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場風險: 市價波動對於企業營運或投資可能產生虧損之風險,如利率、匯率、股價等變動對相關部位損益的影響。
二、信用風險:交易對手無力償付貨款、或惡意倒閉致求償無門的風險。
三、流動性風險:影響企業資金調度能力之風險,如負債管理、資產變現性、緊急流動應變能力。
四、作業風險:作業制度不良與操作疏失對企業造成之風險,如流程設計不良或矛盾、作業執行發生疏漏、內部控制未落實。
五、法律風險:契約之完備與有效與否對企業可能產生之風險,如承作業務之適法性、外文契約及外國法令之認知。
六、會計風險:會計處理與稅務對企業盈虧可能產生之風險,如帳務處理之妥適性、合法性、稅務咨詢及處理是否完備。
七、資訊風險:資訊系統之安控、運作、備援失當導致企業之風險,如系統障礙、當機、資料消滅,安全防護或電腦病毒預防與處理等。
風險管理 ( Risk Management )的定義為,當企業面臨市場開放、法規解禁、產品創新,均使變化波動程度提高,連帶增加經營的風險性。良好的風險管理有助於降低決策錯誤之幾率、避免損失之可能、相對提高企業本身之附加價值。
現在許多大學生將職業規劃的目光放在了風險管理領域,他們希望能夠從事這方面的工作,但卻未必全然了解風險管理,或者對它的認知有所錯漏。
美國一位叫Phoebe的風險顧問是剛畢業沒多久的研究生,她這樣說道,「人們通常認為風險工作都是枯燥無味的,但其實不然。在我看來,風險管理對企業的戰略方向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金融危機過後,有效的風險管理真正脫穎而出,而且會繼續成為企業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
B. 風險管理都包括什麼內容
為您轉載以下資料,供您參考:
風險管理的定義
風險管理當中包括了對風險的量度、評估和應變策略。理想的風險管理,是一連串排好優先次序的過程,使當中的可以引致最大損失及最可能發生的事情優先處理、而相對風險較低的事情則押後處理。 現實情況里,優化的過程往往很難決定,因為風險和發生的可能性通常並不一致,所以要權衡兩者的比重,以便作出最合適的決定。
風險管理亦要面對有效資源運用的難題。這牽涉到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的因素。把資源用於風險管理,可能使能運用於有回報活動的資源減低;而理想的風險管理,正希望能夠花最少的資源去去盡可能化解最大的危機。
「風險管理」曾經在1990年代西方商業界前往中國進行投資的行政人員必修科目。當年不少MBA課程都額外加入「風險管理」的環節。
風險管理(risk management)
在降低風險的收益與成本之間進行權衡並決定採取何種措施的過程。
確定減少的成本收益權衡方案(trade-off)和決定採取的行動計劃(包括決定不採取任何行動)的過程成為風險管理。
首先,風險管理必須識別風險。風險識別是確定何種風險可能會對企業產生影響,最重要的是量化不確定性的程度和每個風險可能造成損失的程度。
其次,風險管理要著眼於風險控制,公司通常採用積極的措施來控制風險。通過降低其損失發生的概率?縮小其損失程度來達到控制目的。控制風險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制定切實可行的應急方案,編制多個備選的方案,最大限度地對企業所面臨的風險做好充分的准備。當風險發生後,按照預先的方案實施,可將損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再次,風險管理要學會規避風險。在既定目標不變的情況下,改變方案的實施路徑,從根本上消除特定的風險因素。例如設立現代激勵機制、培訓方案、做好人才備份工作等等,可以降低知識員工流失的風險。
風險管理的各個步驟
對於現代企業來說,風險管理就是通過風險的識別、預測和衡量、選擇有效的手段,以盡可能降低成本,有計劃地處理風險,以獲得企業安全生產的經濟保障。這就要求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應對可能發生的風險進行識別,預測各種風險發生後對資源及生產經營造成的消極影響,使生產能夠持續進行。可見,風險的識別、風險的預測和風險的處理是企業風險管理的主要步驟。
2.1風險的識別
風險的識別是風險管理的首要環節。只有在全面了解各種風險的基礎上,才能夠預測危險可能造成的危害,從而選擇處理風險的有效手段。
風險識別方法很多,常見的方法有:
2.1.1◆生產流程分析法
生產流程分析法是對企業整個生產經營過程進行全面分析,對其中各個環節逐項分析可能遭遇的風險,找出各種潛在的風險因素。生產流程分析法可分為風險列舉法和流程圖法。
1.風險列舉法指風險管理部門根據本企業的生產流程,列舉出各個生產環節的所有風險。
2.流程圖法指企業風險管理部門將整個企業生產過程一切環節系統化、順序化,製成流程圖,從而便於發現企業面臨的風險。
2.1.2◆財務表格分析法
財務表格分析法是通過對企業的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營業報告書及其他有關資料進行分析,從而識別和發現企業現有的財產、責任等面臨的風險。
2.1.3保險調查法
採用保險調查法進行風險識別可以利用兩種形式:
通過保險險種一覽表,企業可以根據保險公司或者專門保險刊物的保險險種一覽表,選擇適合本企業需要的險種。這種方法僅僅對可保風險進行識別,對不可保風險則無能為力。
委託保險人或者保險咨詢服務機構對本企業的風險管理進行調查設計,找出各種財產和責任存在的風險。
風險管理的分類
風險管理主要分為兩類:
經營管理型風險管理,主要研究政治、經濟、社會變革等所有企業面臨的風險的管理。
保險型風險管理,主要以可保風險作為風險管理的對象,將保險管理放在核心地位,將安全管理作為補充手段。
C. 在風險管理中風險識別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環境風險
環境風險指由於外部環境意外變化打亂了企業預定的生產經營計劃,而產生的經濟風險。引起環境風險的因素有:
1、國家宏觀經濟政策變化,使企業受到意外的風險損失。
2、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與外部環境的要求相違背而受到的制裁風險。
3、社會文化、道德風俗習慣的改變使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受阻而導致企業經營困難。
二、市場風險
市場風險指市場結構發生意外變化,使企業無法按既定策略完成經營目標而帶來的經濟風險。
導致市場風險的因素主要有:
1、企業對市場需求預測失誤,不能准確地把握消費者偏好的變化。
2、競爭格局出現新的變化,如新競爭者進入,所引發的企業風險。
3、市場供求關系發生變化。
三、技術風險
這是指企業在技術創新的過程中,由於遇到技術、商業或者市場等因素的意外變化而導致的創新失敗風險。
其原因主要有:
1、技術工藝發生根本性的改進。
2、出現了新的替代技術或產品。
3、技術無法有效地商業化。
四、生產風險
生產風險指企業生產無法按預定成本完成生產計劃而產生的風險。引起這類風險的主要因素有:
1、生產過程發生意外中斷
2、生產計劃失誤,造成生產過程紊亂
五、財務風險
財務風險是由於企業收支狀況發生意外變動給企業財務造成困難而引發的企業風險。
六、人事風險
人事風險是指涉及企業人事管理方面的風險。
D. 風險管理的主要內容包括
風險管理當中包括了對風險的量度、評估和應變策 略。理想的風險管理,是一連串排好優先次序的過程,使當中的可以引致最大損失及最可能發生的事情優先處理、而相對風險較低的事情則押後處理。
現實情況里, 優化的過程往往很難決定,因為風險和發生的可能性通常並不一致,所以要權衡兩者的比重,以便作出最合適的決定。
風險管理亦要面對有效資源運用的難題。這牽涉到 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的因素。把資源用於風險管理,可能使能運用於有回報活動的資源減低;而理想的風險管理,正希望能夠花最少的資源去去盡可能化解最大的 危機。
「風險管理」曾經在1990年代西方商業界前往中國進行投資的行政人員必修科目。當年不少MBA課程都額外加入「風險管理」的環節。
風險管理(risk management)
在降低風險的收益與成本之間進行權衡並決定採取何種措施的過程。
確定減少的成本收益權衡方案(trade-off)和決定採取的行動計劃(包括決定不採取任何行動)的過程稱為風險管理。
首先,風險管理必須識別風險。 風險識別是確定何種風險可能會對企業產生影響,最重要的是量化 不確定性的程度和每個風險可能造成損失的程度。
其次,風險管理要著眼於 風險控制,公司通常採用積極的措施來控制風險。通過降低其損失發生的 概率,縮小其損失程度來達到控制目的。控制風險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制定切實可行的應急方案,編制多個備選的方案,最大限度地對企業所面臨的風險做好充分的准備。當風險發生後,按照預先的方案實施,可將損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再次,風險管理要學會規避風險。在既定目標不變的情況下,改變方案的實施路徑,從根本上消除特定的風險因素。例如設立現代激勵機制、培訓方案、做好人才備份工作等等,可以降低知識 員工流失的風險
E. 在風險管理中風險識別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一、環境風險
環境風險指由於外部環境意外變化打亂了企業預定的生產經營計劃,而產生的經濟風險。引起環境風險的因素有:
1、國家宏觀經濟政策變化,使企業受到意外的風險損失。
2、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與外部環境的要求相違背而受到的制裁風險。
3、社會文化、道德風俗習慣的改變使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受阻而導致企業經營困難。
二、市場風險
市場風險指市場結構發生意外變化,使企業無法按既定策略完成經營目標而帶來的經濟風險。
導致市場風險的因素主要有:
1、企業對市場需求預測失誤,不能准確地把握消費者偏好的變化。
2、競爭格局出現新的變化,如新競爭者進入,所引發的企業風險。
3、市場供求關系發生變化。
三、技術風險
這是指企業在技術創新的過程中,由於遇到技術、商業或者市場等因素的意外變化而導致的創新失敗風險。
其原因主要有:
1、技術工藝發生根本性的改進。
2、出現了新的替代技術或產品。
3、技術無法有效地商業化。
四、生產風險
生產風險指企業生產無法按預定成本完成生產計劃而產生的風險。引起這類風險的主要因素有:
1、生產過程發生意外中斷
2、生產計劃失誤,造成生產過程紊亂
五、財務風險
財務風險是由於企業收支狀況發生意外變動給企業財務造成困難而引發的企業風險。
六、人事風險
人事風險是指涉及企業人事管理方面的風險。
F. 在風險管理中,風險識別的主要內容是
在風險管理中,風險識別的主要內容有以下幾點:
1、為交易購買風險。
一旦其中一項或幾項有風險狀況發生,就由保險公司承擔風險,這樣損失的控制就能夠通過較小的成本實現。實際當中的保險主要由財產保險、未授權交易保險、董事及高級職員責任保險、銀行一攬子保險、其他險種構成。
2、對監測活動進行強化。
運用大數據對貸款變化進行動態監測,由按月檢測替代當前的按季度檢測,通過提前預警實現提早退出。商業銀行人員的風險控制能力和風險發現意識較強,但是仍需要實現對一定方法和技巧的掌握。一旦發生以下狀況:不好聯系客戶、報表和納稅上信息不提供、轉移基本賬戶、異常現金流、外部評價差,就應當及時處理。應當從預警信號的級別出發,有商業銀行工作人員進行各種情況的有效處理,對於風險預警信號級別應當注意。
3、運用信用衍生產品控制風險。
信用衍生產品包括綜合結構化產品、信用息差期權、信用息差產品、總收益互換、信用違約互換,這些產品能夠散化風險,將信用風險集中度降低,對於提升銀行系統穩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G. 簡述風險管理的主要內容
風險管理是指如何在項目或者企業一個肯定有風險的環境里把風險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減至最低的管理過程。風險管理對現代企業而言十分重要。
當企業面臨市場開放、法規解禁、產品創新,均使變化波動程度提高,連帶增加經營的風險性。良好的風險管理有助於降低決策錯誤之幾率、避免損失之可能、相對提高企業本身之附加價值。
首先,風險管理必須識別風險。風險識別是確定何種風險可能會對企業產生影響,最重要的是量化不確定性的程度和每個風險可能造成損失的程度。
其次,風險管理要著眼於風險控制,公司通常採用積極的措施來控制風險。通過降低其損失發生的概率,縮小其損失程度來達到控制目的。
控制風險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制定切實可行的應急方案,編制多個備選的方案,最大限度地對企業所面臨的風險做好充分的准備。當風險發生後,按照預先的方案實施,可將損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再次,風險管理要學會規避風險。在既定目標不變的情況下,改變方案的實施路徑,從根本上消除特定的風險因素。例如設立現代激勵機制、培訓方案、做好人才備份工作等等,可以降低知識員工流失的風險。
H. 風險管理的內容是什麼
風險管理 ( Risk Management )的定義為,當企業面臨市場開放、法規解禁、產品創新,均使變化波動程度提高,連帶增加經營的風險性。良好的風險管理有助於降低決策錯誤之幾率、避免損失之可能、相對提高企業本身之附加價值。
風險的種類包括:
一、市場風險: 市價波動對於企業營運或投資可能產生虧損之風險,如利率、匯率、股價等變動對相關部位損益的影響。
二、信用風險:交易對手無力償付貨款、或惡意倒閉致求償無門的風險。
三、流動性風險:影響企業資金調度能力之風險,如負債管理、資產變現性、緊急流動應變能力。
四、作業風險:作業制度不良與操作疏失對企業造成之風險,如流程設計不良或矛盾、作業執行發生疏漏、內部控制未落實。
五、法律風險:契約之完備與有效與否對企業可能產生之風險,如承作業務之適法性、外文契約及外國法令之認知。
六、會計風險:會計處理與稅務對企業盈虧可能產生之風險,如帳務處理之妥適性、合法性、稅務咨詢及處理是否完備。
七、資訊風險:資訊系統之安控、運作、備援失當導致企業之風險,如系統障礙、當機、資料消滅,安全防護或電腦病毒預防與處理等。
八、策略風險:於競爭環境中,企業選擇市場利基或核心產品失當的風險。 風險管理原則:
1、強調事前管理。
2、數量化佐證以衡量風險程度。
3、預設最壞的情境。
4、模擬評估。
5、彈性化調整。
對於風險管理政策,應明文訂定營業策略或方針、業務計劃、內控與稽核制度,建立風險部位限額呈報董事會核定,評估執行績效並適時檢討修正。
I. 在風險管理中風險識別的主要內容包括
環境風險指由於外部環境意外變化打亂了企業預定的生產經營計劃,而產生的經濟風險。引起環境風險的因素有:
1、國家宏觀經濟政策變化,使企業受到意外的風險損失。
2、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與外部環境的要求相違背而受到的制裁風險。
3、社會文化、道德風俗習慣的改變使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受阻而導致企業經營困難。
二、市場風險
市場風險指市場結構發生意外變化,使企業無法按既定策略完成經營目標而帶來的經濟風險。
導致市場風險的因素主要有:
1、企業對市場需求預測失誤,不能准確地把握消費者偏好的變化。
2、競爭格局出現新的變化,如新競爭者進入,所引發的企業風險。
3、市場供求關系發生變化。
三、技術風險
這是指企業在技術創新的過程中,由於遇到技術、商業或者市場等因素的意外變化而導致的創新失敗風險。
其原因主要有:
1、技術工藝發生根本性的改進。
2、出現了新的替代技術或產品。
3、技術無法有效地商業化。
四、生產風險
生產風險指企業生產無法按預定成本完成生產計劃而產生的風險。引起這類風險的主要因素有:
1、生產過程發生意外中斷
2、生產計劃失誤,造成生產過程紊亂
五、財務風險
財務風險是由於企業收支狀況發生意外變動給企業財務造成困難而引發的企業風險。
六、人事風險
人事風險是指涉及企業人事管理方面的風險。
J. 風險管理主要內容包括
風險管理主要內容包括:
1、方法論:確定實施項目風險管理可使用的方法、工具及數據來源;
2、角色與職責:確定風險管理計劃中每項活動的領導、支援與風險管理團隊的成員組成,為這些角色分配人員並澄清其職責;
3、預算:分配資源並估算風險管理所需費用,納入項目成本基線;
4、制定時間表:確定在項目整個生命周期中實施風險管理過程的次數和頻率,並確定應納入項目進度計劃的風險管理活動;
5、風險分類:在風險識別過程之前,先在風險管理規劃過程中對風險類別進行審查;
6、風險概率和影響的定義:為確保風險定性分析過程的質量和可信度,要求界定不同層次的風險概率和影響,在風險計劃制定過程中,通用的風險概率水平和影響水平的界定將依據個別項目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以便在風險定性分析過程應用;
7、概率和影響矩陣:根據風險可能對實現項目目標產生的潛在影響,進行風險優先排序。風險優先排序的典型方法是借用對照表或概率和影響矩陣形式。通常由組織界定哪些風險概率和影響組合是具有較高、中等或較低的重要性,據此可確定相應風險應對規劃。
8、修改的利害關系者承受度:可在風險管理規劃過程中對利害關系者的承受水平進行修訂,以適用於具體項目;
9、匯報格式:闡述風險登記單的內容和格式,以及所需的任何其他風險報告,界定如何對風險管理過程的成果進行記錄、分析和溝通;
10、跟蹤:說明如何圮錄風險活動的各個方面,以便供當前項目使用,或滿足未來需求或經驗教訓總結過程的需要,說明是否對風險管理過程進行審計、如何審計。
(10)在保險風險管理中主要內容是擴展閱讀:
風險管理分類
1、需求風險
需求已經成為項目基準,但需求還在繼續變化;需求定義欠佳,而進一步的定義會擴展項目范疇;添加額外的需求;產品定義含混的部分比預期需要更多的時間;在做需求中客戶參與不夠;缺少有效的需求變化管理過程。
2、計劃編制風險
計劃、資源和產品定義全憑客戶或上層領導口頭指令,並且不完全一致;計劃是優化的,是"最佳狀態",但計劃不現實,只能算是"期望狀態";計劃基於使用特定的小組成員,而那個特定的小組成員其實指望不上;
產品規模(代碼行數、功能點、與前一產品規模的百分比)比估計的要大;完成目標日期提前,但沒有相應地調整產品范圍或可用資源;涉足不熟悉的產品領域,花費在設計和實現上的時間比預期的要多。
3、組織和管理風險
僅由管理層或市場人員進行技術決策,導致計劃進度緩慢,計劃時間延長;低效的項目組結構降低生產率;管理層審查,決策的周期比預期的時間長;預算削減,打亂項目計劃;管理層作出了打擊項目組織積極性的決定;缺乏必要的規范,導致工作失誤與重復工作;非技術的第三方的工作時間比預期的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