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不建議買封閉期的基金
五一封閉期的基金一般持倉都是不公開的,投資是很難知道基金所持有的股票和債券,這毫無疑問為基金投資增加了不少的不確定性。
不過也有不少人喜歡進行基金的大興,因為購買封閉期的新基金投機性和風險性都會打折,這會讓你在我動的市場上賺得更多,正所謂富貴險中求就是這樣的意思。
B. 為什麼我的基金要封閉3個月,這樣有風險嗎
新基在封閉期和建倉期的成長一般比較慢,跌破發行價也是常有發生,要做好心理准備
C. 基金封閉期3年,但取出規則說持有兩年以上免贖回費,這該怎麼理解〉
這個不矛盾的,持有兩年以上免贖回費不是針對這個封閉3年的,而是其他基金都是如此,這個基金3年後開放自然就免贖回費了。。。
D. 為什麼封閉期的基金也會出現虧損呢,虧的是啥
隨著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選擇「棄股持基」,以及上市公司理財也逐步青睞證券私募基金來獲取超額收益,私募基金規模也是與日俱增。
截至2020年8月底,目前已登記的證券類私募基金管理人8814家,已備案私募證券投資基金48522隻,最新備案存續管理規模3.15萬億元,不僅首次突破3萬億大關,還在短短8個月時間內增加了7200億規模。
雖然募資是大部分私募面臨的首要任務,但是私募也並非「來者不拒」。在最近幾年,既有量化與主觀多頭私募相繼階段性暫停募集控規模保收益,更有私募相繼推出封閉期3-5年的基金產品,在留足時間與偉大企業共成長的同時,也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好的投資體驗。
E. 如何看待即將到期的三年封閉戰略配售基金
三年封閉期的戰略配售基金,它本身的風險是跟偏股型的混合基金比較低一些的,但是它損失了錢的流動性.因為它既然是封閉的,就是你在這三天之內像銀行的這些存款一樣不能取出來,而且還不能像銀行的定期存款,那樣你違約然後不要利息把它取出來。
本身對於錢短期內沒有太高的需求,你可以拿出一部分錢去買一些封閉性的,因為對於我們大多數普通的投資者來說,我們沒有太多的專業知識,也沒有太好的市場信息,不知道買什麼樣的投資。這種情況下我們犧牲錢的流動性來獲得更高一點的收益,或者說獲得更低一點的風險,這就是相對來說更好的一個選擇,因為你不是時時刻刻都需要那麼多錢,你可以選擇哪一部分不是那麼需要的資金拿出來去買這些封閉型的。
F. 基金存續期三年,封閉期一年後可贖回,算金融商品轉讓嗎
依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明確金融 房地產開發 教育輔助服務等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6]140號)的規定:「納稅人購入基金、信託、理財產品等各類資產管理產品持有至到期,不屬於《銷售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注釋》(財稅〔2016〕36號)第一條第(五)項第4點所稱的金融商品轉讓。」
綜上,贖回行為不屬於金融商品轉讓。
G. 封閉式基金風險大嗎
封閉式基金一般都是債券基金、股票型基金,所以相對來說風險還是比較小的。
封閉式基金主要有8類風險,分別是信用風險、市價暴露風險、政策風險、經濟周期風險、利率風險、上市公司經營風險、通貨膨脹風險、債券收益率曲線變動的風險。
封閉式基金屬於信託基金,是指經過核準的基金份額總額在基金合同期限內固定不變,基金份額可以在依法設立的證券交易所交易,但基金金額持有人不得申請贖回的基金。
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的關系: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共同構成了基金的兩種基本運作方式。開放式基金,是指基金規模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可以隨時根據市場供求情況發行新份額或被投資人贖回的投資基金。
(7)三年封閉期的基金風險擴展閱讀
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的主要區別是後者有一個較長的封閉期,發行數量固定,持有人在封閉期內不能贖回,只能在二級市場上買賣。而開放式基金可以贖回,上市交易型開放式基金還可以買賣。因此,開放式基金得「時刻准備著」持有人可能的贖回,投資風格相對比較穩健;
封閉式基金在存續期內不用擔心贖回問題。凡事都有好壞兩面。正是因為封閉式基金不用擔心贖回,類似於持有人將錢借給基金公司炒股,約定5年、10年或20年後還錢,有沒有利息還不一定。
持有人不能要求基金公司提前還錢。因此,基金公司對這些錢有很大的自主支配權,甚至能玩「利益輸送」的把戲。當然,也有操作正規的基金公司、基金經理,他們管理的封閉式基金的回報不一定會比開放式基金差。
H. 為什麼說封閉式基金靠譜,還有那麼長時間的封閉期,很不方便啊
封閉式基金相對要穩定,風險小,如果覺得不方便,最好不要投資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