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沈陽於洪養老社保咨詢電話
1、沈陽市社會養老和工傷保險管理局於洪分局:於洪區黃海路39號電話:25835454;
2、建議先把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手續辦妥先,至於繼續繳費的事情如果是沒有工作的話可以申請暫停繳納;
3、其他問題建議電話咨詢社保局。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B. 沈陽市各養老保險中心電話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1、沈陽各中辦理保險一定要先打電話問辦理時間。網址(上面有沈陽市養老保險咨詢熱線)
2、一般個體靈活就業人員辦理保險報停是25號以後辦理,醫療保險則是1-15號辦理,所以肯定要跑兩次。另外身份證、合同等相關證件的原件和復印件都要帶全,有欠費記錄的一定要下午15:00之前去,過時間不收補交欠費。
3、還有就是失業證也要帶上,並且是當年的,如去年的還要先到社區蓋章後到所屬街道辦事處蓋章(戶口簿千萬別忘帶)我就是折騰兩回。希望對大家在沈陽辦保險的有幫助。
C. 社會養老保險服務電話
養老保險,其實就是社會保險當中的一個險種。
社會保險,包括;養老、醫療、生育、工傷、失業~
其中,社會保險當中的養老,就是指的養老保險。
就是在正常工作期間,繳納的社會保險,在到退休的時候,可以享受養老待遇。
祝好~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D. 沈陽市養老保險管理中心電話
你可以打12333,但是只能是周一到周五打其他時間休息。具體時間大概是早8:30--晚5:00左右,有什麼問題可以求助人工服務,她們會很細致的解答你的問題的
E. 社會養老保險電話號碼是多少
你可以拔打114號碼問社會養老保險電話號碼是多少?114會准確地告訴你具體號碼的。
F. 沈陽於洪區養老保險局地址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1、沈陽市社會養老和工傷保險管理局於洪分局:於洪區黃海路39號電話:25835454;
2、建議先把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手續辦妥先,至於繼續繳費的事情如果是沒有工作的話可以申請暫停繳納;
3、其他問題建議電話咨詢社保局。
G. 社會養老保險客服電話
查詢社會保險參保信息的方式:
一、登錄勞動保障網查詢的2種方法:
1.輸入身份證號和社會保障號。
2.輸入社會保障號和密碼。
二、撥打勞動保障電話12333查詢的1種方法:
輸入身份證號和社會保障號。
社會保障號在社保卡也叫醫保卡上。
原始密碼以及各地的實際查詢方法咨詢勞動保障電話12333。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H. 遼寧省沈陽市於洪區社會保險中心的地址與電話
沈陽市社會保險總公司於洪區分公司
電 話:25835454
公司地址:遼寧省沈陽市於洪區黃海路10號
I. 社會養老保險服務電話
社會養老保險,全稱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保險五大險種中最重要的險種之一。養老保險的目的是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為其提供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
中文名
養老保險
外文名
Endowment Insurance
作用
有利保證勞動力再生產
分類
基本養老保險
基本定義
社會養老保險
養老保險(EndowmentInsurance)是國家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而退出勞動崗位後而建立的一種保障其基本生活的社會保險制度。目的是以社會保險為手段來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為其提供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
養老保險是在法定范圍內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會勞動生活後才自動發生作用的。所謂"完全",是以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的脫離為特徵;所謂"基本",指的是參加生產活動已不成為主要社會生活內容。其中法定的年齡界限才是切實可行的衡量標准。
同時被保險人只有滿足以下兩個條件,即: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條件已辦理相關手續;按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核准後的次月起,方可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及喪葬補助費等。
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和被保險人按不同繳費比例共同繳納。以北京市養老保險繳費比例為例:企業每月按照其繳費總基數的20%繳納,職工按照本人工資的8%繳納。其中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以該市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按照20%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其中8%計入個人賬戶。全國統一的12333社保查詢熱線電話主要用於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政策業務咨詢、政務公開、投訴舉報、社保賬戶查詢等服務,通過12333集中對公眾提供咨詢服務、投訴舉報、協調處理等服務的重要窗口,也是人社局通過電話和網站承擔政務公開、信訪辦理等職能的綜合性公共服務平台,是傾聽民聲、了解民意、化解民憂、平息民怨的重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