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理財看三點:收益、安全和流動。從這三點來看,相比其他理財渠道,銀行理財都不太好。
銀行理財大多為代銷基金、證券、信託、保險、二級市場等金融機構的產品和衍生品,本身這些產品和衍生品的收益就不高,銀行還對投資人收取託管費、銷售費(即代銷費)和管理費(超出預期部分歸銀行所有),以致給投資人的剩下的收益就沒有多少了,一般只有6%左右,無法抵禦通貨膨脹。
從安全性來看,銀行代銷的理財產品比較安全,一般從R1到R4的風險級別理財產品都可以保證本金,不過銀監會還是規定除存款外理財業務都不能承諾保本保息,因為只要投資就是有風險的,銀行有責任向消費者揭示任何潛在的風險。有少數較小的商業銀行,比如城商行會在風險揭示中說可以保證本金和收益,以吸引投資人,這是違反規定的。但是有一點你得清楚,銀行理財在風險揭示書中會寫,風險由投資人自己承擔。
流動性有目共睹,銀行理財中途不能贖回,而且需要募集期、贖回期之類的清算期,這些時期不給投資人收益,銀行白用你的錢。我有個同事做銀行理財,協議書上寫T+1贖回,結果等了一個星期才把錢打回來。
Ⅱ 如何理財,才能風險小點
一、對理財產品的投資方向分析
不同的理財產品有著不同的投資方向,不同的投資方向,理財產品的風險不同,為了能夠控制理財產品的風險,新手投資者一定要學會對理財產品的投資方向進行分析。了解理財產品的投資方向,可明確是那一個渠道的理財產品,銀行、證券公司還是投資公司等等,有技巧的分析可以更清晰的了解投資方向。
二、對理財產品的投資期限分析
每一種理財產品都有著一定的投資理財期限,投資理財的期限不同,理財的風險也相對不同,新手在投資理財產品之前,應該對理財產品的投資期限有一定的了解,包括,理財周期對理財產品收益的影響,以及理財周期長短與風險高低的關系等等,對理財產品的投資周期分析,也就是對理財投資的收益與風險分析,有助於投資者降低理財風險以收益更為理想的理財利潤。
三、合理選擇理財產品
不同的理財產品中存在的風險大小也不同,一般理財中的風險會和收益呈正比,收益越高,風險越大,所以投資者想要知道理財產品中風險的大小,完全可以從產品的收益著手,判斷該產品是否適合自己,是否在自己的承受范圍之內。
Ⅲ 理財產品有什麼風險
一般情況下,目前基本上產品都是有風險的,除非合同文本協議上註明是保本產品,沒有註明的都是有本金損失的風險,具體風險程度要視產品的投資標的范圍,投資需謹慎。
購買理財產品前,建議您閱讀合同,留意投資標的范圍,風險介紹等。
Ⅳ 投資理財應注意哪些風險
第一、市場風險
經濟市場的變動,每個人都說不清楚,包括經濟專家在內。大體的模式都知道,但是偏高偏低的節點,專家們也是搞不太明確。經濟的變化是瞬息間的事情,即便是像國債這樣由央行發行的安全系數很高的理財產品,其收益率也是一直在變的。
第二、時間的風險
這主要體現在基金和股市方面。因為這兩者比較講究低位買入,高位拋出的原則。而這個時間節點難以掌握,有可能一分鍾就有天壤之別。如果在錯誤的時間點上大量的投資,那麼虧損是必然的事情。
第三、通貨膨脹的風險
當我們投資賺錢了之後,卻遇到了通貨膨脹,那麼只能代表你手裡的錢貶值了。這時候,市場上的物價上漲,手裡握著的錢能買到的東西卻已經很少了。以比率計算,這也是另一種意義上的虧損。
第四、流動性風險
當我們把大部分的錢拿去投資了之後,一旦遇上“意外情況”需要這筆資金,往往就需要提前終止投資。如果強制終止的話,那麼就會造成非常大的損失。所以,留出一些應急資金是十分必需的。
第五、信用風險
這個是稍微隱形的風險,一般觀察不到。一些P2P網貸平台跑路事件,就是拿平台的信用開玩笑,套取投資者的資金。所以投資者在選擇平台時,要擦亮眼睛,多方面考察平台的信用度,盡量選擇像房易貸這樣把借款人信息不打馬賽克,讓投資者自己分析投資風險,得出客觀決策的信息中介平台,以保全自己資金的安全。
Ⅳ 現在的理財產品主要的風險點是什麼
辨別理財風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看理財產品是否保本
看理財產品收益類型,即看理財產品是固定收益還是浮動收益。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風險較低,實現預期收益率的把握較大,基本都能實現預期收益率。
看投資標的,即看產品是投資於債券,還是信貸資產,或是股票基金,抑或是「大雜燴」式組合類投資等。
看風險控制措施。理財產品如果設置了有效的風險控制措施,就等於給自身鋪了安全墊,可降低產品風險
看流動性安排。如果產品在到期前可贖回,則投資者在有資金調度需求或者遇資本市場生變時,可選擇是否提前贖回,此時流動性風險相對較小。
Ⅵ 銀行理財有哪些風險
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包括利率風險、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匯率風險與政策風險等多個方面。作為主流產品,固定收益類產品的主要風險在於信用風險與利率風險;投向交易性資產的產品包含市場風險;外幣產品對人民幣投資者而言存在匯率風險。不同產品的各類風險不同,不同銀行對各類風險的把控也各擅勝場,投資者宜在購買理財產品前對風險多加了解。
信用風險逐漸顯現由於固定收益率銀行理財產品基本上隱含了銀行對預期收益的保證,因此,銀行的信用風險最為關鍵。
「在經濟增速放緩的情況下,市場的信用風險逐漸提升,部分資金鏈緊張的企業、中小企業、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等都面臨較大的資金問題。近期陸續出現信託產品兌付事件,特別是銀信合作項目,給市場敲響了警鍾,也暴露出銀行在風控方面存在的不足之處。此外,銀行的經營壓力加碼、凈息差縮窄、不良貸款和不良率雙升、投資收益率下滑等,都將影響銀行的風險承受能力。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銀行理財產品的競爭日趨激烈,部分銀行特別是中小銀行可能出現"道德風險",將部分理財資金投向風險較高的信託產品,加大資產池的信用風險。」
中信證券(600030)
分析師黃曉萍表示。
從理財產品規模與存款規模的比例來看,中小銀行理財產品佔比較高。
浦發銀行(600000)、平安銀行(000001)和民生銀行(600016)
理財產品占存款之比接近20%,
南京銀行(601009)
佔比超過30%。黃曉萍指出,這些銀行的理財杠桿偏大,信用風險相對較高。
中行和華夏銀行(600015)
理財產品占存款之比最低。
浦發銀行保本產品的比重最高,達76.4%;建行和平安銀行該佔比接近50%。
利率變動影響有限對於固定收益率的銀行理財產品來說,如果理財期間市場利率上升,理財產品相對市場的收益將下滑,這是理財產品面臨的利率風險。根據中信證券統計,2012年,15家主要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的規模加權平均期限為116天,中位數僅為90天。期限較短的產品的利率風險不高。
黃曉萍認為,市場利率有望在未來一定時期內保持穩定,因此,利率變動對銀行理財產品的影響有限。
市場風險集中於結構性產品從類固定收益產品和結構性產品規模比重來看,
北京銀行(601169)
結構性產品比重最高,達62.1%,主要是「心喜」系列SHIBOR掛鉤產品。
工行結構性產品比重居次,為15%,多為黃金掛鉤產品。
光大銀行(601818)
結構性產品比例也超過10%,集中在「陽光理財A+計劃」。黃曉萍因此認為,這些銀行的非固定收益產品的市場風險相對較高。
從近年來產品到期收益率來看,投資風險主要集中在結構性產品。2012年,
股票掛鉤類產品發行量較少,低收益產品多為匯率或商品掛鉤產品。
外幣產品匯兌損失嚴重在人民幣升值的情況下,對人民幣持有者來說,匯率波動可能導致外幣產品的匯兌損失。2012年,主要外幣兌人民幣全面貶值,其中,
歐元貶值7.8%,
美元貶值3.7%,曾經風光的澳元也只能勉強與人民幣持平。
光大銀行理財產品的匯率風險敞口較高,外幣產品佔比約為10%;其次是交行,外幣產品約佔6%。2012年,外幣產品平均年化損失最大的
匯兌損失7%;北京銀行表現最好,全年平均匯兌損益為正。
Ⅶ 理財到底有沒有風險啊
理財產品是有風險的,只是根據理財產品的不同,風險也不同。理財產品的收益和風險成正比,即高風險高收益,低風險低收益。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高收益必然伴隨高風險,何況預期收益率並不意味著實際收益率。目前銀行短期高息型理財產品多為非保本浮動收益型,對缺乏理財常識的投資者來說,如果要購買高息理財產品,更要詳細咨詢專業人士,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並做好風險評估,切忌盲目出手。
(7)理財風險點擴展閱讀:
《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銷售管理辦法》第六條 商業銀行銷售理財產品,應當遵循公平、公開、公正原則,充分揭示風險,保護客戶合法權益,不得對客戶進行誤導銷售。
第九條 商業銀行銷售理財產品,應當遵循風險匹配原則,禁止誤導客戶購買與其風險承受能力不相符合的理財產品。風險匹配原則是指商業銀行只能向客戶銷售風險評級等於或低於其風險承受能力評級的理財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