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給予事故受害人的賠償及車輛修復費用都由保險公司負責賠償,企業只是先期墊付,付出資金時借記「其他應收款——保險賠償」,貸記「銀行存款」或「庫存現金」;待事故處理完畢、賠償、車輛修理等所有善後工作完成後,憑相關資料向保險公司申請賠付,收到保險公司賠付款項後借記「銀行存款」,貸記「其他應收款——保險賠償」。
這種情況下賠償和修車的全部票據都要交給保險公司,企業不需要這些憑證,而只需要保險公司的理賠單等即可。
有些保險公司還要求收款人簽署由保險公司開具的制式《賠款收據》,收款單位可以將之作為據以入賬的原始憑證。
Ⅱ 保險理賠怎麼做賬
1、一般情況,企業會先行墊付費用:
借:其他應收款-保險理賠
貸:銀行存款
2、企業收到理賠金後: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應收款-保險理賠
3、當理賠款項大於企業先行墊付的時候:
借:銀行存款
貸:營業外收入
4、當理賠款項小於企業先行墊付款項的時候:
借:管理費用
貸:其他應收款-保險理賠
企業為了保障資產的安全,還有自身的利益,都會去購買各種保險產品來做財產保全,當企業資產發生受損的時候,根據保單約定,企業要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對於保險的理賠應該計入到「其他應收款-保險理賠」科目里核算。
Ⅲ 施工企業收到保險賠償(工程險),應該怎麼入帳
如果已經花費的費用你已經記入管理費用或工程施工可以沖減這些費用.
如果你花費時掛在應收或應付款,那就要記入相應的科目,兌除後,余額轉入成本費用戶核算.
Ⅳ 保險公司的賠款怎麼做賬
如果,你把該車列為固定資產的話,應該在固定資產清理里中核算,按照固定資產清理的情況做處理。
具體分錄為:
借:固定資產清理
累積折舊
貸:固定資產
收到保險公司賠償時:
借:銀行存款/其他應收款
貸:固定資產清理
再結轉固定資產清理科目余額
借:營業外支出--處置非流動資產損失
貸:固定資產發清理
或者
借:固定資產清理
貸:營業外收入--處置非流動資產收入
財務學習網首頁
保險公司的賠款如何入賬
案例:公司的電腦被盜,現保險公司款也陪並匯到公司賬戶上,現已將此畢款購了電腦,這些該如何做賬?
專家回答:
1、先將丟失電腦進行清理
借:固定資產清理
借:累計折舊
貸:固定資產--電腦
2、收到保險公司賠款
借:銀行存款(或現金)
貸:固定資產清理
3、清理電腦損益
(1)如果清理後為凈損失
借:營業外支出
貸:固定資產清理
(2)如果清理後為凈收益
借:固定資產清理
貸:營業外收入
4、新買電腦時
借:固定資產--電腦
貸:銀行存款(或現金)
http://www.xifuwa.com/25/55.htm
Ⅳ 繳納保險公司的工程保險費怎麼做賬,收到保險公司賠償的保險費又如何賬務處理
繳納保險公司的工程保險費時:
借:管理費用或工程科目
貸:銀行存款或現金
收到保險公司賠償的保險費時:
借:銀行存款或現金
貸:管理費用或工程科目或借:管理費用或工程科目(紅字)
管理費用是指 企業行政管理部門 為組織和管理生產經營活動 而發生的各項費用。 管理費用屬於期間費用,在發生的當期就計入當期的損失或是利益。
Ⅵ 保險公司進行了賠償,如何進行賬務處理
1、收到保險公司賠償款(基本上由會計做此筆賬)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應收款-外部單位往來款-保險公司
2、(1)如果費用報銷單上有註明收到報銷公司賠償款或有相關批復意見、附件時,36樓會計在做費用報銷單的賬時才會做以下賬務處理:
借:其他應收款-外部單位往來款-保險公司
營業外支出-對外理賠支出(未賠付部分)
-非常損失
-其他
銷售費用-修理費(未賠付部分)
貸:銀行存款(或庫存現金)
(2)如果費用報銷單上未註明有收到報銷公司賠償款,3會計在入賬一般為:
商品報損: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發生維修支出:
借:銷售費用-修理費
貸:銀行存款(或庫存現金)
Ⅶ 保險公司賠償怎麼做會計分錄
保險公司賠償做會計分錄如下: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應付款
其他應付款是指企業在商品交易業務以外發生的應付和暫收款項。指企業除應付票據、應付賬款、應付工資、應付利潤等以外的應付、暫收其他單位或個人的款項。
會計分錄亦稱「記帳公式」。簡稱「分錄」。它根據復式記帳原理的要求,對每筆經濟業務列出相對應的雙方帳戶及其金額的一種記錄。
在登記帳戶前,通過記帳憑證編制會計分錄,能夠清楚地反映經濟業務的歸類情況,有利於保證帳戶記錄的正確和便於事後檢查。
每項會計分錄主要包括記帳符號,有關帳戶名稱、摘要和金額。會計分錄分為簡單分錄和復合分錄兩種。
簡單分錄也稱「單項分錄」。是指以一個帳戶的借方和另一個帳戶的貸方相對應的會計分錄。
復合分錄亦稱「多項分錄」。是指以一個帳戶的借方與幾個帳戶的貸方,或者以一個帳戶的貸方與幾個帳戶的借方相對應的會計分錄。
為了保證帳戶對應關系的正確、清晰、便於了解經濟業務的內容,會計分錄必須嚴格掌握一借多貸或一貸多借的基本原則,不允許多借多貸。
會計分錄 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