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主要應做好以下工作:
1、通過認真分析財務管理的宏觀環境及其變化,提高企業對財務管理環境的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建立和不斷完善財務管理系統,以適應不斷變化的財務管理環境。即是說,應制定財務管理戰略。面對不斷變化的財務管理環境,企業應設置高效的財務管理機構,配備高素質的財務管理人員,健全財務管理規章制度,強化財務管理的各項基礎工作,使企業財務管理系統有效運行,以防範因財務管理系統不適應環境變化而產生的財務風險。
2、不斷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風險意識。應通過會計政策和會計策略來解決現階段和未來的企業財務風險問題。而財務風險存在於財務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任何環節的工作失誤都會給企業帶來財務風險,財務管理人員必須將風險防範貫穿於財務管理工作的始終。
3、對財務風險做出恰當的處理。財務風險的處理是風險的事後控制,具體方法主要有:(1)堅持謹慎性原則,建立風險基金。即在損失發生以前以預提方式或其他形式建立一項專門用於防範風險損失的基金。如工業企業按一定規定和標准提取壞賬准備金。商業企業可提取商品削價准備金,這是彌補風險損失的一種有效方法。(2)在損失發生後,或從已經建立了風險基金的項目中列支,或分批進入經營成本,盡量減少財務風險對企業正常活動的干擾。(3)建立企業資金使用效益監督制度。有關部門應定期對資產管理比率進行考核。同時,加強流動資金的投放和管理,提高流動資產的周轉率,進而提高企業的變現能力,增加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另外,還要盤活存量資產,加快閑置設備的處理,將收回的資金償還債務.(4)注重投資決策問題。投資決策是企業重大經營決策的主要內容之一,直接影響企業的資金結構。企業決策者必須做好投資項目的可行性分析。
4、提高財務決策的科學化水平,防止因決策失誤而產生的財務風險。財務決策的正確與否直接關繫到財務管理工作的成敗,經驗決策和主觀決策會使決策失誤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為防範財務風險,企業必須採用科學的決策方法。在決策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影響決策的各種因素,盡量採用定量計算及分析方法,並運用科學的決策模型進行決策。對各種可行方案決策,切忌主觀臆斷。例如,對固定資產投資,應採用科學的方法,計算各種投資方案的投資回收期、投資報酬率、凈現值及內含報酬率等指標,並對計算結果進行綜合評價,在考慮其他因素的基礎上,選擇最佳的投資方案。又如,在籌資決策過程中,企業首先應根據生產經營情況合理預測資金需要量,然後通過對資金成本的計算分析及各籌資方式的風險分析,選擇正確的籌資方式,確定合理的資金結構,在此基礎上做出正確的籌資決策。再如,企業資金流動是周而復始地進行的。確切地說流動性是企業的生命,企業必須加速存貨和應收賬款的周轉率,以保持良好資產流動性。按照以上方法做出的決策,產生失誤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從而可以避免財務決策失誤所帶來的財務風險。
5、理順企業內部財務關系,做到責、權、利相統一。為防範財務風險,企業必須理順內部的各種財務關系。要明確各部門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職責,並賦予相應的權力,真正做到權責分明,各負其責。而在利益分配方面,應兼顧企業各方利益,以調動各部門參與企業財務管理的積極性,從而,真正做到責、權、利相統一,使企業內部財務關系清晰明了。
6、建立財務「預防」機制,正確把握企業負債經營的「度」。企業進行負債經營決策時,首先應該考慮企業舉債的規模和償債能力。一般而言,確定負債規模應該考慮以下因素,如警惕財務杠桿效應的負面影響、防範財務風險和關注財務拮據成本。建立企業財務預警的「診斷」機制,要對企業的負債進行分析,從三個方面來看:(1)負債經營有利於提高經營者業績,使企業獲得負債資金效應,降低資金成本,提高權益資本收益水平。(2)負債經營可以迅速籌集資金,彌補企業內部資金不足,增強經濟實力。(3)負債經營給企業帶來更大的風險和破產的危機。首先,在資金結構中,若負債的比例過大,即過度負債經營,那麼依賴於外界的因素過多,也就加大了企業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生產經營環節稍有脫節,資金回收不及時,資金成本大幅度增加,降低了企業經營利潤,削弱了企業活力。其次,因負債率升高,財務風險加大,在財務杠桿作用下自有資金收益率下降,企業承受能力降低,償還能力減弱。一旦企業出現壞賬,產品積壓,那麼必然會給企業帶來危機。因而,在建立企業財務預警制度時,應把握好負債經營的「度。
② 如何做好財務風險控制以及企業財務核心能力的
財務是企業有效運作的核心,而財務核心能力則是企業獲取市場競爭優勢的重要保障。在今天新的經濟環境背景下,做好企業財務風險控制、提升企業財務核心能力對於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在藉助相關經濟理論的基礎上,本文從企業財務能力的內容、財務核心能力的概念及其特徵、做好企業財務風險控制對提升企業財務核心能力的意義等幾個方面展開論述,以期能為今後的企業財務實踐提供必要的理論參考。
③ 如何製作社保基金財務風險防控課件
(一)做好社會保險的監管工作
針對社會保險基金的財務管理問題,必須從內部和外部兩個角度出發,構建出具有約束力的管理系統。社會保險基金內部會計監管中應該包括內部控制監管、核算監管和審計監管等幾個主要的方面;社會保險基金外部會計監管應該包括行政監管、社會監管、法律監管和審計監管等。內部會計監管能夠幫助社會保險基金財務管理工作更加完善,外部監管能夠從各個方面對社會保險基金的財務管理問題形成有力的約束,內部和外部相結合的管理方式就形成了系統的社會保險基金財務監管體系。這一體系的構建,不僅能夠促進我國社會保險基金的合理運用,也能夠促進基金財務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
(二)重點做好個人賬戶的管理工作
由於社會保險基金的個人賬戶管理存在許多問題,所以在控制基金風險的過程中,必須要重視對個人賬戶的管理。社會保險基金的個人賬戶必須要統一納入到財務管理的范圍內,在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和支出賬戶中增設統籌和個人兩項,並確定賬戶的明細,實現兩者的獨立核算。通過對參保人個人賬戶的完善,可以為基金管理人員的工作帶來便利和依據。為了使社會保險基金的財務風險降到最低,還應該使個人賬戶建立起信息化管理系統,這樣不僅能夠增強對個人賬戶信息的處理能力,也能夠提高財務管理的效率。
(三)增強征繳力度,統一征繳標准
為了使社會保險基金征繳工作更加順利,有關部門必須要做好相關的宣傳活動,讓單位和個人能夠認識到繳納社會保險基金的作用和意義。在加強社會保險基金征繳力度的過程中,必須要保證相關法律、行政職能和經濟等問題能夠與征繳工作相協調,盡量讓中小民營企業能夠主動的參與到基金繳納的實際工作中來,進而最大程度的實現社會保險基金的保值增值。同時,盡量減小地區差異帶來的征繳費用不同的問題,必須建立起統一的征繳標准,將社會保險基金納入到預算管理中。為了實現這一目的,社會保險基金的征繳指標必須根據評估結果來確定,這樣不僅增加了征繳的科學性,也能夠最大程度的減小管理風險。在管理社會保險基金的過程中,應該為其創設財政專戶,通過對收支的協調管理來提高財務管理的質量,並在管理的過程中發揮監督的重要作用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減少社會保險基金的財務管理風險。
(四)做好社會保險基金的收入和支出管理工作
要想保證社會保險基金財務收支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提高管理的水平,就應該從收入和支出兩個方面來優化管理工作。在社會保險基金的收入方面,負責征繳的機構應該在當地銀行設立專項賬戶,並且這一賬戶必須通過當地財政與勞動部門的認可,在征繳費用的過程中,主要由稅務部門和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負責,其他部門無權干涉。在支出社會保險基金時,應該根據社會保險基金的實際支出情況來適當調整支出標准,這樣就能盡量減小外界因素給支出工作帶來的困擾。
(五)健全和完善財務管理體系
在完善社會保險基金財務管理體系時,應該根據社會保險制度的變革情況來調整社會保險基金的繳納程序。社會保障體系的落實必須要以制度為依據,所以應該根據社會保險基金的改革情況來優化繳費程序,並做好基金運作的監督工作;根據會計人員的工作表現實行激勵制度,通過獎勵的方式來激發會計人員的工作效率。對社會保險基金人員崗位進行分解時,根據《社會保險基金會計制度》和《會計法》的有關規定來明確人員的職責,還應該設定考核目標,進而落實獎罰制度;根據《社會保險法》的相關規定來檢查基金管理情況,不斷增強會計的監督職能,加強保險基金的征繳力度,確保社會保險基金應收盡收,做好基金支出的監督工作,盡量避免不合理的基金支出,這樣才能達到控制社會保險基金財務管理風險的目的。
④ 財務管理中四種控制風險的類型,並舉例說明
財務管理中四種控制風險的類型,並舉例說明風險必須是資金不能亂用專屬專項嚴格管理。
⑤ 如何防範企業財務管理風險
企業財務風險是指在各項財務活動過程中,由於各種難以預料或控制的因素影響,財務狀況 具有不確定性,從而使企業有蒙受損失的可能性。財務風險客觀存在於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 各個環節。財務風險的存在,無疑會對企業生產經營產生重大影響。因此,對企業財務風險 的成因及其防範措施進行探討,以期降低風險、提高效益就顯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企業財務風險形成的原因分析
在市場經濟活動中,企業存在財務風險是難免的,關鍵是必須了解風險的起因,才能做 到有的放矢,使自身處於不敗之地。企業產生財務風險的原因很多,既有企業外部的原因, 也有企業自身的原因。總體來看,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原因。
1.1 企業的理財活動尚未與不斷變化的外部經濟環境相適應
企業財務活動是處於一定的環境之下,並受這些環境的制約,包括國民經濟整體的形勢 及行業景氣度,國家信貸以及外匯等政策的調整、銀行利率及匯率的波動、通貨膨脹程度等 等。企業理財環境的變化莫測是企業產生財務風險的外部原因,因為這些因素存在於企業之 外,其變化對企業來說,是難以預見和難以改變的,這必然影響到企業的財務活動,比如利 率的變動必然會產生利率風險,包括支付的利息過多的風險、產生利息的投資發生虧損的風 險和不能履行償債義務的風險;而中國企業大多財務管理基礎薄弱,缺乏市場觀念和對外部 環境變化的適應及應變能力,面對外部環境不利變化不能進行科學的預見,反應滯後,措施 不力,財務風險必然產生。
1.2 企業內部財務關系混亂,決策缺乏科學性
企業內部財務關系混亂也是中國企業產生財務風險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中國,企業與內 部各部門之間及企業與上級企業之間,在資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權責不明、 管理混亂的現象,造成資金使用效率低下,資金流失嚴重,資金的安全性、完整性無法得到 保證。在采購、生產、銷售、財務、市場預測等各環節之間缺乏統籌協調配合,造成應收款 項、存貨等資產損失嚴重。在進行投資決策時不進行深入市場調研和科學論證,盲目投資, 形成不良資產或巨額損失。資本結構缺乏科學規劃,籌資綜合成本高,造成負債比重加大, 財務風險增高。
1.3 內部財務監控機制不健全
內部財務監控是企業財務管理系統中一個非常重要而且相當獨特的系統,為使其更能充 分發揮其職能作用,企業不僅應該設置獨立的組織機構,更重要的是要根據本企業的特點, 建立起一套比較完整的、系統的、強有力的內部財務監控制度,才能保證企業內部財務監控 系統的高效運行。而中國企業大多沒有建立內部財務監控機制。即使有,其財務監督制度執 行也不嚴格,特別是有的企業管理與監督合而為一,缺乏資產損失責任追究制度,對財經紀 律置若罔聞,難以進行有效的約束,財務風險極易發生。
1.4 企業理財人員素質不高,缺乏風險意識
任何系統的運行,人都是非常重要的條件,高素質的理財人員,更是企業不可多得的財 富。就目前的情況看,中國企業的理財人員受傳統計劃經濟的影響和受專業教育的程度限制 ,其綜合素質和業務素質都有待提高,他們的理財觀念和理財方法,特別是職業道德和職業 判斷能力,還不能在更大程度上適應市場經濟環境的要求。
2 企業財務風險的防範
如何防範企業財務風險,化解財務風險,以實現財務管理目標,是企業財務管理的工作 重點。筆者認為,防範企業財務風險,主要應做好以下工作。
2.1 建立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
要對企業的財務風險進行防範,首先必須准確、及時地預警企業的財務風險。一般來講 ,企業財務風險的識預警可採用以下幾種方法。
2.1.1 建立短期財務預警系統,編制現金流量預算。由於企業理財的對象是現金及其流動,就短期而言,企業能否維持下去,並不完全取決 於是否盈利,而取決於是否有足夠現金用於各種支出。預警的前提是企業有利潤,對於經營 穩定的企業,由於其應收,應付賬款及存貨等一般保持穩定,因此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凈額一般應大於凈利潤。企業現金流量預算的編制,是財務管理工作中特別重要一環,准確 的現金流量預算,可以為企業提供預警信號,使經營者能夠及早採取措施。為能准確編制現 金流量預算,企業應該將各具體目標加以匯總,並將預期未來收益﹑現金流量﹑財務狀況及 投資計劃等,以數量化形式加以表達,建立企業全面預算,預測未來現金收支的狀況,以周 、月、季、半年及一年為期,建立滾動式現金流量預算。
2.1.2 確立財務分析指標體系,建立長期財務預警系統。對企業而言,在建立短期財務預 警系統的同時,還要建立長期財務預警系統。其中獲利能力、償債能力、經濟效益、發展潛 力指標最具有代表性。獲利是企業經營最終目標,也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前提。從資產獲利 能力看:
總資產報酬率=息稅前利潤÷資產平均總額
表示每一元資本的獲利水平,反映企業運用資產的獲利水平。
成本費用利潤率=營業利潤÷成本費用總額
反映每耗費一元所得利潤水平越高,企業的獲利能力越強。
對償債能力,有流動比率和資產負債率。如果流動比率過高,會使流動資金喪失再投資 機會,一般生產性企業最佳為2左右,資產負債率一般為40%~60%,在投資報酬率大於借款利 率時,借款越多,利越多,同時財務風險越大。
上述資產獲利能力和償債能力二指標是企業財務評價的二大部分,而經濟效率高低又直 接體現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其中:反映資產運營指標有應收賬款周轉率以及產銷平衡率。
產銷平衡率=產品銷售產值÷工業總產值
對企業發展潛力方面選擇銷售增長率和資本保值增殖率。這里採用經改進的功效系數法 對企業進行綜合評價,對選定的每個評價指標規定幾個數值,一個是滿意值,一個是不允許 值,設計並計算各類指標單項功效系數,運用特爾菲法等確定各個指標權數,用加權算術平 均或者加權幾何平均得到平均數即為綜合功效系數,用此方法可以定量化企業財務狀況。
然而,企業為適應未預料的需要和機會,應該具備採取有效措施,改變現金流的流量與 時間的能力,這就是財務彈性。主要與企業營業活動所產生的現金凈流量有關。反映財務彈 性的指標有:用於測定企業全部資產的流動性水平的營運資金與總資產比率,到期債務本金 償付率,實有凈資產與有形長期資產比率,應收賬款及存貨周轉率,其中:
到期債務本金償付率=經營活動產生現金凈流量÷(本期到期債務本金+現金利息支出 )
實有凈資產與有形長期資產比率計算如下:
(資產-負債-待處理資產損失-未禰補虧損-潛虧)÷(固定資產凈值+在建工程+ 長期投資)
從長遠觀點看,一個企業能夠遠離財務危機,必須具備良好的盈利能力,企業對外籌資 能力和清償債務能力才能越強。指標有:
總資產凈現率=(經營活動所產生現金凈流量+分得股利或利潤所收到現金+現金利息 支出+所得稅付現)÷平均總資產
銷售凈現率=經營活動產生現金凈流量÷銷售收入凈額
股東權益收益率=凈利潤÷平均股東權益
雖然,上述指標可以預測財務危機,但從根本上講,企業發生風險是由於舉債導致的, 一個全部用自有資本從事經營的企業只有經營風險而沒有財務風險。因此,要權衡舉債經營 的財務風險來確定債務比率,應將負債經營資產收益率與債務資本成本率進行對比,只有前 者大於後者,才能保證本息到期歸還,實現財務杠桿收益;同時還要考慮債務清償能力,即 企業擁有現金多少或其資產變現能力強弱;債務資本在各項目之間配置合理程度。考核指標 有;長期負債與營運資金比,資產留存收益率以及債務股權比率。其中:
債務股權比率=平均總負債÷(平均股東權益的市場價值-無形資產-待處理資產損失 )
當然,一個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應該具有良好的內部控制制度以及稽核制度,否則即使最 先進的預警系統也得不到正常的運轉。由於各企業的組織形式、企業規模等存在差異,企業 應當根據實際情況來設計符合其自身要求和特點的財務風險預警系統。
2.2 採取適當的風險策略,降低企業財務風險的危害程度
在建立了風險預警指標體系後,企業對風險信號監測,如出現產品積壓,質量下降,應 收賬款增大,成本上升,要根據其形成原因及過程,指定相應切實可行的風險管理策略,降 低危害程度。面臨財務風險通常採用迴避風險,控制風險,接受風險和分散風險策略。其中 控制風險策略可進一步分類:按控制目的分為預防性控制和抑制性控制,前者指預先確定可 能發生損失,提出相應措施,防止損失的實際發生。後者是對可能發生的損失採取措施,盡 量降低損失程度。由於市場經濟的發展,利用財務杠桿作用籌集資金進行負債經營是企業發 展途徑。從大量負債經營實例,不難得出幾點教訓:企業經營決策失誤,盲目投資,沒有進 行事前周密的財務分析和市場調研是造成失誤的原因,雖然適度舉債是企業發展的必要途徑 ,但必須以自有資金為基礎,如資本結構中債務資本過大,必然惡性循環。同時企業償債能 力強弱是對負債經營最敏感的指標,只從償債能力看,負債比率越低,企業償債能力越強, 但未必合理,如企業借款利率小於利潤率。企業應充分利用負債經營的好處。不同產業的負 債經營合理程度是不一樣的,一般是:第一產業為0.2左右,第二產業為0.5左右,第三產 業為0.7左右。
2.3 建立有效的風險處理機制,增強抗險能力
為了有效防範可能發生的財務風險,企業必須從長遠利益著眼,建立和健全企業財務風 險防禦機制。①可以通過某種手段(比如參加社會保險)將部分或全部財務風險轉移給他人承擔的方法, 建立健全企業風險轉移機制。②可以通過企業之間聯營、多種經營及對外投資 多元化等方式及時分散和化解企業財務風險,建立健全企業風險分散機制。③可以在選擇理 財方案時,綜合評價各種方案可能產生的財務風險,在保證財務管理目標實現的前提下,建 立健全風險迴避機制。④可以建立健全企業的風險基金和積累分配機制,及時足額的增補企 業的自有資金,壯大企業的經濟實力,提高企業抗擊財務風險的能力。
2.4 建設財務風險制度文化,增強風險防範意識
企業財務風險的高效管理得益於企業上下一心的全員參與和制度支撐。只有在文化層面 上加強企業員工的財務風險意識,打破傳統的風險自我無關和自我分割管理的思想,建立起 全面整體的風險觀,在工作中處處時時評估和發現風險,自發的協調和實現團隊化風險控制 ,把風險管理的觀念和行動落實到每個人的身上。同時,管理層應致力於調查和規劃本企業 的風險制度文化建設,制度控制和文化引導雙管齊下,努力提升企業的風險管理水平。要使 財務管理人員明白,財務風險存在於財務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任何環節的工作失誤都可能 會給企業帶來財務風險,必須將風險防範貫穿於財務管理工作的始終。企業領導人員應加強 科學決策、集體決策,擯棄經驗決策、「拍腦門」決策等主觀決策習好,降低財務決策風險 。
2.5 完善風險管理機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
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復雜性和多樣性要求企業必須建立和完善相應的組織機構對風險實 施及時有效的管理,只有把企業的財務風險實現組織化運作,才能實現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得 到足夠的重視和真正的規模運行。企業可以單獨設立一個財務風險管理處並配備相應的人員 對財務風險進行預測、分析、監控,以便及時發現及化解風險,建立健全風險控制機制。另 外,治理結構和內控制度弱化本身就是高風險的表現,因此,首先要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提 高風險控制能力,實現科學決策、科學管理,形成完整的決策機制、激勵機制和制約機制。 其次要建立監督控制機制,特別要加強授權批准、會計監督、預算管理和內部審計。再次是 財務和會計應該分設,單位分管領導分開,分別設置管理中心,各行其責。最後要充分發揮 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的作用,搞好內部控制的評審和風險估計。
2.6 理順企業內部財務關系,做到責、權、利相統一
為防範財務風險,企業還須理順內部的各種財務關系。各部門要明確其在企業財務管理 中的地位、作用、職責及被賦予的相應權力,做到權責分明,各負其責。另外,在利益分配 方面,企業應兼顧各方利益,以調動各部門參與企業財務管理的積極性,從而真正做到責、 權、利相統一。
綜上所述,企業只有從這幾方面入手做好對財務風險的防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