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儲蓄大國,人們一直很重視理財。根據人們的印象,理財主要是通過貨幣的附加值進行的,誰給的利率對誰來說高。事實上,我們在選擇理財產品時,要考慮流動性、安全性和盈利性三個主要性質。
目前的理財方式主要包括銀行存款、銀行理財、專業公司平台理財、民間貸款。
銀行理財
銀行存款是大家最熟悉的方式。我國的銀行一直比較厚道,給我們的利率一直不低。
通過適當的理財方式,可以形成穩定的現金流,最終實現財務自由。這就是為什麼大家現在越來越喜歡理財了。
『貳』 公司購買理財產品,賬務如何處理
根據現行規定,企業如果適用新會計准則,所述理財產品通過「交易性金融資產」核算,持有期間的利息通過「投資收益」科目核算;收回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交易性金融資產」科目即可。
如果企業仍適用原會計制度,所述理財產品通過「短期投資」科目核算,持有期間收到的利息,作為沖減投資成本處理。收回時,收到金額與賬面價值以及未收到的已計入應收項目的股利、利息等後的余額,作為投資收益或損失,計入當期損益。
1、從公司帳戶劃出存款
借:其他貨幣資金--存出投資款
貸:銀行存款
2、購買理財產品
借:短期投資
貸:其他貨幣資金--存出投資款
3、處置理財產品
借:其他貨幣資金--存出投資款
貸:短期投資
投資收益
4、收回投資款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貸幣資金--存出投資款
(2)財務公司為何可以購買理財擴展閱讀:
投資理財,投資理財是指投資者通過合理安排資金,運用諸如儲蓄、銀行理財產品、債券、基金、股票、期貨、商品現貨、外匯、房地產、保險、黃金、P2P、文化及藝術品等投資理財工具對個人、家庭和企事業單位資產進行管理和分配,達到保值增值的目的,從而加速資產的增長。
理財產品除了種類繁多,理財產品的合約設計復雜如天書,晦澀難懂的產品描述也讓投資者「眼暈」,很多人基於對金融機構的信任和對高收益率的追求而簽下合約,最終在投資受損時才如夢初醒。而「被銀行客戶經理誤導」、「只報收益不說風險」、「將理財產品說成存款」等行為,更成為理財糾紛投訴的焦點。
另類理財產品多為不保本浮動收益產品,噱頭大於實質,與其掛鉤的產品價格走勢比較獨特,波動非常大,比如藝術品、酒類、普洱茶投資市場都出現過暴漲暴跌,因此風險也會大很多,風險承受能力不高的普通投資者最好不要輕易染指。
『叄』 公司可以購買理財產品嗎
你好,公司的閑置資金是可以購買理財產品的,屬於投資范疇,連股票都可以購買。
『肆』 財務公司可以發理財產品嗎
財務公司不能公開發行理財產品,只能內部,不公開,像特定對象發,只有商業銀行個正規金融機構可以設計和公開發行理財產品
『伍』 公司財務人員為公司買理財產品後所得利潤能提成嗎
公司財務人員為公司買理財產品所得利潤不能提成,這是財務人員的職責所在,從反面可易知,該理財產品如發生虧損財務人員也不承擔損失。
『陸』 公司理財,公司金融,財務管理,這三者到底有什麼關系
公司理財和財務管理指的是一回事不過叫法不同而已,主要是研究財務的。
公司金融屬於金融學的一個研究分支。
國內金融跟國外的范圍是不一樣的,主要指宏觀金融,這在國外統一劃到經濟學的,國內金融大體分三塊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和公司金融。
另外,財務管理這個專業是中國的叫法,在國外一般叫做公司理財或者叫做公司治理,按國外的分發金融學之分兩大塊:投資學和公司治理。
綜上,三者都是屬於金融學的專業術語,只是所屬分支不一樣罷了。
(6)財務公司為何可以購買理財擴展閱讀:
公司金融學(Corporate finance),又稱公司財務管理,公司理財等。它是金融學的分支學科,用於考察公司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種融資渠道,獲得最低成本的資金來源,並形成合適的資本結構(capital structure);還包括企業投資、利潤分配、運營資金管理及財務分析等方面。
它會涉及到現代公司制度中的一些諸如委託-代理結構的金融安排等深層次的問題。一般來說,公司金融學會利用各種分析工具來管理公司的財務,例如使用貼現法(DCF)來為投資計劃總值作出評估,使用決策樹分析來了解投資及營運的彈性。
公司金融學主要研究企業的融資、投資、收益分配以及與之相關的問題。對於英文CorporateFinance中國有不同的譯法,或譯為「公司財務」,或譯為「公司理財」,或譯為「公司金融」。
顯然,就中文的字面來看,「財務」、「理財」和「金融」這些概念是有顯著區別的。一般而言,企業的「財務」或「理財」是以現金收支為主的企業資金收支活動的總稱,是建立在企業的會計信息基礎上加以管理的。而公司金融所研究的內容要比此龐大得多。
一是它不再局限於企業內部,因為現代公司的生存和發展都離不開金融系統,所以,必須注重研究企業與金融系統之間的關系,以綜合運用各種形式的金融工具與方法,進行風險管理和價值創造。這是現代公司金融學的一個突出特點。
二是就企業內部而言,公司金融所研究的內容也比「財務」或「理財」要廣,它還涉及與公司融資、投資以及收益分配有關的公司治理結構方面的非財務性內容。
『柒』 我是公司財務人員,公司通過我的銀行賬戶來理財,可以嗎
首先先弄明白這部分錢的來歷,如果是公司銀行賬戶中的,應該由公司賬戶理財,如果不屬於公司的錢,其他特殊用途就需要慎重,如果你屬於私企,你與企業有親友關系會有這種情況屬於正常,但是國企及事業單位是不允許的;其次,即使用你的卡來理財,為了避免經濟糾紛,你應該重新開一個戶,自己的資金跟這張卡獨立開來,簽一份協議。最好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捌』 中國上市公司為什麼會大量購買理財產品
很多上市公司有大量沉澱資金,隨便翻翻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就可以看到很多類似公告,比如2014年德力股份發布公告,使用部分閑置募集資金1億元購買理財產品;多喜愛公告,增加閑置自有資金5000萬元購買銀行理財產品。2016年11月份,有90多家上市公司發布購買理財產品公告,其中60多家的投入資金中包含閑置募集資金。
為什麼上市公司熱衷於購買理財產品?
公司的理由通常是這樣的:為了進一步提高資金使用率,合理利用閑置資金,增加公司收益。這樣的說法不無道理,因為大多上市公司在購買理財產品時,是以保障資金安全為最優先考慮的因素,大多會選擇低風險理財產品,期限最短為7天,最長為1年,年化收益率大概在3%-4%左右。這樣一算,一個億買一年理財利息是:1億元*3%=300萬元,這可是凈利潤,基本沒有人力物力成本。非常劃算。
但作為投資者,我們不能對上市公司的說法偏聽偏信,需要審視公司的經營情況。通過眾多案例的總結,可以看出,其實上市公司熱衷於銀行理財,有兩個方面原因,一是理財產品收益高,獲利快;二是主業增長空間有限,經營性盈利艱難,企業發展的動能不足。這其中透露出的風險如下:
首先,上市公司向社會公開募集資金流向了「理財市場」,這違背了我們投資者的初衷。投資者買股票,是希望企業通過經營,獲得長期的獲利能力,提升公司估值,使股價上漲獲利。但有的公司在主業不振的情況下,不做業務創新改進,而是去買了理財產品,用錢生錢,實際是存在一定的資金浪費。
其次,所有的投資均有風險,上市公司用投資者的錢買了「理財產品」,無非是將理財產品的風險轉嫁給了「買股票的人」。趨利避害!
另外,某種程度上說,那些上市公司里的「理財專業戶」,是一種「懶惰」的投資行為,反映出公司高管缺乏進取精神。
再補充一句,入市有風險,投資一定要謹慎!
『玖』 財務公司購買其他銀行的理財產品,實現的收益是否應繳營業稅
需要交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