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還要強化?那麼只有大幅降低保費收入的考核,並加強專業風控隊伍建設。
❷ 保險業的潛在風險應如何進行控制
據報道,2017年是中國保險業特殊而又重要的一年,保監會出台系列監管文件,有效處置了一些風險點,當前和未來一個時期,雖然保險業風險總體可控,但面臨的形勢依然十分嚴峻。
同時要力爭用3年時間,有效防範化解處置保險業重點領域風險,提升全行業風險防範能力和水平,堅決守住防範系統性風險底線,打贏這場硬仗。
❸ 保險提升企業競爭力
1、更新現代企業管理理念,提高企業管理水平
現代企業管理思想要求管理者強化市場意識、風險意識和效益意識,轉變經營理念,從企業戰略發展角度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作為企業的管理者,必須緊跟時代步伐,樹立全新的現代化企業經營管理理念,充分認識到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作用,將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放置到整個企業經營管理的高度來考慮。相反,如果企業上層管理者忽視內部控制制度建設,不能將實現企業預算、效益以及其他經營目標作為重點管理,不能在企業內部設置和遵守內部控制制度,控制環境就會受到十分不利的影響。
相關領導應將企業經營風險防範、管理模式、規章制度、人力資源管理、財務核算與監督等全部納入內控范疇,只有管理者從思想觀念上認識到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功能,在實際操作中貫徹落實相關制度的規定、程序和措施,才能有效發揮內部控制制度的作用。企業管理者應從企業經營實際情況出發,放眼企業未來發展,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不斷提高經營活動的監督管理效率,實現企業效益。企業內部控制制度還能夠將企業的近期利益與長遠利益有機結合起來,在企業經營管理中努力做出符合戰略目標、有利於提升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創造長久價值的戰略選擇。
2、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凸顯生產力效應
現代企業之間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人力資源日益成為企業發展的核心資源。提升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就必須建立健全人力資源管理機制。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優勝劣汰應成為國企對員工進行考核的重要手段,完善的績效考核、公平的晉升體系是激勵員工的主要方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者應採用公平、公正、公開的科學考核體系定期對員工實行全方位考核,讓員工在考核自評、互評中充分認識到自己日常工作的優勢與不足,無形之中引導員工不斷修正自我表現。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者還應將員工績效考核與優勝劣汰原則有機聯系起來,在每一次考核中不斷增強企業內部員工的競爭意識和進取精神。
此外,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者還應從企業自身經營情況出發,不斷更新優化內部員工的薪酬結構。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勞動收入分配採取按勞分配的原則,國有企業應摒棄傳統的統一薪酬標准模式,將薪酬制度創新也融入市場浪潮中來,建立和完善基礎工資為前提、績效考核為主導的技能型薪酬制度。通過每一次考核對員工技能等級做出區分,按照技能等級實行薪酬分配,在實際操作中適時提升績效薪酬額度,將按勞分配與按科學技術分配結合起來,更加科學規范薪酬體系,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在建立和完善薪酬分配製度的同時,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者還應建立健全企業內部員工福利體系,適時調整員工醫療、保險等福利項目,以更好地激勵員工工作,發揮其作為企業發展第一生產力的特殊效應。
3、重視黨風廉政監督建設,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古語有言,「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講的都是黨群關系的重要性,市場經濟條件下國有企業發展中面臨諸多誘惑,由於黨風不正致使黨群關系緊張對立、影響企業發展的情況時有發生。強化黨風廉政建設,切實履行「八項規定」,才能始終保持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監督制度建設的手段是多樣的,應在國有企業內部建立完善一整張監督網,提出相應具體措施,將黨風廉政監督滲透進企業運行的方方面面。具體來講,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第一,完善企業內部職工代表大會制度,企業內部領導幹部班子成員之間不僅應相互協調、彼此制約,加大紀檢監察部門控制力度,還應充分重視企業職工代表大會的作用,在企業管理中發揚民主,完善職工代表大會參與企業政策決策、監督領導層的許可權和程序。第二,實行財務公開、制度透明,對於黨員幹部的收入與財產申報,應加大監督力度,貫徹落實檢舉制度,完善舉報人與證人的保障制度,實行述職制度和述廉制度,將黨員幹部自省與監察有機結合起來。第三,加大對人事任免、物資管理、財務等部門的監控力度,明確各職能部門經濟責任,將企業財務機構與人力資源機構作為廉政監督的重點對象,加大內部審計力度,完善外部監督與控制,規范制約重點部門工作。
4、加強國有企業文化建設,開創國企工作新局面
要想將蛋糕做大、做強,首先必須具備一定的品牌實力,即文化附加值。因此,在國有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應高度重視企業文化建設,通過相關知識的大力宣傳,提高全體員工對企業內部控制的認知水平,在企業內部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通過企業文化建設,增強企業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歸屬感,使每一位員工都能以主人翁的心態參與企業經營與管理,充分發揮每一位員工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在企業內部營造一種良好的工作氛圍,在潛移默化中實現對員工行為的規范與控制。任何企業發展都離不開員工的努力,只有全體員工齊心協力,才能在實際工作中「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這種情況下的企業內部控制才是最真實的、最有效的。企業文化使整個企業所有員工在思想和情感上達成高度共識,促使大家朝共同目標努力,在市場經濟社會中這種力量是最強大的,能夠最大限度地增強企業抵禦風險的能力,從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❹ 保險雙方應該如何加強財產保險的風險控制能力
保險公司是經營風險的特殊金融企業,如何有效地防範業務運行風險是快速成長過程中的中國保險業普遍關注的問題。但是,由於諸多客觀原因,人們更多地將注意力集中在保險運行的宏觀風險,而對於保險經營層面形成的微觀風險卻出現了知者眾、思者寡的現象,關於基層保險機構運行風險的系統研究相對薄弱。《中國保險業運行風險探析》一書從關於風險管理的理論探析入手,討論了主要產險業務、承保和理賠過程存在的風險,並且針對保險行業面對的法律環境和如何在改革中進行創新提出了獨到見解。通過閱讀本書,可以使我們深入了解基層保險經營服務機構存在的運行風險隱患,無論對於監管者、經營者和研究者,都可以從中發現許多值得思考的話題。
作者長期在保險業務一線工作,對於保險公司的微觀運行具有很多深刻體會,並且善於剖析基層保險公司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和風險現象,近年來發表了多篇著述,在《保險研究》發表的部分論文引起業界的較大反響。同時,作者還經常被作為演講嘉賓參加國內和國際專業學術會議。由於作者對於保險公司微觀運行過程的研究和相應貢獻,他還被包括重點大學在內的部分高校和研究機構聘請為研究員和兼職副教授,並且利用業余時間在高校主講保險基礎理論和實務研究課程。作者對於基層保險公司業務運行的深刻洞悉和經驗沉積,使其觀點和建議時常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閱讀作者發表的數十篇文章、論文和聆聽其演講,會使我們感受到作者對於保險事業的熱愛、保險業務的嫻熟和保險研究的激情。我本人對於作者的認識和了解,也是源於他發表的論文和在學術會議上的專題演講。
如果每一個保險從業人員都能夠如同作者一樣具有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心,關注保險運行的每一個細節、思考風險控制的每一個節點,中國保險業的做大做強就有了堅實基礎。盡管《中國保險業運行風險探析》一書中的部分觀點可能引起爭議和需要進一步商榷,但作者鑽研和思考的精神難能可貴。因此,我願意將此書介紹給關心中國保險事業發展的人們!
❺ 如何增強企業經營管理風險防控能力
企業風險分為外部風險,內部風險。
外部風險主要是因外部市場環境,產業政策,技術發展等帶來,企業要健康發展需要關注這些,與時俱進,開發新產品,適時擴展或轉入新的領域,企業的文化必須具有活力,並注意培育人才,開發技術,創新產品。
內部風險也有很多,需要建立健全流程制度,完善管理,就一定能健康發展。
產品或項目失敗:只有按調研-分析-論證-開發控制-試驗檢驗-試用-改善的路線,嚴格按規范化的流程,才有有效避免風險。
安全風險:任何企業的安全管理都必須給予高度重視並落實責任,制度。做到無遺漏無死角。
誠信風險:企業經營中雖然有制度,但是權利和機密帶來的非法價值可能性,仍會對領導和有關員工產生影響,沒有監督管理,並明確規則會出大問題。講誠信要成為所有人的行為規范,包括董事長或總裁在內的所有高管或老闆都必須接收監督,並制定行為規范。只有從上到下的管理,才能避免造假,瀆職,謀私,利用權利尋租,泄密出賣信息等嚴重傷害企業的風險問題。
❻ 如何提高企業抗風險能力
抗風險能力=主營業務收入/(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進貨費用+折舊攤銷)。提高企業抗風險能力,就要增加主營業務收入,減少各種管理費用。
抗風險能力指的是企業、組織面臨危機時的應付能力,可以衡量一個組織、企業的健康程度和資本狀況、行業狀況等等。隨著環境的不斷變化,風險管理的內涵和外延都有了很大擴展,風險管理活動日益豐富,風險管理已成為許多國際性大公司管理活動的重點。
(6)提升保險企業風險控制能力擴展閱讀
企業抗風險能力的重要指標:流動比率。它衡量的是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之間的比率關系。流動負債是近期馬上要償還的債務;流動資產是能夠迅速變現的資產。
對於市場表現良好的公司,這個指標你不需要太關注,因為即便一時還不起錢,也會有銀行願意提供貸款。但是對於那些日子不好過的企業,競爭壓力又大,就要隨時關注這個比率的變化。
❼ 淺談國有企業如何提高風險應對能力
1國有企業風險處理現狀及分析
我國大部分國有企業仍沒有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控制與防範風險體系,面對風險時,往往是手足無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風險意識薄弱。雖然,我國國企領導層的管理能力已經比計劃經濟時代有大幅提升,對風險也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但風險意識比較薄弱。目前,國有金融企業對內部控制比較重視但國內仍有不少企業認為內控是可有可無的,有的連獨立的內控部門都沒有,有的就算成立了內控部門,也往往流於形式。相反,我國不少的民營企業家有著很強的風險意識,華為董事長任正非寫過一篇著名的文章《華為的冬天》,對華為在迅速發展過程中面臨的風險進行全面的剖析,每一天都要提醒自己,企業離破產只有一步之遙。他認為,公司從上到下,如果沒有真正認識到危機,當危機來臨的時候,就會措手不及。
(2)風險控制體系不健全。一些企業缺乏完整的內部風險控制體系,一些企業忽視法律顧問的作用,在重大決策、工商談判、對外出具法律文書等活動中缺乏嚴格的法律論證和工作程序,部分企業未經論證,盲目地超速發展,造成資金鏈斷裂。中航油事件充分暴露出國有企業風險防範和預警機制的缺失。
(3)風險應變能力不夠。有一些企業在應對危機時,採用錯誤的手段,反使危機愈演愈烈,如紫金礦業銅酸水滲漏事故,事故造成汀江部分水域嚴重污染,紫金礦業直至事件發生後12天才發布公告,瞞報事故9天,一場環境危機演變成了「環境+誠信」危機。
2國有企業提高風險應對能力的方法
國有企業占據了中國經濟的半壁江山,國有企業經濟關乎國家的興衰和民生的安定。國有企業必須牢固樹立風險意識,提高應對風險的能力。
2.1強化風險意識和法律意識
風險意識的強化與企業文化的建立一樣,不可能一蹴而就,這就需要不斷地培訓和宣傳,特別是對企業的領導層,強化企業領導層的風險意識是關鍵。而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市場環境和日益增多的法律事務,進一步加強企業法制建設尤為重要和緊迫。大力推進國有企業特別是國有重點企業法制建設,既是企業防範法律風險、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措施,也是各級國資委有效實施國有資產監管的一項重要職責,同時也是加快我國市場經濟進程和法治建設進程的必然要求。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黃淑和指出:「以加快完善企業法律風險防範機制為核心,力爭再用三年時間(2009-2011年),省屬國有重點企業全部設立法律事務機構,建立總法律顧問制度的比例達到70%;以事前防範和事中控制為主、事後補救為輔的企業法律工作制度基本健全,企業法律風險防範機制在國有企業改革發展中的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
2.2完善風險控制體系
國有企業有關風險控制的制度不少,但並不全面,制度執行偏差仍然在相當廣的范圍內存在,應盡快完善風險控制體系。
(1)補充完善風險控制制度,減少部門間重復、沖突的制度
某公用事業單位,僅對涉外服務人員就制定了八項制度,如「服務規范標准」、「限時服務項目規定」、「服務質量驗證管理辦法」、「統一穿著職業裝、佩帶標識的規定」等,部分內容、規定重復且冗餘,完全可以在「服務規范標准」中將限時服務、服務質量驗證、著裝要求等一並納入。然而如此大的企業,且是涉及民生的企業,卻沒有有關對外宣傳、與媒體溝通方面的規定。
(2)在風險控制制度中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
制度貴在執行,制定時轟轟烈烈,制定完了就束之高閣,實際執行中又將其拋到九霄雲外,再好的風險控制設計也只是流於形式。因而如何培養盡責的員工,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是落實風險控制的關鍵。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一定要和績效考評結合起來,建立一套公平、公正、公開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獎懲制度。此外,企業應積極鼓勵員工,對於發現的風險點提出建議;重大決策事項應公開透明,接受全員監督。
2.3建立全面的風險防範和應急系統
國有企業的風險主要來自於財務風險、安全生產風險及經濟法律風險等方面,其中安全生產風險受外部諸多因素的影響,僅靠企業自身的力量難以解決。國有企業可以建立更加完善的風險防範系統來控制和化解風險,減少損失。
(1)風險防範的組織機制。除金融企業外,我國絕大部分企業沒有條件,也沒有足夠的能力設立獨立的風險控制部門,但可以由現有的職能部門承擔風險防範組織機構的日常工作,如財務部、審計部、安全服務部、法務部等,不論由哪個部門承擔,都必須保證其工作的獨立性。此外,除聘請常年法律顧問外,企業自身也應選聘一些法律方面的專才。
(2)風險防範的會計系統。通過計算機處理大量的財務數據,進行大范圍的比較分析,對於異常值及時報警,使經營者及時解決出現的問題,防範風險。
(3)風險的評估和分析機制。通過風險分析機制,抓大放小,重點關注可能造成重大影響的風險上,評估其可能造成的損失,評估風險的部門或個人應保持高度的獨立性。
(4)風險處理機制。風險分析清楚後,就應該立即採取相應的預防、轉化措施,減少風險帶來的損失。風險應對方法有以下4類:
①迴避風險,如當某些項目超出了自身的技術條件和安全防護能力時,企業應暫時迴避,等條件成熟再開工,不要倉促上馬。
②轉嫁風險,如將部分大型施工項目總包給有資質的其他大型公司,由其再分包下去,減少自身的責任。
③接受風險,接受風險不是任憑風險發生而無能為力,而是確認風險的威脅後,制定對策方案,一旦預計的風險成為現實,可以使風險造成的損失降低到預先設定的程度之下。
④分散風險,如針對安全事故高發、易發的特點,可以針對性地購買各類保險(施工責任險、第三方責任險等)。
(5)風險責任機制。必須明確企業經營者全面負責本單位的風險管理,並將風險責任落實到實處。一旦發生問題,能夠及時尋找問責對象,結合相關的獎懲制度,促使其提高警惕,在未來的經營中不再重蹈覆轍。
(6)建立風險審計體系,推行安全審計。目前,國際上已經開始開展安全審計,主要是在石油行業,很多跨國石油公司都在開展HSE(Healthy Safety
Environment,健康、安全與環保)審計。大中型國企應定期對安全投入資金的使用及結余情況、安全規范流程執行情況等進行審計。審計應該制度化,成為剛性的原則,並和激勵、約束機制聯系在一起。
國有企業的風險應急系統仍不夠成熟,在風險發生時,反應往往過於滯後。①建立風險應急方案,並定期開展風險應急的演練,在演練中發現不足並加以改進,演練不是過場,有條件的企業,可以聘請有關專家參與並打分。②塑造負責任的國企形象,一旦發生風險,要積極、誠實地接受事實,不隱瞞、不推卸,向社會證明有企業魄力、有能力處理好風險。同樣涉及兒童奶粉問題,與三鹿集團的逃避、隱瞞不同,美贊臣(Mead
Johnson)、雅培(Abbott
Laboratories)等國外企業不僅有自己的召回機制、賠償機制,一旦發現問題,他們均可以做到在第一時間公布消息,從不隱瞞。③加強與新聞媒體的溝通,避免風險發生時,社會輿論出現不利於國企的一邊倒現象。
❽ 企業如何更好的把控風險
企業風險一般可分為戰略風險、財務風險、市場風險、運營風險、法律風險等;也可以能否為企業帶來盈利等機會為標志,將風險分為純粹風險(只有帶來損失一種可能性)和機會風險(帶來損失和盈利的可能性並存)。
或者企業風險可細分為8類風險: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作業風險、
法律風險、會計風險、資訊風險、策略風險。
(二)企業風險處理的四類方法
風險的處理方法包括:迴避風險、預防風險、自留風險、轉移風險。
(三)企業風險管理基本流程
主要包括五步:1、收集風險管理初始信息;2、進行風險評估;3、制定風險管理策略;4、提出和實施風險管理解決方案;5、風險管理的監督與改進。
(四)企業風險管理具體措施方法
可參照 《中央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指引》中相關要求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