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誰知道關於「平安」的小故事
聖誕樹:
據稱,聖誕樹最早出現在古羅馬12月中旬的農神節,德國傳教士尼古斯在公元8世紀用縱樹供奉聖嬰。隨後,德國人把12月24日作為亞當和夏娃的節日,在家放上象徵伊甸園的「樂園樹」,上掛代表聖餅的小甜餅,象徵贖罪;還點上蠟燭,象徵基督。
到16世紀,宗教改革者馬丁.路德,為求得一個滿天星斗的聖誕之夜,設計出在家中布置一顆裝著蠟燭的聖誕樹。不過,西方關於聖誕樹的來歷流行著另一種說法:有個善良的農民,在聖誕節那天,熱情地招待了一名流浪的孩子,臨別時,孩子折下一樹枝插在地上。
樹枝立即長成大樹,孩子指著這樹對農民說,每年今日,樹上都長滿禮物,以報答你們的盛情。所以,今天人們所見的聖誕樹上總是掛滿了小禮物。
聖誕大餐:
聖誕節作為一個隆重慶祝節日,不能少了好吃美味食品。聖誕節火雞大餐就是例牌主菜了,以前的人們或許會用微波爐自己做,現在的人們過節好多就是在外面餐館里用餐了,商家們也會利用機會賺顧客們的錢,當然還有許多聖誕節食品,姜餅、糖果等等了。
聖誕PARTY:
聖誕節必不可少的節目,有家庭式的,朋友式的,情人式的各種歌樣PARTY。一種友情,親情,愛情聚會的好時光。戴著聖誕帽,唱著聖誕歌,說說大家的聖誕願望。
聖誕帽:
那是一頂紅色帽子,據說晚上戴上睡覺除了睡得安穩和有點暖外,第二天你還會發現在帽子里多了點心愛的人送的禮物。在狂歡夜它更是全場的主角,無論你去到那個角落,都會看到各式各樣的紅帽子,有的還有帽尖發亮的,有的是金光閃閃的。
聖誕襪:
最早以前是一對紅色的大襪子,多大都可以,因為聖誕襪是要用來裝禮物的,小朋友最喜歡的東西,晚上他們會將自己的襪子掛在床邊,等待第二天早上的收禮。要是有人聖誕節送小汽車那怎麼辦?那最好就叫他寫張支票放進襪子里好了。
聖誕卡:
是祝賀聖誕及新年的賀卡,上面印著關於耶穌降生故事的圖畫,以及「慶祝聖誕、新年快樂」之類的祝願的話。
報佳音:
聖誕夜指12月24日晚至25日晨。教會組織一些聖詩班(或由信徒自發地組成)挨門挨戶地在門口或窗下唱聖誕頌歌,叫作「報佳音」,意思是再現當年天使向伯利恆郊外的牧羊人報告耶穌降生的喜訊。
報佳音的人稱為Christmas Waits,這項活動往往要進行到天亮,人數越來越多,歌聲越來越大,大街小巷滿城盡是歌聲。
頌歌:
聖誕節時唱的贊美詩稱為「聖誕頌歌」。聖誕頌歌很多,曲譜多取自著名音樂家的名作。經常唱的有《普世歡騰,救主下降》、(Joy to the World!)、《天使歌唱在高天》(Angels WeHave Heard on High)、《緬想當年時方夜半》(It Cametbe Midnight Clear)、《美哉小城, 小伯利恆》(O Little Town of Bethlehem)、 《牧人聞信》(While Shepherds Watched Their Flocks)、《遠遠在馬槽里》(Away in the Manger )、《榮耀天軍》(Angels,from the Realms of Glory)、《聽 啊,天使唱高聲》(Hark! the Herald Angels Sing)、《聖誕鍾聲》 (I Heard the Bells on Christmas Day)、等等其中以《平安夜》 (Silent Night)最為有名。
據說,1818年在奧地利一個名叫奧本多夫的小鎮上住著一個默默無聞的鄉村牧師一摩爾。這年聖誕節,摩爾發現教堂里管風琴的管於被老鼠咬壞了,修理已經來不及了。怎麼慶祝聖誕呢?摩爾為此悶悶不樂。他忽然想起《路加福音》里記載著,耶穌降生時,天使向伯利恆郊外的牧羊人報佳音後,高唱頌歌:「在至高之處榮耀歸於上帝,在地上平安歸於他所喜悅的人。」他靈機一動,根據這兩句經文寫成一首贊美詩,取名《平安夜》。
摩爾寫好歌詞後拿給本鎮小學教師葛路伯看,請他譜曲。葛路怕讀完歌詞很受感動,譜好曲,第二天在教堂里演唱,大受歡迎。後來有兩個商人路過這里,學會了這首歌,他們為普魯士國王威廉四世演唱,威廉四世聽後大力贊賞,下令把《平安夜》定為全國教堂過聖誕節時必唱的歌曲之一。
此外,有條件的教堂每年聖誕節時還會演唱德國著名音樂家韓德爾的《彌賽亞》(又名《救世主》)等音樂作品,通過這些音樂崇拜活動來加強節日的喜慶氣氛。
聖誕老人:
聖誕老人原指公元4世紀時小亞細亞專區的主教尼古拉,他因和藹可親慷慨濟貧萬里聞名。到了6世紀,東方把他尊稱為聖尼古拉。由於民間有關尼古拉的傳說中,都聯繫到少年兒童和禮物,從此,聖誕老人便成為專門在聖誕節向孩子們送禮物的慈祥老人的形象。到了18世紀,通過文學和繪畫,聖誕老人逐漸成為身穿紅外衣的白鬍子、白眉毛老人形象。
聖誕禮物:
據《聖經》記載,來自東方的聖人在耶穌降生的時候贈送禮物,這就是聖誕老人為兒童贈送禮品習俗的由來。英國少年兒童在聖誕前夕把長統襪子放在壁爐旁,相信聖誕老人在夜裡會從大煙囪下來,給他們帶來滿襪子的禮物。法國的少年兒童把鞋放在門口,讓「聖嬰來時把禮物放在鞋裡面。」
② 講一些保險從業人的故事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我從事保險工作的一些感想
所有在從事保險行業的無論是新人或舊人都一定看過《邊紅旗的故事》這部短片,片中講述了一個平凡的故事,一個保險從業員在一次展業中的故事,因為一保戶對保險行業的不理解,認為業務員是為了傭金而推銷,而沒有給他女兒投保,後來他女兒因重病缺錢醫治,盡管保險從業員盡了一切努力,包括登報、派救助單張募捐、甚至在街上乞討……但後來那女孩還是沒錢醫治而去世了……
相信大家看後也一定會深受其感動,那是不一般的震撼啊!但如果將這部短片的內容說給沒看過的人聽,大家一定會說,怎麼會有這樣的事啊?這是少之又少的事例了,不會發生到我的身上。但這樣的例子在現實生活中確實存在,只不過是我們不知道、沒有親身經歷而爾。記得我第一次看的時候,看完後是淚流滿面啊,久久不能平息,這短片正是壽險的真正意義與功用的最好體現!
在自己的展業過程中,很多朋友知道我做了保險,都紛紛迴避了,也有很多人認為,你推銷保險不就是為了提成嗎?但人們怎麼沒有想過,保險從業員也是一份工作,他們也要付出勞動和汗水,傭金是公司給他們的工資,是勞動所得的,這有什麼不對呢?況且給自己或家人買份保險是為了買個保障,是為了那可能會發生的幾十、幾百、或幾千分之一的意外而作好的准備。生活中遭遇到不幸的人不少,但真正想到保險的人卻很少,大概人人都存在著僥幸心理吧。我想到了書上一個很好的比喻,現在買彩票的人很多,但中大獎的人很少,可人們都還是趨之若騖。買了彩票沒有中,沒有人會到彩票公司去要回買彩票的錢。買了健康保險一年沒有住院理賠,就有人會問為什麼不給退錢?可能前者會說,買彩票沒中獎,我當是為了慈善福利事業募捐。其實後者買了保險沒有理賠,極可能是救助了一條生命,這就是保險的意義和功用,講得通俗一點,用大多數人的錢去幫助少數需要幫助的人,這是救人救己雙重作用的互助。特別是在經歷了5.12的地震後,大家不覺得其實一個人一生平安才是最大的幸福嗎?保險是為了讓自己在不幸的時候仍然能夠擁有一份萬幸,當時看似毫無用處的保險,往往會在你最需要的時候變成了救命的黃金。
③ 作文五百字:我身邊的平安故事(生動感人)
發生在我身邊的安全故事
十幾年前的一個夏天,我剛從學校畢業出來,在一個小鐵廠參加工作.那個時候,就在那個企業,大家對安全根本不重視,安全是什麼無從說起,安全隱患隨處可見,沒有正規的安全操作規程,只要一個班活幹完就是安全無事.
記得那時,我和我的一個同事王某同在高爐注鐵機工作,注鐵機的電機一直以來沒裝風葉罩子,在家以司空見慣,沒人認為那是安全隱患,只要沒人碰它就沒事.可是在一個炎熱的中午,高爐出完鐵水後,麵包鐵正在打水冷卻,注鐵機機頭蒸氣四冒,什麼也看不見.我和王某想約去吃飯,天氣太熱王某為了涼爽,工作服沒系扣,敞懷露胸,剛走到作業區門口,王某又返回去拿水杯,水杯當時正放在注鐵機減速機上,我要門口等了約10分鍾,沒見王某出來,於是返回去找,剛走到注鐵機機頭,被眼前場景嚇了一跳,王某倒在血泊中,工作服和右臂已經絞入電機風葉中,血流成片,我立即切斷事故開關,並通知領導後送往醫院搶救無效死亡.
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設備存在安全隱患,沒有及時排查,再加上王某安全意識淡薄,工作服不系扣違反勞動紀律是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高爐出完鐵水以後,注鐵機沒及時關閉,蒸汽四冒,危險場所我沒和王某一塊去,沒起到監護作用,是這起事故的次要原因.
這起事故發生在我的身邊,使我刻骨銘心.自那以後在工作中,我首先想到的是安全.形成了自我保護的安全意識,從「要我安全」轉變到「我要安全」,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一切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一失足成千古恨,真實的經歷給我上了生動的一課,只有我們時時處處把安全刻在心中,落實到每一個細小的行動中,平安和幸福才會永遠伴隨我們.
④ 求有關「平安」的真實故事
保險業都是騙人的 買單的時候說到天花亂墜 理賠的時候找不到人
⑤ 保險公司的個人歷程
保險是什麼?保險其實就是一張紙,但是這張紙的份量卻不輕,因為它同時還是一紙承諾,當人們遇到不幸的時候,它可以給人以幫助和溫情。保險不僅可以錦上添花,更多的時候,它是雪中送炭。人人都想生活有保障,但現在卻仍有許多人對保險望而卻步,甚至有一些人覺得買了保險就象是買了一堆麻煩。那如何把一張紙、一個承諾高高興興地賣給大家,並且讓購買的人欣然接受呢?這就是保險營銷者的功力所在了,同時,這也正是保險這個行業的魅力所在。和許多保險營銷人員一樣,剛入行的馬丹也吃過閉門羹,甚至,還有來自朋友的冷嘲熱諷。第一份保單不僅為客戶帶來了好運,同時也為自己帶來了好運一個偶然的機會,我接到平安壽險顧問的電話,了解我兒子保險和我工作意向的問題,這是我第一次真正接觸保險這個行業,當時的推銷成份太多,讓我本能的拒絕了她的所有「好意」。再過了大概一個多月的時間,我又接到友邦的一個電話,當時那個電話營銷員的講話技巧成功地把我邀約到了他們的職場說明會,帶著好奇和學習的心態去聽了這場說明會(因為之前和老公一直想給寶寶買一份醫療保險,想自己多了解些總是好的!)經過這場說明會,讓我對保險行業有了重新的認識,因為以前在網上和朋友中聽到的保險負面話語太多,對保險行業一直心存偏見的。但是經過切身了解以後,忽然有一種相識恨晚的感覺,這不就是我一直所追求和嚮往的事業么!因為我本性喜歡和人交往,而且為人隨和,更重要的是我有一個強烈追求理想的慾望和一個明確的目標。所以,我覺得這是我人生的一個轉折點,亦可說是我通往成功之門的起點和跳板。當我作出這個決定後,很多人都不相信我是真的發自內心的想法,只是以為我一時的沖動,但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想要什麼,我能做什麼。盡管我成功的道路可能比別人會更坎坷,但我相信只要我努力,沒有什麼做不到的。很多朋友都說,你剛到蘇州來不到半年的時間,沒有可以做的緣故市場不好做的,而且做保險會很辛苦很辛苦的。但是我自己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我從決定做保險這一刻起,我就沒想過會很輕易地成功,更沒想過是靠通過各種關系來填滿自己的腰包的,我對自己的處境和環境認識得很清楚。盡管老公已在蘇州工作了三年時間,但我知道以老公的性格,他是不會利用職務之便給我提供任何幫助的,而且我自己也不想在自己業務不成熟之前,以一個不專業的形象出現在我老公的朋友面前。但是,我知道在精神上只要他支持我就行,老公的理性和獨到見解會讓我少走很多彎路。我對做保險有自己的一個看法,我想如果真正想要把保險當做一生的事業來做的話,就必須從陌生市場開始,因為緣故市場總有一天會做完,更重要的是,在你剛剛進入這個行業,專業知識和技能都很欠缺的前提下,為了急於簽單,就盲目地從身邊親戚朋友口袋中「掏錢」,我覺得這既是對親戚朋友的不負責任也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到時候可能適得其反,「人才兩空」——既丟了親戚朋友的信任,又讓自己的目標難以實現。等到自己的業務技能足夠熟練的時候,再給自己的親戚朋友設計一份最適合最有效的保單,這樣的話,既讓親戚朋友對你刮目相看,也讓他們因為你的專業而使自己的生活更有保障。其次,如果一開始就做緣故市場,開始簽單率可能會很高,但是當有一天,你沒有市場可以做的時候,你還能有剛入門時的信心和激情從陌生市場開始做起嗎?就算能,你的受挫心理也將會成為一個很大的絆腳石擋在你的面前。所以,我相信「保險不是人做的,而是人才做的」這句話,更相信只要堅定信念,不斷超載自己,定能創造輝煌!保險銷售之路是限辛的,特別是開始階段..理想是美好的.現實總是殘酷的.一系列化的學習後.我信心勃勃地打開電話本.和我所有的好朋友,一般朋友打電話,告訴他們.我已轉行在做保險了,有需要可以和我聯系.得到的答復是,一個很好的朋友說,我已經買了.你為什麼不早做呀.要不就是,你怎麼做保險了呀..保險不好做的.氣人的是,一個說你賣保險了才找我呀..要命!當時一下給氣壞了..真想就此放棄...(現在想想,其實這也是正常人的反應)..電話拜訪這條路子,看來是行不通了.只能另想辦法了.那就是面訪了..以前的同事同學.親戚.朋友.有過交往的房產公司中介人員..都給我找過了.用了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基本上都訪遍了.這一個月不停了說話,說保險的意義和功用.說理財方法和公司介紹..嗓子嘶啞了兩個星期.腳底起了泡泡...不過.通過自己的學習和市場的實踐.證明,保險是有市場的,只是自己的專業技能要不斷的提升才能達成自己的銷售目標..取得了代理人證書後.還要經過公司產品知識,投保規則,銷售方法等等的學習才可以進入市場銷售.為了節省寶貴的時間,多陪寶寶.這里不再一一細述了."保險不是人做的,也不是人才做的,是鬼才做的".這是我們公司一位資深的老師也是一位出色的主任講的話.當時不是太理解,現在已有了比較深刻的體會.保險是什麼?是風險轉移的一種方法.是雪中送炭,保障我們生活安全感的來源.是"理財,而不是"花錢".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一項事業...話雖如此.可是,畢竟保險在我國還處於初級階段,太多的人都不太了解它的功能.不像國外有著百多年的歷史.據說做保險是一份愛心的事業.是傳播愛的工作.是陽光下最燦爛的職業..我質疑過...我加入保險業心路歷程本人是學《經濟管理》專業,畢業於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畢業後在一家科技開發公司工作,,工作了快兩年。兩年來,天天早上八點上班,五點半下班。從周一到周五,工作方式和內容都沒什麼改變。甚至還要經常出差我預知這一生會是什麼樣。想想挺可怕,畢竟每個年輕人都不希望做這樣沒有激情、沒有希望的工作。半年前,我萌發了跳槽的念頭。我一直想做銷售,卻找不到適合的工作。去年的一件事,讓我慢慢認識了保險。去年的一天我朋友有個十個月大的女兒,學走路時踮著腳尖,到醫院看醫生,醫生說是腦癱,她們全家人都不相信,帶著她的女兒看遍了北京所有的大醫院的專家,結論都一致,「輕微腦癱」!這是一個多麼可怕的事實。這對於剛結婚兩年多的他們來說,是多麼大的災難。「腦癱」這個字眼以前也只在別人的故事中看到過,沒想到如今卻降臨到自己的好朋友頭上。白天他們帶著孩子奔波於各家醫院,晚上回來,她和她的愛人常常都是食不下咽、以淚洗面。她們都非常擔心孩子的未來,所以她們想做最好的努力,做各種康復性訓練,可是那昂貴的費用,讓她們有點迷惘。僅僅每天的康復訓練費用就要二百左右,還要吃葯,還有住院費,每天還要兩個人來照顧,一個月最少也要一萬多。而且這樣的康復都是非常漫長的,幾個月也難以有什麼效果,她們和很多家長聊天,她們很多人原來都是小康甚至富裕的家庭,為了給孩子治病,都傾家盪產了。其中的情景讓人非常感動,感動父愛母愛的偉大,同時又為他們的不幸感到同情。可是她剛組建的家庭,家裡不到一萬的儲蓄,那時還正想買房。爸媽家只有四萬的存款,媽媽說都給孩子治病。可是這不到五萬的存款,對於孩子看病,實在是杯水車薪!當時她媽媽說了一句足以感動她一輩子的話,「沒錢了就把我那房子賣了」,除了感動,更多的是心痛!後來,她們還常常談起這件事,她們常說,「她們真是幸運」!在慶幸的同時,她們也深深的感到,在災難面前,她們是這么的無力,她們的家庭是這么的脆弱。人的一生,會面臨著多麼大的風險,大的來說,馬路上天天都發生的交通意外、各種各樣的大病,一旦任何一種發生,對於他本人、對於她的家庭都是災難性和毀滅性的。她越來越感受不到安全感,雖然她有穩定的工作和穩定的收入。我在網上找到了一個保險做得非常好的經理,並約他出來,我問了他很多問題及我的困惑。之後我又找了很多資料看。我感到,其實大家都非常需要保險,但大家又都不太喜歡保險,主要是有兩個原因:一是很多人的風險意識非常淡薄。覺得現在過得挺好的,那些不幸都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或者有些人覺得,等發生了再說,正所謂「船到橋頭自然直」;二是很多保險代理人不懂得保險,有些保險公司理賠不到位,大大的壞了保險的名聲。我覺得隨著外資保險公司的進入,保險業會變得越來越規范,人們的保險意識也會慢慢增強,這將需要一批素質很高、專業性很強的保險代理人。保險代理不應該是那些無業下崗和失業人員才去從事的工作,更需要一批高素質的人才。於是我萌發了去做保險代理人的念頭。但是家人和朋友都不太理解,尤其是做這個名聲不太好聽,他們都覺得放著收入又穩定這樣體面的工作不做,去做什麼保險推銷。我就給他們做工作,給他們講發達國家的保險業發展過程和現狀,講中國保險業的現狀和趨勢,慢慢的做通了他們的工作。後來,我了解了正在發展不錯的一家人壽保險公司,為期七天的培訓,我被他濃厚的企業文化和規范的管理吸引了。於是我決定加入了這家人壽保險公司,成為一批知識型經理人,這第一批人只有200多個,全部是本科以上學歷,一半以上是碩士或MBA,還有一部分是剛留學回來。在經過了近兩個月的強化培訓後,才取得了執業資格,可以開始銷售保險(很多保險公司,不到一周的簡單培訓,就可以賣保險)。而且接下來的三個月,每天上午都要接受培訓。我選擇了一條新的道路,盡管前面會有很多的坎坷、很多的挫折,但我都會堅持走下去。用我的知識和智慧,再加上不懈的努力,我想我會成為一名優秀的保險代理人。我的理念是:「把保險當作一份事業來經營」。幾年的保險銷售工作使我在熱情中增加了一種沉甸甸的責任感。「每當把理賠款送到保戶手裡的時候,這種責任感尤其強烈。曾有一個農民在在購買了一份意外傷害保險,他不幸出險去世了,家裡還有個87歲的老母親和57歲的老伴,當我們把5萬元賠款送到他家的時候,兩位老人泣不成聲。其實中國有很多家庭都應該有這樣的保險意識,保險可以盡量減少他們的損失,但事實上,甚至很多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都沒有這樣的意識。中國保險市場需要做的工作太多了.我經常看到有人把保險與銀行做比較,還列出了一個表格,可事實上,兩者本質的區別還是沒有找出來。銀行是以錢賺錢,成本是不能動的。你在銀行存了10萬元或你貸了10萬元,這10萬元就是成本,你存了你自己的錢,銀行就付點利息給你,到了用時你提出來了的還是自己的錢。而你貸了10萬元,貸款期限一到,利息加成本你要一起還清,少一分也不行。你還不上怎麼辦?對不起,銀行就會以你的財產作為抵押,拍賣處理還清成本加利息。而保險卻不同,它不是針對個人的而是運作了一個群體。你的保費就是利息,你先付了利息,保險公司就自動為你存了一筆與你的生命價值相一致的金錢,這筆錢雖然你沒有付出也沒有看到,可它卻實實在在的存在保險公司。這筆錢就是考泊說的備用信貸,它是不需要你還清成本的。因為只有你發生了意外,才可以啟動這筆信貸,以惠澤你的家人。這個過程實質上就是當你實現不了你的生命價值時,保險公司可以幫你實現,你付給保險公司的其實是一點運作的費用。銀行為貸款的安全,可以加上雙保險讓你簽2次名,你為什麼不為自己的生命價值也加上保險呢?因為人的生命價值就是個體對他人的惠澤,可個體實現自己的生命價值是需要時間的,時間越長,個體擔負的責任就越重大。付出越大,他人對你的依賴性就越大,問題是這樣長的時間,什麼事都可能發生,你拿什麼對自己將來要惠澤的人們做出承諾呢?大家都說做保險是兩條腿走路,在給客戶送保障的同時還要發展自己的團隊,因為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在我們有能力的時候多為更多的客戶送去保障,眾人拾柴火焰高。我開始發展我的團隊了,無論我團隊里的夥伴來自於哪裡!我都會告訴他們無論你的客戶朋友接受您向他推薦的保險產品還是不接受都要用您的耐心和您的專業。自信去和客戶朋友交流。用您的真誠去打動客戶朋友直到他們能接受人壽保險為止。人壽保險是我們每個家庭的必需品,人壽保險就像我們家裡的防盜門雖然沒有小偷來但是我們不可以不備,人壽保險就像汽車的備用胎,也許他不會用上但是不可以不備。人壽保險就像滅火器不一定失火,但是我們還是要做好准備,人壽保險不一定每個人都能用得上但是我們不可以沒有,人壽保險就是急用的現金。是我們生活當中的穩定器。所以我說人壽保險是每個家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銷售保險是我人生中最快樂的一件事,但是我也有我的不足之處,因為我以前一直就是獨來獨往不習慣去管別人,但是經過這些年的經歷和看到很多人因為沒有保險,發生問題真的很無助,我突然就想起了一個問題眾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我開始改變我的觀念,我一天一個人拜訪5個客戶,如果10個人一起在拜訪呢就是50個人,那麼就多50個人多了解保險,那麼日復一日下去就很厲害了。我的隊伍也就越來越壯大了,要發展一些和我一樣有責任心,有愛心的人一起來做這個事業。這樣下來我真的覺得有壓力了,團隊的人越來越多了,我的工作量也就越來越大了。我會經常很晚才下班,真的好辛苦呀!走過了這么多個日日夜夜,讓我最難忘的一件事我曾經的一個客戶,投保了保額10萬了重大疾病保險,在保單猶豫期的時候就要把他退掉告訴我說保險真的沒有用處。我一直在給她做工作建議她不要退了還是留下來吧!如果您真的拿不出這筆費用我也就無話可說了。可是您不是因為錢的問題,就是覺得保險沒有用,我經過再三的給她溝通,還是留下來了。我真的為她高興,也許是用我的真誠打動了她。但是天有不測風雲。合同生效後2年的時間里突然接到她兒子打來的電話說她媽媽住院了,問保險能賠償嗎?我說是什麼病?他說<尿毒症》我聽了後感到非常的吃驚。我說你說的是真的嗎?我就立即趕到醫院去看望我的客戶。也和醫生做了詳細的溝通。真的嗎?有沒有搞錯他媽媽患的《尿毒症》我第一個感覺就是幸好她的那份保單沒有退掉。那麼通過這件事讓我覺得保險可以不用但是真的不可以沒有呀!由於我對工作的執著,和真誠的肯定也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家人,我愛人,孩子他們從不了解保險,不相信保險到最後的支持甚至我愛人還會有機會幫助我介紹他身邊的同時和朋友讓我給講保險。尤其是我兒子對保險也有一點興趣,記得那個時候他剛剛5歲我帶她坐公交車去玩在車上遇到一位農民工人左臂纏著綳帶,小孩就上去問叔叔您的胳膊怎麼了?那位工人說是在工作中不小心摔壞了。那接著就問那您有保險嗎?我真的很驚訝!通過我對工作耐心,細心,態度感染著他。我身懷感恩之心感激我的客戶,感謝保險行業,感謝我的家人,是他們成就了我的今天。保險行業有一個說法:「把保險營銷作為工作的營銷員是平庸的;把保險營銷作為事業的營銷員是優秀的;把保險營銷作為信仰的營銷員是傑出的。」把保險營銷作為信仰的營銷員。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⑥ 我身邊的平安故事800字(生動感人)
建議你要寫你自己身邊比較感動人的故事,親身經歷的,這就相當於一一篇文章800字的文章還是比較好寫的,尤其需要文采寫的栩栩如生,同時,要有切身經歷,才能夠真情實感的流露出來
⑦ 關於中國平安的一些親身經歷
呵呵,朋友,其實他們並沒有騙你,而是你自己心中的鬼在作怪,保險有它的負面影響,這是事實,而你進去後,聽到的一些東西應該不足以說明它是騙人的,只是沒有達到你心中的要求而已,每個人對自己心中的東西都有一個預期的希望,你也一樣,但在這些東西和自己的希望不一至的時候,我們心中的第一個想法就是,它是不是騙了我????
另外,你說的那些壓金是可以退回來的,而勞動合同對於保險行業來說,本來說是一種業務員代理的形式,所以理所當然就成了保險代理合同了,你仔細想想是不是這么會事,不要懷疑什麼,我不是做保險的、
祝你好運!
⑧ 作文 我身邊的平安故事
發生在我身邊的安全故事
十幾年前的一個夏天,我剛從學校畢業出來,在一個小鐵廠參加工作。那個時候,就在那個企業,大家對安全根本不重視,安全是什麼無從說起,安全隱患隨處可見,沒有正規的安全操作規程,只要一個班活幹完就是安全無事。
記得那時,我和我的一個同事王某同在高爐注鐵機工作,注鐵機的電機一直以來沒裝風葉罩子,在家以司空見慣,沒人認為那是安全隱患,只要沒人碰它就沒事。可是在一個炎熱的中午,高爐出完鐵水後,麵包鐵正在打水冷卻,注鐵機機頭蒸氣四冒,什麼也看不見。我和王某想約去吃飯,天氣太熱王某為了涼爽,工作服沒系扣,敞懷露胸,剛走到作業區門口,王某又返回去拿水杯,水杯當時正放在注鐵機減速機上,我要門口等了約10分鍾,沒見王某出來,於是返回去找,剛走到注鐵機機頭,被眼前場景嚇了一跳,王某倒在血泊中,工作服和右臂已經絞入電機風葉中,血流成片,我立即切斷事故開關,並通知領導後送往醫院搶救無效死亡。
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設備存在安全隱患,沒有及時排查,再加上王某安全意識淡薄,工作服不系扣違反勞動紀律是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高爐出完鐵水以後,注鐵機沒及時關閉,蒸汽四冒,危險場所我沒和王某一塊去,沒起到監護作用,是這起事故的次要原因。
這起事故發生在我的身邊,使我刻骨銘心。自那以後在工作中,我首先想到的是安全。形成了自我保護的安全意識,從「要我安全」轉變到「我要安全」,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一切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一失足成千古恨,真實的經歷給我上了生動的一課,只有我們時時處處把安全刻在心中,落實到每一個細小的行動中,平安和幸福才會永遠伴隨我們。
⑨ 平安保險公司招聘經歷
保險公司長期大量在招聘網站,報紙,車載屏幕,甚至路邊電線桿上做廣告;
到處搜集你的聯系方式,挨個打電話發簡訊拉人;
不敢報上真名實姓,自稱xx金融公司,xx投資公司,xx股份公司,xx集團,500強,用拼音或者英文縮寫來隱姓埋名;
自稱招聘文員、助理、兼職、內勤、售後、財務、行政、人事、主管、司機(汗)、營銷精英、招聘專員、保障專員、輔導專員、數據錄入、理財顧問(汗)、儲備幹部、管理培訓生、職業經理人(汗)、續期繳費員、養老金發放員(汗),等等等等。
目的只有一個,變著花樣拉你去,
然後叫你LASS測試,叫你交錢,叫你培訓,叫你考證,
拉你去當那種成天到處推銷保險,自己卻:
1,沒有底薪(責任底薪,你要賣出多少業績才能拿到底薪),
2,沒有勞動合同(簽訂代理合同,勞動法管不了),
3,沒有福利(底薪都沒有,談什麼福利),
4,沒有社保(不是勞動關系,沒有社保),
5,不是保險公司正式員工(一個營業部,一個主任或者經理都能打著旗號招人)。
每天的交通費電話費拉客戶搞活動的費用都要自己出,
賣出保險給你高額提成,賣不出去一分錢不會發給你的保險代理人。
給你招聘那幫人打著小算盤,
拉來一個人拿一個人的人頭費(增員獎),外加向你和你的家人兜售保險。
利益面前,幹嘛不熱心,幹嘛不給你吹水,生怕你不來?
如果你聽了他們的話,去當所謂的保險代理人,他就是你的頭頭。
你每賣出一份保單,對方就能抽成,所以這幫人想到處找下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