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按風險等級從低到高對國債、儲蓄、基金、股票以及人民幣理財產品中的具體類別進行排列
風險:國債<存款<銀行理財(低風險產品)<黃金(波動風險)<基金(分散投資規避單個產品風險)<股票<期貨
國債一般被稱為「無風險收益率」,目前三年期國債收益率為2.8%左右;
定期存款:存款享受存款保險保障制度,即50萬以內100%賠付。目前銀行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大約為3.5%左右(中小型銀行利率上浮後可在3.5%左右,大型銀行一般執行2.75%的基準利率);
貨幣基金:目前收益率已經跌破2.5%,安全性和流動性相對較高。根據監管規定,單個貨幣基金每日「快贖」額度為1萬元,即1萬元以內的贖回可實時到賬。隨著貨幣基金收益率的下跌,及1萬元快贖額度的限制,適合小額資金配置。
銀行理財:根據資管新規要求,理財產品均不能承諾保本保息,包括銀行理財產品。當然不承諾保本保息並不意味著理財產品就有很大的「風險」了,主要還是看產品的風險等級。一般情況下不能提前贖回,目前收益率大約在3.5%-4%左右。
股票投資:股票風險很高,潛在獲得高收益的概率也比較大,前提是需要能夠承擔股市的波動風險。
也可以關注一下中小型銀行的「智能銀行存款」,享受存款保險保障(根據《存款保險條律》規定:個人在單個銀行的普通存款享受50萬以內100%賠付),「利率」在4%-5.5%左右,具有流動性高(可提前支取)、利率高於一般存款的優點。
選擇適合自己風險偏好、流動性需求以及收益目標的產品即可。
具體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下載鏈接」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⑵ 中銀證券怎麼簽風險警示書
在中銀證券的交易軟體裡面或者網上營業廳裡面,有簽署風險揭示書的地方,仔細找找,肯定會有。
⑶ 股票和債券哪個的風險更大
當然是股票了,沒有比股票波動更大的了,至於債券,可以說幾乎沒有什麼風險。
⑷ 高級債券與次級債券的區別和聯系
高級債券與次級債券的區別如下:
(1)概念不同:
高級債券是高於其他債券級別的債券。由摩迪氏證券服務公司或標准普爾公司確定的等級,一般來說,質量高的債券是信用好的債券,記作AAA或AA、A。
次級債券,是指償還次序優於公司股本權益、但低於公司一般債務的一種債務形式。次級債里的「次級」,與銀行貸款五級分類法(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里的「次級貸款」中的「次級」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2)償還期限不同:
作為附屬資本的次級債券根據有無償還期限還可分為高級附屬資本和低級附屬資本兩類。高級附屬資本為無規定償還期限、可累積的次級債券,具體包括可累積優先股、次級可轉換債券和永久次級債券。
(3)作用不同:
高級債券可以且必須用於分擔銀行的損失,且不必停止交易,而次級債券僅在銀行破產清算時才可用於清償銀行的損失。因而,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高級債券比次級債券更具有充當資本的屬性。最常見的高級債券就是可轉換債券。
⑸ 中國銀行中銀E貸提款時提示風險等級過高,無法操作,怎麼處理
可能是您近期在我行代發工資為零,貸款或信用卡近期出現過逾期,或貸款資金用途不符合約定等情況,具體的需要您致電我行客服熱線95566,由工作人員核實信息之後,為您記錄反饋查詢。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最新業務變動請以中行官網公布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⑹ 債券是什麼為什麼債券風險比較小
債券就是融資方的借款憑證,你把錢借給某些機構讓他們用這個投資,他們要給你本息和,債券就是「借據」。
債券的風險比較小這種說法,我想應該單純指的是國債,國家發行的債券背後是政府,當然不還你錢的風險比較小,但是相應的收益率也低。
平常所指的債券應該還包含公司債等,這些就不能一概而論說是風險小了,要看公司的規模、經營狀況等因素,有的風險很高。
⑺ 基金,股票,債券的風險比較
基金,股票,債券就這三者來說,他們的風險程度從大到小分別為股票、基金、債券。 在基金行列里,按照投資內容不同,又可以分為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貨幣型基金(風險程度依次從大到小)。股票型基金還有純股票型基金和配置型基金,因為配置型基金並不都投資於股票,所以他的風險要比純股票型基金小。債券型基金還有偏債型基金、投資可轉債的基金、純債券型基金,風險程度依次遞減。貨幣基金依照持倉的久期、是否投資可轉債判定風險程度,如果久期長,風險高;投資可轉債,風險高。
⑻ 從個人證券理財產品的風險看,債券類理財產品的特有風險主要是
債券投資是投資者通過購買各種債券進行的對外投資,它是證券投資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般來說,債券按其發行主體的不同,分為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和公司債券。債券投資的風險是指債券預期收益變動的可能性及變動幅度,債券投資的風險是普遍存在的。與債券投資相關的所有風險稱為總風險,總風險可分為可分散風險和不可分散風險。
投資行為產生各種風險。債券投資者的投資風險主要由以下幾種風險形式構成:
1.利率風險
利率風險是指利率的變動導致債券價格與收益率發生變動的風險。債券是一種法定的契約,大多數債券的票面利率是固定不變的(浮動利率債券與保值債券例外),當市場利率上升時,債券價格下跌,使債券持有者的資本遭受損失。因此,投資者購買的債券離到期日越長,則利率變動的可能性越大,其利率風險也相對越大。
2.購買力風險
購買力是指單位貨幣可以購買的商品和勞務的數量,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貨幣的購買力是持續下降的。債券是一種金錢資產,因為債券發行機構承諾在到期時付給債券持有人的是金錢,而非其他有形資產。換句話說,債券發行者在協議中承諾付給債券持有人的利息或本金的償還,都是事先議定的固定金額,此金額不會因通貨膨脹而有所增加。由於通貨膨脹的發生,債券持有人從投資債券中所收到的金錢的實際購買力越來越低,甚至有可能低於原來投資金額的購買力。通貨膨脹剝奪了債券持有者的收益,而債券的發行者則從中大獲其利。
3.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主要表現在企業債券的投資中,企業由於各種原因,存在著不能完全履行其責任的風險。企業發行債券以後,其營運成績、財務狀況都直接反應在債券的市場價格上,一旦企業走向衰退之路時,第一個大眾反應是股價下跌,接著,企業債券持有人擔心企業在虧損狀態下,無法在債券到期時履行契約,按規定支付本息,債券持有者便開始賣出其持有的公司債券,債券市場價格也逐漸下跌。
4.收回風險
一些債券在發行時規定了發行者可提前收回債券的條款,這就有可能發生債券在一個不利於債權人的時刻被債務人收回的風險。當市場利率一旦低於債券利率時,收回債券對發行公司有利,這種狀況使債券持有人面臨著不對稱風險,即在債券價格下降時承擔了利率升高的所有負擔,但在利率降低,債券價格升高時卻沒能收到價格升高的好處。 5.突發事件風險
這是由於突發事件使發行債券的機構還本付息的能力發生了重大的事先沒有料到的風險。這些突發事件包括突發的自然災害和意外的事故等,例如,一場重大的事故會極大地損害有關公司還本付息的能力。
6.稅收風險
稅收風險表現為兩種具體的形式:一是投資免稅的政府債券的投資者面臨著權入稅率下調的風險,稅率越高,免稅的價值就越大,如果稅率下調,免稅的實際價值就會相應減少,債券的價格就會下降。二是投資於免稅債券的投資者面臨著所購買的債券被有關稅收征管當局取消免稅優惠的風險。例如,1980年6月美國市政當局發售的債券,在發行時當局宣布該債券享有免納聯邦收入稅的待遇,但到了11月,美國國內稅收署裁定這些債券不能享有免稅的待遇。
7.政策風險
是指由於政策變化導致債券價格發生波動而產生的風險。例如,我國在1992年國庫券發行的1年多以後,突然宣布給3年期和3年期兩個券種實行加息和保值貼補,導致092和192券價格暴漲;1995年5月,證管部門又突然宣布暫停國債期貨交易,使現券市場價格暴跌,特別是092券,跌幅達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