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19年玉米農業保險受災賠付不合理怎麼辦
那麼這種情況的話,你可以向相關的部門找找他們起訴一下,那麼這種情況把具體的合同帶上,只有這樣的話才可以。
㈡ 農業保險的理賠程序,農業保險理賠時需要哪些
一、農業保險的理賠程序
(一)報案。受理報案工作要堅持通過「95518 」集中報案的原則,並將報案情況詳細登記。農戶受災後,向村級協保員報告受災情況,村級協保員對損失進行現場初審,不構成保險責任的向農戶做好解釋工作。對可能構成保險責任的在24小時內報 95518服務專線,同時應保護好標的物。對已構成保險責任的在24小時內以村為單位填寫受災農戶的損失清單(需填寫村名、組名、姓名、身份證號、一卡通或其它銀行的開戶行及賬號、種植面積、承保面積、受災面積、損失程度、估計損失金額、聯系電話),並上報鄉鎮保險專(兼)干。鄉鎮專(兼)干對村級協保員上報的受災情況在48小時內進行復查,構成保險責任的上報人保財險公司。
(二)現場勘查。鄉鎮保險專(兼)干、村級協保員配合公司及專業技術人員的理賠小組進行現場查勘定損,在15個工作日內將到戶損失情況進行張榜公示,負責收集農戶身份證號和一卡通等有關的理賠資料。對於邊遠受損農戶,分散受損農戶,縣(市、區)保險公司不能及時到達現場,縣(市、區)保險公司應及時委託鄉鎮政府保險專(兼)干及時查勘現場,保險公司做好復查工作。
(三)定損。農業保險的定損工作主要是通過逐村(場、戶)查單據、查現場、查情況,查對損失標的等步驟完成。種植業保險定損是在首次現場查勘的基礎上進行復勘定損,嚴格按照各險種條款規定和我省頒發的相關《定損規程》,核定保險標的受損范圍、面積、數量,以及通過科學的抽樣測算,核定損失程度,定損到每個受災農戶。養殖業保險確定損失須按保險標的頭數的保險金額確定損失,並做好證人、證據的筆錄。
二、農業保險理賠時需要哪些材料
(一)被保險人索賠時需提供以下單證資料:
1、被保險人身份證號(養殖險的須復印件)
2、被保險人開戶銀行及賬號
3、出險及索賠通知書
4、損失清單
5、保險單抄件(保險卡)
6、事故的災害證明
(二)一個完整的賠案必須具備有以下單證資料:
1、賠案目錄
2、農業保險賠案審批表
3、計算書,附明細,附賠款收據
4、委託付款書(財務)
5、接報案登記表
6、保單抄件,保險費發票
7、投保分戶清冊或承保人員名冊
8、索賠、出險通知書
9、損失清單
10、農業保險現場查勘報告
11、湖南省農業水稻自然災害損失現場查勘記錄表(定損單)
12、 事故、災害證明(鑒定結論,附專家組成員名單)
13、 事故照片
(1)拍攝的現場不但要有反映現場的全景全貌的情況,而且要有反映保險事故出險原因、保險標的損失發生部位和局部損失的情況,必要時繪制現場示意圖或災害走向圖。照片要按照順序貼在「事故現場照片粘存單」上並附文字說明,有條件的要進行攝像。
(2)農險的每個賠案中都必須有能反映事故的損失狀態,顯示拍攝時間的彩色照片,禁止同一照片反復使用在多個不同的賠案中。
(3)有關受損情況、理賠情況張榜公布信息。
(4)身份證、保險卡、植補存摺
14、賠款到戶清冊
㈢ 土地保險受風災怎麼賠付有誰知道
按照農業保險政策,投保農戶損失率達到30%的田塊可以獲得農業保險賠償,損失率達到80%以上,則按百分百損失率也就是按絕收田塊進行賠付。
目前農業保險政策是「低保障,廣覆蓋」,保直接物化成本,即保種子、農葯、化公等生產資料投入,保險金額比較低,如水稻每畝保額,返青期244元、分櫱拔節期284元、孕穗期365元、成熟期406元,也就是說水稻返青期絕收的話,每畝賠款為244元。
受災地區水稻大多處於苗期,即全部絕收每畝賠付標准為244元。如果是部分損失,則按照作物受災生育期的保額×損失率×損失面積公式來計算賠款金額。
(3)農業保險受災了怎麼理賠擴展閱讀:
安徽開展農業大災保險試點 賠付水平至少提高10%。為進一步提高賠付水平,中央財政補貼各類種植業險種設置的起賠點不得高於20%。安徽省現行的種植業政策性農業保險的起賠點為30%,政策實施後,在同等受災情況下,賠付水平將至少提高10%。
安徽省財政廳金融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各試點縣(區)農戶自繳保費比例保持20%不變的基礎上,中央財政保費補貼比例進一步提高到47.5%,同時,覆蓋面拓寬至承包面積為50畝以上的適度規模經營主體,將有效減輕地方財政與參保農戶的負擔。
㈣ 沒買農業保險,受災有賠償嗎
如果是專業的耕作人員,對於農業保險來說,是相關重要的;倘若沒有買農業保險,即使受災了,也得不到保險公司的賠償。
㈤ 農業保險公司在農作物受災什麼程度下能賠償
被保險的農作物幼苗期損失程度在7成以下(不含7成)的,視為部分損失。在發生部分損失時,保險人在現場查勘後進行核定損失並登記;若連續受損,保險人按照最後一次受損的現場查勘核定損失,在保險責任終止後進行賠付。為了體現「輕災少賠、重災多賠、絕收全賠」的原則,部分損失賠償分段測定賠償系數,並按以下公式計算:
損失程度在30%以下(含30%)的,保險人不予賠償。
損失程度在30%以上(不含30%)的,分段測定損失賠償系數,並按以下公式計算:
賠款金額=單位保險金額×(損失程度-30%)×賠償系數×受災面積
對巨災實行有條件的「封頂賠付」,即以全省為單位統算,出現賠款超過保費總額度的巨災時,實行100%」封頂賠付」。如果局部出現巨災,全省統算沒有超賠,受災區域屬於哪個農業保險經辦機構,就由哪個農業保險經辦機構承擔責任,包括超賠責任。當全省統算沒有出現超賠時,按實際損失賠付。
賠款理算工作由農業保險經辦機構負責。全省統算不超賠時,由縣級農業保險經辦機構根據《報損清單》、《現場查勘記錄》、《最終定損清單》,按戶計算賠款,並製作各級《賠款發放明細表》。全省統算超賠時,根據受損情況,等比例確定賠償金額。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㈥ 2019年農險受災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為農業發展保駕護航的農業保險在今年兩會上被頻頻提及,成為2017年兩會的熱詞之一,但是許多人卻不知道有農行保險這回事。
農業保險(簡稱「農險」)是專為農業生產者在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生產過程中,對遭受自然災害、意外事故疫病、疾病等保險事故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提供保障的一種保險。
農業保險按農業種類不同分為種植業保險、養殖業保險;按危險性質分為自然災害損失保險、病蟲害損失保險、疾病死亡保險、意外事故損失保險。
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各地農業發展情況和面臨的風險各不相同,比如沿海受台風災害較多,西南等地區受泥石流等災害較多,中原地區乾旱災害比較嚴重等等,各省農業保險的品種、范圍、保費以及賠償金額都不一樣,具體得咨詢當地有農業保險的承保公司。
那麼如何購買農業保險,受到災害如何理賠呢
簽訂合同:在自願的基礎上,以村為單位統一投保,投保單位與承保公司簽訂保險合同(附參保農戶投保明細單,同時提供投保農戶身份證號及一卡通賬號)。村裡沒有統一投保的,投保農戶與承保公司簽訂保險合同,投保人應及時繳納應承擔的保費。保險合同須按品種(小麥、玉米等)簽署。
定損理賠農戶如在合同期內發生了災害,首先要及時通知所在村委會或鎮(鄉)農綜站,由鎮(鄉)、村相關人員把受災情況核實後報送保險機構;其次要保護好受災現場,未經保險公司允許,不能隨意對受災現場進行處理;最後,保險機構和政府相關部門將聯合對受災情況進行理賠公示,無異議後向受災農戶發放賠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