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新生嬰兒怎麼買保險
第一要考慮的保險是寶寶的意外險:
寶寶發生意外的機率要比成人大很多,雖然是大的風險發生的機率很少,但是生活中難免會有磕磕碰碰的,醫療費用花銷也不是一個小數目。
所以寶寶的意外險在設計的時候,除了意外身故,燒傷,傷殘主險外,還必須附加意外醫療。
由於保監委規定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地區的兒童的意外險+壽險保額不超過10萬,其它地區的兒童意外險和壽險不超過5萬。
因為意外身故歸屬於壽險,壽險的范圍更廣一些。所以在設計意外險的時候,保額不要設計太高。而應該在壽險保額上設計高些。
第二要考慮的保險是寶寶的醫療險:
有很多寶寶因照顧不周或先天性健康不足,所以寶寶生病住院常有,動則就是上千上萬的醫療費用,所以寶寶的醫療險很有必要。
第三要考慮的保險是寶寶的重大疾病保險:
在中國,寶寶十歲前生重大疾病的機率占萬分之四左右。萬一得了重大疾病,動則需要二三十萬,如果沒有保險,那家庭的負擔很重,甚至是毀滅性的打擊,一下子讓整個家庭回到解放前.
第四要考慮的保險是寶寶的教育金保險:
有很多家庭在給寶寶買保險的時候,第一選擇教育金險,這是很不科學的。因為教育金險是考慮小孩將來在上大學的時候,能得到一筆錢。光只顧考慮上大學的時候有沒有錢,而沒有考慮至寶寶在上大學前是否是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意外險和重大疾病險是寶寶的一個最基本的保障。只有確保小孩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才有機會上大學不是?
不同階段的投保
一般來說保險是越早買保費也越低,對於父母越合適,孩子也越早獲得了保障。但是,如果現在才開始考慮為孩子買保險,對於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其投保的重點和投保的多少也就有所不同。
1、當准備要孩子的那一刻起,媽媽就應該為孩子的健康保障做一份規劃了,可以通過單獨的母嬰保險或者含有生育保險的綜合類女性險來獲得保險,這兩險都會包含嬰兒的先天性疾病保障。預算不充足的家庭購買母嬰保險即可。
2、孩子出生後,由於0~6歲孩童的抵抗力還未成形,可以為寶寶「添置」住院醫療保險。但是要注意,由於幼童的住院率非常高,所以這群孩子住院醫療費用的費率比7~18歲的小孩,甚至比20幾歲的年輕人都要高。因此,從保險的投入成本來考慮,如果家庭經濟狀況不是很好,買報銷性的住院費用保險就可以了;如果家庭預算充足,則可以再添一份住院津貼保,這樣可以彌補家長為照顧生病的孩子而耽誤的工作收入等。
3、幼兒時期,由於新生兒亡幾率大,學齡前兒童抵抗能力差,容易得一些流行性疾病,但這時的以亡為給付條件的險種賠償率也不高,一般而言,未成年人的危險保額都不超過10萬,所以建議多買住院醫療補償型的險種。有能力的父母可以考慮早為子女教育金做打算。
4、6歲以後的孩童自有活動時間度,但自我保護能力仍差,發生意外的可能性大,在意外險之後附加一份小孩的意外醫療保險,以應付意外導致的門急診、住院治療等開支,也是不錯的選擇。
小學時期由於意外隱患很大,應適當增加意外險的投入,並在條件允許情況下考慮未來教育金的儲蓄。當然如果家庭條件很好,在孩子出生後不久就考慮未來教育金的儲蓄,這樣每年保費負擔可以減少。
5、至於重大疾病險,家長們可根據經濟實力為孩子選購定期的或終身的重大疾病險。當然,如果寶寶的家族有重大遺傳疾病史,那麼就應該盡早給孩子投保重疾險,以防疾病發生引起無力承擔治療費用。
不同經濟實力的投保
1、經濟實力一般:(年收入2萬以下)可考慮買意外險和醫療險(補貼型和醫療型)。孩子在嬰幼兒階段自我保護意識比較差,完全依賴於爸爸媽媽的照顧和保護,疾病的產生也高於成人,同時孩子在上幼兒園、小學、中學階段,發生車禍等意外情況加大,父母可以酌情為孩子購買這類險種。一旦孩子發生疾病或意外後,可以得到一定的經濟賠償。這種險花錢不多但是保障挺好。比如「平安學生卡」就很不錯,100元,意外保10萬、疾病保5萬。
2、經濟實力尚可:(年收入2萬-5萬)考慮重大疾病保險(「平安鑫盛重大疾病保險」)。在購買上述保險產品的基礎上,增加重大疾病保險。因為重大疾病高額醫療費用負擔比較沉重,往往使一個家庭產生巨大的經濟壓力。以前,保險公司拒絕幼兒投保,現在已經放寬。
3、經濟實力較強:(年收入5萬-10萬)可為孩子增加教育險。教育險解決的主要是孩子未來上高中、大學或者出國留學的學費問題。應該說,如果父母經濟實力較強,購買教育險只是「強制儲蓄」,它的收益比定期存款稍高一些,可以避開利息稅,此外可以提供一種家庭理財規劃。比如如「平安鑫利兩全保險(分紅型)」、「世紀彩虹少兒兩全保險」。
4、經濟實力很強:(年收入10萬以上)可買一些理財型的險種。在上述保障齊全後,如果家庭經濟實力確實很強,又想給寶寶更多的保障,不妨請保險公司提供一些理財型的險種進行組合。比如說:「世紀天使兩全保險(分紅型)」「少兒萬能」。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⑵ 怎樣正確地購買嬰兒保險
一、為孩子投保的四大誤區
誤區之一:先給孩子買保險,大人不急
許多父母都認為孩子柔弱,需要更多的保護,於是在保險方面也優先為孩子投保,卻忽略了大人,這是最嚴重的誤區。大人是家庭的經濟支柱,也是孩子最好的「保護傘」。如果只給孩子買保險,大人自己卻不買,那麼大人發生意外時,保險公司不會賠一分錢,這個家庭很可能會因此陷入困境,孩子將來的教育也得不到保障。所以我們認為,為孩子投保之前,大人應首先為自己投保。
誤區之二:只重教育不重保障
很多父母花大量資金為孩子購買教育金保險,卻不購買或疏於購買意外保險和醫療保險,將保險的功能本末倒置。由於孩子年紀尚小,遭受意外傷害和生病住院的概率要比成人高很多。而父母通常又願意盡自己所能,為孩子提供最好的醫療條件,這樣一來,醫療費用的支出就會相當可觀。
誤區之三:保險期限太長自顧不暇
為孩子買保險時,保險期限應以到其大學畢業的年齡為宜,之後就應當由他自食其力了。
誤區之四:累計保額過多保障過剩
如果為孩子投保以死亡為賠償條件的保險(如定期壽險、意外險),那麼累計保額不要超過10萬元,因為超過的部分即便付了保費也無效。這是中國保監會為防範道德風險所作的硬性規定。
二、為孩子購買保險的三點原則
保險專家建議,新降生的寶寶或學齡前兒童挑選保險時,除應注意保障要盡量全面外,還應遵守以下三點原則:
1、投保順序:先大人,後小孩。
在一個家庭中,父母是家庭經濟支柱,只有保障了家長的健康和穩定的經濟收入,孩子的保障才不是空談。每年為孩子交納的保費不宜超過家長的保費,如果不能兼顧,應以大人為主
夫妻雙方購買適當保險後,還有經濟實力,應首先為孩子考慮購買醫療費用類和意外傷害保險。如果經濟允許,還可以考慮投保儲蓄型險種、教育金儲蓄類險種等。
2、繳費期間:不必太長。
家長給孩子購買的保險產品的繳費期可以集中在孩子未成年之前,在他長大成人之後,可選擇自己合適的險種為自己投保。
3、保障期限:可相對長。
少兒險的保險額度不一定很高,但應該忠實地伴隨著孩子度過每一個成長中的關鍵階段。
中國保監會規定:18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人身險保額不得超過5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不得超過10萬)元人民幣;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家長,孩子的保額並不需要投保那麼高,科學的方法是給孩子購買一些意外險、醫療險、少兒重大疾病保險、教育金即可,當孩子出生後,絕大多數的父母都會幫孩子選購保險。
給孩子買保險應該越早越好,保險專家建議為孩子購買保險時的順序應當是:意外險、醫療險、少兒重大疾病保險。在這些保險都齊全的基礎之上,再考慮購買教育金保險。您的孩子保險買對了嗎?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⑶ 嬰兒保險應該怎麼買
嬰兒保險,亦即兒童保險,就是專門為未成年的兒童設計的,用於解決其成長過程中所需要的教育、創業、婚嫁費用,以及應付孩子可能面臨的疾病、傷殘、死亡等風險的保險產品。備受關注的嬰兒基因保存項目也被看作嬰兒保險,保存嬰兒時期的原始、健康基因,為孩子一生的健康做備份,價值遠超嬰兒保險。嬰兒保險類型包括了重疾險、醫療險、意外險、壽險、教育年金等,可根據個人經濟狀況及持續能力來購買相關的保險。
應答時間:2020-08-2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車主貸] 有車就能貸,最高50萬
https://b.pingan.com.cn/station/activity/loan/qr-carloan/loantrust.html?source=sa0000632&outerSource=bdzdhhr_zscd&outerid=ou0000250&cid=bdzdhhr_zscd&downapp_id=AM001000065
⑷ 如何正確購買嬰兒理財保險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保險本質上是一種金融工具,理財險也不意外。理財險的優勢具有強制儲蓄、安全性高的特點,劣勢也很明顯,主要是流動性差,收益並不算高。
1. 明確需求,孩子未來需要多少教育金?
這取決於對孩子教育的期望,具體到孩子的教育金什麼時候取出來使用,大概需要多少錢。
其實這個還是比較好預估的,比如在國內讀大學,四年大約需要多少錢,如果目標是去國外留學,哪個國家,大概每年費用是多少,了解清楚學費現狀以及學費走勢。
2.教育金計劃:每年投入多少?
有了明確的需求,還需要考慮每年可以投入在教育金方面的資金有多少,房貸、車貸、夫妻二人年總收入等,都是梳理家庭財務狀況的重要依據。
3.分析家庭風險承受能力,制定合理方案。
教育作為剛性支出,肯定不想承擔太大的風險,如果在保底的同時,再有一定的增長空間,那是最好的,考慮清楚家庭的風險承受能力,再去制定合理方案,匹配教育金產品。
奶爸挑選了當前市面上受關注比較高的一些年金險,來看看它們各自的特點,以及哪些產品更適合做教育金:
對於給孩子買教育金這件事,奶爸是支持的。面對教育剛需,用強制儲蓄的方式存下來一筆錢,有固定收益,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抵禦通貨膨脹,減輕一次性拿出一大筆錢的壓力,的確是件好事。但是,「先保障後理財」的基本原則,可不能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