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個人理財規劃
制定個人理財規劃可參考以下:
1、確定理財目標。每個人的一生都有多種不同的目標,其中之一就是理財目標。做任何事情如果沒有目標都不可能取得成效,沒有理財目標就會每天隨著股市的漲跌,在自己的得失情緒中煎熬。而有了理財目標就可以減少情緒化的決定,理性面對市場變化。
2、明確投資期限。理財目標有短期、中期和長期之分,所以不同的理財目標會決定不同的投資期限,而投資期限的不同,又會決定不同的風險水平。例如3個月後要用的錢是絕對不能用來做高風險投資的。反之,3年後要用的錢如果不用來投資,則會失去獲得更高回報的可能。
3、制定適合的投資方案。當投資人確定了自己的理財目標及投資期限後,一個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案就是隨後需要決定的了。也就是說在考慮了所有重要的因素之後,就需要一個可行性方案來操作,在投資上我們稱投資組合。投資人的風險承受力是考慮所有投資問題的出發點,風險承受力高的,可以考慮較高風險的股票型基金;風險承受力低的,可以考慮低風險的債券型基金或貨幣。基金投資人因年齡、資產收入不同風險承受力也會不同,投資組合也就有保守型、一般風險型、高風險型之分了。事實上,個人理財規劃的真諦其實是要通過合理的規劃、管理財富來達到人生目標。
『貳』 家庭理財規劃,如何防範家庭財務風險
一、理財規劃
1、保本部分:40%
首先,把40%的可投資金額放在銀行存款或國債上。對於風險承受能力相對較弱的家庭來說,需要有穩定儲蓄來預防可能出現的財務風險,保證整個家庭經濟狀況的穩定性,這些錢的作用不是增加收入,而是保本。雖然給出的收益率都是預期收益率,沒有絕對的保證,但實際上收益率波動范圍並不大。
2、成長部分:30%
將可投資金額的30%投資於風險相對小、報酬較穩健的理財產品,如開放式基金、銀行理財產品等,追求的年收益率在4%~6%不等。不過,在投資前要做一些功課,分析投資對象歷年的走勢及分紅狀況,選出好的股票和基金;同時可以做適當的投資組合來分散風險。自己的信息和時間是有限的,最好通過銀行專業的理財師來幫您規劃。
3、進取資金:20%
進取部分是指投資風險高,但也能獲得高收益的產品,如成長型股票、股票型基金等。這些投資產品計劃有機會給您帶來一個較高的收益,同時風險也相對較高。投資這些高風險高收益的理財產品,必須有相當多的知識與經驗。對於不擅長投資的工薪族來說,最好先以成長計劃為主,在得到一些投資心得後再去追求更高的收益率。建議您聽取專業人士意見,選拔好自己的銀行理財師,做好投資咨詢和參考。有條件的家庭,也可增加一部分養老保險。但是,保險種類很多,一定要根據家庭成員的年齡、職業、身體狀況進行選擇購買。
4、保險保障部分10%
一般家庭不宜在保險上投入過多,要買就買最必要的。家中夫妻兩人首先要考慮買的是醫療健康險,因為即使夫妻雙方都買了社保,在面對高昂醫療費用時社保不能完全應對,另外還可以買大病險或者意外險。對小孩來說,通常在學校都購買了學平險和互助基金,一般能滿足需要,要買的話可以選擇教育基金等。
二、理財業務中應防範的風險
1、考慮短期收益,缺乏整體、長遠規劃。不少人把個人理財看成了即期收益的方式,對自己的家庭收支平衡性、資產配置以及投資產品缺乏考慮,對未來生活和財務狀況的變化以及風險承受能力缺乏統籌規劃。
2、對風險和收益的關系認識不足,盲目追捧所謂「低風險、高收益」理財產品。風險與收益的關系常常是「高風險意味著高收益、低風險意味著低收益」,因此對於一些理財機構承諾高收益、低風險的理財產品要持警惕態度,不要盲目追捧。
3、分散風險意識不強,把所有的雞蛋放到一個籃子里。不少客戶在投資理財產品時,過高地估計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把大筆資金投入到股票、房地產等目前看好的項目中去,在出現失業、重病等突發狀況時相當被動。因此,把資金按照自身實際情況分配到活期存款、債券、房地產及股票中去,才是恰當的理財方式。
『叄』 個人理財規劃包含哪些內容
個人理財規劃包含:了解當前財務狀況、設置好一筆備用金、先做風險能力測試、配置有必要的保險、不要忘記投資自己等幾塊內容。具體如下:
一、了解當前財務狀況
所以,個人制定理財規劃的第一步,就是對自己的財產狀況進行清算,最好是將自己的資產和負債記錄下來,清晰的了解資金的流動狀況,然後再根據自己的投資方式和頻率,按月或季度來更新資產詳情,只有清楚了自己的底細,才能更好的往下一步進行發展。
二、設置好一筆備用金
一般來說,個人在沒有特殊情況之下,備用1萬元的資金就行,可以存在銀行活期賬戶,或是放在余額寶等靈活的理財產品當中,這樣既可以保障必要的資金流動性,有可以額外的賺取一點收益。
三、先做風險能力測試
一般來說,按照風險承受能力可以將投資者分為兩類,第一類為穩健型投資者,通常會選擇定期儲蓄、貨幣基金等無風險或風險較少的理財產品;第二類則為激進型投資者,通常會選擇股票、基金等高風險、高收益型理財方式。投資者可以先對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進行測試,然後對號入座來施行相應的理財操作。
四、配置有必要的保險
保險的本質就是減少意外造成的損失,而未來是不可預估的,買一份保險也是為自己提供一份保障,所以,一定要學會分散風險,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五、不要忘記投資自己
果努力的提升自我能力,對自己的未來進行投資,就可以有效的解決「開源難」的問題。沒事的時候多讀讀書、聽一聽講課,提高自己的技能和業務水平,那麼就可以早日實現財務自由,為自己的生活質量添磚加瓦。
『肆』 理財規劃的八大內容包括哪些
理財規劃的八大內容包括現金規劃、消費支出規劃、教育規劃、風險管理與保險規劃、稅收籌劃、投資規劃、退休養老規劃和財產分配與傳承規劃。
1、現金規劃。
個人持有現金主要是為了滿足日常開支需要、預防突發事件需要、投機性需要。個人要保證有足夠的資金來支付計劃中和計劃外的費用。
3、教育規劃。
教育為人生之本,時代變遷,人們對受教育程度要求越來越高。再加上教育費用持續上升,教育開支的比重變得越來越大。
4、風險管理與保險規劃。
在人的一生中,風險無處不在,理財規劃師通過風險管理與保險規劃做到適當的財務安排,將意外事件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使客戶更好地規避風險,保障生活。
5、稅收籌劃。
納稅是每一個人的法定義務,但納稅人往往希望將自己的稅負減到最小。為達到這一目標,理財規劃師通過對納稅主體的經營、投資、理財等經濟活動的事先籌劃和安排,充分利用稅法提供的優惠和差別待遇,適當減少或延緩稅負支出。
6、投資規劃。
個人財富的增加可以通過減少支出相對實現,但個人財富的絕對增加最終要通過增加收入來實現。薪金類收入有限,投資則完全具有主動爭取更高收益的特質,個人財富的快速積累更主要靠投資實現。
7、退休養老規劃。
人到老年,其獲得收入的能力必然有所下降,所以有必要在青壯年時期進行財務規劃,達到晚年有一個「老有所養,老有所終,老有所樂」的尊嚴、自立的老年生活的目標。
8、財產分配與傳承規劃。
財產分配規劃是指為了家庭財產在家庭成員之間進行合理分配而制訂的財務規劃。理財規劃師要協助客戶對財產進行合理分配,以滿足家庭成員在家庭發展的不同階段產生的各種需要。
『伍』 我們為什麼需要個人理財規劃
個人理財規劃是能夠幫助個人或家庭合理利用財務資源,通過理財的形式,將收支保持平衡,實現人生目標的綜合過程。它的核心是平衡現在和未來的收支,使人一生中的收入和支出基本平衡,不會因為某個時期缺乏收入而停止理財,導致無法實現理財目標。如果一個人在任何時期都有收人,而且在任何時候收入都能滿足支出,那麼就不需要去平衡收支間的差異。可是實際上,人的一生中大約只有一半的時間有賺取收入的能力。在經濟獨立之前基本由父母撫養,是沒有收入的;退休前則必須靠工作養活自己和家人;退休後如果不想依賴子女,又沒有工作收人,那麼如何度過漫長的養老期呢?如果能在奮斗期或工作期,將一部分收支結余進行積累性的長期理財投資,為未來的晚年生活累積豐厚的養老資金,則可以享受安逸的晚年生活。
個人理財規劃也是實現財務安全的「防火牆」。每個人、每個家庭都有遇到財務風險的可能,保障財務安全是個人理財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所謂財務安全,是指個人或家庭對自己的財務現狀有充分的信心,現有的各類經濟資源足以應對未來的財務支出和其他生活目標的實現,不會出現大的財務危機,即使出現危機也不至於影響正常生活。可是如果不懂得利用科學的理財方式,提前做好應對風險的各種舉措,若財務風險一旦發生,個人或家庭極有可能陷入財務困境。將直接導致家庭其他成員的生活質量下降,比如孩子未來沒有充足的教育資金,老人的贍養出現問題等。都是因為沒有做好個人理財規劃,沒有準備好充足的資金來預防此類事件的發生。
『陸』 理財規劃師需要注意的風險有哪些
劃分人生的理財階段,明確其各自的特點,有助於對不同的人不同時期制定適合的理財規劃,有助於人們合理支配資金,得到有效的保障。因此,了解並掌握六大理財階段的各自特點在人生理財規劃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階段一:單身期
此階段經濟收入比較低且花銷大,是資金積累期。投資的目的不在於獲利而在於積累資金及投資經驗。所以,可抽出部分資本進行高風險投資,目的是取得投資經驗。
另外還必須存下一筆錢, 一為將來結婚, 二為進一步投資准備本錢。此時,由於負擔較少,作為年輕人的保費相對低些,可為自己投保人壽保險。
階段二:家庭形成期
這一時期是家庭的主要消費期。經濟收入增加而且生活穩定, 家庭已經有一定的財力和基本生活用品。為提高生活質量往往需要較大的家庭建設支出,如購買一些較高檔的用品;貸款買房的家庭還須一筆大開支??月供款。
階段三:家庭成長期
在這一階段里,家庭成員不再增加,家庭成員的年齡都在增長,家庭的最大開支是保健醫療費、學前教育、智力開發費用。同時,隨著子女的自理能力增強,父母精力充沛,又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和投資經驗,投資能力大大增強。在投資方面鼓勵可考慮以創業為目的,如進行風險投資等。購買保險應偏重於教育基金、父母自身保障等。
階段四:子女大學教育期
這一階段里子女的教育費用和生活費用猛增,財務上的負擔通常比較繁重。那些理財已取得一定成功、積累了一定財富的家庭,完全有能力應付,故可繼續發展投資事業,創造更多財富。而那些理財不順利、仍未富裕起來的家庭,則應把子女教育費用和生活費用作為理財重點。在保險需求上,人到中年,身體的機能明顯下降,對養老、健康、重大疾病的要求較大。
階段五:家庭成熟期
自身的工作能力、經濟狀況都達到高峰狀態,子女已完全自立,父母債務已逐漸減輕,最適合累積財富。因此理財的重點是擴大投資,但不宜過多選擇風險投資的方式。此外還要存儲一筆養老資金, 養老保險是較穩健、安全的投資工具之一。
階段六:退休期
這段時間的主要內容應以安度晚年為目的,投資和花費通常都比較保守。理財原則是身體、精神第一,財富第二。保本在這時期比什麼都重要,最好不要進行新的投資,尤其不能再進行風險投資。另外,在65歲之前,檢視自己已經擁有的人壽保險,進行適當的調整。
『柒』 個人在銀行理財活動中應怎麼進行風險防範
銀行理財雖然不承諾保本,但是幾乎沒有風向,除非銀行破產,所以銀行理財你就放心買吧 別把全部家當都放進去就行
『捌』 個人理財規劃怎麼規劃呢
所謂理財規劃,就是學會有效、合理地處理和運用錢財。要想理財,必須先有目標和規劃。
有了目標,才知道往哪走;有了規劃,才知道怎麼走。讓自己的花費發揮最大的效用,以達到最大限度地滿足日常生活需要的目的。
如何科學制定理財目標與規劃
理財目標,可以按照時間分為:
短期目標:1年;
中期目標:3-5年;
長期目標:5-10年。
制定一個完整的理財目標,可以從長期目標著眼,倒推至短期目標,也可以反過來。
比如,你對未來10-15年的生活有著比較清晰的期許,那麼就可以先制定長期目標,然後從這個長期目標倒推到短期,以確定為了達成你的期許,你每個階段應該達到什麼分目標。
我們也可以先制定短期目標,確定自己短期內可以做到什麼程度,再一步步的確定以後的階段,完成中期、長期目標的確定。
有了目標,再制定達成目標的方案,這個過程就是規劃。
我們來舉個例子:
比如,小王的情況如下,打算在20年底買房,首付款不夠怎麼辦?
小王不想借款,那麼就需要每月存4167元,那麼小王僅靠節省花銷是絕對做不到的。這時小王需要考慮的是:
1,節省花銷,每月多攢點;
2,爭取加薪,每月多掙點;
3,做份兼職,每月多掙點;
4,將父母的出資和自己的儲蓄提高投資收益率,增加資本利得。
四個選項都是可以選擇的,也可以同時採取幾種方法,這就是一個短期規劃。
具體設定理財目標和規劃的時候,還要考慮很多因素,不然設置的目標無法實現,會影響執行下去的動力。
那麼,設定理財目標需要遵循的原則有哪些呢?
1、理財目標要具體化、數字化。
比如,你可能希望自己退休後過得好一點,怎麼也得有200萬吧,另外你可能2年後需要買一套學區房,為了孩子上學方便,即便是在二三線城市,首付大概也要50萬,可是你的朋友約你1個月後歐洲游,你好久沒旅遊了也特別心動,半個月的歐洲游大概需要2萬元,另外,你老公想再買輛車,他看上一款36萬的車,首付需要15萬。
2、你的理財目標可能很多,可是這些目標是有優先順序的,要結合你所處的人生階段和投資屬性來確定自己當前的目標。
這些都是理財目標,可是我們的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同時實現所有的目標,那麼就需要我們做出優先順序判斷,一項一項的完成。
我們從一個人有賺錢能力開始,他一生的理財目標主要有8個。
這8個理財目標,不需要同時進行,可以根據自己所處的人生階段,有所側重。
個人「投資屬性」不容忽視
「投資屬性」 就是你自己對投資風險的偏好程度,也就是你能承受多大的風險。如果你是一個保守型的投資者,卻偏要去炒股,那麼你可能會因承受不了損失而痛苦。
明白了自己的投資屬性,才能做出適合自己的理財規劃。
1、理財目標要切合實際
比如你定一個理財目標,用10萬的本金3年要變成30萬,翻3倍。那麼你需要投資年化收益66.7%的理財產品。這個收益實在是太高了,即使是做生意,能達到這個利潤都很不容易。所以這樣的設置是不合理的。
你需要設置的年化收益最好不要超過15%,這樣比較容易達到。
2、理財目標要考慮外在因素
理財目標的設置當中一定要考慮兩點,一是風險,二是通貨膨脹。
首先,抵禦和轉移風險。我們可以通過購買保險來完成。所以我們在設置理財規劃時,一定要劃出一部分買保險的錢。
『玖』 個人理財規劃師應該如何評價自己客戶的風險承受能力
投資人對風險承擔程度隨年齡、個性及不同社會階層而不同。對年輕一族來說,由於來日方長,可接受的風險較高,而即將退休或已經退休的人士,則對資金的穩健來源較為看重,因此可承受的風險較低。
一個人的風險屬性一般體現在風險承受態度和風險承受能力兩個方面。
風險承受態度是指您主觀上是否有接受風險的意願,是否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備;而風險承受能力則主要指您客觀經濟條件是否允許您承擔這些風險。
有高風險承受能力的人未必願意真正面臨風險,就會顯得比較保守,往往會失去獲取更高收益的機會;而有較高風險態度的人,如果沒有相適應的風險承受能力,則會顯得比較激進,可能會帶來財務上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