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需個人理財試卷選擇題正確答案
1.剛剛入職的李先生,他的理財重點(A)。A.預留應急備用金 B.投資理財 C.教育理財 D.保險理財
2.與公司理財不同的是,個人理財的目標主要是(D )。A.收益最大化 B.財務安全 C.財務自由 D.提高生活質量
3.個人財務分析的目的是( A )。A.提供決策依據 B.了解財務現狀 C.資產負債結構 D.預測未來
4.在會計原則方面,個人財務報表採用( B )原則。A.量入為出 B.收付實現制 C.權責發生制 D.勤儉持家
5.銀行儲蓄產品在所有理財業務中占據(B )地位。
A.可有可無 B.基礎 C.沒有 D.都不是
6.汽車貸款是屬於( B )貸款的一種。
A.長期 B.短期 C. 信用 D.經營
7.在個人理財業務中,投資是( A )。
A.核心地位 B.理財的全部 C.風險大 D.A+B
8.股票投資,比較好的特性是( A )。
A.流動性 B.安全性 C.對抗通脹 D.當前收入
9. 以資產作為還款保證的銀行融資產品是( C )。
A. 汽車貸款 B. 個人信用貸款
C. 個人抵押貸款 D. 個人經營貸款
10. 作為一項投資產品,流動性比較差的是( D )。
A. 銀行儲蓄 B. 股票 C. 證券投資基金 D. 房地產
11.教育投資策劃,主要是( A )的整合。
A.教育資源和機遇 B.資金與學歷教育
C.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 D.國內教育與國外教育
12.在學歷教育投資中,投入和收益比例最佳的是( B )學位。
A.學士 B.碩士 C.博士 D.博士後
13.具有投資性質的保險品種是( A )。
A.人壽險 B.財產險 C.健康險 D.人身意外傷害險
14.下列中,只有( B )才是可保風險。
A.股票投資 B.一般疾病 C.家庭的餐具瓷器 D.婚姻
15.工資薪金所得稅籌劃的主要方法為( A )。
A.平衡稅基 B.降低收入 C.擴大支出 D.納入成本
16.稅務籌劃最大的風險是( A )。
A.違反稅法 B.經濟形勢變化 C.收入提高 D.工作變動
17. 對於工薪族來說,退休養老所需資金積累的時間,取決於:A
A.退休年齡 B.就業的時間 C.投資的時間 D.人的壽命
18. 退休養老所需要資金的大小,取決於:D
A.就業的時間 B.投資的時間 C.退休年齡 D.人的壽命
19.不能作為遺產繼承的是( D )。
A. 著作權 B. 專利權 C. 房地產權 D. 肖像權
20.遺產,是指( C )。
A.被繼承者死亡時遺留的財產 B.被繼承者死亡時遺留的財產與債務
C. 被繼承者死亡時遺留的、在被繼承前的財產與債務 D.A+B
Ⅱ 關於個人理財考試問題
1.公式錯誤,EAR==[1+(r/m)]的m次方整個再減去1
2.套用上述公式,[1+0.04/4]的4次方再減去1,得出4.06%
3.套用上述公式,[1+0.1/4]的4次方再減去1,得出10.38%
4.到期收益率=(收回金額-購買價格+利息)/購買價格×100%
收回金額=票面金額=100元,購買價格=94元,沒有利息(零息債券)
(100-94)/94=6.38%
5.月均還款公式,月還款額=總貸款額×月利率×(1+月利率)的還款次數次方/(1+月利率)的還款次數次方整個再減去1
題中,總貸款額=1000000元,月利率=年利率/12=0.07/12,還款次數=12×10=120次,全部帶入公式得出答案1.161萬元
Ⅲ 10秋電大個人理財考試題及答案
樓主的這個問題還不容易找到,還好我幫你找到了一些這方面的資料,相信有這些資料樓主的考試應該很容易過的。
內容很多我就不復制了,你到下面的電大在線網站直接搜索個人理財,就能找到很多這方面的試題及答案。
http://www.ddstk.cn/
Ⅳ 個人理財試題請幫忙
一5%—10% 一2
二條件 二4
三傳統型 三4
四獲取收益 四1 4
五市場風險 五1
六銀行定期,國債,公司債券,股票 六2 3 4
七契約 七1 2 3 4
八資金融通 八1 2 3
九風險偏好 九
十投保人 十1 4
Ⅳ 一個關於個人理財的題目
理財的前提:有錢(有本金)。
倍率再大,也架不住基數低啊。
舉個栗子,現在余額寶收益是2.7%,10000塊每天收益是7毛多,一年收益是270塊。靠這個理財咋也發不了財。
哪怕現在給你一個20%收益的投資品種,一年下載收益是2000塊,也很可有可無啊。
所以,理財最好先攢錢,攢夠了一定的本錢之後,再考慮理財。不然你連錢都攢不了何談理財呢?
攢錢的簡單方法可以記賬,詳細記錄每天的開支,一個月之後回顧一下,哪些該花哪些不該花,把不該花的項目以後就砍掉了,能省就省了。
安全理財的方法:
貨幣基金、銀行存款、債券和貨幣的混合基金。這些在支付寶都能買到,而且收益一般都在3.5%以上,比余額寶高一些。最高的大概能到5%。
Ⅵ 個人理財試卷(求答案)
同學 被老師看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