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銀行理財產品和股票的關系
按照標準的解釋,應該是商業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開發設計並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在理財產品這種投資方式中,銀行只是接受客戶的授權管理資金,投資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或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承擔。 一般根據本金與收益是否保證,我們將銀行理財產品分為保本固定收益產品、保本浮動收益產品與非保本浮動收益產品三類。另外按照投資方式與方向的不同,新股申購類產品、銀信合作品、QDII產品、結構型產品等,也是我們經常聽到和看到的說法。
其中投資方向與股票相掛鉤的則會漲跌正相關,投資股票的品種和結構則決定了相關程度,如新股申購類產品,新股發行後的表現直接會影響此類理財的收益;
與股票不相關的其他方向投資與股票也會有一定的關系,比如投資債券的理財產品,與股票行情有一定的負相關(當然還要受許多其他因素影響)。
2. 影響債券類理財產品收益的因素
目前,商業銀行推出的債券型理財產品的投資對象主要是國債、金融債和中央銀行票據等信用等級高、流動性強、風險小的產品目前,對於投資者而言,購買債券型理財產品面臨的最大風險來自利率變化、匯率風險和流動性風險。利率風險主要來自人民幣存款利率的變化;匯率風險在外幣債券型理財產品中較為普遍,表現為本幣和外幣匯率的不可預測性;而流動性風險主要是由於目前國內銀行業債券型理財產品通常不提供提前贖回,因此投資者的本金在一定時間內會固化在銀行里。,因此投資風險較低,收益也不高。
3. 請問在證券公司申購的債券類的理財產品的漲跌受什麼的影響風險是否相對較小
總的來說債券的投資風險都是較小的,至少相對於股票來講的話。但是,這是建立在你買的債券是高等級的,也就是信用等級高,不存在違約的風險。那麼,除了違約的風險之後,就是利率風險了。實際上,債券的違約風險還是較小的,主要就是利率風險以及購買力風險。購買力就是通貨膨脹的風險。
4. 理財產品是否可買公司債
一是利率風險。公司債的價格與銀行利率成反比,公司債剩餘期限越長,利率風險越大。 二是流動性風險。流動性差的公司債使投資者在短期內無法以合理的價格賣掉債券,從而遭受損失或喪失新的投資機會。 三是信用風險,即發行債券的公司不能按時支付利息或償還本金,從而給投資者帶來損失。 四是回收風險,即當利率下降時,有回收性條款的高息公司債存在被強制收回的可能。 五是通脹風險。公司債的實際利率應該是票面利率扣除通貨膨脹率,通貨膨脹率越高,公司債的實際利率就越低。 對於利率和通貨膨脹風險,投資者可採用分散投資的方法予以規避,盡量購買不同期限的公司債券;對於流動性風險,投資者應盡量選擇交易活躍的公司債券;為了防範信用風險和回購風險,投資者在選擇公司債券時,一定要對公司進行調查,通過對其報表進行分析,了解其盈利能力、償債能力和經營狀況,切忌購買經營狀況不好、信譽不佳的公司債券。 投資公司債主要有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兩種方式,直接投資又分一級市場申購和二級市場投資,間接投資則是投資者買入銀行、券商、基金等機構的相關理財產品,然後通過這些機構參與公司債的網下申購,或者在二級市場買賣來實現個人收益。
5. 銀行理財產品與債券型基金的差別
銀行理財產品與債券型基金的差別:
1、申購方式不同
債券基金可同時參與網上、網下新股申購,而銀行理財產品只能參與網上申購。據統計,2007年新股中簽率網下平均是網上申購的2.4倍左右。但銀行理財產品幾乎可以用100%資金進行新股申購,遠高於增強收益債券基金20%上限;其次,大部分銀行理財產品都有一個收益分成條款,而債券基金則不參與利潤分成。
2、與債券型基金相比,銀行理財產品種類繁多
目前,銀行理財產品大致分為結構性、信託項目類、證券類。其中,證券類理財產品與打新股債券基金的相似度較高,特別是「打新」的共性,使相互間的碰撞更激烈。但在新股申購、收益分成、費用、申購起點、流動性等方面,債券基金佔有一定優勢。
3、銀行理財產品購買起點較高
銀行理財產品購買起點通常設定在2-5萬元,債券基金起點較低,通常1000元就可申購。而且,債券基金的手續費一般也低於銀行理財產品。
4、流動性不同
投資銀行理財產品一般只允許在每月規定日期贖回,有的甚至要向投資者收取罰金,而債券基金在封閉期後可隨時贖回,流動性相對較好。
6. 在銀行購買理財產品時,櫃員告訴我她們的理財產品掛鉤的是銀行間可流通債券,請問這種產品風險大嗎
一般銀行的理財產品,承諾保本的就是風險不大,不承諾保本的就是風險大。
不過目前哪家銀行也不敢不保本,除了QDII的外匯理財產品,好像大家基本上還沒虧過。一旦要是有虧的,你就要小心了。因為道德底線被突破了。現在還行。
7. 關於債券型理財產品的問題
1,銀行存款是商業銀行開展的常規業務,通過吸收存款再放貸出去賺取利息收益,受央行、銀監局監管的,並且儲戶的利息收益是相關法律、法規和條例約定了的,是法律保護的;如果銀行倒閉了,是要由國家接管,並有相關基金做保護,可以保障儲戶的權益;而理財產品是由銀行代銷的,但不一定是銀行自己發行的,有可能是證券、基金公司或者信託公司,風險性絕對是是比銀行儲蓄高的,即使是銀行自己發行的,以後倒閉了也是先賠付儲戶,債權人,而購買它理財產品的客戶應該是排在最後的,如果證券、基金公司和信託公司倒閉了,其客戶也有可能是拿不會本金的。
2,公募基金公司、私募基金、信託是三個不同性質的機構,只是它們發行的產品或許是類似的,其中成立公募基金的門檻最高,操作是受相關條例約束的,風險性是三個中間最低的。只是說,三者對自己的產品是保本和保收益與否,完全取決於自身的條件,以及面對的客戶群;公募基金募集的資金大,面對的客戶多,單個客戶可能只有1000元,因此不可能對自己的產品承諾保本和保收益;而私募和信託募集資金少,客戶是有最低投資門檻的比如5萬起,所以客戶少,為了加大吸引,並且投資規模小,船小好掉頭,所以敢於承諾保本和保收益,另一個是私募和信託收取客戶的管理費也是最高,除了規定收益,多出的收益是發行人自己得的;而公募基金提取了少量管理費後,所有收益是歸全體基金所有人的。
參考資料:玉米地的老伯伯作品,拷貝請註明出處。
8. 理財產品中債券和智享產品有什麼區別
兩者的投資的標的資產相同,都是債券,但是產品形態不同
1、債券是指投資人直接投資債券,二級市場通過股票賬戶直接可以操作,可以理解成直投
2、智享產品為郵儲銀行的理財產品,產品委託交銀國際信託有限公司設立的交銀國信·中郵儲銀行組合投資單一資金信託計劃。並將理財資金通過該信託計劃主要投資於國內依法發行的企業債券、公司債券、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等債券類資產。本產品募集資金將以不低於95%的比例投資於上述資產,現金類資產投資比例不高於5%。 可以理解成是一種通過銀行、信託的間接投資。
補充:智享產品這類運作模式無非是把銀行櫃面理財形成資金池做債券的杠桿,賺取息差,由於投資標的非常安全,因此風險非常小,但是銀行操作給客戶的收益確實不高。一般年化5%/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