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巴菲特說的是買跌不買漲,還是買漲不買跌
原句:「總體來說,認為股票最好在大幅下跌後買進而不是在大幅上漲後買進。」
巴菲特有膽魄越跌越買,分析的原因有三
1、他的保險公司可以不斷地為他提供充足的資金,也就是說他不差錢。
2、股票價格越跌,如果上市公司不破產的話,代表他買入的安全邊際就越高。
3、像巴菲特這樣的大咖們,他們每一次買入都是大手筆的,如果不是因為股票下跌,或者說其他投資者大量拋售的話,他們很難買到那麼多的籌碼。當然,巴菲特的越跌越買是建立在價值投資的基礎上的。
(1)巴菲特購買年金保險擴展閱讀:
不是所有的股票都值得越跌越買的。換句話說就是市場的不理智行為給了巴菲特這樣的投資大師們大量買入的機會。如果也有買不完的資金,完全可以學習巴菲特一樣越跌越買。
作為普通中小投資者的,也就是中小散戶。這樣的做法只會讓陷入困境,這種困境會讓對價值投資的懷疑,甚至不相信價值投資一說,這可是對未來的成長非常不利的。
② 保險浮存金如何理解 巴菲特他有保險浮存金、資金不用成本、任何時候買都值得、我們買又是另一回事
如某些工人的事故賠償金問題,會導致索賠支付期限長達幾十年。這種『先收錢後賠付』 的模式讓公司能夠持有巨額的現金,稱其為『浮存金』,這些浮存金並不屬於公司,最終將會進入顧客的口袋裡。在持有期間,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可以用這些浮存金進行投資,為公司賺取投資收益。
③ 年金保險的優點與缺點到底要不要買年金險
年金保險的優點:④ 巴菲特買股票原則
1、巴菲特說投資的原則其實很簡單,第一條,不許失敗;第二條,永遠記住第一條。因為如果投資一美元,賠了50美分,手上只剩一半的錢,除非有百分之百的收益,否則很難回到起點。點評:很多新股民不了解這輪牛市背後上漲的邏輯,那麼在下輪熊市來臨時,很可能會賠得一干二凈,如何在牛市中盈利,熊市中不虧損是一個嚴肅的命題。
2、找出傑出的公司,即一個經營有方,管理者可以信賴的公司,它的內在價值有業績支撐的個股。巴菲特總是青睞那些經營穩健、講究誠信、分紅回報高的企業,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股價波動,確保投資的保值和增值。而對於總想利用配股、增發等途徑榨取投資者血汗的企業一概拒之門外。點評:牛市來了,有多少上市公司玩10送10類似的游戲,就連中國不少價值投資者追捧的中國平安的都不能倖免。選一個好公司,踏實的睡覺。
⑤ 有句話一個名人說的,忘記是李嘉誠還是巴菲特,說買黃金抵禦貨幣風險
可惜這兩個人都靠買黃金發家的啊
⑥ 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是保險公司
而且伯克希爾公司不只是保險,他的保險之所以能在眾多保險公司中鶴立雞群,是因為他的保值最低,服務最好,賠償能力最強
什麼是價值投資?
價值投資就是在你對你所了解的領域中,找到相關的企業,對在這個領域中的所有企業進行仔細的研究,通過市面資金流量,管理層對股東們的誠信度,他們的能力等做出分析之後,確保這個公司在十年之內,甚至20內也不會發生改變的公司進行投資。
否則那就是投機了,現在電視上的一些股票專家什麼的都是騙人的,如果他們真有能力預測的話,自己早就賺翻了,巴菲特先生曾在10-19歲研究股票,他也想研究出來股票走勢,但最後以失敗告終。
巴菲特開始的公司是融入了親朋好友的錢建立起來的責任制公司,但是最後解散了。
因為那時他有了足夠的錢去投資別的公司,伯克希爾公司和哈撒韋公司原來是兩家棉花廠龍頭,在世界大戰之後受到重創並且合並,此時巴菲特擁有該公司的大量股票,他把公司的管理層換了之後也沒拯救過來,然後棉花產業就倒閉了,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就變成了他的投資公司。
⑦ 巴菲特發現了一個商業模式,保險公司收的保費解決了長期資金的來源,而且不用付利息,還有保費收益
他是收購了保險公司,用保險公司資金再去收購一些公司,再對公司進行改造或是長期投資來獲取收益
⑧ 巴菲特哪裡來有不斷買入的資金
很多投資者都試圖復制巴菲特的成功模式,巴菲特模式除了要找到可以長期持有幾十年的好公司,還要有長期的低成本資金來源,對於巴菲特來說,這筆長期資金無疑就是伯克希爾的保險浮存金.
保險業務的浮存金是指客戶繳納的保費,這筆資金不屬於保險公司但是會體現在報表中。在伯克希爾歷年的年報和巴菲特相關書籍中,都曾多次提到保險浮存金,並認為獲得零成本甚至是負成本的保險浮存金是伯克希爾核心競爭力之一.
近幾年,伯克希爾保險浮存金規模都在600多億美元。顯然零成本的浮存金的使用,放大了投資杠桿,有益於提高投資收益,另一方面浮存金畢竟是負債,杠桿是雙刃劍,使用的不好也可能加大虧損。
也有不少投資者質疑,在剔除了浮存金因素之後,巴菲特年化投資收益率只有13%多,而事實上,即使能連續四十多年保持13%多的年化收益也已經是明星級的水平了。
國內保險公司不能如此運用浮存金一個重要原因是保險資金投資受法規限制,國內保險資金投資於股票和股票型基金不能超過該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20%。其次,巨大的保險浮存金如果使用不當,完全可能造成保險公司巨虧甚至倒閉。當然,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在我們這個市場上,大規模資金的長期投資確實很難。
⑨ 巴菲特怎樣運用保險資金
1.不單純追求收益率,堅持對現金資產的大比例配置確保賠付需求從表3可以看出,伯克希爾包括現金等價物、債券和股票的保險投資組合的孳息收益率是很低,即使扣除掉股息收益率可能很低的股票資產,現金等價物和債券的收益率也不到5%。這與股票的預期收益率比起來要低得多,但伯克希爾不被這種高收益率迷惑,根據財險和再保險的業務需求,配置了相當於賠付准備金65%以上的資金到現金類資產,還有大量的AAA級債券,這些高流動性資產為及時履行保險賠付責任奠定了堅實基礎,為該公司保險業務吸引投保人提供了條件。該公司投資於股票等高風險資產的資金幾乎都屬於留存收益和資本金等不受匹配約束的「自由資金」,這與有人以為可以拿保費收入來炒股是完全不同的。
2.股票投資不追求變現,主要追求市值增長、增加股東財富由於在股票投資中完全採取實業投資的策略和思路,伯克希爾在股票(含債券)投資中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不追求差價收入。因此差價收入在其股票投資盈利中所佔比例很小,收益主要表現為不斷增長的賬面浮盈。
早在1976年,伯克希爾的交易型證券(marketable securities)投資就開始快速上升。1975年底的投資余額按成本計算是1.35億美元,到1977年底增加到2.53億美元。這1.18億美元的增量資金,主要來自保費准備金規模和留存利潤的上升。投資規模的擴大使稅前孳息收入(即債券利息或股票股息)也大幅度上升,從1975年的840萬美元上升到1977年的1230萬美元。同時,1977年的買賣差價收入達到690萬美元,其中1/4來自債券、3/4來自股票;1977年底的股票浮盈達到740萬美元。
此時的巴菲特已經確立了對二級市場重倉股要長期持有的投資理念。他說:「我們重倉的股票多數將持有若干年,我們的投資決策將視若干年後這些企業的經營結果而定,不必去管某一天的股價。正如在整體收購一家企業時過分關注短期趨勢是愚蠢行為一樣,在購買一家公司的小部分二級市場普通股時,我們認為,被短期盈利趨勢所迷惑同樣是不應該的。」
3.巴菲特對保險資金的配置策略和股票投資策略都是獨特的,但不易模仿表1顯示,在伯克希爾的保險資金配置中,股票是第一大類資產、現金及其等價物居第二、固定到期證券第三。作為財險公司之一,該公司的這種模式與美國財險資金的主流配置模式並不相符。
伯克希爾的這種配置模式是以資產負債結構中大量的股東權益為後盾,是以現金類資產對負債的大比例匹配為基礎,以股票投資收益的相對穩定性為依託的。其他公司恐怕很難有如此大比例的股東權益。我們知道,以負債匹配為前提的保險資金投資,隨著資金總量中「自由資金」比例的增加,投資靈活性和風險承受能力同步提高。當「自由資金」比例上升到絕對安全區後,投資保險資金與普通共同基金、甚至富豪的自有資金就沒有多大區別了。
至於投資實業化的選股策略,就與巴菲特本人的特定從業經歷有關了。他大量開展並購業務,自己又是企業董事長兼CEO,所以他對評估一個企業的前景自有獨到之處。這就是雖然有很多人在研究他的選股策略、甚至總結出了不少規律,但這些人的投資成果卻難以「模仿」巴菲特的症結。沒有他那樣的投資把握性,恐怕也就很難有那樣的投資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