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一份金融學大學生生涯規劃。
國際金融專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書
一、知己――個人篇
(一)個人基本資料:
畢業院校:
專業:
學歷:
(二)進行人才測試前心目中的最理想職業(按順序):
1 、電信、網路、 IT 企業、影視娛樂的創業人
2 、電信、網路、 IT 企業、影視娛樂的營銷管理人員
3 、銀行金融行業的營銷管理人員
(三)人才測評結果
1 、職業規劃測評結果
職業人格類型順序:管理型( 9 分)社會型( 7 分)藝術型( 5 分)研究型( 5 分)常規型( 3 分)實際型( 2 分)
個人風格概述:支配的,樂觀的,冒險的,自我顯示的,自信的,精力旺盛的,好發表意見和見解的,不易被人支配的,喜歡管理別人。
職業個性特徵:善於令辭,尤其適合做推銷工作和領導工作。積極熱情,富冒險精神,自信。喜歡爭辯力求別人接受自己的觀點。缺乏從事精細工作的耐心,不喜歡那些需要長期智力勞動的工作。
適合的職業特徵:從事需要膽略、冒風險且承擔責任的活動。喜歡從事領導及企業性質的職業。
適合的職業概述(舉出部分):保險銷售代理,報刊管理員,采購管理員,餐館經理,地產管理員,飯店經理,房屋管理員,服務經理,銷售代表,顧問,廣告管理員,廣告經理,廣告商,廣告銷售代理。
2 、綜合素質測評結果
職業能力水平:言語能力( 6 分)數理能力( 9 分)推理能力( 8 分)資料分析能力( 2 分)人文素質( 7 分)
個性風格及特徵概述:通常扮演一個「指揮者」。希望控制生活與工作環境,會努力取得並保有掌控他人的權力。很自信。
價值追求:享用權力,能夠突破與改革,能力眼光受到肯定,不受環境的拘束。
能力優勢:善於領導統御,有自信的決策者,憑少許資訊即可當機立斷,熱愛挑戰。
適合的職場特點:沒有興趣從事一成不變的工作,沒有耐性循著僵硬的管道升遷,樂於挑戰的開創者,不安於室的企業家。
適合從事的職業(舉出部分):高階主管,老闆,個人工作室,有權有實的領導人,業務代表,創業家。
3 、職業能力傾向測評結果
由於結果項較繁多,在此僅作簡單的綜述。
除了動手能力一項為 2 分之外,其他大部分為 8 、 9 分,少部分為 7 分。
在職業適應性方面,除了工藝製作為不適合之外,其他為基本上適合,其中新聞編輯為很適合。
4 、職業價值觀測評結果
職業價值觀類型(按得分順序排列):經營取向( 6 分)自我實現取向( 6 分)才能取向( 6 分)支配取向( 5 分)自尊取向( 3 分)自由取向( 3 分)家庭取向( 3 分)志願取向( 3 分)經濟取向( 1 分)
在此列出得分前三的類型:
( 1 ) 經營取向:
工作優勢在於:獨立性強,主動行動,有強烈的成就動機
工作劣勢在於:較主觀,可能比較固執
( 2 ) 自我實現取向:
工作優勢在於:重視他人感受與價值,做事目標明確,有強烈的發展、提升意識
工作劣勢在於:可能不夠客觀,對自身利益考慮不夠,有時過於敏感
( 3 ) 才能取向
工作優勢在於:有專項才能,思維活躍,多有創意,學識廣博,樂於助人
工作劣勢在於:可能表現得較自負,有時不夠合群,自我,有時可能不能顧全大局
(四)個人分析
1、個人職業生涯規劃分析
把測試前自己心目中最理想的職業來跟測評結果作對比,基本上一致(管理型和社會型基本上跟心目中的營銷管理方向一致),也可以看出目前自己對個人情況和職業目標的了解還是比較深入的。但有幾點必須看到的是,首先,目前本人的專業是國際金融,而在此次的職業規劃中顯示我並不是很適合銀行金融行業,加之此行業相當一部分職位要求要有耐性做一些一成不變的工作(如會計、國際結算、信貸等業務);並且在目前中國的銀行業中的升遷管道較為僵硬,缺乏一定的靈活性,加上行政色彩太濃(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行政結構的影響,而個人對於這種結構不大喜歡),所以個人不太喜歡這種升遷模式(在本人的綜合素質測評中可看出)。再者,銀行金融業要求穩定勝於冒險,而個人的職業風格偏向於冒險和挑戰,這也說明了本人不適合銀行金融行業。第三,本人的職業特徵表明本人缺乏從事精細工作的耐心,不喜歡那些需要長期智力勞動的工作。這也從另一方面表明本人並不適合從事如會計、櫃台、信貸和結算等銀行業務。最後,在適合的職業概述中,也沒有提到與銀行金融行業相關的職業。
從職業規劃測評結果中還看出,本人適合從事營銷管理類的職業,富冒險和挑戰精神,對於一成不變的工作或職業缺乏興趣。本人深知興趣對於選擇職業是兩大重要決定因素之一(另外一個因素是個人的特長所在),所以本人更喜歡在電信、網路、IT企業、影視娛樂行業從事營銷管理工作,因為上述行業比較多變和靈活(尤其在營銷的手段上,如前一段時間湖南衛視「超級女聲」的營銷和管理)。再者,在適合的職業概述中所列舉的職業也符合上述情況。
結合自己個人以往的學習及社會學生工作情況,首先,自己曾在學校擔任英語俱樂部的會長,擔任期間內多次策劃大型活動並管理該社團從而使其得到優秀社團,並且個人也獲得「優秀社團負責人」的稱號,在這里集中體現了本人在策劃管理方面的才能。其次,本人也在注重學術創新的「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大賽中分別獲得了院的二等獎跟省的三等獎,也表明本人有著不錯的創新能力,這對於本人從事市場營銷這種比較注重動態創新(如營銷手段和市場策略)的職業有著很大的正面作用。第三,本人曾經在大三初召集兩位工管系和一位會計系的同學共同撰寫大學生創業計劃,在撰寫的過程中取得了很不錯的成績,但由於創業隊伍的某些策略錯誤和一些客觀原因導致沒能進入最後的答辯賽。但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本人有著一定的管理領導能力。
但目前唯一的缺憾就是本人目前的專業為國際金融而不是市場營銷,但在後文的職業目標和路徑中本人會提出解決辦法,盡最大努力把專業跟興趣或個人特長統一起來。
所以在這個個人職業規劃分析後得出的結論是,從職業的類型偏向上來說,本人適合營銷管理類的職業,並且在電信、網路、IT企業、影視娛樂行業更容易獲得成功。
2、個人綜合素質分析
綜合素質測評的結果基本上符合本人的情況,但本人對測評中人文素質測評的准確度提出懷疑,個人並不認同單憑幾道本人認為文化和人文含量不高的題的測評結果,因為本人對中國傳統文化及世界文化的認識有一定深度。雖然本人在人文素質這項的得分為7分,但個人對此項的測評准確度有所保留,所以在下面的分析中將不會考慮該項的分數。
在職業能力水平測評的結果中,除了資料分析能力一項得分較低外,其他幾項得分都比較高。對於資料分析能力在這里分兩方面來分析,一,資料分析能力表明我不適合那些常規型的職業(在本人的個人職業規劃測評結果中可看出)。二,資料分析能力在相當一部分的職業中都要應用到,雖然說本人並不適合常規型的職業,但一些管理型和社會型的職業還是需要擁有一定的資料分析能力的,所以在這方面的能力需努力學習和加強。
在個性風格及特徵概述中,也表明本人適合管理型的職業,也很自信。
在價值追求中,本人希望個人的努力、能力和眼光能夠得到肯定。並且本人看事物的眼光比較獨到,也正因為如此,本人比較注重突破與改革,反對一成不變、保守和固守墨規。這也是在文章開頭所列出的心目中三個理想職業當中沒有和政府政治相關的職業的原因,這是因為本人並不認同現在政府的那種低效率的行政、不願突破與改革、相對保守和做事流於形式多於實際的作風,也不願意被「工作比較穩定」――公務員的這種職業環境約束了自己的敢於冒險、挑戰和創新的精神。
在能力優勢一項中也表明本人具有相當的領導和決策能力,再一次證明本人適合並能夠從事管理型的職業。並且熱愛挑戰,而在這方面本人曾多次參加校內外的各種比賽並獲獎也能證明這一點。
在最後的適合的職場特點和適合從事的職業中(如老闆、有權有實的領導人、創業家),則更加有力的表明了本人的樂於挑戰、突破與改革。
所以在這個個人綜合素質分析後得出的結論是,從能力素質和價值追求上來說,本人適合營銷管理類的職業,並且在電信、網路、IT企業、影視娛樂行業更容易獲得成功。
3、職業能力傾向分析
在這個測評的結果中,本人對「新聞編輯為很適合」這一結果有所保留,具體個人對新聞編輯這一行業並不感興趣,但此行業的營銷管理工作卻可能適合本人。
由於結果繁多及各項結果相差不遠,在此不作更多的深入分析,但在此基礎上,個人還是比較偏向營銷管理類的職業。
所以在這個職業能力分析後得出的結論是,各職業能力相差不遠,但個人還是比較偏向營銷管理類的職業。
4、職業價值觀分析
該測評結果基本上符合本人情況。經營取向、自我實現取向和才能取向的得分排在前三也表明了之前三項的測評結果的正確和一致。主動行動,做事目標明確,有強烈的發展、提升意識都表明了本人的敢於冒險、挑戰、突破和改革精神,而且此項所有的測評結果均跟本人適合營銷管理型職業沒有任何沖突。
所以在這個職業價值觀分析後得出的結論是,以經營取向、自我實現取向和才能取向為主,表明了於之前三項測評結果的一致,也基本上符合本人的情況。
二、知彼――職業機會篇
(一)當前的目標
在這里很有必要先說一下本人的當前目標,因為本人的當前目標可能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它的變化可能會影響到下面本人的職業機會分析。
本人打算在明年,也就是06年7月到澳洲深造。由於可能在國外繼續學習四年左右,而四年後的職業機會無論在主觀還是在客觀上都很難預測或規劃,所以暫不作任何的規劃分析。
但凡事都有萬一,在這里要分析的是如果本人由於某些原因不能出國深造而立刻要面臨的就業問題和職業機會。
(二)當前社會大學生的就業形勢從整體來看,就業形勢較以往更為吃緊。全國高校2004屆畢業生在教育部的統計數字是285萬,各地實際數字是263萬。而同期,市場可提供的崗位數量卻十分有限。因此,據教育部估算,僅2004年本科畢業生中就將有69萬待業,待業率近30%。加之明年的大學畢業生將高達410萬,大學生就業形式越來越嚴峻。
(三)銀行金融行業的發展現狀
由本人目前的專業為國際金融,一旦就業,行業基本上就定在銀行金融業,所以在此對銀行金融行業的現狀進行分析。
一方面,隨著中國加入WTO,銀行業也在這幾年對外開放,為了適應銀行業間日益增長的競爭,無論是中資銀行還是外資銀行都必將會對金融人才有著很大的需求。舉個例子,專家預測明年中國將缺理財規劃師20-25萬。另一方面,隨著國有四大商業銀行陸續上市,將會從事更多的國際性業務,這也必將造成國際金融人才的需求增大。
(四)銀行業的人員素質要求(銀行單位的用人要求)
在學歷方面的要求,據本人了解,目前銀行的相當一部分的職位要求是大專以上(如櫃台、大堂經理、會計和業務接線生等)。而中高層人員則是由原來的員工升遷上去或是銀行在社會通過其他途徑招聘而來的,而這部分的人員通常要求大專加上一定的工作經驗或本科碩士,而高層人員則硬性規定要有一定的學歷水平。
而在其他方面的要求,如對象是應屆畢業生,則可能要求有一定的獲獎或社會工作經驗;如對象是非畢業生,則重點要求個人在相關行業的工作經驗和經歷。
而其他要求的基本素質在這里就不詳細列明了。
(五)銀行的工作條件和工資薪酬
對於應屆畢業生來說,在被錄用之後通常會被分派到中小城市的分支行,一定時間後視其工作情況再進行分派。就工作條件而言,中小城市的工作環境總體來說比不上大城市。
在工資薪酬方面,視應屆畢業生的工作單位而定,少的話在800-1000之間;一般在1000-1500的居多,少數效益好的銀行或分支行會在1500-2000左右。除基本工資外的獎金或提成的多少則要視乎工作單位效益的好壞和個人業績的高低。
(六)個人職業生涯規劃SWOT分析法
現在結合本人的具體情況,包括本人的畢業院校、學歷、專業、學業、個人特長、獲獎情況、社會工作經驗和職位意向來進行SWOT分析。
1、Strengths(長處、優勢)。首先,在專業上具有優勢。因為目前在銀行中普遍缺少精通國際業務(如國際結算、外匯買賣)的國際金融專業的人員。其次,本人優秀的學習成績也可以成為一塊有力的敲門磚(多次獲得校的「金融之光」)。再者,在個人特長方面,本人的英語口語比較好,曾多次擔任校口語比賽系裡面內部選拔的評委。第四,在獲獎情況方面,本人在大二曾獲廣東金融學院第一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大賽二等獎、第八屆「挑戰杯」廣東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三等獎。第五,在社會工作經驗方面,本人在擔任校英語俱樂部會長期間曾獲得優秀社團負責人和優乾等稱號,並在大二暑期到韶關進行三下鄉調研活動並提交調研報告。
2、Weaknesses(短處、劣勢)。首先,在畢業院校和學歷上有比較明顯的劣勢。本人的畢業院校雖說為廣東省著名的金融類院校,但學校名氣畢竟不高。而在學歷方面就更加明顯了,大專的學歷在就業的開始就已經缺乏競爭力,以後的升遷也有一定的障礙。
3、Opportunities(機會、機遇)。首先,要抓緊國際金融人才短缺這一機遇,努力地加強自己的業務能力,尤其是國際結算和外匯買賣的能力。其次,要努力地增加自己在各個業務的工作經驗,以增加升遷的機會。因為隨著銀行的國際化,必將有更多的國際業務產生,掌握更多的業務也就為自己增加了更多的籌碼。
4、Threats(威脅、風險)。首先,如果本人選擇就業,將失去進一步深造的機會。其次,一旦國際性金融人才趨向飽和,僅憑大專學歷和一定的工作經驗很難繼續在銀行金融行業生存下去。
(七)職業影響
1、環境影響
在上文已經提過,本人並不喜歡銀行的升遷形式(行政色彩太濃),所以對本人的發展有一定的負面影響。
2、價值觀念影響
銀行業崇尚穩定第一,不適合本人注重冒險突破的精神。並且目前中國的銀行的創新基本上停留在業務上的創新,還沒有達到真正廣義上的企業創新。第三,銀行業從業務上來講比較靜態和缺乏動態的變化,也不適合本人的特點。但相關的金融營銷管理卻可能適合本人。
3、職業生涯影響
之所以把當前就業作為次要目標(後文會提到),是因為從總體上來講不是很適合本人,一旦不能出國深造只能選擇當前就業的話,本人則會集中力量在金融營銷管理方面。
(八)分析結論
1、銀行業對國際性人才的要求:
要求過硬的國際業務技能和較高的業務水平,並更加註重英語。
2、機遇與挑戰:
本人國際金融專業符合近幾年銀行的業務發展需求,這是機遇。不高的學歷要求進一步加強業務技能水平和英語應用水平,這是挑戰。
3、短期目標:
在工作中努力加強自己的國際業務水平;通過參加IELTS考試來提高自己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努力熟悉並加強銀行其他非國際業務的技能水平。
4、長期目標:
結合之前的測評結果(職業類型為管理型和社會型),在升遷過程中不斷努力地學習管理知識並應用到實際當中,可以的話爭取修讀一個MBA碩士學位,一方面對自己的實際工作有益,另一方面也對會自身的競爭力有所提高。最後爭取成為一個銀行高層管理人員。
(九)企業類型選擇的文化分析
此處是本文的創新之處,本人綜合以前所學的企業文化方面的知識從選擇企業類型的角度出發並在四個方面作了分析,雖然還沒有形成完善的分析體系,但希望這套創新的分析方法能夠真正地幫助到一些同學。
眾所周知,現在的求職越來越注重「人崗」匹配,每個人有他自己獨特的性格、世界觀和職業價值觀,但不同類型的企業也有著獨特而不同的企業文化及價值觀,怎麼才能知道自己適合怎麼樣的企業呢?下面將給出答案。1、企業的普遍性文化和個性文化
具有普遍性文化的企業的特點:對於規則的關注比人際關系更多。意思就是說這類型的企業比較注重法治規范,對於人情並不怎麼看重,只相信真理或事實,暗示一定意義上的平等。典型代表為西方外企,尤其是美資企業。
具有個性文化的企業的特點:更看重個人情感對於現實存在著不同的看法。意思就是說這類型的企業比較注重人際間的感情,是一個人情關系的世界,法律意識弱。典型代表為政府機關、國企。以政府機關尤為突出。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首先,你要清楚你價值觀是偏重於法律還是人情,根據結果來選擇企業。其次,結合你自身現有的一些資源,需要知道人情關系在當今的社會也是一種資源,如果你的人情關系資源比較多,那麼建議你去政府機關或者國企工作。
2、企業的集文化和個體文化
具有集體文化的企業的特點:人們以團隊形式取得成功並人與人之間是相互負責的。意思就是說這類型的企業比較注重團隊精神,一般的決策都要經過反復討論或研究。代表為大多數的大中型企業
具有個體文化的企業的特點:在個體文化的企業中比較能夠反映出個人取得的成功,或者可以說比較注重個人的作用。意思就是說這類型的企業比較注重個人精神,決策一般由代理人在很短時間內當場作出決定。代表為大多數的中小型企業,尤其是創業初期的企業。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如果你的單兵作戰能力比較強或者團隊合作能力不足的話,那麼建議你去一些能夠鍛煉你能力和增加你工作經驗的中小型企業工作甚至創業。如果你的個人能力並不是很突出,為了你的職業發展,那麼建議你去一些注重團隊合作的企業工作。
3、企業的特指文化和泛指文化
具有特指文化的企業的特點:主張個人(包括個人基本情況、愛好及生活習慣等)和工作分開。首先,這類型的企業在工作會議上的之間的批評和建議一般來說是對事不對人,批評你意思是批評你的看法而不是批評你本人。其次,這類型的企業主張辦事直接,有直指目標,商業交往有目的性。第三,這類型的企業辦事要求精確、明確和高度透明。典型代表為美資企業和部分歐洲企業
具有泛指文化的企業的特點:主張個人(包括個人基本情況、愛好及生活習慣等)和工作相混合。首先,這類型的企業在工作會議上的之間的批評和建議一般來說是對事又對人,批評你意思是既批評你的看法又批評你本人(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在西方社會批評只是對事不對人,被批評者可以重新提出他的看法,這是有助於創新的;相反,在東方社會批評既對事又對人,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創新。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中國目前的創新力遠遠比不上西方國家)。其次,這類型的企業主張辦事不直接,迂迴復雜,沒有明確的目的性。第三,這類型的企業要求人員辦事不可捉摸、圓滑、含糊甚至晦澀。典型代表為政府機關和國企。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首先,根據你的價值觀來判斷哪個類型的企業適合你。其次,根據你的性格來判斷。如果你為人比較圓滑,那麼政府機關或國企可能適合你;如果你為人比較率直,那麼還是建議你去外企了。
4、企業的成就文化和歸屬文化
具有成就文化的企業的特點:這類型的企業看重的是你「做成了什麼事」,注重的是你的能力和業績。代表為美資企業和大部分歐洲企業。
具有歸屬文化的企業的特點:這類型的企業看重的是你「做成了什麼樣的事」,注重的是你的背景和資歷(注意:資歷並不等於經驗)。典型代表為政府機關和部分國企。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如果你有相當的家庭背景和關系,那麼政府機關和國企可能適合你;如果你沒有的話,那麼請為你的能力和業績努力吧。
最後結合本人自身的情況,在目前國內眾多的銀行中,應該是外資成分比較大的深圳發展銀行比較適合本人。
三、選擇――職業目標、路徑和風險篇
之前提到過的當前目標就是現階段本人心目中最理想的職業目標,也就是出國深造,然後再歸國就業或創業。由於考慮到一定的風險問題,本文將對一旦不能出國的情況作考慮,並提出解決辦法。並盡可能地考慮在實現兩種目標過程中(出國深造和當前就業)可能出現的風險問題作考慮。
(一)職業目標1――出國深造
本人在明年,也就是06年7月到澳洲深造。之前的測評結果表明,最為適合本人的是營銷管理類的職業,並且本人對市場營銷的興趣多於銀行金融,再結合本人留學的實際經濟情況,本人將會盡快在兩年左右拿下金融學學士學位,接著再用兩年左右時間到澳洲當地更高的學府攻讀市場營銷碩士。可以的話盡量在澳洲當地工作一兩年再回國就業或創業。歸國後,將會先從事電信、網路、IT企業、影視娛樂的營銷管理人員。往後將爭取成為電信、網路、IT企業、影視娛樂的創業人。
(二)職業路徑1――出國深造
從短期來說(一年之內),爭取通過IELTS考試並達到6.5分的入學標准;由於本人的原專業不是市場營銷,所以力爭在出國之前把本校市場營銷專業的課本全部看完;將本專業的課本大致上復習一下,以便出國後頭兩年的學習比較輕松;爭取有限的時間多看一些有用開闊視野的課外書;努力完成大三剩下的課程並寫好畢業論文。
從中期來講(四年之內),盡快完成金融的本科學位,並力爭考上更高一層學府的市場營銷碩士;完成學業後在澳洲當地工作一兩年並取得寶貴的工作經驗,以便歸國後工作或創業更加順利。
從長期來說(五、六年之後),歸國工作或創業,爭取實現自己的最終職業目標和夢想――成為電信、網路、IT企業、影視娛樂的創業人。
(三)風險分析1――出國深造
如果短期出現風險導致不能出國深造的話,情況將直接轉入職業目標2――當前就業(後文將會提到)。
如果中期出現風險導致不能考上更高一層學府的市場營銷碩士的話,本人將會考慮在澳洲本地就業(因為如果歸國發展的話招聘單位更看中你在國外畢業院校的名氣,加上目前大專學歷不能申請澳洲最層次的學府,但澳洲本地單位更看中的是你的能力而不是你畢業院校的名氣),畢竟與中國大陸相比,澳洲本地的銀行金融業的就業形勢畢竟沒有國內這么嚴峻。
現階段很難預測此目標下的長期風險,所以在此暫不作任何分析。
(四)業目標2――當前就業
這個目標就是在之前「知彼――職業機會篇」中所提到的目標。此目標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在就業後努力地提高個人的國際業務技能水平和其他業務的工作經驗,最終達到成為銀行高層管理人員的目標。
(五)職業路徑2――當前就業
從短期來講(三、四年之內),在工作中努力加強自己的國際業務水平;通過參加IELTS考試來提高自己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
從中期來說(把八、九年之內),努力熟悉並加強銀行其他非國際業務的技能水平;在升遷過程中不斷努力地學習管理知識並應用到實際當中,可以的話爭取修讀一個MBA碩士學位。
從長期來說(十年之後),爭取成為一個銀行高層管理人員。
(六)風險分析2――當前就業
總的來說,上述職業路徑存在的客觀風險比較小,相對而言,上述職業路徑存在著一定的主觀風險,這主要視乎個人的努力程度。
四、執行――行動計劃策略篇
(一)行動計劃及策略
1、職業目標1----出國深造的行動計劃及策略
在綜合考慮各執行事項的先後輕重問題,管理時間的問題和可能出現的干擾問題後,現提出以下的行動計劃策略:(按時間先後順序)(1)爭取考到IELTS6.5分,達到當地的入學標准(完成期間為05.11-06.6)。如受干擾,則此項無論如何為優先完成項。
2)努力完成大三剩下的課程並寫好畢業論文(完成期間為05.11-06.5)。如受干擾,則盡量把該項完成得最好。
(3)將本專業的課本大致上復習一下,以便出國後頭兩年的學習比較輕松(完成期間為06.3-06.6)。如受干擾,則盡量完成。
(4)力爭在出國之前把本校市場營銷專業的課本全部看完(完成期間為06.3-06.6)。如受干擾,則盡量完成。
(5)爭取有限的時間多看一些有用開闊視野的課外書(完成期間為06.3-06.6)。如受干擾,則盡量完成。
(6)盡快完成金融的本科學位,並力爭考上更高一層學府的市場營銷碩士(完成期間為06.7-08.7)。如受干擾,則此項無論如何為優先完成項。
(7)盡快完成市場營銷碩士學位(完成期間為08.7-10.7)。如受干擾,則盡快完成此項。
(8)完成學業後在澳洲當地工作一兩年並取得寶貴的工作經驗,以便歸國後工作或創業更加順利(完成期間為10.7-12.7)。如受干擾,則盡量把該項做得最好。
(9)歸國工作或創業,爭取實現自己的最終職業目標和夢想――成為電信、網路、IT企業、影視娛樂的創業人(完成期間為12.7-??)。
2、職業目標2----當前就業的行動計劃及策略
在綜合考慮各執行事項的先後輕重問題,管理時間的問題和可能出現的干擾問題後,現提出以下的行動計劃策略:(按時間先後順序)
(1)在工作中努力加強自己的國際業務水平(完成期間為06.7-10.7)。如受干擾,則盡量把該項做得最好。
(2)通過參加IELTS考試來提高自己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完成期間為06.7-10.7)。如受干擾,則盡量把該項做得最好。
(3)努力熟悉並加強銀行其他非國際業務的技能水平(06.7-10.7)。如受干擾,則盡量把該項做得最好。
(4)在升遷過程中不斷努力地學習管理知識並應用到實際當中,可以的話爭取修讀一個MBA碩士學位(完成期間為10.7-15.7)。如受干擾,則盡量把該項做得最好。
(5)爭取成為一個銀行高層管理人員(完成期間為15.7-??)。如受干擾,則盡量把該項做得最好。
B. 如何針對人的生命周期進行理財規劃
理財規劃須根據你的財務與非財務狀況以及目標綜合來考量。
理財規劃是全方位的綜合服務而不是簡單的金融產品銷售,是一項貫穿一生的長期規劃。
理財規劃必須和家庭模型相結合才能產生最佳的效果。
雖然理財規劃是一項強調個性化的服務,但是在相同的生命周期階段的家庭往往面臨相似的理財目標、收入狀況和風險承受能力。
根據個人生命周期分為五個階段:
單身期:參加工作到結婚這段時間一般2~8年
家庭與事業形成期:結婚到新生兒誕生這段時間一般1~3年
家庭事業成長期:子女出生到完成大學教育這段時間一般18~22年
退休前期:子女參加工作到個人退休之前這段時間一般10~15年
退休期:退休後這段時期
按家庭收入主導者的生命周期又可以將家庭模型分為三種:
1、家庭收入主導者年齡在35周歲以下的為青年家庭,包含單身期和家庭事業形成期。(風格:積極、投資組合:年齡%低風險收益+100-年齡%追求高收益)
需求分析:買房、結婚、子女出生及教育、建立應急基金、增加收入、風險保障、儲蓄和投資、建立退休資金。
理財規劃:消費支出規劃、現金規劃、風險規劃、投資規劃、稅收籌劃、子女教育規劃、退休養老規劃。
2、家庭收入主導者年齡在35~55周歲之間的為中年家庭,包含家庭事業成長期和退休前期(風格:穩健,投資組合:年齡%低風險收益+100-年齡%追求高收益)
需求分析:買房、買車、子女教育、增加收入、風險保障、儲蓄和投資、養老金准備。
理財規劃:子女教育規劃、消費支出規劃、風險管理規劃、投資規劃、退休養老規劃、現金規劃、稅收籌劃。
3、家庭收入主導者年齡在55周歲以上的為老年家庭,也是退休期,(風格:保守。投資組合)
需求分析:保障財物安全、遺囑、建立信託、准備善後費用
理財規劃:財產傳承規劃、現金規劃、投資規劃
註:投資組合中的年齡是指家庭收入主導者的年齡,這個比例可根據個人情況適當調整。
低風險收益是指: 銀行理財、債券、固定類收益等
高收益是指: 基金、股票、以及一些金融衍生品,最好配置一些國外資產,但高收益通常伴有高風險,再實操中要區別對待
當然這只是一個籠統的。具體投資規劃還是要看實際生活的詳細情況的。僅供參考。
C. 大學生學金融專業的個人職業生涯規劃應該怎麼寫
金融行業是21世紀的熱門行業,順應社會的發展,做社會的有用人才,我選擇了自己所喜歡的金融專業。並且在畢業後我一直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奮斗著。為此,我做出了以下金融專業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範文,我會朝著我所規劃的目標進行。
這里先說一下...
金融行業是21世紀的熱門行業,順應社會的發展,做社會的有用人才,我選擇了自己所喜歡的金融專業。並且在畢業後我一直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奮斗著。為此,我做出了以下金融專業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範文,我會朝著我所規劃的目標進行。
這里先說一下考研的意義所在。其實不論你有何等經邦濟世之志,在這個現實的社會中,也無法不向生活低頭。說到為什麼考研,或是為什麼考金融專業的研究生,這裡面有一個個人價值取向最優的問題存在。所謂個人價值取向最優,其實就是一個人未來的職業生涯如何向最優化發展。有人或許會反駁我的觀點,說我們的理想是什麼什麼,但是有一點你要記住,任何理想都是在一定的社會分工背景下實現的,也就是說,你作為一個社會中的人,必須要承擔一定的社會專業化分工的任務,也只有如此,你才有可能實現或接近實現你的理想和目標——你不可能逃避得掉的規劃問題。
在現代經濟條件下,不論是國內也好國外也罷,界定一個人扮演何種社會角色最主要的一個社會評價指標就是其所受到的專業化教育的程度。可以說,選擇一個專業,就是在選擇職業生涯取向。當然,也有很多跨行跨專業成功的例子存在,但那更多的是在一定行業交叉背景下的特殊產物。這個社會在向專業化經濟發展過程中,對於各個專門行業的專業化的人才需求仍然是未來職業分工的主流趨勢。
俗語雲,「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如果你的理想和興趣真的在金融這個行業,而你此前所受的教育與這個行業有一定的距離或者相近,那麼,選擇考研吧;如果你本科所學是金融專業,而你想在這個行業有更高的發展空間,那麼,選擇考研吧。我不是唯學歷論,更不是唯高學歷論。如果讓我選擇,我寧願招聘那些本科畢業而踏實肯乾的孩子們。然而,我不是人力資源經理,我沒有這個選擇的權力。
現在的金融職場上,學歷熱仍然是一個主流,好一點的金融機構,對於人員招聘的要求,幾乎都是碩士以上學歷,名校畢業等等。這種表面的浮華,更多地集中在京滬穗深這些經濟發達、金融從業機會較多的地區。學歷和專業,成了HR們遴選人才的主要指標。筆者畢業那年,曾經參加過招商銀行的招聘會,剛剛遞過簡歷,就被扔了回來,「我們不需要本科生!」當時是刺激頗大,現在想想,其實在我現在服務的投資銀行也是在重復著這樣的老路子。沒有辦法啊,人實在太多了,多到來不及詳細地考察其到底有何才學,為了簡化工作程序,減少工作量,只有拿學歷卡人了——畢竟,在中國,研究生還沒多到上街掃地的地步,而學歷的高低,仍然能夠說明一個人的學習能力、知識體系、發展空間。
對於金融學專業方向、院校選擇方面,一定要重點考慮以下幾點:
一、未來發展的行業選擇——什麼專業方向更符合你在目標行業的職業發展目標,選擇好所應報考的專業方向;
二、未來發展的空間選擇——在國內(外)哪些地區更能夠讓你一展所長,明確未來所要工作生活的地區;
三、未來發展的人際定位——什麼樣的學校,在你所要服務的行業更能給你深厚的人脈背景,畢竟,現代中國校友資源也是很重要的資源。
而這其中,我認為又有三個應該遵循的基本原則:就近原則、專業化原則、發展預期原則。就近原則,即你所要報考的院校,應該在你未來所要工作生活的地區或附近,在該地區有一定的影響力的,這樣在你畢業之後會方便你到該地區擇業。專業化原則,即你所報考的院校,在傳統上要具有優良的金融學教育積淀,最好是財經類專業院校,或是金融經濟類傳統較好的綜合類大學,這樣的院校通常在金融經濟界有一定的校友資源,人際遍及你未來可能就業的領域,在專業化方面有獨到之處,在金融業內具有一定的影響,對於未來就業好處頗多。發展預期原則,對於未來所要從事的職業的定位,是你選擇專業方向首先應當考慮的。從目前金融業內的發展形勢來看,未來金融業的發展方向是服務專業化、業務多樣化。金融混業是個大趨勢,因此,從當前的金融學科專業分布來看,比較有潛力的專業方向有:公司財務、風險管理與控制、金融工程、金融市場、保險精算、證券投資等。對於數量分析、微觀金融前景看好,宏觀方向如果有志於做研究工作也是不錯的選擇。
說到這兒,考研的意義究竟何在?我個人以為,一種工具而已。一個讓你進入一個行業(或一個行業的高端部分),體驗另一種人生的敲門磚,一個用來登高的階梯,一個實現你個人價值取向的准備階段。當然,這一切開始於你對一個行業的信心,對於一個行業未來發展的看好。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聯系著整個資本鏈條的循環往復,其地位至關重要。也許,這便是很多朋友看好金融專業的一個原因。
金融專業畢業生就業去向從近幾年就業情況來看,金融學專業畢業通常有這樣幾種將趨向:
一、商業銀行,包括四大行和股份制商行、城市商業銀行、外資銀行駐國內分支機構。
二、證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上交所、深交所、期交所。
三、信託投資公司、金融投資控股公司、投資咨詢顧問公司、大型企業財務公司。
四、金融控股集團、四大資產管理公司、金融租賃、擔保公司。
五、保險公司、保險經紀公司。
六、中央(人民)銀行、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這是金融業監督管理機構。
七、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等政策性銀行。
八、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通常為保險方向。
D. 金融專業怎麼做個人的職業規劃
社會環境規劃和職業分析(十年規劃)
1、社會一般環境:
中國政治穩定,經濟持續發展。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環境中的重要角色。經濟發展有強勁的勢頭,加入WTO後,會有大批的外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中國的企業也將走出國門。
2、管理職業特殊社會環境:
由於中國的管理科學發展較晚,管理知識大部分源於國外,中國的企業管理還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中國急需管理人才,尤其是經過系統培訓的高級管理人才。因此企業管理職業市場廣闊。
要在中國發展企業,必須要適合中國的國情,這就要求管理的科學性與藝術性和環境動態適應相結合。因此,受中國市場吸引進入的大批外資企業都面臨 著本土化改造的任務。這就為准備去外企做管理工作的人員提供了很多機會。
三.行業環境分析和企業分析
1、行業分析:
本人所在××公司為跨國性會計事務所。屬管理咨詢類企業。由於中國加入WTO,商務運作逐漸全球化,國內企業經營也逐步與國際慣例接軌,因此這類企業在近年來引進中國後得到迅猛的發展。
2、企業分析:
××公司是全球四大會計事務所,屬股份制企業,企業領導層風格穩健,公司以「誠信、穩健、服務、創新」為核心價值觀,十年來穩步在全球推廣業務,目前在全球10餘個國家、地區設有分支機構。
公司2000年進入中國,同年在上海設立分支機構。經營中穩健拓展業務的同時重點推行公司運作理念,力求與發展中的共同進步。本人十分認同公司的企業文化和發展戰略,但公司事務性工作太過繁忙,無暇進行個人自我培訓,而且提升空間有限。但總體而言,作為第一份工作可以接觸到行業頂尖企業的經營模式是十分幸運的,本人可能在本企業實現部分職業生涯目標。
四.個人分析與角色建議
1.個人分析:
(1)自身現狀:
英語水平出眾,能流利溝通;法律專業扎實,精通經貿知識;具有較強的人際溝通能力;思維敏捷,表達流暢;在大學期間長期擔任學生幹部,有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有很強的學習願望和能力。
(2)測評結果(略)
2.角色建議:
父親:「要不斷學習,能力要強」;「工作要努力,有發展,要在大城市,方便我們退休後搬來一起居住生活。」
母親:工作要上進 ,婚姻不要誤。
老師:「聰明、有上進心、單純、乖巧」,缺乏社會經驗」
同學:「有較強的工作能力」,「適合做白領」。
……
五.職業目標分解與組合
職業目標:著名外資企業高級管理人員。
1.2005-2008年:
成果目標;通過實踐學習,總結出適合當代中國國情的企業管理理論
學歷目標:碩士研究生畢業,取得碩士學位;取得律師從業資格、通過GRE和英語高級口譯考試
職務目標:外企企業商務助理
能力目標:具備在經濟領域從事具體法律工作的理論基礎,通過實習具有一定的實踐經驗;接觸了解涉外商務活動;英語應用能力具備權威資格認證;有一定的科研能力,發表5篇以上論文。
經濟目標:在校期間兼職,年收入1萬元;商務助理年薪5萬
2.2005年-2010年:
學歷目標:通過注冊會計師考試
職務目標:外資企業部門經理
能力目標:熟練處理本職務工作,工作業績在同級同事中居於突出地位;熟悉外資企業運作機制及企業文化,能與公司上層進行無阻礙地溝通。
經濟目標:年薪10萬
3.2005年-2010年:
學歷目標:攻讀並取得博士學位
職務目標:著名外資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大學的外聘講師
能力目標:科研能力突出,在國外權威刊物發表論文; 形成自己的管理理念,有很高的演講水平,具備組織、領導一個團隊的能力;與公司決策層有直接流暢的溝通;具備應付突發事件的心理素質和能力;有廣泛的社交范圍,在業界有一定的知名度。
經濟目標:年薪25萬
六.成功標准
我的成功標準是個人事務、職業生涯、家庭生活的協調發展。
只要自己盡心盡力,能力也得到了發揮,每個階段都有了切實的自我提高,即使目標沒有實現(特別是收入目標)我也不會覺得失敗,給自己太多的壓力本身就是一件失敗的事情。
為了家庭犧牲職業目標的實現,我認為是可以理解的。在28歲之前一定要有自己的家庭。
七.職業生涯規劃實施方案
差距:1、跨國企業先進的管理理念和豐富的管理經驗;2、作為高級職業經理人所必備的技能、創新能力;3、快速適應能力欠缺;4、身體適應能力有差距。5、社交圈太窄。
八、縮小差距的方法:
1.教育培訓方法
(1)充分利用碩士研究生畢業前在校學習的時間,為自己補充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包括參與社會團體活動、廣泛閱讀相關書籍、選修、旁聽相關課程、報考技能資格證書等。時間:2008年7月以前。
(2)充分利用公司給員工提供的培訓機會,爭取更多的培訓機會。時間:長期
(3)攻讀管理學博士學位。時間:五年以內
2.討論交流方法
(1)在校期間多和老師、同學討論交流,畢業後選擇和其中某些人經常進行交流。
(2)在工作中積極與直接上司溝通、加深了解;利用校友眾多的優勢,參加校友聯誼活動,經常和他們接觸、交流。
3.實踐鍛煉方法
(1)鍛煉自己的注意力,在嘈雜的環境里也能思考問題,正常工作。在大而嘈雜的辦公室里有意識地進行自我訓練。
(2)養成良好的鍛煉、飲食、生活習慣。每天保證睡眠6-8小時,每周鍛煉三次以上。
(3)充分利用自身的工作條件擴大社交圈、重視同學交際圈、重視和每個人的交往,不論身份貴賤和親疏程度。
看法:
1、職業規劃肯定要有,但是我覺得職業規劃不可能現在就定下來,周圍的環境隨時在變,而且自己隨著不斷的成熟和接觸不同的東西,也會變。我以前想當官,後來想當外企白領,現在想創業,所以我覺得這個很難就定下來,更何況是在校大學生,沒有任何社會閱歷,談這個就似乎有點紙上談兵。
2、但是,雖然可能沒有成型的職業規劃,但是我覺得每個階段的前進方向和短期目標要有,比如這段時間我要練好英語聽力到什麼水平,我要朝著什麼方向努力,沒有努力的方向和短期的目標,那容易虛度光陰。
E. 什麼是生命周期理論它在個人理財規劃中如何應用
生命周期(Life Cycle)的概念應用很廣泛,在心理學上主要是指人的生命周期和家庭的生命周期,是指它的出生、成長過程、衰老、生病和死亡的過程。
個體生命周期
提起個體生命周期,首先會想到埃里克森的個體發展的模型,卡特和莫麥戈得里將個人發展納入到家庭中,提出了具有創見性的個體心理發展階段模型。[1] (1)嬰兒期(0-2歲)共情和協調情感反應的發展,個體大腦被塑造成可以負擔終身的情感學習。
(2)兒童早期(2-6歲)對相互依存的的進一步認識,兒童早期接近尾聲時,個體獲得了共情、關系性,有關依存的知覺和直覺的能力。
(3)兒童中期(6-11、12歲)道德發展,包括智力邏輯和良心邏輯的發展
(4)青春前期(女孩11-13歲,男孩12-14歲)尋找自己的聲音,真實性發展的開始。有能力清晰的理解關系,認識到關系中的不正當並對此表示反感。
(5)青春期(13、14歲-21歲)尋找認同,在社會、父母和同伴的壓力下,年齡、性別和種族等刻板印象問題繼續內化到觀點和感受中,學習關注自己與關注他人之間尋找平衡,不在人雲亦雲。
(6)成年早期(21-35歲)發展與參與深度關系的能力,個體將對家庭的關心和職業的關注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發展一個核心的自我,將關於關系、直覺以及道德良心的發展有意識的結合在一起。在自己與他人之間建立真正的親密關系。
(7)成年中期(35-50或55歲)真正力量的出現,變得更有意識到他人的存在,在平衡多重任務中能夠反思自己的優先需要,能夠更多的參與社會活動。
(8)成年晚期(50、55歲-75歲)睿智時代的開始,重新利用互相依存的智慧,為他人提供幫助,將自己的價值觀傳授給他人,重新傾向於精神原則,並且追求生命、情感和精神方面的和諧。
(9)老年期(75歲以上)悲傷、喪失、重新振作、反思和成長,這是一個反思自己一生的階段,重新賞析和接受自己。
F. 金融學的人生規劃是什麼
這里先說一下考研的意義所在。其實不論你有何等經邦濟世之志,在這個現實的社會中,也無法不向生活低頭。說到為什麼考研,或是為什麼考金融專業的研究生,這裡面有一個個人價值取向最優的問題存在。所謂個人價值取向最優,其實就是一個人未來的職業生涯如何向最優化發展。有人或許會反駁我的觀點,說我們的理想是什麼什麼,但是有一點你要記住,任何理想都是在一定的社會分工背景下實現的,也就是說,你作為一個社會中的人,必須要承擔一定的社會專業化分工的任務,也只有如此,你才有可能實現或接近實現你的理想和目標——你不可能逃避得掉職業生涯的規劃問題。 在現代經濟條件下,不論是國內也好國外也罷,界定一個人扮演何種社會角色最主要的一個社會評價指標就是其所受到的專業化教育的程度。可以說,選擇一個專業,就是在選擇職業生涯取向。當然,也有很多跨行跨專業成功的例子存在,但那更多的是在一定行業交叉背景下的特殊產物。這個社會在向專業化經濟發展過程中,對於各個專門行業的專業化的人才需求仍然是未來職業分工的主流趨勢。 俗語雲,「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如果你的理想和興趣真的在金融這個行業,而你此前所受的教育與這個行業有一定的距離或者相近,那麼,選擇考研吧;如果你本科所學是金融專業,而你想在這個行業有更高的發展空間,那麼,選擇考研吧。 我不是唯學歷論,更不是唯高學歷論。如果讓我選擇,我寧願招聘那些本科畢業而踏實肯乾的孩子們。然而,我不是人力資源經理,我沒有這個選擇的權力。 現在的金融職場上,學歷熱仍然是一個主流,好一點的金融機構,對於人員招聘的要求,幾乎都是碩士以上學歷,名校畢業等等。這種表面的浮華,更多地集中在京滬穗深這些經濟發達、金融從業機會較多的地區。學歷和專業,成了hr們遴選人才的主要指標。筆者畢業那年,曾經參加過招商銀行的招聘會,剛剛遞過簡歷,就被扔了回來,「我們不需要本科生) 當時是刺激頗大,現在想想,其實在我現在服務的投資銀行也是在重復著這樣的老路子。沒有辦法啊,人實在太多了,多到來不及詳細地考察其到底有何才學,為了簡化工作程序,減少工作量,只有拿學歷卡人了——畢竟,在中國,研究生還沒多到上街掃地的地步,而學歷的高低,仍然能夠說明一個人的學習能力、知識體系、發展空間。 對於金融學專業方向、院校選擇方面,一定要重點考慮以下幾點: 一、未來發展的行業選擇——什麼專業方向更符合你在目標行業的職業發展目標,選擇好所應報考的專業方向; 二、未來發展的空間選擇——在國內(外)哪些地區更能夠讓你一展所長,明確未來所要工作生活的地區; 三、未來發展的人際定位——什麼樣的學校,在你所要服務的行業更能給你深厚的人脈背景,畢竟,現代中國校友資源也是很重要的資源。 而這其中,我認為又有三個應該遵循的基本原則:就近原則、專業化原則、發展預期原則。就近原則,即你所要報考的院校,應該在你未來所要工作生活的地區或附近,在該地區有一定的影響力的,這樣在你畢業之後會方便你到該地區擇業。專業化原則,即你所報考的院校,在傳統上要具有優良的金融學教育積淀,最好是財經類專業院校,或是金融經濟類傳統較好的綜合類大學,這樣的院校通常在金融經濟界有一定的校友資源,人際遍及你未來可能就業的領域,在專業化方面有獨到之處,在金融業內具有一定的影響,對於未來就業好處頗多。發展預期原則,對於未來所要從事的職業的定位,是你選擇專業方向首先應當考慮的。從目前金融業內的發展形勢來看,未來金融業的發展方向是服務專業化、業務多樣化。金融混業是個大趨勢,因此,從當前的金融學科專業分布來看,比較有潛力的專業方向有:公司財務、風險管理與控制、金融工程、金融市暢 保險精算、證券投資等。對於數量分析、微觀金融前景看好,宏觀方向如果有志於做研究工作也是不錯的選擇。 說到這兒,考研的意義究竟何在?我個人以為,一種工具而已。一個讓你進入一個行業(或一個行業的高端部分),體驗另一種人生的敲門磚,一個用來登高的階梯,一個實現你個人價值取向的准備階段。當然,這一切開始於你對一個行業的信心,對於一個行業未來發展的看好。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聯系著整個資本鏈條的循環往復,其地位至關重要。也許,這便是很多朋友看好金融專業的一個原因。
金融專業畢業生就業去向
從近幾年就業情況來看,金融學專業畢業通常有這樣幾種將趨向: 一、商業銀行,包括四大行和股份制商行、城市商業銀行、外資銀行駐國內分支機構。 二、證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上交所、深交所、期交所。 三、信託投資公司、金融投資控股公司、投資咨詢顧問公司、大型企業財務公司。 四、金融控股集團、四大資產管理公司、金融租賃、擔保公司。 五、保險公司、保險經紀公司。 六、中央(人民)銀行、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這是金融業監督管理機構。 七、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等政策性銀行。 八、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通常為保險方向。 九、國家公務員序列的政府行政機構如財政、審計、海關部門等;高等院校金融財政專業教師;研究機構研究人員。 十、上市(或欲上市)股份公司證券部、財務部、證券事務代表、董事會秘書處等。
相關分析:1998年以來,由於東南亞金融危機的影響,國家高度重視金融體系的安全與穩健發展,對於金融業從業人員的素質提出了較高要求,由此,銀行及相關證券、保險等行業管理機構加大了對金融專業畢業生的需求,開啟了在國家統一分配製度打破之後的新一輪對金融專業大學畢業生、研究生的增量需求,金融行業監管部門的人才舉措,影響著所轄行業內的商業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加大了對金融專業畢業生的需求。 一、進入行業監督管理部門做金融官員,對於金融研究生而言應是首雪 首先,中國金融學是立足於宏觀經濟學,基於金融市場宏觀調控,專業應用較易入手,政策把握比較到位;其次,在行業管理部門做上三五年再入行到實踐機構至少能給個中層以上的職位。其局限在於:要進入這幾個行業主管部門難度較大,可能還需要背景依託,本科生想進較難,除非本人確實非常優秀。 二、進入國有四大商業銀行是很好的選擇。具備一定的銀行業從業經驗、專業背景,到股份制商行或外資銀行駐華機構的可能性會增大。我的幾個大學同學起初就是投身於國有四大行中,在城市股份制商業銀行迅速發展起來之後,紛紛跳槽,並成為城市商業銀行、股份制商行的中堅力量,很多成為中層管理人員,少數成為高層領導。城市商行、股份制商行的靈活務實、不論資排輩的幹部任用方式,使得四大行成為其專業人才的「黃埔軍校」,至今這種情況仍在延續。雖然國有四大行有一些遺留的官僚積習,但其穩定的收入,較輕的壓力,較高的福利水平還是有一定吸引力的,尤其對於女同學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建議對四大國有商行感興趣的朋友把專業方向集中在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國際金融、貨幣政策等方向上。 三、政策性銀行如開發行、農發行亦是較佳選擇,但其工作性質類似公務員,金融業務並不突出,是靠政策吃飯的地方,對於個人職業生涯的益處相對於行業監管部門、商業銀行來說還是較弱的,若想在金融領域成一時氣候最好不要選擇這樣的單位。不過目前這類單位的工資水平待遇等比商業銀行好,而這也成為吸引畢業生眼球的亮點所在。 四、證券、信託、基金這三家均是靠風險管理吃飯的,存在行業系統風險因素,但一旺俱旺,賺錢相對較易,短期回報較高(風險亦大),且按真正的企業管理機制運行,如果想在專業方面有所發展,有所建樹,在這一行業做是極佳選擇,很多基金經理、投資銀行經理人員都年薪過百萬。難點是學歷要求在逐步提高,最低要求碩士學歷,相對於銀行等金融機構其個人投資管理、金融運營能力要求更高,如果對這些行業有興趣,可以選擇證券投資、金融市暢 金融工程專業方向,如果是學財務管理、法律碩士專業(本科是金融經濟)的,這也是不錯的選擇。最近信託業重新崛起,對於金融專業以及其他專業的畢業生來說又添一新的選擇,而其大投行的操作方略,又使其在人員使用上奉行「精英路線」,在投行業有一句話是「公司百分之八十的利潤是不到百分之五的員工所創造的」。上述三家當下用人思路是積極「挖角」,在金融行業內人員流動性最強的當屬這三家。有志於風險管理、終日奔波、常年胃痛、居無定所的「精英人才」不妨選擇這個行業。當然,調侃之餘,不能否認,這個行業給你的回報與投入相比還是成正比的。建議男同學選擇此行業,應該更有發展。 五、保險公司可以參照對商業銀行的分析,做上數年,有保險營銷、風險管理經驗之後,在國內股份制保險機構迅速成長、外資保險機構進入的契機下,還是大有可為的。保險精算專業是非常吃香的。社保中心以及財政審計部門等是養老的地方,穩定有餘,靈動不足,當然,希望獲得穩健回報的朋友不妨作為一個選擇來考慮。 六、四大資產管理公司類似於政策性銀行,目前其設立之初的目的和作用在逐漸消退。金融租賃、擔保這個行業發展迅速,可以考慮進入,當然,如果有在銀行、證券的從業經歷,進入到這個行業中應該更有作為。 七、在上市公司證券部的工作經歷亦可,先天橫跨證券產業兩行,再要發展有立腳點。如果全程做過「ipo」籌備工作,對未來的職業生涯將更加有益,它對財務、產業分析能力要求較高,要加強這方面的學習。 八、高校、研究所是有志於做學術的同學的首選,這顯而易見就不多說了。 引申(針對經濟法專業而言)
積二十餘年改革成就之餘蔭,在此21世紀之初葉,中國的社會經濟關系發生了重大變化,當然,事物的發展方向是前進的,道路是曲折的,有些彎路是不可避免的,正因為如此,現代中國社會的各類經濟關系呈現紛繁復雜局面,民商經濟立法日新月異。與此同時,作為現代經濟核心的金融業中的各類經濟關系也在轉變、調整、發展、前進…… 由此,在金融行業中,對於法律專業人才、財務專業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很多銀行成立了法律事務部,負責相關的債權糾紛、產權變更、訂立經濟合同以及金融產品研發環節的法律顧問、管理工作,而金融經濟類本科生在經過法律相關專業的研究生階段學習之後,其復合型人才的優勢在金融業內是顯而易見的,這時,一個教育項目jm(法律碩士)成為很多金融經濟類本科生讀研的首雪 這是一種既通金融又懂法律的高級人才。由於工作需要,證券公司、信託公司以及一些以投資銀行業務為主的金融控股公司對於具有經濟、法律雙重學歷的或相關工作經歷的人才是極為青睞的。 很多國家行業監管部門、政府機構,對這種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已經能夠體現在其年度人員錄用考試的資格要求中。 證券公司研究部門更是以其行業產業研究及政策研究的雙重需要,對於工程類專業背景的jm們,有較高的需求。另外,據我這兩年對國內的各個基金及基金經理的研究中發現,有近三成(甚至更多)的基金經理現在具有法律、法學的碩士博士頭銜,而其本科多為經濟金融或工科專業,當然這裡面有一個文科專業學位較易取得的原因在內,誠然也確實有一部分人士是考取了法律專業研究生之後,在一定的從業經歷下,成長為業內精英的。 在實際工作中,經濟與法律的緊密聯系,是這樣一個社會人才需求的基礎和根源,從經濟發展對社會的專業化分工需求來看,未來民商經濟方面的律師在經濟、金融領域的作用有日益擴大的趨勢,這也是近幾年來,金融經濟專業的畢業生對jm、司考趨之若騖的主因之一。 結論
一、相比照金融專業學生生源數量的增漲而言,近年來國內金融業對金融專業畢業(本科、研究)生的需求,是呈下降趨勢的。這一趨勢主要表現在對金融專業本科生的需求上。由於金融研究生畢業生數量的增加,以及金融行業對金融本科生實用性的質疑,對於本科畢業生的需求有所下降,研究生的需求則有所上升。在與其他經濟管理專業的比較中,對會計與財務專業的需求有所上升,自2000年始已經超過了對金融專業畢業生的需求量,此消彼漲,金融本科生的需求量日漸消退。 二、法律、計算機信息專業畢業生的金融從業進入口徑擴寬。法律專業研究生層面的有關情況我在上面已有詳述,這里就不多說了。計算機信息專業畢業生的大量引入,實際上與現代信息化社會的發展緊密聯系,在證券公司這個重要性更加突出,如果一個證券公司的交易系統出現問題,那麼將是一場災難啊!這樣,大量的計算機專業人士加入到金融業中來,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三、金融、法律、財務、計算機專業考研報考人數呈逐年遞增趨勢,這反映了一定階段國家個人收入調節機制和人力資源市場需求的狀況,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四個專業的火暴看漲,與金融行業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在2000年之前,金融業全行業從業人員收入水平是國內各行業中最高的,今天的專業冷熱分化很大程度上起始於1995-2000年之間的經濟景氣度,收入水平無疑是專業化分工的無形的指揮棒。而1995年之後的網路火熱,金融信息化的構建更加深了人民群眾對於計算機信息專業的看漲行情,從行業到收入水平到專業化分工,你不相信嗎?事實正是如此。現在,當年的積弊已經體現出來了,出現了較大的人才飽和與專業分工不對稱情況,可以預見一下,在未來十年內,金融專業、計算機專業的需求是趨淡的;相比之下,法律、財務尚有一定的上升空間,當然這里我是以研究生這個層次的專業化發展趨勢來探討的。 四、天生我材必有用,關鍵是相信自己。專業現在並不是局限一個人求得發展的瓶頸了,在一個現代投資銀行中甚至有一半以上的人士是非金融經濟財務專業的人員,他們專業各異,有機械、通信、物理、法律,然而有一個相同點,他們都是相信自己,不服從命運安排,努力奮斗的人!這樣的人,不論他是本科生也好,研究生也好,海歸也罷,專業在這里並不能說明什麼了,實際上大學所學的東西與我們的實際工作脫節太大,大到根本無法照搬來用,不具有可操作性,那麼最重要的顯然已經不是專業了,而是對一個職業、一個行業的熱愛、激情、勤奮、執著,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