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賠知識 > 機動車主次責任保險公司怎麼理賠

機動車主次責任保險公司怎麼理賠

發布時間:2021-09-10 01:03:50

A. 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我方負次要責任,保險公司怎麼賠償

1、事故雙方均為機動車的,雙方在交強險額度內全額互相賠償對方損失;不足部分,雙方按7:3的比例分擔;
2、事故一方為機動車,一方為非機動車或者行人的,機動車在交強險額度內全額賠償對方損失;
不足部分,如果機動車佔主要責任,主次責任按8:2分擔,如果機動車佔次要責任,主次責任按6:4分擔;
3、雙方均為非機動車或者行人的,所有損失按7:3比例分擔。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
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一)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
(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
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碰撞機動車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
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之間交通事故的,此種情況下,應當傾向於保護非機動車、行人一方,具體的做法是:
(1)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無事故責任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100%賠償責任;
(2)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負事故次要責任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80%的賠償責任;
(3)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負事故同等責任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60%的賠償責任;
(4)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負事故主要責任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40%的賠償責任;
(5)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負事故全部責任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不超過10%的賠償責任。(此外無過錯賠償責任)

B. 車險主次責任怎麼理賠

1、兩車相撞,雙方分主次責任,因現在國家對機動車輛實行強制保險制度,首先應由對方投保的保險公司在交強險保險限額內對你受到的損失進行賠償,對不足部分。

2、如果對方還投有商業險,可由保險公司在商業險限額內按過錯責任比例進行賠償,如對方未投商險,對不足部分可由對方司機按過錯責任比例賠償。

3、一般來說事故責任分全部責任、主要責任、同等責任、次要責任以及無責任。責任的不同,需要承擔的經濟賠償責任也不同,大致上公認的賠償比例依次為100%、70%、50%、30%以及0%。

4、舉例來說你和某人發生爭執,打壞了一件價值不菲的瓷器,經評估該瓷器價值500萬,經法院裁定你和對方承擔主次責,即你是主要責任,對方次要責任。

(2)機動車主次責任保險公司怎麼理賠擴展閱讀

車險的特點有以下:

1、保險標的出險率高。

機動車輛屬於交通工具,常態即是不停運動,所以很容易出現碰撞造成人身財產損失。而且由於早期行政許可程序不夠完善,許多駕駛人員不具備基本的操作技術。交通設施及管理也在逐步完善中,機動車輛出險率高。

2、業務多,投保率高。

正由於機動車輛出險率高,所以機動車輛持有者及交通管理部門都通過保險轉嫁風險,所以機動車輛保險業務增多,投保率高。

3、險種復雜,專業性強,消費者易產生誤解。

機動車輛保險分為基本險和附加險,其中附加險不能獨立投保。

4、不確定性

由於機動車輛在陸上行駛、流動性大、行程不固定,對保險人而言,無疑增加了危險事故與保險損失的不確定性和難以預測性。

5、擴大可保利益

經被保險人允許的合格駕駛人員使用已保險的機動車輛,如果發生保險合同中約定的保險事故、並造成第三者的財產損失或人身傷亡的,保險人均負賠償責任。

6、無賠款優待

為了鼓勵被保險人及其駕駛人員嚴格遵守交通規則安全行車,各國的機動車輛保險業務中均採用「無賠款優待」制度。

7、維護公眾利益

機動車輛第三者責任保險,作為一種與機動車輛密不可分的責任保險業務,在絕大多數國家均採用強制原則實施,從而是一種法定保險業務,各國之所以對這種業務特殊對待,其出發點都是為了維護公眾利益,即確保在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的一方能夠得到有效的經濟補償。所以,汽車保險是保障駕駛人員人身權益保障的最好方法。

C. 主要責任和次要責任保險公司這么理賠

在發生機動車交通事故後,無論駕駛人責任的主次,保險公司都只在其限額內進行理賠,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碰撞機動車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

一、主要責任:
1、必須有損害後果的發生。損害後果僅指直接的損害後果,且是物質損失,包括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並且在動態中發生。
2、車輛造成的且是在道路上發生的。車輛包括機動車和非機動車,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雖在單位管轄范圍但允許社會機動車通行的地方。

二、次要責任:
1、行人被碰撞車輛或乘車人上下車的過程中發生的擠、摔、傷亡的事故。
2、當交通事故發生的時候,如果是對方的全部過錯,那麼就由對方來承擔主要責任,自己承擔次要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定承擔賠償責任:(一)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碰撞機動車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

D. 交通事故主次責任保險公司怎麼理賠

主次責任是三七開,但必須在交強險范圍之外,交強險范圍之內的,就無視責任全額賠付。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一)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

(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

交通事故處理方法

1、迅速報案,保護現場並及時撥打120將傷者送往醫院治療,如果具有《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八條規定的情形之一,車輛可以移動的,當事人可以在報警後,在確保安全的原則下對現場拍照或者標劃停車位置,將車輛移至不妨礙交通的地點等候處理;

2、立案後由交管部門根據事故現場及《車輛痕跡鑒定意見書》、《車輛安全性能鑒定》並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出具簡易或者一般程序事故責任認定書,對於車輛有保險的還需要向保險公司報案;

3、傷者無力支付醫葯費用,可向保險公司申請先行墊付一萬元醫療救助金。或由交警催促司機進行墊付,以救人為本。

E. 交通事故主次責任保險公司賠付方法

一、交通肇事主次責任保險公司理賠:

交強險只要有責任(次責、同責、主責、全責),在強制三責險中的賠付金額是一樣的,因為強制三責險只分有責和無責。

強制三責險有責的賠償限額為死亡傷殘賠償限額110000元, 醫療費用賠償限額10000元,財產損失賠償限額2000元。超出雙方應由強制三責險承擔的部分,你和對方按責任比例承擔損失。

二、商業險第三者險理賠:(一般是扣除交強險理賠的金額的,按責任比例承擔理賠)

(1)負主要責任,保險公司一般賠償為70%;

(2)負次要責任,保險公司一般賠償為30%;

(5)機動車主次責任保險公司怎麼理賠擴展閱讀:

交強險的全稱是"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是由保險公司對被保險機動車發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不包括本車人員和被保險人)的人身傷亡、財產損失,在責任限額內予以賠償的強制性責任保險。

交強險是中國首個由國家法律規定實行的強制保險制度。其保費是實行全國統一收費標準的,由國家統一規定的,但是不同的汽車型號的交強險價格也不同,主要影響因素是"汽車座位數"。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費率方案(以下簡稱費率方案)適用於經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的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業務。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基礎費率表及說明

閱讀全文

與機動車主次責任保險公司怎麼理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