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險投資 > 富有的個人理財慣是這些

富有的個人理財慣是這些

發布時間:2021-04-03 22:17:11

① 如何培養個人理財習慣

如何培養個人理財習慣?對於每一個人來說,其實都需要進行理財規劃,這樣才能夠確保自己能夠有一定的積蓄,也能夠實現財富價值的最大化。但是到底個人理財習慣是如何培養的呢?這實際上還是要從日常生活做起。下面分秒金融就來為大家詳細的說一下關於個人理財習慣的培養要點。

1、明確財務目標

每個人對於財務目標的實現都是不同的,這個目標不用太復雜,但需要我們把它分解,最好是分解到短時間可以完成的階段性目標。比方說,如果你的目標是在接下來的五年存下三萬塊的房屋首付,那麼具體到每個月需要存的就是500塊;假如你想存夠一百萬就退休,那麼每個月就至少需要存下800塊。這些小的目標就能夠很好的將個人理財習慣逐步的培養起來。

2、能夠抑制沖動消費的慾望

相信大家都知道有時購物的沖動會很難抑制。但是也只有控制住這種沖動,每個月才能夠存下錢,並將其中的一部分用來進行個人理財,個人財富就是這樣一點點積累下來的。提前制定好消費計劃:每個月的生活開銷是多少,還貸需要多少,其他可能的花費還有哪些,只要簡單計算一下,很快就能算出自己每個月至少能存下多少錢。

3、學會「自動化」理財

實際上制定一個理財目標並不難,難的是如何一步步達成這個目標。這就像每個人都知道存錢的重要性,但是真正能存下錢的人卻少之又少,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養成定期存款的習慣。

4、為資產狀況定期「體檢」

就好比我們定期會為身體做體檢,每隔一段時間,我們也要檢查一下資產狀況,看看自己是不是還在向著同一個目標前進。定期「體檢」意味著你需要調整個人開支,知道自己的存款有多少,為退休做了哪些投資,以及是否需要給自己和家人配備一份保險。也就是說,只有準確地知道自己賺了多少錢、算出花了多少錢,才能知道能存下多少錢。

5、保持自己賺錢的能力

其實大家都知道,經濟狀況都是由收入決定的。能省下來的錢終究是有限的,而能賺來的錢卻是沒有上限的。比如可以把閑余資金用來投資,錢生錢才能賺更多錢。

以上即是分秒金融關於個人理財習慣的培養的要點介紹,對於大家來說,要在日常生活中逐步養成這樣一種習慣,才能夠實現個人理財的願望。

② 個人理財的方法有哪些

個人理財有哪些基本原理和方法?

現金為王:不超額消費,不使用信用卡,不負債(房貸除外)

信貸消費已經成為主流的今天,強調使用現金似乎與時代格格不入。而對於信貸消費的依賴,常常來自於下面幾個看起來十分有力的觀點:

1.信貸消費可以積累個人信用

2.手上的現錢可以用來投資,比當下就花掉要合算

3.消費積分可以換禮物

但是實際上,以上觀點都並非那麼站的住腳:

1.信貸消費可以積累個人信用

我們不妨進一步來問,積累個人信用為了什麼?為了可以提高信貸額度,為了更容易的申請住房貸款。總結起來就是我們現在負債,是為了以後可以負更多的債。除非人們能從負債中得到快感,否則無論如何這也不是一個合理的理由。

在當下銀行濫發住房貸款,甚至需要連環政策加以遏止的情況下,對於能否申請到住房貸款的擔憂缺乏根據。即使長遠來看,具有購房能力的家庭或個人,所面對的問題也不是能否申請到貸款,而是能夠申請到多少的問題。一個好的信用記錄可以幫助你申請到更多的貸款,但是否因此你也背上更多的債務,住上超出家庭財務承受能力的房子,把自己的收入完全暴露在房產價格下跌的風險當中?

2.手上的現錢可以用來投資,比當下就花掉要合算

且不說這樣的想法只是把現金流出向後推遲了最多一到兩個月,就投資本身來講,收益和損失的機會從來都是相等的。當我們想著用信用消費空出的現錢投資時,往往只看到了收益的可能性,卻忽略投資的下行風險。一到兩個月的投資(更確切地說是投機)收益,能否抵消所承受的這種風險?是一個很大的問號。

3.消費積分可以換禮物,換里程

一個被許多實驗證明,也符合我們常識理解的事實是,在消費積分的刺激下,人們傾向於花更多的錢,而其中很多的消費是原本不必要的。結果是,為了換來很多我們並不十分需要的禮物或機票,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心甘情願的花了很多冤枉錢。這種心態,實際上跟網路游戲里的打怪積分升級一脈相承,是不折不扣的落入了設計者一套系統的商家的陷阱。

制定月度預算:保證每一分錢都有妥當安排,每月收支平衡

緊急資金:在活期儲蓄賬戶中長期儲備相當於3-6個月生活費用的緊急資金,以應對短期內不確定風險

房子:房貸期限不超過15年,利率選擇固定利率,月供不超過家庭稅後收入的四分之一

車子:買車只購買車況有保證的二手車,規避新車短期內的大幅貶值

投資:以5-10年內表現良好的公墓基金為投資對象,採用基金定投的方式長期投資。盡量不投資股票,黃金等風險較高或收益較低的投資物

人壽保險:人壽保險的三個原則是:1. 要定期人壽不要終生人壽 2. 保額至少是個人年收入的10倍 3. 定期人壽期限應為15-20年

1.要定期人壽不要終身人壽:

終身人壽的保費比定期要高,雖說保險公司聲稱會償還本金並附加一定類似儲蓄的利息,但年均收益率大致都在5%一下。而且隱藏成本比較多,一旦退保,之前保

費會被保險公司吃掉很多甚至全部。選擇消費型的定期人壽,自己對省下來的保費進行投資。受益要遠遠高於保險公司的儲蓄率。

2. 保額至少是個人年收入的10倍:這是一個經驗值,用於保障受益人10-20年的基本生活。

3. 定期人壽期限應為15-20年:合理投資15-20年後,個人凈資產的水平已經可以為家人提供天然的財務保障,人壽保險自然失去意義,因此不再需要額外的保障。

養老金:降低對政府養老金的期望,建立自己的養老金計劃

盡早為自己設立一個定期投資計劃以替代並無100%保障的社會保險制度。具體操作方式為:

1.預計退休後每年生活費用(以當下幣值表示),假設每月5,000元,即每年60,000元

2.這筆生活費用將由投資公募基金獲得,因而退休時的基金本金金額應為60,000元 / 8% = 750,000元,這里的8%按照預期基金年均收益率12%減去預期通脹率4%。基金年均收益率要放在10-20年的水平上去計算,只看近一兩年的表現不是基金投資應有的態度。

3.預計自己的退休年齡,以確定投資期限,從25歲開始每月投資至60歲退休,投資期限為35年,420個月。

4.利用年金現值公式計算,仍取8%為年平均投資收益率,得到每月投資額327元;計算過程為:750,000 x (8%/12) / ((1+8%/12)^420 - 1)。

其他:盡量不與親友發生財務關系,不向親友借錢,也不借錢給親友;夫妻使用同一銀行賬戶;盡早設立遺囑

最後還想補充一點,個人理財當中80%是行為,只有20%是各種知識和算計。上面的內容,百分比也好,復利計算也好,都不是絕對的,也並不高深。理財當中最難的不是掌握這些演算法,而是付諸行動並能長期堅持簡單、正確的原則。

積累財富跟保持體型在很多情況下很相像:所有人都知道健康飲食加合理運動可以減掉贅肉,但為何不是每個人都能有個好身材,不是道理大家不懂,而是能夠認真實踐的少。解決這種人所共有的惰性,有兩個方面可以考慮:

第一是制訂計劃的時候不要太激進,慢慢來,不要讓身心在潛意識里產生抵抗感。決定減肥的時候,多少人是上來就跑1萬米,最初幾天鬥志滿滿堅信自己能夠堅持,雖然嘴上這么說,但其實心裡已經意識到身體受到了「傷害」而無法承受,退堂鼓隨時會敲起來。這是因為人的生活習慣被打破後,本能的會產生抗拒心理,最終導致放棄。

這種時候,倒不如循序漸進,就理財來說,一開始每月的存款或定投都不必太多,不影響已有的生活方式,慢慢養成新的儲蓄、投資習慣後,再根據自己的情況增加份額。

第二是計劃中要有目的讓自己不時感到有成就感。比如上面提到的不用信用卡這一條,如果你現在正在用信用卡,而且還好幾張,但是決定說好我不用了,把這些卡換清就銷戶。那我建議你把卡按照欠款多少從少到多排序,從最少的那張開始還,省出不必要的花銷來集中火力還清,還完一張再還下一張。這樣的好處是,不用多久你就能感覺的少一張卡,少一份累贅的愉悅感,這對你實行計劃就會有激勵的效果,從而更加活力全開的清除剩餘的債務。

總之,人不是完全理性的動物,所以在個人理財上我們不應該苛求自己一定按照理性思維來,非要求一套怎樣的公式規矩自己。把個人的生活習慣,脾氣秉性考慮到自己的計劃中,行動起來,才是個人理財的真諦,畢竟,「個人」是排在「理財」前面的。

③ 生活中有哪些理財的好習慣

生活中有哪些理財的好習慣呢?
1、堅持記賬
現在很多人對記賬不屑一顧,認為記賬是極其瑣碎的,並未毫無意義的。其實不是這樣的,記賬的好處就是可以隨時調節自己的花費,知道自己的結余。當然,每個月月底可以把多出來的資金用於投資或者是犒勞自己。可以說記賬是理財的基礎。
現在大多數對記賬的記憶好存在於手工記賬,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記賬軟體也越來越普及,記賬軟體可以簡化我們的工作。因此對於忙碌的上班族來說完全可以採用記賬軟體來讓我們堅持每天記賬。
2、養成節省的好習慣
這里說的節省並不是一味的省錢,而是抑制我們不合理的消費習慣。因為生活中我們總在缺少著東西就像無底洞一樣,女人衣櫃里永遠少件衣服;男人鞋櫃里永遠少一雙鞋,但是我們的錢是有限的。我們完全在可以在不影響我們生活的基礎上,每月節省下來一筆錢。直到有一筆有點「規模化」的本金「誕生」,我們就可以進行投資理財了。
3、向被人學習理財的知識
由於工作以及社會的壓力我們在生活中很少能有時間進行學習理財的知識。但是我們在生活中可以向被人學習一些理財知識。比如你身邊有一個理財高手,那麼千萬不要錯過這樣的一個機會,積極的向他學習理財的經驗,會讓你走很多的彎路。
溫馨提示:其實理財的好習慣有很多,需要我們用心的去發現。我們在生活中要養成每日記賬、省錢、節制、投資等理財習慣。同時還要積極的學習理財知識,減小理財投資的風險。另外我們也要控制自己不合理的消費習慣,更加理性的生活。

④ 個人理財

看你平時收入多少了。
一兩千的工資的話,基本靠存。

工資40%日常花費。
30%定期存款不用。
30%臨時存款,防止急用錢。

⑤ 個人理財的核心是什麼其過程包括哪些步驟

我的心德,看看有沒有用首先要養成良好的習慣:計劃消費,不花計劃外的錢;強制存款,每月存一點定期存款;記帳,知道哪塊是消費大頭,把不需要的消費省下;最後是學習投資,讓生活充實起來,沒時間花錢。投資還可以增加收入。 關於投資:在自己喜歡的行業,讓自己的財產保值增值.通過對自己的愛好方面的投資,達到財產保值增值. 這十多年來,愛好收藏的,喜歡購買首飾裝扮自己的全都在享受的同時,增加了財富.所以別把理財當一個苦差事,正確對待.理財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我自己的: 1、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從現在開始,從小錢開始.。2、給家人和自己買一份重疾和意外的保險,這年頭看病難,任何人病了,一切計劃全亂了。3、把短期要用的錢,包括當月的買貨幣基金,用時提前兩天取,不要手續費的。4、增加強制性!定投基金或按揭商業地產,這些都帶有一些強制性。或貸款買,再還貸款。這種方法贊錢特快5、投資收藏品、金銀首飾、商業地產、固定資產找一個自己容易上手,感趣的專攻。理財也不失生活樂趣。6、債券是必學的,用債券代替一切銀行存款。國債,企業債、地方債、可轉債。低風險資產配置。最後就是趕快行動

⑥ 個人理財方式方法在哪裡可以了解到更多的

途徑有很多,可以在網上搜索,也可以買專業書籍學習,也可以到銀行或者投資公司了解等。
目前國內能夠為客戶提供理財服務的機構主要有銀行、證券公司、投資公司、經濟管理公司等。
1.銀行理財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提供的理財產品分為保本固定收益產品、保本浮動收益產品與非保本浮動收益產品三類。
2.證券公司理財
證券理財一般包括股票、基金、商品期貨、股指期貨、外匯期貨等,個人或機構投資者可以按照其不同需求及投資偏好選擇不同理財工具。
3.投資公司理財
投資公司理財一般包括信託基金、黃金投資,玉石,珠寶,鑽石等,需要的起步資金較高,適合高端理財人士。

⑦ 個人投資理財哪些習慣不好

一、不願意和孩子討論關於錢的問題

理財要從小教育。培養孩子良好的消費習慣和理財習慣可以為大人省去不少麻煩,而且由於這種一貫的教育,很多事情到了孩子長大後交流也會更加順暢。

二、不清理休眠賬戶

很多家庭都或多或少持有一些處於休眠狀態的閑置賬戶,賬戶上有多少資金自己並不清楚,時間長了這筆錢就被你徹底遺忘。而銀行對於小額賬戶是要收取一部分管理費用的。如果你將這筆錢用作基金定投或者月定投,久而久之也是一筆不小的財富,而現在,只能成為銀行的資產。

三、跟風投資

很多人都是什麼熱買什麼,沒有真正的投資理財的意識,有的只是投機的思維,盲目跟風的壞處顯而易見,曾經瘋狂投資黃金的、創業板的人紛紛都嘗到了苦果。而有頭腦的投資者往往能在市場發生變化的時候獨善其身。

四、喜歡高收益的投資產品

高收益的理財產品未必是保本,這一點投資者必須明白,很有可能你的本金已經虧損了。
投資者在看到高收益的理財產品時要擦亮雙眼,盡量選擇像房易貸這樣,每筆資金都公示走向,並且所有債權都有實物作為抵押的低風險高收益理財產品。

五、弄不清楚最後還款日

每月的最後還款日之前,是免息還款,但是之後就要開始計算利息,而且一天比一天高,糊塗的持卡人大有人在,也有很多人因此在央行的徵信系統上留下了逾期的「灰色記錄」

六、不保護自己的銀行信息

這個習慣非常危險,有的人喜歡亂放銀行卡,甚至是信用卡,而且還有人不開通手機驗證,這樣非常容易就被人利用,拚命刷卡消費。銀行信息泄露不一定是銀行之過,也很有可能是你自己亂放銀行卡的苦果。

閱讀全文

與富有的個人理財慣是這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