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風險識別和研判應圍繞以下哪些要素,對安全問題和隱患進行全面排查
1.風險管理的定義
風險管理當中包括了對風險的量度、評估和應變策略。理想的風險管理,是一連串排好優先次序的過程,使當中的可以引致最大損失及最可能發生的事情優先處理、而相對風險較低的事情則押後處理。 現實情況里,優化的過程往往很難決定,因為風險和發生的可能性通常並不一致,所以要權衡兩者的比重,以便作出最合適的決定。
風險管理亦要面對有效資源運用的難題。這牽涉到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的因素。把資源用於風險管理,可能使能運用於有回報活動的資源減低;而理想的風險管理,正希望能夠花最少的資源去去盡可能化解最大的危機。
「風險管理」曾經在1990年代西方商業界前往中國進行投資的行政人員必修科目。當年不少MBA課程都額外加入「風險管理」的環節。
風險管理(risk management)
在降低風險的收益與成本之間進行權衡並決定採取何種措施的過程。
確定減少的成本收益權衡方案(trade-off)和決定採取的行動計劃(包括決定不採取任何行動)的過程成為風險管理。
首先,風險管理必須識別風險。風險識別是確定何種風險可能會對企業產生影響,最重要的是量化不確定性的程度和每個風險可能造成損失的程度。
其次,風險管理要著眼於風險控制,公司通常採用積極的措施來控制風險。通過降低其損失發生的概率?縮小其損失程度來達到控制目的。控制風險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制定切實可行的應急方案,編制多個備選的方案,最大限度地對企業所面臨的風險做好充分的准備。當風險發生後,按照預先的方案實施,可將損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再次,風險管理要學會規避風險。在既定目標不變的情況下,改變方案的實施路徑,從根本上消除特定的風險因素。例如設立現代激勵機制、培訓方案、做好人才備份工作等等,可以降低知識員工流失的風險。
2.風險管理的各個步驟
對於現代企業來說,風險管理就是通過風險的識別、預測和衡量、選擇有效的手段,以盡可能降低成本,有計劃地處理風險,以獲得企業安全生產的經濟保障。這就要求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應對可能發生的風險進行識別,預測各種風險發生後對資源及生產經營造成的消極影響,使生產能夠持續進行。可見,風險的識別、風險的預測和風險的處理是企業風險管理的主要步驟。
2.1風險的識別
風險的識別是風險管理的首要環節。只有在全面了解各種風險的基礎上,才能夠預測危險可能造成的危害,從而選擇處理風險的有效手段。
風險識別方法很多,常見的方法有:
2.1.1◆生產流程分析法
生產流程分析法是對企業整個生產經營過程進行全面分析,對其中各個環節逐項分析可能遭遇的風險,找出各種潛在的風險因素。生產流程分析法可分為風險列舉法和流程圖法。
1.風險列舉法指風險管理部門根據本企業的生產流程,列舉出各個生產環節的所有風險。
2.流程圖法指企業風險管理部門將整個企業生產過程一切環節系統化、順序化,製成流程圖,從而便於發現企業面臨的風險。
2.1.2◆財務表格分析法
財務表格分析法是通過對企業的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營業報告書及其他有關資料進行分析,從而識別和發現企業現有的財產、責任等面臨的風險。
2.1.3保險調查法
採用保險調查法進行風險識別可以利用兩種形式:
通過保險險種一覽表,企業可以根據保險公司或者專門保險刊物的保險險種一覽表,選擇適合本企業需要的險種。這種方法僅僅對可保風險進行識別,對不可保風險則無能為力。
委託保險人或者保險咨詢服務機構對本企業的風險管理進行調查設計,找出各種財產和責任存在的風險。
風險管理的分類
風險管理主要分為兩類:
經營管理型風險管理,主要研究政治、經濟、社會變革等所有企業面臨的風險的管理。
保險型風險管理,主要以可保風險作為風險管理的對象,將保險管理放在核心地位,將安全管理作為補充手段。
B. 保險市場環境分析可以採用哪些方法
風險識別的方法現在使用的風險識別方法,可以分為宏觀領域中的決策分析(可行性分析、投入產出分析等)和微觀領域的具體分析(資產負債分析、損失清單分析等)。下面介紹幾種主要方法:生產流程分析法生產流程分析法,又稱流程圖法。生產流程又叫工藝流程或加工流程,是指在生產工藝中,從原料投入到成品產出,通過一定的設備按順序連續地進行加工的過程。該種方法強調根據不同的流程,對每一階段和環節,逐個進行調查分析,找出風險存在的原因。風險專家調查列舉法由風險管理人員對該企業、單位可能面臨的風險逐一列出,並根據不同的標准進行分類。專家所涉及的面應盡可能廣泛些,有一定的代表性。一般的分類標准為:直接或間接,財務或非財務,政治性或經濟性等。資產財務狀況分析法即按照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及損益表、財產目錄等的財務資料,風險管理人員經過實際的調查研究,對企業財務狀況進行分析,發現其潛在風險。分解分析法分析解析法指將一復雜的事物分解為多個比較簡單的事物,將大系統分解為具體的組成要素,從中分析可能存在的風險及潛在損失的威脅。失誤樹分析方法是以圖解表示的方法來調查損失發生前種種失誤事件的情況,或對各種引起事故的原因進行分解分析,具體判斷哪些失誤最可能導致損失風險發生。風險的識別還有其他方法,諸如環境分析、保險調查、事故分析等。企業在識別風險時,應該交互使用各種方法。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C. 風險辨識的四要素是什麼
風險識別
風險管理的基礎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展開
風險識別,是指風險管理的第一步,也是風險管理的基礎。只有在正確識別出自身所面臨的風險的基礎上,人們才能夠主動選擇適當有效的方法進行的處理。
中文名
風險識別
外文名
Risk identification
快速
導航
識別內容
程序
識別方法
基本原則
應對內容
應對措施
基本信息
風險識別是指在風險事故發生之前,人們運用各種方法系統的、連續的認識所面臨的各種風險以及分析風險事故發生的潛在原因。風險識別過程包含感知風險和分析風險兩個環節。
感知風險:即了解客觀存在的各種風險,是風險識別的基礎,只有通過感知風險,才能進一步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尋找導致風險事故發生的條件因素,為擬定風險處理方案,進行風險管理決策服務。
分析風險:即分析引起風險事故的各種因素,它是風險識別的關鍵。
1、用感知、判斷或歸類的方式對現實的和潛在的風險性質進行鑒別的過程。
風險識別
2、存在於人們周圍的風險是多樣的,既有當前的也有潛在於未來的,既有內部的也有外部的,既有靜態的也有動態的等等。風險識別的任務就是要從錯綜復雜環境中找出經濟主體所面臨的主要風險。
3、風險識別一方面可以通過感性認識和歷史經驗來判斷,另一方面也可通過對各種客觀的資料和風險事故的記錄來分析,歸納和整理,以及必要的專家訪問,從而找出各種明顯和潛在的風險及其損失規律.因為風險具有可變性,因而風險識別是一項持續性和系統性的工作,要求風險管理者密切注意原有風險的變化,並隨時發現新的風險.
識別內容
環境風險
環境風險指由於外部環境意外變化打亂了企業預定的生產經營計劃,而產生的經濟風險。引起環境風險的因素有:
1、國家宏觀經濟政策變化,使企業受到意外的風險損失。
2、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與外部環境的要求相違背而受到的制裁風險。
3、社會文化、道德風俗習慣的改變使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受阻而導致企業經營困難。
市場風險
市場風險指市場結構發生意外變化,使企業無法按既定策略完成經營目標而帶來的經濟風險。
導致市場風險的因素主要有:
1、企業對市場需求預測失誤,不能准確地把握消費者偏好的變化。
2、競爭格局出現新的變化,如新競爭者進入,所引發的企業風險。
3、市場供求關系發生變化。
技術風險
這是指企業在技術創新的過程中,由於遇到技術、商業或者市場等因素的意外變化而導致的創新失敗風險。
其原因主要有:
1、技術工藝發生根本性的改進。
2、出現了新的替代技術或產品。
3、技術無法有效地商業化。
生產風險
生產風險指企業生產無法按預定成本完成生產計劃而產生的風險。引起這類風險的主要因素有:
1、生產過程發生意外中斷
2、生產計劃失誤,造成生產過程紊亂
財務風險
財務風險是由於企業收支狀況發生意外變動給企業財務造成困難而引發的企業風險。
人事風險
人事風險是指涉及企業人事管理方面的風險。
程序
篩選
篩選即按一定的程序將具有潛在風險的產品、過程、事件、現象和人員進行分類選擇的風險識別過程。
風險識別程序
監測
監測是在風險出現後,對事件、過程、現象、後果進行觀測、記錄和分析的過程。
診斷
診斷是對風險及損失的前兆、風險後果與各種原因進行評價與判斷,找出主要原因並進行仔細檢查的過程。
識別方法
說明
現在使用的風險識別方法,可以分為宏觀領域中的決策分析(可行性分析、投入產出分析等)和微觀領域的具體分析(資產負債分析、損失清單分析等)。下面介紹幾種主要方法:
生產流程分析
生產流程分析法,又稱流程圖法。生產流程又叫工藝流程或加工流程,是指在生產工藝中,從原料投入到成品產出,通過一定的設備按順序連續地進行加工的過程。該種方法強調根據不同的流程,對每一階段和環節,逐個進行調查分析,找出風險存在的原因。
風險調查列舉
由風險管理人員對該企業、單位可能面臨的風險逐一列出,並根據不同的標准進行分類。專家所涉及的面應盡可能廣泛些,有一定的代表性。一般的分類標准為:直接或間接,財務或非財務,政治性或經濟性等。
資產狀況分析
即按照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及損益表、財產目錄等的財務資料,風險管理人員經過實際的調查研究,對企業財務狀況進行分析,發現其潛在風險。
分解分析法
分解分析法指將一復雜的事物分解為多個比較簡單的事物,將大系統分解為具體的組成要素,從中分析可能存在的風險及潛在損失的威脅。
失誤樹分析法
失誤樹分析方法是以圖解表示的方法來調查損失發生前種種失誤事件的情況,或對各種引起事故的原因進行分解分析,具體判斷哪些失誤最可能導致損失風險發生。
風險的識別還有其他方法,諸如環境分析、保險調查、事故分析等。企業在識別風險時,應該交互使用各種方法。
基本原則
全面周詳
為了對風險進行識別,應該全面系統地考 察、了解各種風險事件存在和可能發生的概率 以及損失的嚴重程度,風險因素及因風險的出 現而導致的其他問題。損失發生的概率及其後 果的嚴重程度,直接影響人們對損失危害的衡 量,最終決定風險政策措施的選擇和管理效果 的優劣。因此,必須全面了解各種風險的存在 和發生及其將引起的損失後果的詳細情況,以 便及時而清楚地為決策者提供比較完備的決策 信息。
綜合考察
單位、家庭、個人面臨的風險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其中包括不同類型、不同性質、不同損失程度的各種風險。由於復雜風險系統的存在,使得某一種獨立的分析方法難以對全部風險奏效,因此必須綜合使用多種分析方法,根據風險清單列舉可知,單位、家庭、個人面臨的風險損失一般分為三類:
網上銀行風險識別
一是直接損失。識別直接財產損失的方法很多,例如,詢問經驗豐富的生產經營人員和資金借貸經營人員,查看財務報表等。
二是間接損失。它是指企業受損之後,在修復前因無法進行生產而影響增值和獲取利潤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或是指資金借貸與經營者受損之後,在追加投資前因無法 繼續經營和借貸而影響金融資產增值和獲取收益所帶來的經濟損失。間接損失有時候在量上要大於直接損失。間接損失可以用投人產出、分解分析等方法來識別。
三是責任損失。它是因受害方對過失方的勝訴而產生的。只有既具備了熟練的業務知識,又具備了充分的法律知識,才能識別和衡量責任損失。另外,企業或單位各部門關鍵人員的意外傷亡或傷殘所造成的損失,一般是由特殊的檢測方法來進行識別的。
量力而行
風險識別的目的就在於為風險管理提供前提和決策依據,以保證企業、單位和個人以最小的支出來獲得最大的安全保障,減少風險損失,因此,在經費限制的條件下,企業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和自身的財務承受能力,來選擇效果最佳、經費最省的識別方法。企業或單位在風險識別和衡量的同時,應將該項活動所引起 的成本列人財務報表,作綜合的考察分析,以保證用較小的支出,來換取較大的收益。
科學計算
對風險進行識別的過程,同時就是對單位、家庭、個人的生產經營(包括資金借貸與 經營)狀況及其所處環境進行量化核算的具體過程。風險的識別和衡量要以嚴格的數學理論作為分析工具,在普遍估計的基礎上,進行統計和計算,以得出比較科學合理的分析結果。
系統化
風險的識別是風險管理的前提和基礎,識別的准確與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風險管理效果的好壞。為了保證最初分析的准確程度,就應該進行全面系統的調查分析,將風險進行綜合歸類,揭示其性質、類型及後果。如果沒有科學系統的方法來識別和衡量,就不可能對風險有一個總體的綜合認識,就難以確定哪種風險是可能發生的,也不可能較合理地選擇控制和處置的方法。這就是風險的系統化原則。此外,由於風險隨時存在於單位的生產經營(包 括資金的借貸與經營)活動之中,所以,風險的識別和衡量也必須是一個連續不斷的、制度化的過程。這就是風險識別的制度化、經常化原則。
應對內容
風險應對過程的活動是執行風險行動計劃,以求將風險降至可接受程度。包括以下內容:
1.對觸發事件的通知作出反應。得到授權的個人必須對觸發事件作出反應。適當的反應包括回顧當前現實以及更新行動時間框架,並分派風險行動計劃。
2.執行風險行動計劃。應對風險應該按照書面的風險行動計劃進行。
3.對照計劃,報告進展。確定和交流對照原計劃所取得的進展。定期報告風險狀態,加強小組內部交流。小組必須定期回顧風險狀態。
4.校正偏離計劃的情況。有時結果不能令人滿意,就必須換用其他途徑。將校正的相關內容記錄下來。
應對措施
在評估了相關的風險之後,管理當局就要確定如何應對。應對包括風險迴避、降低、分擔和承受。在考慮應對的過程中,管理當局評估對風險的可能性和影響的效果,以及成本效益,選擇能夠使剩餘風險處於期望的風險容限以內的應對。管理當局識別所有可能存在的機會,從主體范圍或組合的角度去認識風險,以確定總體剩餘風險是否在主體的風險容量之內。
應對風險的措施有四種—規避風險、接受風險、降低風險和分擔風險,下面將結合例子進行詳細分析。
1、規避風險。通過避免受未來可能發生事件的影響而消除風險。規避風險的辦法有:
通過公司政策、限制性制度和標准,阻止高風險的經營活動、交易行為、財務損失和資產風險的發生。
通過重新定義目標,調整戰略及政策,或重新分配資源,停止某些特殊的經營活動。
在確定業務發展和市場擴張目標時,避免追逐「偏離戰略」的機會。
審查投資方案,避免採取導致低回報、偏離戰略,以及承擔不可接受的高風險的行動。
通過撤出現有市場或區域,或者通過出售、清算、剝離某個產品組合或業務,規避風險。
2、接受風險。維持現有的風險水平。做法是:
不採取任何行動,將風險保持在現有水平。
根據市場情況許可等因素,對產品和服務進行重新定價,從而補償風險成本。
通過合理設計的組合工具,抵消風險。
3、降低風險。利用政策或措施將風險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方法有:
將金融資產、實物資產或信息資產分散放置在不同地方,以降低遭受災難性損失的風險。
藉助內部流程或行動,將不良事件發生的可能性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以控制風險。
通過給計劃提供支持性的證明文件並授權合適的人做決策,應對偶發事件。必要時,可定期對計劃進行檢查,邊檢查邊執行。
4、分擔風險。將風險轉移給資金雄厚的獨立機構。例如:
D. 下列各種風險管理方法中,屬於風險識別的方法有
風險識別的方法:
1、文件資料審核
2、信息收集整理
(1)頭腦風暴法
是最常用的風險識別方法,它藉助於專家的經驗,通過會議方式去分析和識別項目風險。
(2)德爾菲法
是邀請專家匿名參加項目風險分析,主要通過信函方式進行。調查員使用問卷方式征詢專家對項目風險方面的意見,再將問卷意見整理、歸納,並匿名反饋給專家,以便進一步討論。
運用德爾菲法需要注意:人數不宜太少,一般10-50人為宜;
對風險分析往往受組織者、參加者的主觀因素影響,因此有可能發生偏差;
預測分析的時間不宜過長,時間越長准確性越差。
(3)訪談法是通過對資深項目經理或相關專家進行訪談來識別風險。負責訪談人員首先要選擇合適的訪談對象;其次,應向訪談對象提供項目內外部環境、假設條件和約束條件的信息。
(4)SWOT技術
SWOT技術綜合運用項目的優勢與劣勢、機會與威脅方面,從多視角對項目風險進行識別。
(5)檢查表
是有關人員利用所掌握的豐富知識設計而成的。優點是它使用風險識別能按照系統化、規范化的要求去識別風險,且簡單易行。不足是專業人員可能編制一個包羅萬象的檢查表,因而使檢查表具有一定局限性。
(6)流程圖法
將項目全過程,按其內在的邏輯關系製成流程圖。針對流程中的關鍵環節和薄弱環節進行調處與分析,找出風險存在的原因,從中發現潛在風險的威脅,分析風險發生後可能造成的損失和對項目全過程造成的影響有多大。
(7)因果分析圖
利用因果分析將風險問題與風險因素之間的關系表示出來。一般風險因素包括人、機器設備、材料、方法(工藝)、和環境等方面。
(8)工作分解結構
識別風險先要弄清楚項目的組成、各組成部分的性質、它們之間都的關系、項目同環境之間的關系,這些可利用工作分解結構來完成。
E. 【風險識別】風險識別的方法 有哪些
風險識別的一般方法是對照危險分類逐項識別,具體操作方法是:
根據GB/T13861-1992《生產過程危險和有害因素分類與代碼》將導致事故和職業危害的原因,危險、危害因素分為如下六類:
(1).物理性危險、危害因素:
a)設備、設施缺陷(強度不夠、剛度不夠、穩定性差、外形缺陷);
b)防護缺陷(無防護、防護裝置和設施缺陷、防護不當);
c)電危害(帶電部位裸露、漏電、雷電);
d)雜訊危害(機械性雜訊、電磁性雜訊、流體動力性雜訊);
e)振動危害(機械性振動、電磁性振動、流體動力性振動);
f)電磁輻射(電離輻射、X射線、非電離輻射、紫外線);
g)明火;
h)能造成灼燒的高溫物質(高溫氣體、高溫固體、高溫液體);
i)粉塵(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塵);
j)作業環境不良(採光強度不夠、強迫體位、高溫高濕、地面不平);
k)信號缺陷(無信號設施、信號不清、信號位置不當);
l)標志缺陷(無標志、標志不清楚不規范、標志位置缺陷)。
(2)、.化學性危險、危害因素:
a)易燃易爆性物質(易燃易爆性氣體、液體、固體);
b)有毒物質(腐蝕性氣體,腐蝕性液體);
(3)、生物性危險、危害因素
a)致病微生物(細菌、病毒);
b)傳染病媒介物
(4)心理、生理性危險、危害因素
a)負荷超限(體力負荷超限、視力負荷超限);
b)心理異常(情緒異常、冒險心理)。
(5)、行為性危險、危害因素
a)指揮錯誤(指揮失誤、違章指揮);
b)操作失誤(誤操作、違章作業)。
(6)其他危險、危害因素
車輛交通
按事故類別和職業病類別進行分類,參照GB6441-86《企業傷亡事故分類》,結合考慮起因,誘導性原因、致害物、傷害方式等,將危險因素分為16類,根據我公司的過程特點,除去放炮和火葯爆炸外尚有如下14類。
(1)物體打擊,是指物體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產生運動,打擊人員造成人身傷亡事故,不包括因機械設備、車輛、起重機械、坍塌等引發的物體打擊;
(2)車輛傷害,是指企業機動車輛在行駛中引起的人體墜落和物體倒塌、墜落、擠壓事故。
(3)機械傷害,是指機械設備運動(靜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與人體接觸引起的夾擊、碰撞、煎切、捲入、鉸、碾、割、削等傷害;
(4)起重傷害,是指各種起重作業(包括起重和安裝、檢修、試驗)中發生的擠壓、墜落、(吊具、吊重)物體打擊和觸電;
(5)觸電,包括雷擊傷亡事故;
(6)淹溺
(7)灼燙,指火焰灼傷、高溫物質燙傷、化學灼傷(酸、鹼、鹽、有機物引起的體內外灼傷),不包括電灼傷和火災 引起的燒傷;
(8)火災;
(9)高處墜落
(10)坍塌,是指物體在外力重力作用下,超過自身的強度極限或順結構穩定性破壞而造成的事故;
(11)爆炸——化學性爆炸,是指可燃性氣體、粉塵與空氣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接觸引爆能源時,發生的爆炸事故;.物理性爆炸,包括鍋爐爆炸、容器超壓爆炸、輪胎爆炸等;
(12)中毒窒息
(13)職業病:包括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14)其他傷害,是指除上述以外的危險因素,如摔、扭、挫、擦、刺、割傷和非機動碰撞、軋傷等;
在危險源辨識中要充分考慮以上所列的種類。
F. 風險識別各種方法及其局限性
風險識別的方法
現在使用的風險識別方法,可以分為宏觀領域中的決策分析(可行性分析、投入產出分析等)和微觀領域的具體分析(資產負債分析、損失清單分析等)。下面介紹幾種主要方法:
生產流程分析法
生產流程分析法,又稱流程圖法。生產流程又叫工藝流程或加工流程,是指在生產工藝中,從原料投入到成品產出,通過一定的設備按順序連續地進行加工的過程。該種方法強調根據不同的流程,對每一階段和環節,逐個進行調查分析,找出風險存在的原因。
風險專家調查列舉法
由風險管理人員對該企業、單位可能面臨的風險逐一列出,並根據不同的標准進行分類。專家所涉及的面應盡可能廣泛些,有一定的代表性。一般的分類標准為:直接或間接,財務或非財務,政治性或經濟性等。
資產財務狀況分析法
即按照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及損益表、財產目錄等的財務資料,風險管理人員經過實際的調查研究,對企業財務狀況進行分析,發現其潛在風險。
分解分析法
分析解析法指將一復雜的事物分解為多個比較簡單的事物,將大系統分解為具體的組成要素,從中分析可能存在的風險及潛在損失的威脅。失誤樹分析方法是以圖解表示的方法來調查損失發生前種種失誤事件的情況,或對各種引起事故的原因進行分解分析,具體判斷哪些失誤最可能導致損失風險發生。
風險的識別還有其他方法,諸如環境分析、保險調查、事故分析等。企業在識別風險時,應該交互使用各種方法。
考慮不周全,需要系統化、制度化、和經常化,風險識別是一個長期而全面考慮的過程。
G. 常見的風險識別方式有哪些
1.頭腦風暴法
形式:團隊全體成員以會議形式輪流提出主張和想法。
要點:會議氣氛要融洽與熱情;
不對他人的發言作任何點評與回應。
2.德爾菲法
形式:由項目風險組選定相關專家,採用匿名函詢的方式收集專家意見,綜合整理後再匿名反饋給各位專家,再次征詢意見。如此反復多輪直至專家意見趨於一致。
要點:提供給專家的信息要盡可能充分;
挑選的專家應該具有權威性、代表性;
保持匿名,確保專家獨立地給出意見。
3.情景分析法
形式:根據發展趨勢的多樣性,通過對系統內外相關問題的系統分析,設計出多種可能的未來前景,然後用類似於撰寫電影劇本的手法,對系統發展態勢作出自始至終的情景和畫面的描述。
要點:明確影響主題的影響因素;
分析過程中可採用PEST分析法與SWOT分析矩陣。
4.核對表法
形式:對照已有的核對表對本項目的潛在風險進行聯想。
地點:核對表的內容可包括:以前項目成功或失敗的原因;項目范圍、成本、質量、進度、采購與合同、人力資源與溝通等情況;項目產品或服務說明書;項目管理成員技能;項目可用資源等。
5.流程圖法
形式:建立一個工程項目的總流程圖與各分流程圖,分析各環節的潛在風險,及工程行進過稱中隨時對照項目進度。
要點:可採用WBS法(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H. 企業風險識別方法有哪些
風險的識別是風險管理的首要環節。只有在全面了解各種風險的基礎上,才能夠預測危險可能造成的危害,從而選擇處理風險的有效手段。
風險識別方法很多,常見的方法有:
1.1◆生產流程分析法
生產流程分析法是對企業整個生產經營過程進行全面分析,對其中各個環節逐項分析可能遭遇的風險,找出各種潛在的風險因素。生產流程分析法可分為風險列舉法和流程圖法。
1.風險列舉法指風險管理部門根據本企業的生產流程,列舉出各個生產環節的所有風險。
2.流程圖法指企業風險管理部門將整個企業生產過程一切環節系統化、順序化,製成流程圖,從而便於發現企業面臨的風險。
1.2◆財務表格分析法
財務表格分析法是通過對企業的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營業報告書及其他有關資料進行分析,從而識別和發現企業現有的財產、責任等面臨的風險。
1.3保險調查法
採用保險調查法進行風險識別可以利用兩種形式:
通過保險險種一覽表,企業可以根據保險公司或者專門保險刊物的保險險種一覽表,選擇適合本企業需要的險種。這種方法僅僅對可保風險進行識別,對不可保風險則無能為力。
委託保險人或者保險咨詢服務機構對本企業的風險管理進行調查設計,找出各種財產和責任存在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