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內容包括社會保險基金運營風險識別,風險預警管理組織建設,風險預警機制,風險預警內容及實施過程,風險預警警情、警素的確定,系統風險預警指標體系構建,系統風險預警模型的選擇及模型運行結果,系統風險預警報告,系統風險控制策略以及風險預警管理綜合應用平台等
② 求擔保公司決策程序、內審制度、經營規則、事後追償和處置制度、風險預警機制、突發事件應急機制
在豆丁網上查,有一些有用的。
③ 如何建立我國財政支出風險預警機制
第一是以債務為核心。地方財政風險的影響因素主要有社會環境、經濟環境、政策環境、體 制環境和融資環境,這些因素的影響又最終表現為對即期和潛在的財政資金要求。如果即期財政 收入不能滿足這些資金需求,則財政只能通過融資來滿足,即表現為財政債務的增加。上述因素 最終會通過債務的形式表現出來,因地方此財政風險預警系統的研究對象是財政債務。主要包括 財政直接債務和財政或有債務,直接債務是指在任何情況下都會發生而且數額確定的政府債務, 可以通過一些具體的基礎參數計算得到,如政府外債負擔可以通過借款額度、幣種、利率、期限 和匯率計算得到;或有債務是指基於某一偶然的或有事件的政府債務,其發生的概率及由此引發 的財政支出規模依賴於某一或有事件的發生,如自然災害、銀行危機等。 在確定了以債務為地方財政風險預警系統的研究對象以後,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如何界定 債務以確定債務的外延,使研究對象具體化。或有負債具有廣泛性和不確定性,缺乏必要的統計 數據和技術支持。如地方金融機構風險,需要掌握地方性金融機構運行狀況的具體財務指標;國 有企業轉制所引起的財政風險需要分析有關國有企業改革的政策、企業自身的經營狀況及財務狀 況;社會保障改革成本所涉及的問題也很多,地方政府所承擔的責任難以准確確定。因此對由或 有負債產生的財政風險應單獨進行研究,以附加報告的形式對系統進行補充,供領導決策時參考。 財政運行過程中由於收支矛盾尖銳,形成的赤字包括兩個部分,硬赤字和軟赤字。硬赤字是指地 方財政以欠發工資、拖欠債務等形式存在的收支缺口;軟赤字是指地方財政對必要的公共設施和 公共服務的投入不足。對硬赤字的處理方式是認為每發生一筆硬赤字都認為是一筆新債務的產 生,同時,將該筆債務計入逾期債務。
第二是以項目為基礎。財政債務最終表現為一些具體的項目,這是財政風險管理的微觀基礎, 也是財政風險管理的最終落腳點。根據項目的資金來源、資金投向對項目進行分類,分析不同項 目對財政預算資金的要求,確定每一類項目的風險程度;依據項目的具體屬性:金額、期限、利 率、匯率等確定出每一類項目的財政支出狀況和一般預算收入的支付要求,並以債務的風險頭寸 作為參考指標,確定風險
④ 中國社保基金是如何運轉的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以下簡稱社保基金)是指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以下簡稱理事會)負責管理的由國有股減持劃入資金及股權資產、中央財政撥入資金、經國務院批准以其他方式籌集的資金及其投資收益形成的由中央政府集中的社會保障基金。 社保基金是不向個人投資者開放的,社保基金是國家把企事業職工交的養老保險費中的一部分資金交給專業的機構管理,實現保值增值。
社保基金投資運作的基本原則是,在保證基金資產安全性、流動性的前提下,實現基金資產的增值。 國家規定社保基金可以進入股市,當然不是全部,有比例的限制。主要目的是為了讓社保基金實現增值,保證人民的利益 社保基金資產是獨立於理事會、社保基金投資管理人、社保基金託管人的資產。 財政部會同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擬訂社保基金管理運作的有關政策,對社保基金的投資運作和託管情況進行監督。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證監會)和中國人民銀行按照各自的職權對社保基金投資管理人和託管人的經營活動進行監督。 「社保基金」是一個被簡化了的統稱,共有五種概念。
一是「社會保險基金」;
二是「社會統籌基金」;
三是基本養老保險體系中個人賬戶上的基金,被稱為「個人賬戶基金」;
四是包括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基金(也稱「企業年金」)、企業補充醫療保險在內的企業補充保障基金;
五是「全國社會保障基金」。 現任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為前央行行長、前天津市市長戴相龍。戴理事長同時兼任理事會黨組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