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個稅要扣除的五險一金包括單位和個人負擔的所有嗎
交個人所得稅時,個人負擔的「五險一金」是可以從工資總額中扣除的,如你的工資總額是3800元,個人負擔的「五險一金」是300元,計算個人所得稅的基數就是3500元。
單位負擔的五險一金,與個人無關。五險一金和個人所得稅是分開的。根據工資的多少,先繳納五險一金,再繳納個人所得稅。
例:廣州某人月工資6000,按規定19%將繳納社保,
那麼「應納稅額」=60006000x19%-3500=1360,對應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分別為3%和0,因而個=1360x3%-0=40.8元。
2018年最新個人所得稅計算器,自新個稅法實施,起征點從原來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個稅=應納稅額×稅率 - 速算扣除數,其中應納稅額=工資 - 三險一金 - 起征點,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分別與不同的應納稅額對應。
(1)個人所得稅需要扣除保險嗎擴展閱讀:
《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納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所得;
第三條個人所得稅的稅率:工資、薪金所得,適用超額累進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稅率表附後)。
(2011年6月30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將九級超額累進稅率由9級改為7級)
第六條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三千五百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第二十五條按照國家規定,單位為個人繳付和個人繳付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從納稅義務人的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② 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是不是先扣除保險
是的
社保和住房公積金等都是可以稅前扣減的(扣減後不到2000就不用交個稅)
③ 個人所得稅是交保險之前扣還是之後扣!
工資-(不征稅所得、免徵稅所得)-3500元=X,X再按照個稅規定的公式計算,得到的最後數值就是所要繳納的個稅。
不征稅所得、免徵稅所得一般是指定扣除標准,「五險一金」:
1、養老保險: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21%,你自己繳納8%;
2、 醫療保險: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9%,你自己繳納2%外加10塊錢的大病統籌(大病統籌主要管住院這塊);
3、失業保險: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2%,你自己繳納1%;
4、工傷保險: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0.5%,你自己一分錢也不要繳;
5、 生育保險: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0.8%,你自己一分錢也不要繳;
6、 住房公積金: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8%,你自己繳納8%
(以上為國家統一標准,各地區根據實際適當調整)
你自己每個月為你繳納的「五險一金」比例應該是8%+2%+10塊+1%+8%=19%+10塊
2011年9月1日起調整後的7級超額累進稅率: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速算扣除數(元)
不超過1500元 3% 0
超過1500元至4500元 10% 105
超過4500元至9000元 20% 555
超過9000元至35000元 25% 1005
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 30% 2755
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 35% 5505
超過80000以上部分 45% 13505
很明顯,在計算個人所得稅之前,必須先從個人的應發工資總額中扣除有個人承擔的五險一金,然後再計算個人所得稅。也就是說,個人所得稅是交保險之後扣。
④ 個人所得稅是扣除五險一金或各種補貼後算的嗎
個人所得稅是在扣除員工五險一金扣款之後計算。
但是其他補貼需要加入進行一起計算。
員工的補貼也是算入員工本月收入的一部分,應該納入收入一起計算個人所得稅。
超過3500元部分就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了。
《個人所得稅法》。
第四條下列各項個人所得,免納個人所得稅。
一、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部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
三、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
四、福利費、撫恤金、救濟金。
五、保險賠款。
六、軍人的轉業費、復員費。
(4)個人所得稅需要扣除保險嗎擴展閱讀:
徵收辦法
我國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是在中國境內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國境內居住而從中國境內取得所得的個人,包括中國國內公民,在華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員和港、澳、台同胞。
居民納稅義務人
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1年的個人,是居民納稅義務人,應當承擔無限納稅義務,即就其在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非居民納稅義務人
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不滿一年的個人,是非居民納稅義務人,承擔有限納稅義務,僅就其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境外人士獲取中國境內所得是否徵收個人所得稅一覽表。
⑤ 計算個人所得稅的時候需要扣除五險一金嗎
要扣掉的,工資應發金額減去五險一金超過3500元才需要繳稅哦,如果你還是不清楚怎麼計算,可以下載個個稅管家app,不需要自己費時間,輸入金額就可以,也很方便!
⑥ 單位沒有給交保險,算個人所得稅時還要扣除保險嗎
工資-(不征稅所得、免徵稅所得)-3500元=X,X再按照個稅規定的公式計算,得到的最後數值就是所要繳納的個稅。
不征稅所得、免徵稅所得一般是指定扣除標准,「五險一金」:
1、養老保險: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21%,你自己繳納8%;
2、醫療保險: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9%,你自己繳納2%外加10塊錢的大病統籌(大病統籌主要管住院這塊);
3、失業保險: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2%,你自己繳納1%;
4、工傷保險: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0.5%,你自己一分錢也不要繳;
5、生育保險: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0.8%,你自己一分錢也不要繳;
6、住房公積金: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8%,你自己繳納8%
(以上為國家統一標准,各地區根據實際適當調整)
你自己每個月為你繳納的「五險一金」比例應該是8%+2%+10塊+1%+8%=19%+10塊
2011年9月1日起調整後的7級超額累進稅率: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元)
不超過1500元3%0
超過1500元至4500元10%105
超過4500元至9000元20%555
超過9000元至35000元25%1005
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30%2755
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35%5505
超過80000以上部分45%13505
很明顯,在計算個人所得稅之前,必須先從個人的應發工資總額中扣除有個人承擔的五險一金,然後再計算個人所得稅。也就是說,個人所得稅是交保險之後扣。
想了解更多的保險知識,可以進入 >> 「多保魚講保險」進行免費咨詢!
⑦ 計算個人所得稅扣除五險一金嗎
財稅〔2006〕10號,根據國務院2005年12月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有關規定,現對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住房公積金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問題通知如下:
(1)企事業單位按照國家或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的繳費比例或辦法實際繳付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免徵個人所得稅;個人按照國家或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的繳費比例或辦法實際繳付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允許在個人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企事業單位和個人超過規定的比例和標准繳付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應將超過部分並入個人當期的工資、薪金收入,計征個人所得稅。
(2)根據《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建設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關於住房公積金管理若干具體問題的指導意見》(建金管〔2005〕5號)等規定精神,單位和個人分別在不超過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12%的幅度內,其實際繳存的住房公積金,允許在個人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單位和職工個人繳存住房公積金的月平均工資不得超過職工工作地所在設區城市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倍,具體標准按照各地有關規定執行。
單位和個人超過上述規定比例和標准繳付的住房公積金,應將超過部分並入個人當期的工資、薪金收入,計征個人所得稅。
(3)個人實際領(支)取原提存的基本養老保險金、基本醫療保險金、失業保險金和住房公積金時,免徵個人所得稅。
(4)上述職工工資口徑按照國家統計局規定列入工資總額統計的項目計算。
(5)本通知發布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金、養老保險金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字〔1997〕144號)第一條、第二條和《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失業保險費(金)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0〕83號)同時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