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一旦發生理賠金額巨大,需要有更好的再保險業務把風險轉嫁出去
2. 為什麼單純利用商業保險處理巨災風險也不可行
我國保險業在參與巨災風險管理方面做了一些可貴的探索。一是我國保險公司逐步開展了企財險地震保險業務,對巨災風險事故有了一定程度的覆蓋;二是保險公司市場化經營的政策性農業保險業務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但由於巨災風險分散機制尚未建立,商業性保險公司接受的巨災風險得不到有效分散,被迫選擇自留,造成經營不穩定。巨災對我國社會財富和農業生產的威脅巨大,單一地依靠國家財政救濟管理巨災風險的方式已經難以適應經濟發展的需求。構建市場化的巨災風險分散體系,是保持經濟競爭力和社會全面協調持續穩定發展的必然需要。
3. 結合監管規定,在投訴處理環節,保險公司如何防範經營管理風險
險公司經營風險的防範與化解,應立足於「經濟人」追求利益最大化及其有限理性這一基本事實,通過監管和自我約束,減少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對稱帶來的風險。
(一)嚴格承保與核保管理
1.建立科學的核保規則。保險公司應建立保險險種的規則和險種的行政管理規則。關於保險產品的核保規則,就是要充分意識到保險公司制定的保險產品的特徵,並據此特徵對不同的保險產品進行不同的核保。要考慮的因素包括:保險產品核保時的特殊要求、保險產品適用人群的特點、產品銷售的區域界限等。關於險種的行政管理的規則應包括:保費支付方式及形式、保單傳遞時間、反要約要求、合理處理簽單、申請日、生效日、核保程序等。核保行政工作是否完善,工作是否仔細,影響到風險承保和經營活動,良好的核保行政規則的制定和遵循可以減少保險雙方糾紛的發生.鑒於上述兩方面的要求,保險公司必須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核保規則,制定核保紀律,提高核保人素質,並配套行政管理系統,使核保工作落到實處。
2.承保前選擇和承保後選擇雙管齊下。前者解決如何選擇新業務問題,也就是通常說的「校保與承保」。在這一過程中,保險公司核保人員一方面要告誡代理人員對投保人作初步的取捨,另一方面,校保人必須充分掌握資料和信息,對代理人初步篩選的投保人做出承保決定。當投保人被核保人員認為是「標准風險」時,則以標准費率簽發保單,而當投保人比「標准風險」高或低時,則按統一的核保標准規范費率或微調幅度,給予相應的費率配套調整.承保後選擇,主要是解決如何淘汰舊業務的問題.這是很多保險公司常常忽略的。
(二)合理定價保險產品
一般而言,保險公司在定價保險產品時根據以往的數據和經驗,考慮預期經營成本和預計損失等因素及保險公司和投保人雙方利益,應做到充分性、合理性和公平性。充分性,也就是公司釐定的費率能保證保險公司的保費收人大於賠款和給付支出,使公司有利可圖;合理性,是指費率對廣大投保人而言,是合理的,在投保人可接受的范圍之內,也可與同行的類似險種費率進行比較;公平性,是指保險公司對風險程度高的投保人出立的保單費率就較高,而對風險程度小的投保人收取的費率就相應較低。
(三)建立科學的保險投資組合
在當前的保險環境下,保險投資已成為保險公司一項重要的工作,如何防範保險公司的投資風險成了保險公司急需解決的問題。猶太人的投資心得「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對保險公司投資風險的防範有一定的借鑒意義。不同項目的組合投資是保險公司投資獲益的重要保證,也是「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的體現.近年來,隨著我國保險業的迅速發展,保險業聚集的大量資金到底如何運作才能使其產生最好的經濟效益並保證安全性?保險資金運用渠道拓展,運作空間增大,可以使保險資金尋求較好的投資機會,並能做好各種投資組合,降低資金運作風險,提高投資效益,努力使保險資金的投資實現安全性、流動性和收益性「三性」的有機統一。
(四)防範巨災風險,建立利率波動准備金
應對巨災風險的一種方法是提取總准備金。為了保證保險業務經營的穩定性和組織經濟補償的需要,保險公司從每年利潤分配後的余額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資金建立總准備金,並逐筆積累,以應付巨災發生時彌補虧損之用。嚴格來講,總准備金是非人壽保險領域的准備金之一,是構成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的重要內容。在非人壽保險業務中,財產保險的保險費是根據保險公司承擔風險的總量及在確定時期內保險標的發生損失的期望值來計算的。一般情況下可滿足保險金支付的需要,並可略有節余。但由於損失的發生在年度間不平衡,具有較強的隨機性,在個別年份可能超越損失期望,使保險公司出現財務危機。由此,保險公司應該在日常盈餘中提取一定數量的資金作為未來發生巨災時支付使用,從而切實保證自身的償付能力,最終實現保護廣大投保人的合法權益。再保險是應對巨災風險的有一種有效方式。隨著保險的深入發展和保險競爭的加劇,保險公司已越來越傾向於在自己承保能力范圍內承保巨災風險,然後再進行再保險以防範巨災風險,達到立於不敗之地的目的.
(五)以法治「詐」,降低理賠風險
對於道德風險的防範,筆者在這里主要探討針對欺詐風險所應採取的措施。保險欺詐的道德危險主要存在於保險關系中被保險人一方,在這方面,保險公司實際上處於被動地位。隨著保險業的發展,保險欺詐已逐漸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不僅令保險公司備感困擾,也使保險業本身面臨尷尬的境地。因此,應以法治「詐」,情節輕微不構成犯罪的保險欺詐行為,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行政處罰,嚴重的可追究刑事責任。若保險欺詐給他人造成損害的,無論該行為是否構成犯罪,都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六)建立以償付能力為核心的監管模式
由於保險經營的特殊性,保險雙方在權力義務的獲得和履行的時間上存在著不對等性,所以,保險公司一旦由於種種原因導致償付能力不足,將對被保險人的利益產生威脅。對此,世界各國都對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進行嚴格的監管,我國當然也不例外,應運用各種法規,嚴格要求保險公司確保其經營的穩健性。
4. 保險公司如何有效防控案件風險,發生案件後,應從哪些方面做好應對工作
你這個問題太籠統了,保險公司的專業保險類型有別,大類一般是人身險和財產險
財產險里就有好多種不同的險種,因此案件風險也會不同,但總體上來說要減小風險,一般要對參保人做嚴格的審查,並要嚴謹制定保險合同,並對合同進行管理,一般還要定期回訪,了解參保人的情況
5. 如何應對台風等巨災風險
哈哈哈,ppt上有同樣的題
6. 保險在應對巨災風險有什麼優勢
出現巨災風險,購買保險還真不一定會佔有很明顯的優勢。以目前日本的現狀,你就是給他們錢,也解決不也他們實際的問題,有錢你沒處花,你買不到東西呀。當然有錢在災後重建時會占些優勢。
目前國內很多保險在出現巨災時是無法獲得理賠的,因為地震海嘯都是免賠的除外責任,所以購買保險時還是要看仔細除外條款。
7. 保險公司風險隱患有哪些應採取哪些措施
保險業快速發展的同時,風險也在不斷累積。保險與風險相生相伴,警惕風險、發現風險、管好風險是保險的職責。要履行好職責,保險業應回歸保險保障主業,種好自己的責任田,在行業發展和防範風險之間找到平衡點。
保監會近日發出警示,當前保險業存在償付能力不足風險、流動性風險、公司管控不到位風險和外部傳遞風險等四大突出風險,防範形勢復雜而嚴峻。
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表示,保險業正處於退保和滿期給付高峰期,將持續面臨較大的現金流出壓力,少數經營激進的公司存在較大的流動性風險隱患。而個別公司治理失效、管控無力,極易成為風險爆發點。
風險起於亂象。去年以來,個別保險機構片面追求規模和利潤,出現非理性舉牌、與一致行動人非友好投資、激進經營等問題,嚴重影響了保險業長期健康發展。究其原因,是其缺乏對金融規律、保險規律和保險資金運用規律的正確認識。
陳文輝認為,一些機構忘記本源、偏離主業,盲目搞多元化、全牌照,熱衷於跑馬圈地掙快錢,導致主業不主、副業不副,有的甚至種了別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還有的甚至通過多種方式規避監管,如果把握不好就會出現大的風險。
從行業發展規律來看,致力於發展保障業務,在市場上精耕細作的保險機構,雖然保費增速不快,但「含金量」更高,後勁兒更足;而個別成立不久的保險機構企圖通過銷售大量高風險高收益理財型產品迅速做大規模,實現「彎道超車」,從風險管理者變成風險製造者,遭到監管重擊,「翻車」在所難免。
還有一些保險機構本末倒置,重投資、輕保障,在人才、制度及運作機制上仍處於基礎建設階段,還難以充分應對不同投資領域中激烈競爭的情況下,只看重收益率,什麼都想投,什麼都敢保,成為風險的最後接棒者。
有專家表示,保險業走得太快,已到了謹慎防範風險的時候,忽視風險管理能力建設的發展是沒有意義的。
對保險業來說,風險保障功能始終是「立業之本」,是其他行業不可代替的重要功能,也是行業價值靈魂所在。保險業的發展不能走捷徑,更不能「跑偏」,種好自己的田就是要回歸保障主業。
8. 保險公司為什麼一般不保地震供水和戰爭,巨災如果承保可以利用什麼措施分擔風險
因為那是不可抗拒的,只能保財產
9. 巨災風險如何管理
降低--採取一系列的措施加強風險防護措施,盡量將損失降低到最小化
轉移--採用保險的方式將可能出現的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
規避--知道有風險,直接不去處及
一般情況下這三種形式採用的較多
10. 地震來臨哪些情況保險公司可以賠
壽險、意外險都可以賠償。
以人的身體和壽命為保險標的的人身保險,目前國內已經有不少財產險公司會通過「特別約定條款」等方式提供地震損失賠償。
也已有部分實力較強的險企直接將地震風險納入了家財主條款。消費者在購買選擇上已經有了很多針對地震的家財保障選擇。
而市場上現有的機動車商業第三者責任保險、旅遊意外險等的保險責任、營業用汽車損失保險及其他車輛保險,也均將地震列為除外責任,且也沒有相應的附加險種。
(10)一般保險公司怎麼應對巨災風險擴展閱讀:
旅行社責任保險、家財險對地震不予理賠:
如果遊客自己並未投保任何保險,旅遊時遭遇地震是得不到賠償的,因為旅行社責任保險、學校責任保險等均將地震列入了免賠范圍。
因此,在學校或者旅行過程中發生了地震,並不能得到保障,所以遊客需要自己買一份個人意外險或旅遊意外險,學生則需要買一份個人意外險或學生平安險。
為此,保險專家提醒,投保人在投保時,應該密切關注保險條款,是否涵蓋了地震、海嘯等。
此外,家庭財產保險對於地震風險也不予賠償。相關理賠員表示,地震破壞面大,嚴重的話可能遠遠超出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范圍,因此保險公司不會輕易承保地震風險。
保監會也統一規定,作為特定的自然現象,因地震造成的財產損失,保險公司將不予理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