]

㈩ 關於經濟學中的儲蓄曲線

national saving supply :國內儲蓄供給

saving supply 儲蓄供給

國內儲蓄供給,儲蓄供給在沒有外資的情況下是一致的。高於,當然是流入,反之是流出。

(這里的外資指:系統外資金,相對於國內)

閱讀全文

與個人儲蓄曲線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