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保險業務中,汽車保險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近年來,我國已經開始進入汽車時代,汽車保險業務經營的好壞,不僅事關保險公司自身的經濟效益和發展,也影響到保險職能作用的發揮及社會效益的實現,對保障社會穩定和人民的安居樂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如何借鑒國際上成熟保險市場汽車保險理賠服務的先進經驗來改進我國傳統的汽車保險理賠服務模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服務成本,已成為擺在我國汽車保險從業人員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國際成熟保險市場汽車保險理賠服務的模式及特點
國外專業從事車險理賠服務的機構數量較多,而且分工很細。保險公司與外部機構基於各自的利益,為達到使客戶滿意這一共同目的,特別重視相互之間的合作.他們既各司其職,又特別注重信息、資源的共享,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查勘、定損環節方面的合作
查勘、定損工作作為理賠服務的第一環,實際上也是保險公司對案件是否賠償、賠償多少的第一關,它直接關繫到保險公司理賠案件的數量、結案的速度、社會影響、晶牌效應等諸多方面,所以,保險公司都非常重視這一環節。為了應付大量繁瑣的查勘、定損工作,發達國家和地區的保險公司普遍採用了與外部專業機構合作的模式。
(二)信息技術開發環節的合作
1.提高查勘調度的合理性和時效性。美國第四大車險經營公司Progressive公司,採用GPS定位技術確定查勘人員位置,通過智能排班系統,查勘人員在很短時間內被派到出險現場,另外,通過電腦網路,查詢修理廠的排班情況,及時為客戶提供送修服務。
2.提高查勘定損的准確性。德國安聯集團一直使用 Audatex系統(現屬於美國ADP公司),近期還使用 Glassmatix估損系統,保證了車險理賠的規范、透明。
3.提高接報案的及時性和方便性。日本安田火災海上保險公司在車險理賠中使用24小時工作的事故受理報告系統,該系統與全國各地的14個理賠中心及全國252個理賠終端的遠程計算機系統對應,客戶從任何理賠終端都能得到保險公司的處理結果,並在7日內得到賠款。
4.提高查勘定損效率。在我國的台灣地區,車險理賠已經開始啟用遠程定損系統,通過網際網路傳送,實現保險公司定損員既可以當場定損,又可以進行網上遠程定損,客戶和修理廠還可以上網查詢定損結果和配件價格、甚至購買配件等功能。
(三)提供多樣化服務環節方面的合作
為客戶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服務是現代車險理賠的一大特點,其中,衍生服務已成為競爭的主要手段。在這方面做得最好的當屬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保險市場,美國保險公司與銀行、電信、醫院、警署、維修廠、玻璃店、救援公司、急救中心等外部機構的合作非常普遍。自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美國還出現了一種專門為汽車保險公司做損余處理的公司。大量專業機構的存在不僅提高了保險業的總體水平,而且促進了保險保障質量的提高和保險服務成本的降低。
二、當前我國保險市場汽車理賠服務的模式及其利弊分析
車險是我國國內保險市場上規模最大的單險種業務,是我國財產保險業務的骨幹險種。其業務量占財產保險的一半以上。2003年,全國產險保費收入達892.4億元,有 544.6億元來自車險。2003年,我國產險公司中,車險已決賠案件數高達766萬多起,賠付率高達60.87%,車險查勘、理算工程量大、成本高。在我國目前保險市場手續費高、費用率高、資金利用率低的狀況下,車險在2003年的經營中已出現了全行業虧損的嚴峻局面。有效地改變目前我國的車險理賠服務模式,擠壓理賠水分,降低理賠服務成本,已成為改變目前我國車險經營虧損局面的重大課題之一。
(一)我國的理賠服務模式
由於機動車輛具有流動性的特點,要求保險公司在經營,特別是在提供服務方面要建立和完善與機動車輛特點相適應的服務體系或者服務機制,做好機動車輛出險後的處理工作。這種服務體系或機制主要是圍繞在保險車輛出險後及時的援救、查勘、定損和修復方面,同時,還包括處理涉及第三者責任的案件。目前,我國較為成熟和流行的模式是以保險公司自主理賠為主導的理賠服務模式,其特點為:
1.各自建立自己的服務熱線,對被保險人實行全天候、全方位的服務,通過熱線接受報案。
2.各自建立自己的查勘隊伍,自身配備齊全的查勘車輛和相應設備,接受自身客戶服務中心的調度和現場查勘定損。
3.各自建立自己的車輛零配件報價中心,針對車險賠付項目所佔比重高,對車險賠付率和經營利潤影響大,同時又是最容易產生暴利的零配件賠款,各家保險公司都非常重視,組織專人從事汽車配件價格的收集、報價和核價工作。
4.查勘定損的某個環節或服務輻射不到的某個領域才交由公估公司、物價部門、修理廠、調查公司等外部機構去完成。
(二)目前我國汽車保險理賠服務模式的利弊分析
1.自主理賠。即由保險公司的理賠部門負責事故的檢驗和損失理算。這種方式在我國保險業發展初期曾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也明顯帶有一系列特定歷史時期的烙印。隨著中國社會的改革開放和市場的發展變化,特別是加入WTO以後,全球經濟一體化對中國產生了巨大影響,國際上先進的理賠估損方法和理念不斷傳人國內i被保險人的保險消費意識也不斷提高,這種模式的弊端便日益凸現出來,主要表現在:
(1)資金投入大、工作效率低、經濟效益差。對於保險公司自身來說,從展業到承保,從定損到核賠,每個環節都抓在手裡,大而全的模式造成效率低下。龐大的理賠隊伍,加上查勘車輛、設備的相應配置,大量的人力、物力處理煩瑣的估損理賠事務,導致其內部管理和經營核算的經濟效益差,還常常出現業務人員查勘看不過來、估損定不過來、材料交不過來的不正常現象。這種資源配置的不合理性與我國保險公司要做大做強、參與國際競爭,培養核心競爭力、走專業化經營道路的要求相比,是不相適應的。
(2)理賠業務透明度差,有失公正。汽車保險的定損理賠不同於其他社會生產項目,其涉及的利益面廣、專業性強,理算類別多,這就要求理賠業務公開、透明。保險公司自己定損,就好比保險公司既做「運動員」,又當「裁判員」,這對於被保險人來說,意味著定損結果違背了公正的基本原則和要求。對於這種矛盾,即使保險公司的定損結論是合理的,也往往難以令被保險人信服,導致了理賠工作中易產生糾紛。尤其是在信息不對稱的市場中,這種弊端就愈加突出。
2.物價評估。即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委託物價部門強制定損。這種方式用得比較少,因為保險雙方當事人都不認可、不歡迎。中國保監會也曾發文予以抵制。
3.保險公估。即由專業的保險公估公司接受保險當事人的委託,負責汽車的損失檢驗和理算工作,這是國際上通行的做法。這種做法的好處有:
(1)可以減少理賠糾紛。由沒有利益關系的公估人負責查勘、定損工作,能夠更好地體現保險公司合同公平的特點,使理賠過程公開、透明,避免了可能出現的爭議和糾紛,防止以權謀私。
(2)完善了保險市場結構。由專業公司負責查勘、定損工作,能夠更好地體現社會分工的專業化,同時可以促進保險公估業的發展,進一步完善保險市場結構。
(3)可以促進保險公司優化內部結構,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由於保險公司是按實際發生的檢驗工作量向公估公司支付檢驗費用的,因此能更如實反映經營的真實情況,避免保險公司配備固定的檢驗人員和相關設備可能產生的不必要的費用開支和增加的固定經營成本。
三、我國保險市場環境的變化對汽車保險理賠服務模式的變革要求
(一)政策和法律環境的變化
1.監管機關加大保險市場開發力度,保險市場空前活躍。隨著我國加入WTO,中國保險市場已面臨著全面開放的壓力。為迎接這種挑戰,實施全面、協調、可持續性發展,把中國的保險業做大做強,中國保監會採取了一系列積極的措施,保險市場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保險主體迅速增加,保險公司的經營區域也全面開放,車險條款費率制度的改革在全國全面推開,保險中介機構更是猶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借鑒國際經驗,在更高層次上加強保險公司與專業保險中介機構發展業務合作關系成為中國保險業提高競爭力的必由之路.
2.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實施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2004年5月1日起實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對汽車保險的理賠服務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該法規定了實行機動車輛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制度,強調以人為本,尊重生命,交通事故中受傷人員的賠償標准將大幅度提高;實行事故現場的快速處理,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傷亡,當事人對事實成因無爭議的,可即行撤離現場,恢復交通,自行協商處理損害賠償事宜。可以預見,隨著法定保險的實施,車輛承保數量將大幅增加,出險案件量也將隨之上升;同時新法的實施,對現場查勘的要求和技能也將大大提高;2004年查勘工作量勢必大幅度提高。如何適應新的法律條件下的汽車保險理賠服務,成為每家產險公司都必須面對的問題。
(二)競爭環境的變化
1.保險人供給主體空前增加,競爭壓力加大。2004年,保險市場中有個非常突出的變化,就是保險供給主體大為增加。取消保險公司區域性經營,分支機構批設放鬆,使得原被限定在一定區域經營的保險公司,紛紛在全國各大、中城市設立機構,保險市場的競爭已達到白熱化。費率大幅下降,利潤大幅下滑,車險經營已出現大面積虧損。
2.保險公司理賠服務明顯滯後於承保,多數保險公司內部提倡與中介機構合作。隨著保險市場中供給主體的增加,將會出現這樣一種狀況:無論是新成立的保險公司還是新進入的外資保險公司分支機構,在運作初期由於成本等硬約束,都不可能自給自足的配備與其承保的標的相應的專業理賠人員;由於新的供給主體的增加,原有的保險公司利潤下降,從而使其所擁有或儲備更多的理賠人員變得不經濟;新的供給主體將使原已不足的合格理賠人員更加稀缺,使用、儲備理賠人員的成本上升,理賠人員的流動性加大。當承保業務迅速發展以後,理賠工作不配套往往會影響保險業的發展。實踐證明,像過去那樣單純依靠保險公司內部的理賠人員處理理賠案件,已經滿足不了日益發展的理賠工作的需要。理賠與承保的不同步發展,成為保險公司為提高經濟效益亟待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借鑒保險發達國家的經驗,加強與中介機構的相互合作,日益成為眾多保險公司的制度性安排。
3.客戶對服務需求的不斷提高。我國已經開始進入汽車工業時代,汽車已成為社會經濟及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們對汽車的消費越來越普遍,服務要求也越來越高。保險公司為了車險業務的發展,也把滿足投保人的服務需求,作為競爭的重要手段。只有在同等的成本條件下,提供比競爭對手更好的保險服務,才能在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社會分工日益專業化,為保險公司降低交易和服務成本提供了良好的契機。
四、發展我國車險公估業的對策
(一)積極爭取政府的支持
利用政府資源促進行業和企業的發展,是每個行業和企業都值得關注和研究的課題。專業的公估機構應催請保監會盡快明確公估公司的法律地位,使其能作為專業機構獨立履行自己的職責,不受交警、物價等行政執法部門的干擾。
(二)順應市場變化,滿足市場需要
機動車輛損失與其他保險損失相比存在金額相對較小的特點,所以,從經營角度看,保險公司能夠支付的檢驗費用有限。公估公司在收費方面切勿「獅子大開口」,而應當以專業和優質服務獲取較大的業務量,通過較大的業務量來降低成本和收費。否則,其結果只會迫使保險公司不得不以本公司的內部力量進行檢驗。
(三)提高服務水平,拓寬服務領域
為了更好地拓展市場,公估公司之間應注意加強合作與交流,應在以下方面為保險公司提供專業的技術支持:
1.研究如何降低修理成本。公估公司應通過日常的公估定損,對在我國使用較廣的幾種主導車型的事故發生概率、損失和修理費用等方面進行統計、分類和研究,並通過修復各種碰撞試驗車輛和實際事故受損車輛,來確定汽車的受損程度和可修復性,從中找出最適當的維修方法,然後將這些研究成果提供給各修理廠家並向委託人公開。
2.形成修理零配件的報價體系。目前,我國汽車修配市場,汽車零配件價格較為混亂,正廠件和副廠件價格相差數倍,保險公司和車主難以准確區分各類零配件的等級,使修車質量得不到保證。為此,公估公司應加強與各汽車商及其零配件商的聯系和溝通,對零配件的價格和零配件供應商的相關情況進行收集和整理,並及時頒布,形成高效、准確的零配件報價體系。
3.制定修理費的工時定額。在零配件價格確定後,如何准確確定人工費用將直接關繫到修理成本。公估公司應與當地的汽車維修協會聯系、溝通,結合當地的人員工資水平、費用水平和修理廠的等級,共同制定修理費的工時定額,為確定汽車修理的人工費用提供價格依據。
(四)培養專業人才,注重職業道德
車險公估是一個具有較強專業性的工作,公估人員應具有必要的機動車輛維修專業知識、保險專業知識、法律知識、醫學知識、相當的表達能力、談判技巧,同時更應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在我國,車險理賠領域存在一個突出的問題是缺乏良好的社會信用環境,經常出現理賠人員被修理廠或者被保險人收買,與其串通,損害保險公司利益的現象。所以,公估人能否樹立良好的信用是公估人制度存在和發展的另一個關鍵因素,甚至可以說是決定性因素。
(五)注重技術支撐,打造專業品牌
車險公估不同於其他財產保險公估。車險公估的標的物單一,但品牌繁多,車輛損失核定和零配件價格復雜,出險率高、流動性強、出險地點不確定,第三者責任事故頻繁、事故醫療費用審核、傷殘等級的認定事宜多,導致車險理賠工作量大,投入資金多,經營成本高,使機動車輛保險的理賠成為保險業運用高技術手段的試驗田。目前,利用IC卡及其技術支持系統進行風險管理和風險評估,利用電腦進行遠程核保核賠的先進技術在我國已開始推廣。車險公估公司要努力推進和完善這些新的技術手段,提高車險公估的技術含量,保證保險公估的專業品質,增強公估業的競爭力。
(六)提升管理水平,使效率效益並重
車險是個精細管理化險種,風險小且相對穩定,可控性大。必須不斷加強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才能取得良好的效益。公估公司應在車險理賠管理方面多做總結和交流,形成自己的管理特色和優勢。
② 關於保險的受益論文
對我國保險公估業發展的探討論文編號:JR040摘要
保險公估業的產生可追溯到300多年前的英國。目前,保險公估人的制度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已經日臻完善了。在國際上來看,目前由於專業化分工的加強,保險公司80%以上的查勘理賠評估業務已交由保險公估人承擔。保險公估業的發展已成為保險市場規模擴大的必然趨勢。
我國當前保險中介市場仍處於初步階段,而作為保險中介之一的保險公估卻長期處於缺位、不被重視的狀態。公估在保險運營中除了起到公正公平的作用之外,也是防災減損的重要角色。然而保險公估人的這種性質卻不被社會所認知與肯定。保險公估人的壯大將有利於保險市場的健康發展,他將使得市場更健康及透明化,真正地保護被保險人或受益人的合法權益,在受損時得到更公平公正的補償與保護。
但隨著保險市場的發展,保險公司大而全的經營模式已無法使保險理賠等各環節都保持專業化及高服務水平。同時,保險公司如此經營模式也抑制了公估市場的發展,並導致了種種問題,如公估市場規模小,經營不規范,市場認可度不高、公估人普遍素質水平不高等。
本文將針對目前保險公估市場發展存在的問題,利用專業化分工理論探討其存在的必要性,並以此提出公估市場發展的建議。
關鍵詞:保險公估保險公估人發展困境專業化分工目錄
摘要1
1緒論4
1.1研究背景4
1.2研究思路4
1.3研究方法4
2我國保險公估業發展概述5
2.1保險公估的概念5
2.2我國保險公估市場發展概況5
2.2.1我國保險公估市場的興起5
2.2.2近幾年保險公估公司總體經營情況概述6
3當前我國保險公估業的發展困境7
3.1國家關於保險公估人的法律地位不明確7
3.2保險公估人自我定位模糊,盲目打價格戰8
3.2.1自我定位不明確,經營不善9
3.2.2盲目價格競爭9
3.3專業水平低,公估人才缺乏9
4我國保險公估存在問題的成因10
4.1專業化分工理論10
4.2保險公司習慣於「大而全、小而全」一條龍式的經營模式12
4.3公估公司立足分工細化,但專業化水平仍不高13
4.4社會忽視保險公估的存在是實現專業化的需求14
5我國保險公估業發展模式14
5.1確立保險公估人的法律地位,增強社會認可度14
5.2加強與保險公司的合作15
5.3提高公估公司本身的經營能力及服務水平16
5.3.1摸索新的經營方式,開創新的經營理念16
5.3.2吸收培養高素質人才,提高專業服務水平17
致謝18
參考文獻19
英文文摘20以上回答來自: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③ 保險法論文2000字
保險法是約束,規范保險人和投保人的一種標准法律,它的存在可以更好的維護雙方的利益關系。這其中重要的原則就是誠信,所謂誠信就是誠實、守信,是保險的生命線。
保險法中的這種最大誠信原則,實際上就是保險合同雙方當事人在訂立及履行保險合同的過程中,必須以最大的誠信全面而完整地履行自己應盡的義務,互不欺騙和隱瞞有關保險標的的重要情況,嚴格遵守保險合同的約定和承諾。《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5條規定:「保險活動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之所以這樣強調誠信原則,因為保險合同具有很強的特殊性。第一,保險合同是射幸合同,具有不確定性。第二,保險合同與一般合同相比具有明顯的信息不對稱性。第三,保險的行業特性是資金流動性強。
保險合同是最大誠信合同,保險合同當事人具有說明告知義務。例如,2000年4月,某公司40歲的王某因患胃癌(親屬因害怕其情緒波動,未將真實病情告訴本人)住院治療,手術後出院,並正常參加工作。8月24日,王某經同事推薦,與之一同到保險公司投保了人壽險。王某在填寫投保單時並沒有申報身患癌症的事實,也沒有對最近是否住過院及做過手術進行如實說明。2001年7月,王某病情加重,經醫治無效死亡。王某的妻子以指定受益人的身份,到保險公司請求給付保險金。保險公司在審查提交有關的證明時,發現王某的死亡病史上,載明其曾患癌症並動過手術,於是拒絕給付保險金。王妻以丈夫不知自己患何種病並未違反告知義務為由抗辯,雙方因此發生糾紛。
被保險人投保之前患有嚴重疾病並接受過住院及手術治療,但因家屬和醫師的善意隱瞞,被保險人並不清楚自己患有何種疾病,導致在投保時未予告知。仔細推敲這種特殊情況,保險人是有正當理由拒絕賠償的。因為根據保險法的一般理論,告知義務要求告知內容是對事實的陳述,而非准確地闡明觀點。它並不苛刻地要求投保人的告知完全准確無誤,只要在投保人認知范圍內他盡量大可能地履行了這項義務即可。
被保險人在投保時不清楚自己究竟患何種疾病。就是說,在被保險人的確不清楚自己到底患何種病的情況下,倘若他對病情做了感知性陳述,盡管這種陳述不一定與事實相符(如患有胃癌,家屬等善意地告訴他得的是胃病,他申請患過胃病)他在義務履行上是絕對無瑕疵的,但是如果他隱瞞或虛假陳述了就醫或治療等方面的事實,則犯有未適當告知重要事實的過錯,應當承擔違反告知義務的不利後果。
保險誠信是威脅保險業生存乃至政府誠信和社會誠信的重要因素,誠信原則是保險經營的重要原則,保險誠信首先要求保險人做到最大誠信,最大誠信是保險人的道德准則;同樣誠信也是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的基本法律准則和行事規范。要建立保險當事方的互信機制,促成良性互動。從我國保險業經營的現狀來看,眾多現實讓人覺得保險誠信不容樂觀,如被保險人不如實告知或騙賠,保險人在經營與理賠方面的不誠信等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保險業健康發展。在我國部分保險企業和員工的保險誠信問題嚴重影響了保險業的形象和健康發展。可以說,影響保險業的發展和壯大,重要的不是保險產品的創新,而是保險的不誠信。在老百姓的心目中,現在保險行業的信譽度很差,有些人甚至將保險營銷和傳銷等同起來,如果不提升保險業的誠信,整個行業的生存根基將會受到摧蝕,保險本身將不復存在。
誠信也不是絕對的,只要雙方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對的起自己,也對的起他人,為了社會,不再自私,其實很簡單做到的。因此,建立保險各方當事人的互信機制,促進雙方的良性互動顯得格外重要。加大保險公司信息披露力度,早日消除保險供求雙方信息不對稱的矛盾,讓保險相關信息在參與保險的各方間對稱地進行傳播,揭開保險神秘的面紗,讓他真實地走進平常百姓家。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④ 保險理賠現狀分析論文的展望怎麼寫
1)論我國人身保險發展的市場前景
2)商業保險與社會保險的比較
3)商業保險在我國的發展趨勢
4)中國加入WTO後保險業的發展前景
5)如何改善我國保險監管的不足、
6)論中外保險競爭與合作
7)交強險的運用與改革
8)論述我國創新型保險產品的發展現狀及發展前景
9)年金保險在我國的發展前景
10)比較責任保險與一般財產保險
11)比較信用保險和保證保險的異同
12)農業保險在我國今後的發展趨勢
13)我國保險代理人體制的改革
14)保險理賠應遵守的基本原則與特殊原則
15)分析影響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的主要因素
16)我國再保險業的發展趨勢
17)重慶保險市場分析
18)保險企業提高經營效益的根本途徑
19)分析幾種典型的保險公司組織形式
20)理解償付能力監管是保險監管的核心
21)保險業在混業經營中的意義
22)保險營銷環境對保險營銷策略的影響
23)理解保險經營資產具有負債性的意義
24)為什麼保險人在經營中要遵守風險大量原則
25)論述人身保險的特殊性
26)農業保險經營中的主要問題
27)論保險人公估人在我國保險市場的作用
28)論《保險法》修改的要點
29)保險學大學生在中國保險市場的作為
30)保險的「助動器」與「穩定器」作用
31)論保險條款「通俗化」的必要
32)分析目前國家允許保險資金海外投資和保險外匯資金境外運用
33)分析我國保險經紀人市場的發展前景
34)分析我國保險業的人才需求狀況
35)淺談保險代理人
36)分析保險營銷新渠道的拓展
37)保險市場與資本市場的互動
38)分析我國目前投資型保險
39)論我國保險資金的投資渠道
40)分析我國企業年金保險市場
41)論中國保險市場全面開放所帶來的影響
42)淺談保險合同的訂立與生效
43)保險資金的有效管理運用
44)如何改善我國保險監管的不足
45)論我國保險營銷策略與發展
46)淺談保險客戶服務中心管理
47)如何改善我國保險監管的不足
48)淺談我國補充養老保險發展現狀極其發展意義
49)論意外傷害保險的可保危險
50)如何發展我國農村醫療健康保險市場
51)我國財產保險發展趨勢
52)論述財產保險的主要特徵
53)訂立財產保險合同應遵守的原則
54)簡述我國財產保險市場的惡性競爭
55)再保險對財產保險公司的意義
56)家庭財產保險在中國的發展前景
57)分析目前機動車輛保險市場現狀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⑤ 求一篇關於汽車保險與理賠的論文
給點建議還是可以的
汽車保險的產生,發展,未來的趨勢
這些在相關的論文能檢索到的。。
汽車保險作為論文的題目,它的特殊性在那?
對汽車保險的分類,等等
理賠的針對性等等。。。
⑥ 寫一篇關於我國機動車保險行業的現狀和展望的論文,下星期二就要交了,急
汽車消費的增長為我國汽車保險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中國是世界上最大最有潛力的汽車保險市場。在未來的國際汽車保險市場競爭中,中國汽車保險行業無疑具有近水樓台先得月的優勢,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汽車保險業實力相對薄弱,能否抓住機遇揚長避短,充分發揮我國保險業的地域優勢佔領更多的市場,我國保險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面對挑戰,我國保險公司應當充分認識我國汽車保險業存在的問題和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充分利用加入WTO後僅有的幾年緩沖期,積極開發汽車保險品種,提高服務質量,以應對未來的競爭。隨著改革開放形式的發展,社會經濟和人民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機動車輛迅速普及和發展,機動車輛保險業務也隨之得到迅速發展。
2006年年初,保監會提出了「速度、效益、誠信、規范」的監管思路,並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車險監管,整頓市場秩序,尤其是下半年交強險實行後,監管力度大大加強,價格競爭得到遏制,費用成為主要競爭手段,服務競爭不斷顯現。同時,很多地區的行業協會都實行了行業自律或車險最低限價制度,限制保費的底價,控制手續費支付的上限,對規范車險市場行為,維護車險市場秩序,促進各公司走上良性經營、理性競爭軌道發揮了積極作用。監管力度的加強和行業自律的實行,以及交強險和行業條款推出後,各家公司價格差異縮小,品牌和服務等因素對客戶選擇保險公司的影響加大,各家公司紛紛加強品牌宣傳,強化品牌形象,加快理賠速度,改善理賠服務,通過提升服務來吸引客戶。目前國內經營車險的保險公司主要有9家:人保、太保、平保、華泰、華安、天安、大眾、兵保和永安。從市場份額看,我國車險呈人保、太保和平保三足鼎立,人保佔主導的格局。2006年我國機動車輛保險保費收入為1107.87億元,同比增長29.1%,占財產險公司業務比重為70.1%,穩居產險業第一大險種。
本報告詳盡描述了中國汽車保險行業運行的環境,重點研究並預測了其下遊行業發展以及對汽車保險需求變化的長期和短期趨勢。針對當前行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威脅,提出了我們對汽車保險行業發展的投資及戰略建議。本報告以嚴謹的內容、翔實的數據、直觀的圖表幫助汽車保險企業准確把握行業發展動向、正確制定企業競爭戰略和投資策略。我們的主要數據來源於國家統計局、國家信息中心、海關總署等業內權威專業研究機構以及我中心的實地調研。本報告整合了多家權威機構的數據資源和專家資源,從眾多數據中提煉出了精當、真正有價值的情報,並結合了行業所處的環境,從理論到實踐、宏觀與微觀等多個角度進行研究分析,其結論和觀點力求達到前瞻性、實用性和可行性的統一。這是我中心經過市場調查和數據採集後,由專家小組歷時一年時間精心製作而成。它是業內企業、相關投資公司及政府部門准確把握行業發展趨勢,洞悉行業競爭格局、規避經營和投資風險、制定正確競爭和投資戰略決策的重要決策依據之一,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目錄〗
第一章中國汽車保險行業發展分析
第一節汽車保險發展歷程與現狀
一、保險行業產生及發展
二、汽車保險發展歷程與現狀分析
三、其他發達國家和地區汽車保險市場發展現狀
四、對中國汽車保險行業啟示
第二節中國車險市場化分析
一、車險市場化困境及原因分析
二、車險市場化策略展望
第三節中國汽車保險理賠分析
一、汽車保險理賠服務分析
二、車險理賠模式分析
第四節汽車保險實行免賠額條款的意義分析
一、免賠額條款產生背景
二、國內免賠的典型做法
三、免賠額條款對汽車保險發展的積極意義
四、保險公司推行免賠額條款建議
第五節中國汽車保險市場潛力分析
一、市場結構
二、承保狀況
三、前景展望
第二章中國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分析
第一節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與自願保險的區別分析
一、目的、功能不同
二、性質不同
三、實施方式不同
四、責任范圍不同
五、責任限額不同
六、索賠主體不同
七、條款、費率制定方式不同
八、輔助補償制度設置不同
九、其他區別
第二節機動車三責險制度體系分析
一、機動車第三者責任險的歷史演變
二、道交法確立法定賠償規則
三、實行商業化運營
四、實行強制締約制度
五、確立保險人對第三人的保護義務
六、設立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
第三節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的制度分析
一、機動車強制三責險的定位與功能
二、機動車強制三責險的經營原則與模式
三、機動車強制三責險制度法律關系剖析
四、機動車強制三責險相關配套制度構建
五、《條例》(草案)綜合評介與制度構建的基本路向
第三章2007年中國機動車輛保險費率分析
第一節車險費率市場化利弊分析
一、車險費率市場化有利因素
二、車險費率市場化不利因素
第二節機動車輛保險費率問題分析
一、機動車輛險業務中存在問題及原因
二、機動車輛險業務正常化措施
第三節加快中國機動車輛保險費率市場化進程
一、機動車輛保險費率管制弊端
二、實施機動車輛保險費率市場化背景
三、推進機動車輛保險費率市場化建議
第四章2007年中國汽車保險行業相關問題分析
第一節汽車保險產業鏈效應分析
一、汽車保險產業鏈尚不成熟
二、長效機制產生產業鏈效應
第二節經營機動車保險問題分析
一、機動車險困局及其解決途徑分析
二、車險經營中的現實矛盾分析
三、經營機動車輛保險風險防範分析
第三節中國汽車保險中介組織發展狀況分析
一、發展汽車保險中介組織的現實意義
二、我國汽車保險中介組織發展現狀
三、我國汽車保險中介組織面臨的問題
四、發達國家汽車保險中介組織發展狀況
五、對策建議
第四節車險代理渠道發展問題及對策分析
一、車險市場代理渠道的現狀及問題
二、原因分析及對策建議
第五節機動車輛保險代理高回扣問題分析
一、中國機動車輛保險行業現狀
二、保險公司解決機動車輛保險代理高回扣問題採取措施分析
三、針對機動車輛保險代理高回扣問題應採取解決方式
第五章2007年中國汽車保險行業競爭分析
第一節當前車險市場競爭特點及對策分析
一、車險市場改革過程與競爭特點
二、當前車險市場惡性價格競爭成因分析
三、過度競爭對車險市場效率和社會福利影響
四、對策與建議
第二節車險價格競爭成因分析
第三節車險放開經營後的競爭成本與營銷機制分析
一、營銷成本迅速增加,車險有成為利潤漏洞的危險
二、創新營銷模式是車險放開經營的必由之路
三、建立車險新型營銷機制的思考
第四節寡頭壟斷競爭中車險價格行為的實證分析
一、當前中國產險市場結構分析
二、車險價格競爭的實證分析
三、當前車險「價格戰」對策
第五節車輛險市場價格競爭與非價格競爭趨勢分析
一、車輛險費率市場化改革勢在必行
二、車輛險市場價格競爭的有限性
三、非價格競爭與集約化經營趨勢
第六章2007-2010年汽車保險行業總體運行情況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
第一節2007年中國保險市場運行狀況分析
一、保險行業市場整體發展狀況
二、財產險市場運行狀況
三、汽車保險市場運行狀況
四、保險中介運行狀況
第二節2007汽車保險市場資金運用狀況分析
一、保險資金運用狀況
二、上市保險公司狀況
第三節2007年汽車保險市場區域發展狀況
一、區域整體發展特點
二、北京市場發展狀況分析
三、上海市場發展狀況分析
四、大連市場發展狀況分析
第四節汽車保險行業未來發展展望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⑦ 關於保險方面的畢業論文
行政管理畢業論文一、前言
保險投資在保險公司的經營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目前我國保險公司資金運作現狀並不盡如人意,保險公司作為一個商業企業,其根本目的在於追求利潤的最大化,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保險公司利潤已不能單純依靠收取的保險費與一定概率下的保險賠付差額,而是越來越倚重於保險投資的有效運營。因為保險與給付之差,其利潤率是一定的,而且還有減少的趨勢,而保險投資的運營,其預期的利潤率卻是無限大的,所以只有安全有效地進行各種投資運營才能使保險資金獲得長期穩定的增長,使保險公司獲得較高的利潤。可見有效的資本運營是現代保險業的支柱,是保險經營發展的生命線。
二、我國保險投資的歷史和現狀
(一)我國保險投資的歷史沿革
建國初期,我國保險企業的資金按規定只能存入銀行,所得利息全部上繳國家財政,無任何保險投資可言。經過20年的停辦以後,我國保險業隨著改革開放而獲得新生。中國人民保險公司1980年開始恢復辦理國內保險業務,並積極發展國外保險業務。
1984年11月,國務院批轉的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關於加快發展我國保險事業的報告》中指出:「總、分公司收入的保險費扣除賠款、賠償准備金、費用開支和納稅金後,餘下的可以自己運用」。1985年3月國務院頒布的《保險企業管理暫行條例》又從法規的角度明確了保險企業可以自主運用保險資金。這不僅是我國保險體制改革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是增強我國保險業活力的一項戰略性措施,對加快我國保險業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我國保險企業投資大體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初步發展階段:1984年至1988年底
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在取得投資權後,從1984年下半年開始,總公司在北京、江蘇等地嘗試性地開展投資(包括貸款)業務,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計劃單列城市分公司也相繼開展保險投資業務。
在這一階段,中國人民銀行對保險企業的投資活動實行嚴格管理,一是對資金運用規模實行計劃控制,例如1986年人行對人保下達2億元投資額度。二是對資金運用的方式與方向作了嚴格規定。1986年人保的資金運用被限定為投資地方自籌的固定資產項目。1987年批准試辦流動資金貸款業務和購買金融債券。這一階段的經營效益不大理想,資產運用率和投資收益水平都比較低。以1986年為例,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國內業務匯總的資產運用率只有9.23%,投資收益率僅為0.83%。
2、調整整頓階段:1988年底至1990年底
由於面臨治理整頓的經濟環境和緊縮信貸規模的局面,加之保險業本身經營效益不佳,我國保險投資業務於1988年底進入調整整頓階段。其內容和措施有:總結前幾年資金運用工作的經驗和教訓,嚴格執行信貸計劃,嚴肅利率政策,把資金轉投到流動資金貸款方面,堅持「十不貸」和注意「重點傾斜」並採取了擔保和銀行承兌匯票抵押等手段,努力提高資金運用的安全性與收益性。在這一階段,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工作除辦理流動資金貸款業務外,大部分工作放在對原有投資貸款項目的清理的催收上。資金運用的范圍被限定為流動資金貸款、企業技術改造貸款、購買金融債券和銀行同業拆借。
3、進一步發展階段:1991年至1995年
經過兩年多的調整整頓,加之宏觀經濟形勢的好轉,保險投資業務於1991年開始進行新的發展階段。在這一階段,保險投資在保險界得到了普遍認同和重視。兩家新成立的全國性保險公司——中國平安保險公司、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先後加入了保險資金運用的行列。保險投資規模不斷擴大,1992年底。人保、平保、太保三家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余額達109.46億元。保險投資的范圍有所拓寬,證券投資得到較大發展,保險投資收益得到提高。
4、規范發展階段:1995年至今
隨著1995年《保險法》的出台和實施,各保險公司遵照《保險法》調整業務,以符合《保險法》的要求。《保險法》的實施,為我國保險投資業務的規范與健康發展奠定的基礎。
(二)我國保險公司保險投資現狀
1、決策機制薄弱
目前許多保險公司尚未建立一套規范有效的決策機制,人保財險公司直到2003年下半年才成立了專門的保險投資公司。決策的盲目性、被動性、隨意性十分突出,在僅能投資債券的時期,這類決策機制不會體現任何危機,對於資產規模迅速壯大的保險公司來說,更是掩蓋了其決策的弊端:決策機制落後,決策反饋機制尚未建立,在保險公司進入基金市場後會充分暴露出來。
2、保險投資渠道狹窄
1998年以前,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渠道限於:銀行存款、買賣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和國務院規定的其他資金運用形式。2000年3月1日起實行的《保險公司管理規定》,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限於銀行存款、買賣政府債券、金融債券、買賣中國保監會指定的中央企業債券和國務院規定的其他資金運用形式。而西方國家保險公司資金運用的法定渠道則較廣泛。如美國、日本就規定保險公司可進行政府債券、公司債券、股票、抵押貸款、不動產、保單放貸等業務。
3、保險資金利用率低
保險資金的利用率,在國外基本上達到90%,而在我國還不到50%。有限的保險資金主要用於銀行存款。據統計,1998年人保、平保和太保三大保險公司保險資金的40%—60%局限於現金和銀行存款,保險資金基本上無「運用」可言。截止到1999年底,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率還不到20%。為了保證保險資金的安全,保險公司將大量資金存於銀行,由銀行進行專業的資金運用,而保險公司只能獲得固定的較低的存款利息,銀行存款的利息已經遠遠不能使保險資金保值、增值了,保險公司必須開拓出投資新領域來保證其資金的收益性、安全性。
4、保險投資缺乏相應人才
保險投資涉及到存款、國債、證券等多個領域,因此保險投資人才必須對國家經濟發展有遠見,對各行業發展有底數,才能有膽略,有靈活性,善於捕獲商機,在資本市場上獲得豐厚的回報。而我國保險公司由於歷史原因,現有員工基本上由軍轉幹部、金融機構及政府部門調入和正規大學畢業生三部分組成,且前兩部分約占公司員工的70%,年齡大都在40周歲以上。這樣的人力資源結構,呈現出明顯的弊端,即知識結構老化,缺乏創造力。保險公司要想從保險投資中獲益,就必須引進相應人才,同時注重公司內部年輕人才的培養。 免費公文網版權所有
5、保險公司管理水平落後,影響保險投資收益
由於我國長期實行計劃經濟體制,管理體制落後,投資缺乏科學決策,許多公司在科學決策、內部約束機制方面比較薄弱。由此出現了許多領導項目貸款、人情貸款等。這些項目貸款很多無法收回投資本息,甚至成為呆賬、壞賬。管理水平的落後,影響了投資收益。
中國的保險公司要生存,保險事業要發展,客觀上要求保險資金實現有效運用,但是這並不是說中國馬上就完全放開對保險資金運用的限制,還有一些地方需要去完善,還有一些制度需要制定,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三、建立我國保險投資體制的構想
(一)保險投資客觀上需要建立有效投資體制
所謂保險投資體制是指保險投資活動運行機制和管理制度的總稱。保險投資機制建立的目的在於提高保險投資的收益,降低投資風險。
保險公司的承保業務與投資業務是現代保險業的兩個重要特徵,其中保險投資業務已經成為現代保險公司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手段。一方面,保險投資業務的發展,將擴大保險公司的盈利,增加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和經營和穩定性。同時,保險公司收入的增加,將使保險公司有能力降低保險費率,減輕被保險人的負擔,提高保險公司的競爭能力。我國保險業如果沒有投資收益作為基礎,加入WTO後,在承保業務上很難與國外保險公司進行價格(費率)競爭。另一方面,保險投資業務的發展和獲利可以彌補業務上虧損,維持保險公司的生存和發展。如1987年英國兩大保險公司保險業務虧損分別為0.64億英鎊和1.08億英鎊,而投資利潤為2.04億英鎊和2.49英鎊,盈虧相抵後,還有不小的綜合盈利。從近期國際保險業的發展特點來看,保險公司的主要收益已經從傳統的承保收益逐步轉移為投資收益,如美國產險業務自1978年以來連續21年出現承保虧損,主要收益來自於投資收益。
由於保險經營是一種負債經營,因而保險資金的運用除了考慮投資的收益外,還必須保證投資的安全性。因此,市場的開放,投資工具的增加和投資規模的不斷擴大,客觀上需要保險公司進一步加強投資機制的建設,提高化解風險的能力,保證保險資金實現安全性和投資收益的協調。
(二)保險業應盡快建立、健全保險企業的制度和規范
建立和完善中國保險投資體制是一個系統工程。只有保險公司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加強經營管理,才可能為高水平、高效益的保險投資提供根本制度保證。如何加強經營管理,我個人認為可以包括以下內容:
第一、加大公司運作的透明度和社會輿論的監督作用,運用法律武器,嚴懲那些損害股東權益的行為,有效地維護股東的權益。
第二、建立和完善對經理層的約束和激勵機制,徹底改變舊的用人機制,讓市場和競爭來決定經理的選拔,使經理的報酬與公司的業績直接掛鉤。
第三、加強管理創新,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摒棄舊的、傳統的管理模式及其相應的管理方工和方法,創建新的管理模式及其相應的方式和方法。
(三)進一步拓寬資金運用渠道
保險資金運用是保險公司穩健經營的基礎,是關繫到保險公司經營狀況的重要因素。
由於我國保險業起步較晚,加之其它種種原因,目前我國保險資金運用存在的問題是證券投資基金規模太小;保險公司無法控制入市資金的風險;在目前封閉式基金占據主流的情況下,保險公司只能被動的分紅,其變現很難實現;保險資金的運用渠道過窄;保險資金中短期性行為嚴重。
針對這些問題,必須進一步拓寬保險資金的運用渠道,加快資金入市步伐,使我國保險業能夠持續快速發展。
1、保險資金入市
(1)保險資金入市可以增強保險公司的盈利能力,如果運用得當,還可有效解決保險公司所面臨的「利差損」問題。在《保險法》規定的范圍內進行投資,僅每年的利差損就有3至6個百分點,這為保險公司的長期發展埋下了巨大隱患。在銀行存款的利率為2.25%,國債的買賣收益最多不過6%-7%,在同業拆借市場上,因資金量有限,所以收益率微乎其微。而在2000年保險公司投資證券基金的平均收益達12%。因此,保險資金入市,從長遠來看,對保險公司增加盈利能力、解決「利差損」具有重要的意義。
(2)保險資金入市可以有效改善保險公司資產結構。如果允許保險資金按嚴格的比例進入證券市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資金閑置的壓力。因為保險資金進入證券市場是進行股權的交易,在證券市場機製作用下,根據保險資金運用原則,保險公司必然將資金投入到效益好、有成長性的企業中去,這樣客觀上就使保險資產得到了相應的改善。
(3)從長期來看,保險資金入市對於啟動保險消費將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保險資金入市無疑使國家找到一種對資金更有效的配置方法,從而使部分社會資金與證券市場之間形成紐帶。在這個紐帶的連接過程中,不但可以改變整個社
資金的結構,還可以使經濟發展得到更大的保障,以便使國家、企業、個人以及保險公司更好的發展。
(4)保險資金入市,可以增強我國保險公司的國際競爭力。隨著我國加入WTO,保險業面臨著更大的沖擊,承受著更大的壓力。保險公司除了用提高服務質量來爭取保單,擴大客戶群外,其所得到的保費收入如何獲取最大的安全收益是關鍵問題。在發達國家,保險資金的投資渠道較我國暢通的多,除了存入銀行和購買國債外,還可涉足證券市場甚至房地產業。所以,保險資金入市,可以增強我國保險公司與國外保險公司的競爭實力,更好地奠定加入WTO後的經濟基礎。
(5)保險資金入市可有效緩解證券市場中資金供給與需求之間的矛盾,有助於穩定證券市場。隨著保險業的不斷發展,可入市的保險資金的規模將越來越大,必將會改善證券市場的資金結構,它對證券市場的長期發展所起的作用也會越來越明顯。
2、保險資金進入短期拆借市場。
盡管保險公司都有較高的信譽,但上前還不能以信用方式進入短期拆借市場,而須有抵押。如果能直接以信用方式進入短期拆借市場,可以為保險公司提高資金運用效率提供方便。
3、擴大可投資的企業債券范圍。
目前保險資金只可購買鐵路債券、電力債券和三峽債券,應擴大到其他的企業債券。盡管企業債券質地有好有壞,或者說存在風險,但應相信保險公司有一定的鑒別能力。
4、進行資產委託管理。 免費公文網版權所有
資產委託就是保險公司以合同的形式把資金委託給專業的資產管理公司進行運作。它的最大好處是保險公司省心省力,不必事事躬親,同時由專業公司進行操作,也可確保較高回報。
(四)培育專門資金運用人才
我國加入WTO將使保險業面臨更加嚴峻的考驗,保險公司如何作好准備,採取措施,搞好投資收益,上面已經從體制和機制創新、拓寬資金運用渠道等多方面進行了探討,但要確保這些對策措施具有現實的針對性、決策的參考性和實施的可操作性,關鍵在人,關鍵取決於目前保險公司幹部職工隊伍的素質。因此,首先要改變幹部隊伍年齡老化問題,採取買斷工齡、提前內退等方式,分流一批年齡老化的人員,以保證隊伍的生機與活力;其次,要從管理入手,通過秘訣革,建設與國際接軌的一流現代化商業保險公司的高效精簡的機關管理體制,盡快與國際經濟接軌;再次,要注重人才的引進和使用,以及後備幹部和後備人才的儲備。目前,當務之急是要圍繞加快效率的長遠目標,建立結構合理高素質的幹部隊伍;以及培養選拔一批優秀的中青年幹部,建立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的後備幹部隊伍,構建既有長期培養對象,又有近期可以上崗的人才儲備庫《保險行政管理畢業論文:論保險公司保險投資 (1)》來源於免費範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