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在購買保險時應該避免以下幾種負面的想法,否則容易對保險產品產生誤解或給自己造成損失。
一、僥幸心理
不少投保人在參加一年期意外傷害保險到期後,看到投保後沒事,自己也沒有從中獲得經濟收益,就覺得「吃虧了」、「不劃算」,接著容易產生「壞事應該也輪不著自己」的僥幸心理,因而不再續保。保險專家表示,保險業恰恰是承保那萬一發生的災害事故的,這萬分之一或者概率更小的風險對於個人來說就是百分之百的損失,不能大意。因為僥幸心理或者因保險保障不足而在遭受損失後追悔莫及的案例數不勝數。
二、從眾心理
消費者在選擇保險產品時容易隨大流,人家投什麼險種自己就保什麼險種,別人選擇多少保額自己就選擇多少保額,認為一旦有事大家可以利益均等,找到一種心理平衡。保險專家表示,從眾心理不可取,因為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不盡相同,比如家中經濟收入怎樣,財產價值多少,工作環境如何,身體狀況怎樣,加上個人對理財方式的認同等,這些情況有很大差別,以他人為樣板來決定自己投保,往往是該保的沒保、該保足的沒保足,如此就失去了保險的意義。有意投保的消費者不要嫌麻煩,應該去找保險公司咨詢,讓對方從專業角度進行設計,既符合個人要求,又能規避風險,尋求量身定製的保障。
三、盲目心理
購買保險應該有的放矢,不能「求全責備」或者「扔進籃中的就算作菜」。比如有些家長在給孩子購買兒童保險時,一味求多,幾份甚至十多份兒童險累計購買,卻不知兒童險的保額上限為10萬元,超出部分算為無效。又比如健康保險,購買的前提必須是看清條款責任范圍,明白健康險種和一般人身險的共同點與不同點,哪些狀況可以投保,哪些狀況屬於除外責任。還有關於日後萬一出險怎樣獲得賠償的相關規定要求,均是以後索賠的關鍵之處,以為投保了健康險就能保障自己的健康,看病住院都不用花錢,這樣的盲目投保必然影響自身利益。
四、獲利心理
投保後最大利益就是使自己產生一種安全感,將日後災害事故造成的損失風險轉移到保險公司,從而解除自身後顧之憂,決不是投保就可以產生高於保費數百倍的利益,畢竟不發生災害事故才是投保人和保險公司的共同心願。即使是有投資收益的投連險投保者,也要時刻看清保險最大的功能還是在於保障,投資獲益是附加功能,不可過高地指望投連險、萬能險的投資獲利。
❷ 在保險投資活動中,主要風險包括
一、保險投資客觀上需要建立有效投資機制
所謂保險投資機制是指保險投資活動的運行機制和管理制度的總稱,包括保險投資的內部組織結構、投資決策原則、風險控制方式等。保險投資機制建立的目的在於提高保險投資的收益,降低投資風險。
保險公司的承保業務與投資業務是現代保險業的兩個重要特徵,其中保險投資業務已經成為現代保險公司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手段。一方面,保險投資業務的發展,將擴大保險公司的盈利,增加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和經營的穩定性。同時,保險公司收入的增加,將使保險公司有能力降低保險費率,減輕被保險人的負擔,提高保險公司的競爭能力。我國保險業如果沒有投資收益作為基礎,加入WTO後,在承保業務上是很難與國外保險公司進行價格(費率)競爭的。另一方面,保險投資業務的發展和獲利可以彌補業務上虧損,維持保險公司的生存和發展。如1987年英國兩大保險公司保險業務虧損分別為0.64億英鎊和1.08億英鎊,而投資利潤為2.04億英鎊和2.49億英鎊,盈虧相抵後,還有不小的綜合盈利。從近期國際保險業的發展特點來看,保險公司的主要收益已經從傳統的承保收益逐步轉移為投資收益,如美國的產險業務自1978年以來連續21年出現承保虧損,主要收益於投資收益。
我國保險投資的資金使用率低、投資工具少,使保險投資的收益水平非常低,這限制了我國保險業的發展和競爭能力的提高。為了推進我國保險業的發展,我國政府和有關部門正致力於保險投資環境的改善,豐富和發展保險投資工具,降低保險投資的限制。從近幾年來看,保險投資的建設步伐大大加快,1998年保險資金進入同業拆借市場,1999年10月同盛基金向保險公司實行走向配售,標志著我國的資本市場向保險公司開放。現在,有的保險公司允許購買基金的比例已從總資產的5%上升到15%。而投資連結保險可以100%進入資本市場購買投資基金。可以預見,隨著經濟環境的改變,資本市場將會不斷向保險公司開放,我國的保險投資將得到較大的發展。
由於保險經營是一種負債經營,因而保險資金的運用除了考慮投資的收益外,還必須保證投資的安全性。因此,市場的開放,投資工具的增加和投資規模的不斷擴大,客觀上需要保險公司進一步加強投資機制的建設,提高化解風險的能力,保證保險資金實現安全性和投資收益的協調。
二、保險投資模式和組織結構分類
保險投資模式與保險投資組織結構是緊密聯系的,也就是說,一定的保險投資模式必須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投資組織結構。保險投資的模式主要有三種:集權投資模式、分散投資模式、分權投資模式。
1.集權投資模式。集權投資模式是與投資決策高度集中相對應的,即統一決策,集中交易。這種投資模式的特點在於投資主體單一,決策機制簡單迅速,易於統一管理。但投資決策權的過度集中,使得決策風險增大。
集權投資模式適用於投資品種較少,投資規模不大的市場。但當投資品種較多,資金規模大時,這種模式就不可能進行協同配合、規模投資。
與集權投資模式相對應的組織結構是「直線式」的簡單組織結構。我國現階段保險投資一般都是採取這種組織結構。
2.分散投資模式。分散投資模式是集權投資模式相對立的一種模式,投資的決策權完全由各個職能部門負責行使,即各個職能部門根據市場的情況自行決定投資工具和投資數量。這種模式的優點在於能避免決策權過度集中所帶來的決策風險。但是,過度分散的決策和投資增加了管理上的難度。與這種模式相對應的組織結構是扁平式的結構框架。
3.分權投資模式。這是一種介於集權投資模式和分散投資模式之間的一種投資 方式。日常性的投資決策由各個職能部門行使。資金管理的總部負責在各個職能部門之間的協調管理,並僅對在一些重大項目進行投資決策。這種模式的投資主體是多元化的,即形成了總部與職能部門兩個層次的投資決策主體。與這種模式對應的組織結構為事業部或超事業部制的組織結構。
三、我國保險投資模式的選擇
投資模式的選擇要綜合考慮當前的狀況和未來發展速度,採取適當超前的投資模式。從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分權投資模式應是一種重要選擇。主要是基於以下原因:
首先,我國保險業的發展決定了保險投資資金規模將會不斷擴大。從我國保險的深度和密度來看,1998年我國保險深度為1.4%,密度為100元。而同期有的發達國家的保險深度為10%,密度超過5000美元。發展中國家如印度的保險深度為5%,密度為100美元。可見,我國保險業仍處於起步發展階段。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保險經濟的不斷壯大,我國保險業將會得到很大的發展,可以利用的資金將會越來越多。
其次,金融市場逐步完善,投資工具不斷增加。我國證券市場、外匯市場、房地產市場正不斷發展,如國債規模1997年為1898億元,1998年為2993億元,1999年為3817億元,平均增長速度為43%。我國的證券投資基金雖說只有36隻,但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開放式基金即將推出,定向募集資金也有可能成為保險投資的又一選擇。這些都為保險投資提供了多層次的投資工具。同時各種法律、法規不斷完善,投資結構逐步趨於合理,使保險投資的外部環境得到不斷改善。
另外,對保險投資的限制不斷減少。WTO的加入,我國金融市場的建設速度大大加快,為保險投資的大規模進入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同時,也促進了我國保險投資模式盡快與國際運作模式的接軌。
因此,保險投資規模的擴大,投資工具的多樣化客觀上對保險投資的決策方式、專業分工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分散決策和專業分工必須建立在統一管理、相互協調的基礎上。因而,採取分權投資模式是比較合理的選擇。
四、對基金投資組織結構的的劃分
事業制是保險投資的基本結構,事業部的劃分主要是根據業務的特點來進行。如國債、外匯、實業投資等。由於保險資金進入資本市場較晚,對基金投資業務的劃分上,國內保險公司存在一定的差異。現有的劃分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集權投資模式,即成立專門的基金投,資部門,負責統一對基金進行投資。在基金數量不斷增加的情況下,這種模式最大的問題在於難以對基金進行深入的分析。另一種是分散投資模式,在基金投資部門設立多個小組,一般是36個投資小組,每組負責對一個基金進行投資。這種模式對基金雖能進行較深入的把握,但人員需要較多,而且劃分過細還會增加管理和協調上的難度。為了避免這兩種模式的缺點,可以根據基金的投資特徵進行設計。
1.以基金管理公司來劃分
我國的基金管理公司有10家,因此,可以劃分為10個小組,每個小組負責對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基金進行投資。這種劃分方式有利於對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水平、經營思路、投資特點進行跟蹤分析。
2.以基金的投資風格進行劃分
按基金的投資風格進行劃分,可以劃分為6類。即積極成長型、穩健成長型、中小企業成長型、資產重組型、優化指數型、科技型。按基金投資風格進行劃分,有利於投資風險把握,如中小企業成長型基金的風險相對就高,而穩健成長型基金的風險就相對較低。因此,可以根據基金的不同風險進行資金的分配。在市場熱點切換較快時,也可根據市場上不同板塊的熱點變化,及時地選擇相對應的基金進行投資。
❸ 保險資金運用的風險有哪些
一、我國保險資金運用的風險分析
1
、保險資金運用的外部風險
(
1
)市場風險
市場價格風險是證券投資活動中最普遍的風險,
證券市場價格的頻繁波動使
證券投資者未來收益變得難於確定。
無論是投資於股票、
債券、
期貨,
還是投資
於外匯、
基金市場,
幾乎所有投資者都必須承擔這種風險。
通常用證券市場價格
指數變化來衡量價格風險的大小。
(
2
)利率風險
對於保險公司這樣特殊性質的企業,我所理解利率風險主要包括:由於銀行
利率的調整而產生的利差損,
以及由於銀行產品和保險產品具有一定的可代替性
而降低保險險產品的購買率。
(
3
)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包括:違約風險,評級降級或變動風險,間接信貸或價差風險,集
中風險。
另一種信用風險與金融交易處理的流程有關。
其發生情形通常是:
如果
交易的一方已經交割,
但另一方未能交割,
損失將會發生,
損失金額等於這筆交
易的本金。
甚至一方只是遲緩交割,
另一方也可能由於喪失投資機會而導致損失。
(
4
)流動性風險
流動性風險是指保險人的流動資產不足以支付到期債務的風險。
保險人的流
動性風險是資產和負債共同作用的結果。
流動性風險包括:
清算價值風險,
關聯
投資風險,資本融資風險。
2
、保險資金運用的內部風險
保險投資還存在內部風險,所謂內部風險就是指保險企業在投資決策、投資
操作過程中存在的決策失誤、操作失誤等風險,這些風險如不能加以控制的話,
也會對保險投資產生巨大的影響。
相對於外部風險的難測性來說,
保險投資內部
風險是可控與可測得,只要平時加強監管是可以降低的。
3
、資產負債不匹配風險
對於以負債為中心運作的保險投資部門來說,與其他投資公司不同之處在
於,還有一類重要的風險,即因資產與負債無法合理匹配而產生的流動性風險。
如果保險公司將資金過多地佔用於長期資產,
使得流動負債超過了流動資產,
就
必須降價出售部分長期資產以緩解現金短缺,
這種情況也可能發生在賬面投資價
值遠遠超過賬面負債的情況下。
這種風險屬於因投資管理不當造成的,
具有內生
性質。
控制流動性風險的最有效途徑是以負債為基礎確立投資策略,
對資產進行
合理的組合安排,使資產能夠在總量與結構上與負債相匹配,化解流動性風險。
❹ 投資理財保險有何風險
1、從產品自身利益來說:收益高低難說,至少保本而且安全。
2、從保障來說:除了保險產品之外,沒有任何一種有對人身保障的理財產品。
3、從法律層面來說:所有保險產品受法律保護,而且還有避稅的功能。
❺ 怎麼分析投資風險
為減小項目投資風險,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防範投資風險。
(一)加強政府信用度調查。
一般來講,政府信用好的地區,必然是投資運作比較活躍的地區,也是政府能通過吸引民間資金得到最大實惠的地區;相反,政府信用比較差的地區,由於投資者的投資心態不踏實,引進資本也非常困難。
所以,投資者必須加強對擬投資地區政府信用的調查,對政府信用的預期作出正確判斷。調查內容主要包括: 政府服務的機制,政治環境的一致性,社會環境的安全性,政府法律法規和公共政策的波動性,政府的廉政能力等等。開展政府信用調查要歷史地、連續地考察和分析政府的信用狀況,並反復論證後得出是否投資的結論。
(二)政府招商引資各種優惠政策的核實確認
主要是核實確認當地政府對投資者的各種優惠政策以及實施有利於項目投資的項目管理政策、財稅優惠與補貼政策、社會保障政策等。並對項目運作中的風險事項如風險范圍、風險承擔責任方、預防風險成本等做出合理界定並適當負擔,切實降低項目投資風險。
(三)項目本身的經濟性
投資項目建成後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如何直接關繫到整個項目建設的可行性和適宜性,從而影響投資回報和投資本回收保障度。作為項目的投資者,應在投資前做好前期調研工作,對項目經濟性和投資適宜性進行全面調查與評估,必要時聘請專業調查咨詢機構開展全面調查評估,增強項目投資的科學性,以防範因項目的經濟性、適宜性問題帶來的風險。
(四)項目可轉讓性
也就是當投資者不願意經營投資項目時,項目本身能否順利轉讓,包括當地購買力情況、投資者之間的信任度、投資者與經營者之間的信任程度、轉讓時可能存在的的限制情況等等。
(五)商業保險
為項目建設投保商業保險是防範非系統性風險的有效手段。
投保商業保險可以發揮以下作用:一是可對損失迅速進行賠償以恢復項目的建設,保障項目建設的連續性;二是投資者也願意在項目有充分保險的情況下投資,因此保險可以有效地改善融資條件;三是保險可以規避事故給項目成本帶來的沖擊,保持工程預算的穩定;四是當風險發生時,以較低的保費支出獲得完善的風險保障體系,可以保障業主、項目公司、建設承包商、投資者和原料供應商等各方的自身利益。因而投資者應重視商業保險的風險防範作用,並充分運用以規避可能發生的各種風險。
(六)多元化投資組合降低經營風險
多元化投資組合是分散投資風險的有效方法已成定論。在項目融資過程中,對於龐大的資金投入,投資者越少,資金渠道越單一,風險也越大,不符合項目投資的貫例。
為分散的投資風險,應考慮融資渠道的多元化,實現權益資本、借貸資本、中間資本等的優化組合。
❻ 投資收益性保險風險高嗎
投資理財都有風險,收益型保險也一樣,只是不同產品和不同公司的風險都有差別。選投資理財型保險時盡量選擇效益好的,成立時間長的。最近香港保險很火,可以看看。
❼ 為什麼保險業投資風險低
所謂投資連結保險,其正式名字是「變額壽險」。顧名思義,投連險最大的特點就是身故保險金和現金價值是可變的。投連險是一種新形式的終身壽險產品,它集保障和投資於一體。保障主要體現在被保險人保險期間意外身故,會獲取保險公司支付的身故保障金,同時通過投連附加險的形式也可以使用戶獲得重大疾病等其他方面的保障。投資方面是指保險公司使用投保人支付的保費進行投資,獲得收益。 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只在於風險的大小而已,保險投資也不例外。投資連結保險產品的一部分保費進入投資帳戶,另一部分用於風險保障。進入投資帳戶的資產價值不確定是該類產品的主要風險。 對於基本的保險保障金額而言,無論投資帳戶的資產如何變動,基本的保險保障金額是不變的,這部分的風險由保險公司承擔。 投資帳戶中資產的風險,則取決於客戶選擇的對不同風險等級帳戶組合的結果和公司的投資水平。作為投保人不應過於關注某一時期的短期收益,而應關注其長期平均的盈利能力和收益水平。 相比於分紅險和萬能險,投連險的投資風險完全要由客戶自己承擔。如果說保險公司在銷售環節就能把可能的風險告知清楚,讓客戶有一定的風險承受准備,那麼一段時期的賬戶縮水並不會引發太多的退保。但如今的情況是,壽險公司為了沖業績,銷售帶有誤導,大多隻談高收益避談風險,導致客戶在面對賬戶現值時產生巨大心理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