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也,只要符合保險責任就可以理賠,關鍵是現在很多客戶不了解。
如:買了養老險,生病也去理賠!
B. 「保險理賠」很難嗎
「投保容易理賠難」的錯覺中,「尋媒體討說法」是許多投保人被拒賠後的心態。在實際處理中遇到確實難以理賠的案件,應盡可能對投保人曉之以理,盡最大可能安撫客戶。只有這樣,保險才能搭上醫改新政的「順風車」。
國家醫改新政近日正式出台。其中,「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基本醫療保障為主體、其他多種形式醫療保險和商業健康保險為補充」的提法引人關注。
筆者認為「建立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可以歸納為兩個切入點:一是政府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用公共財政替百姓的醫療費用埋單,為民雪中送炭;二是如果百姓在此基礎上,自身再購買一定比例的商業保險,能使醫葯費再度降下來,為自己錦上添花。
這也引出了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如果後者不能完善,那麼政府的醫改新政難以充分發揮功效。而如何才能在全社會形成個人買商業保險的意識?當務之急是要破解「投保容易理賠難」的問題。
數據為證:理賠不難
理賠真的那麼難么?筆者日前從供職的保險公司了解到這樣一組數據:每年正常的理賠案結案達到97%,因各種原因不能獲得保險賠款的僅為3%。而前不久,北京一家咨詢公司發布的《全國壽險客戶滿意度調查》結果也顯示:有70.9%的客戶對保險公司的理賠服務「非常滿意」或「比較滿意」。客戶對理賠服務的評價明顯高於對保險公司、產品及其他服務的評價。這兩組數據從不同的角度說明了一個問題:理賠其實不難。
錯覺放大:理賠很難
在實際生活中,投保人往往覺得保險理賠很難。這原因似乎很復雜,但歸根到底是保險公司與投保人或在病源上的意見相左,或在出險的性質認定上有差異,又或者是純屬騙保等等。正因為有「買了保險產品,理賠理所當然」的思維定式,大眾才會覺得:不管什麼原因,拒賠就是保險公司賴賬,這種錯覺也就更多地傳播開來。
此外,在「投保容易理賠難」的錯覺中,「尋媒體討說法」是許多投保人被拒賠後的心態。而正是由於不多見的拒賠案最終演變成了很強的新聞事件,成為了報道、傳播的熱點,結果,極少的拒賠案,經過以偏概全的放大,在大眾之間形成了投保容易理賠難的錯覺。
糾正導向:還理賠真相
如何糾正「投保容易理賠難」的錯覺,客觀地看待理賠?筆者認為首先要改變理賠的宣傳導向。對那些的確是保險公司一方過錯的拒賠案,媒體當然要加以披露,但更重要的是,唯有將大多投保人買保險獲理賠的案例宣傳於社會大眾,才有助於消弭「理賠難」的錯覺,才可以大大增強市民的投保意識,也才能如本文最初提到的那樣,最終完善自身的保障。
其次,營造「理賠易」的氛圍,讓投保人看到那些限時理賠的小額賠案和有重大保障效果的巨額理賠案。在實際處理中遇到確實難以理賠的案件,也要盡可能對投保人曉之以理,盡最大可能安撫客戶。如此,才能讓愈來愈多的人有意識去選擇補充醫療保險和商業保險。而只有這樣,保險才能搭上醫改新政的「順風車」。
C. 現在保險理賠好做嗎
給他們要格式文件。如果沒有那麼就這樣寫:
申請人:XXX
申請事項:請求保險理賠
事實和理由:某年某月某日在貴公司投保XXX險種的保險,現在請求理賠。
(可以寫詳細一些)
申請人: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