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看你買的保險的保單上是怎麼寫的。
1,就醫有范圍,可以重點看下對大陸地區的醫院要求是怎樣,大陸保險一般是公立二級或以上。
2,理賠,一般情況下可以代辦,如果情況比較復雜可能需要投被保人去港,總之肯定沒有大陸保險方便。
『貳』 有沒有在香港買保險理賠有問題的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經常有人問,香港保險理賠麻煩嗎?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不麻煩,不麻煩,不麻煩!
普通醫療理賠和重疾理賠,都不需要客戶親自過來保險公司,把資料交給我們就可以了。
一般理賠分四種情況,所需要的資料總結如下:
一:意外醫療:需要的資料是
1.發票
2.用葯清單
3.病歷和合同,身份證復印件
4.索賠表,請醫生簽名醫院蓋章
二:住院醫療:
1.發票
2.用葯清單
3.住院病案(包含檢查單,住院小結,出院證明,手術證明等醫院歸檔的資料)
4.病歷,合同和身份證復印件
5.索賠表,請醫生簽名和醫院蓋章
三:重疾險理賠:
1.確診證明是最重要的,個別疾病需要做手術的,比如主動脈手術,還要提供手術證明。如果能提供詳細的就診資料,當然更好。資料詳細理賠速度也會更快一些。
2.病歷,合同和身份證復印件。
3.索賠申請表,請醫生簽名和醫院蓋章。
四:身故理賠:
1.死亡證明(這個是醫院開的,死亡時醫院自然會開,不需要求),也可以提供火葬證明或銷戶證明。
2.受益人的身份證復印件和銀行卡復印件。這里要具體說一下,投保保單的時候最好要指定受益人,那保險公司就按照保單上的指定把錢交給受益人,非常簡單。
如果沒有受益人,理賠時要按照遺產處置,那就根據遺產法的要求來辦理,需要繼承人提供跟被保人的關系證明(比如戶口本,結婚證,出生證);無法提供關系證明的,需要公證處進行公證。
另外,無論是大陸還是香港保險公司,理賠時都是要求收益人出場的,原因很簡單,出於安全問題,要身份核對。
如果受益人是未成年人,可以不用出場,但要求監護人要出場,比如父母,並提供關系證明。
如果受益人先於保單受保人身故,而沒有指定新的受益人,這筆錢也是按照遺產來處理。所以,在這里提醒大家,如果受益人發生變故,您的保單最好要及時更換新的受益人。
下面給兩個今年辦理過的其中兩個理賠案例共大家參考。一個是AIA的住院醫療,一個是保誠的重大疾病險。
客戶去年投保時選擇的是友邦的進泰,附加了住院醫療。
今年體檢時發現了甲狀腺乳頭癌,住院動手術切除一共花了11787.6RMB。社保報銷了8391.85RMB,個人支付3396.75RMB。
公司報銷了547.5USD。另重疾險也賠付了一筆,不再贅述。
重疾險理賠:
客戶39歲,女性,2014年7月24號投保保誠的摯為您(此產品已經停售,現在替代產品是終身保)10萬美元,2015年5月發現甲狀腺乳頭狀癌。2015年6月來申請理賠,但由於客戶提供的資料不全,耽誤了兩個月的時間沒有去醫院補資料,9月24號授權委託保誠去醫院調取資料,10月8日保誠出理賠結果,全額賠償共14萬美元。計劃書如下:
1.理賠申請書:
2.理賠收據:
3.手術記錄和出院記錄:
4.支付清單和支票
『叄』 買了香港保險,如果理賠要到香港去嗎
是的,而且香港保險在大陸不受法律保護,而且如果理賠不方便。需要了解我們的嗎?
『肆』 買香港保險體檢一定要到香港當地醫院嘛
是否體檢通常取決於投保人投保額度,年齡和身體狀況等因素。如需要體檢,由保險公司安排在香港的診所體檢相應的科目,費用由保險公司負責。
每家保險公司都不一樣,如英國保誠,必須要去香港指定的體檢中心,最終必須根據香港的體檢報告結果進行核保;如友邦,內地有分公司,體檢可以根據保險公司指定的內地醫院進行體檢。
『伍』 香港買保險怎麼理賠
將理賠申請表,病理報告,證件副本寄給理賠部或者顧問。
理賠成功後顧問或者公司會寄支票給你
『陸』 商業保險報銷,必須是自己選的醫保定點醫院才能報銷嗎
一、商業保險,有自己的定點醫院,和社保的醫院不一定相符合。一般情況下,都是在就醫前,應該詢問保險公司,哪家是定點。
二、商業保險報銷范圍
醫保的情況相對簡單一些,其范圍還是廣泛,有很多醫院不用指定。商保的范圍相對醫保,略顯少一些,另外,看牙的費用到底是否屬於報銷范圍,還要看合同條款的規定。
商業醫療保險主要有住院津貼型和費用報銷型,前者保險公司以每天固定金額,對被保險人住院治療期間損失進行補償,此類產品不與社保或其它類別的商業醫療保險重復,是上佳選擇。
商業醫療保險只對承保對象實際產生的醫療費用提供報銷,而不同的商業醫療保險其報銷范圍是不同的。費用報銷型險種它可報銷住院醫療費用,但報銷范圍不同產品有不同規定。部分商業醫療保險的保險合同規定,實際醫療費用須在社保報銷范圍內才能報銷。
若已從社保或其他社會福利機構取得賠償,保險公司僅給付剩餘部分,社保不能報銷的(進口葯、特效葯、特護病房等),此類商業醫療保險同樣不能報銷,其作用僅在於對社保報銷後,對需按比例自負的部分進行賠償。
而部分商業醫療保險則規定,只要是實際發生的合理費用,都可按比例或在一定免賠額後,得到保險公司賠償。
商業醫療保險分類
商業醫療保險按照保險金的給付性質分為報銷型醫療保險和定額給付型醫療保險。
報銷型醫療保險以意外事故或疾病產生醫療費用為給付條件,保險公司根據合同約定可以賠付的項目和約定比例,扣除社保已經賠付的額度,進行賠付。
常見的報銷型醫療險有住院醫療保險和門診醫療保險兩種。住院醫療保險報銷的內容一般是每天住院房間的費用、住院期間醫生治療費用、利用醫院設備費用、手術費用、醫葯費。為了控制不必要的長期住院,這種保險一般規定保險人只負責所有費用一定的百分比(例如80%)。
另一種是門診醫療保險,即按照合同約定,針對門診發生的診療和醫葯費用進行報銷。需要消費者注意的是,保險公司通常會針對報銷型醫療險設定免賠額。例如合同中規定絕對免賠額為100元,則損失在100元以下,保險公司不予賠;若損失超過100元,對超過的部分給予賠償。
報銷型醫療險根據保險期限又分為一年期和定期兩種,各有優缺點。前者投保人可靈活選擇投保年份,有較高的財務自由度。但這類產品在承保、續保等方面有諸多規定。例如,對年齡超過40歲的投保人,相比更為年輕者的體檢標准會更為嚴格,而對於超過50歲的投保人幾乎都要求體檢;
此外,被保險人在年輕時由於身體健康幾乎都可續保,但對中老年人、尤其對於多次發病並有理賠記錄者,保險公司有可能拒絕續保,也有可能會增加保費。
定額給付型醫療保險是指保險公司按照合同規定的標准,向被保險人按次、按日或按項目支付保險金的醫療保險,理賠金額與實際發生的醫療費用無關。
定額給付醫療保險一般在條款中會以補貼或津貼型字樣表明,它的特點是賠付的保險金與實際花銷沒有必然聯系。只與你購買的額度有關系,比如購買了的住院補貼是100元/天,那麼無論實際生病住院花多少錢,保險公司只負責每天100元的給付,其他概不負責。
『柒』 購買香港保險後 理賠和就醫需要到香港嗎
不用去香港理賠,但是在出險後,要及時通知香港保險公司,通過郵箱、電話、或者紙質材料等告知保險公司。香港每家保險公司對通知的時限要求不一樣,一定要認真閱讀保單中的相關規定。
在申請理賠的時候,需要寄送申請材料,主要包括:
1、理賠申請書。可以通過顧問或者保險公司索要,如實填寫自己的實際情況,最後簽字。在填寫申請書的過程中,需要診斷醫生的簽字,所以在診斷的時候,和醫生保持良好的互動是非常有必要的。
2、患病證明或身故證明。可以是三甲醫院的診斷書和影像材料,比如病歷、病理檢查報告、超聲波、X-光照片等等。身故證明需要出示公安部門或者醫院的死亡證明,如果是失蹤已久,法院宣告死亡,需要到法院開具相關證明。
3、其他可能要求的文件。根據保單的條款要求,可能需要諸如受益人身份證明、火化證明等其他材料。准備材料建議多多咨詢顧問或者香港保險公司,最好參照保單條款,確保萬無一失。
索賠人可以將材料郵寄給顧問者香港保險公司,保險公司在收到齊全的資料後,會在10個工作日左右做出理賠決定。根據客戶的要求支票還是直接入賬,美元還是港幣等將賠款發放給受益人。如果是支票,可以在香港或者內地銀行機構兌錢。如果是直接入賬,以友邦的「電子入賬」服務為例,5萬港幣以上的金額可以入賬到受益人名下的香港銀行賬戶。另外友邦也提供直接以人民幣形式打到國內銀行賬戶的服務。
『捌』 買香港保險怎麼理賠
香港保險的索賠比一般人想像的更容易,甚至有些連客戶自己都認為可能會被拒賠的款項,都會及時賠到手中,並且賠的乾脆利落,不會出現保險公司故意不賠,少賠的情況。
索賠時,需要填寫好索賠的表格(重疾、醫療、身故各有不同的索賠表格),以及醫院開出的確診報告,一同寄給代理人/中介人,一般7-10個工作天內會收到理賠款項。
當然這一切要基於,投保時投保人遵從「最高誠信」原則的基礎之上。
寬松的賠償條件
香港保險對於疾病的界定是很寬松的,對比香港對中風的定義:
與內地對中風的定義:
可以看出針對同款疾病,香港更容易達到理賠的條件。更值得一提的是,投保之後超過一年自殺,也在受保范圍內。比如2003年張國榮自殺身故,就得到了巨額理賠款。
理賠金如何領?
在內地客戶數量日趨增長,而外匯管制日趨嚴格的環境下,尋求更多樣化的理賠方式,成了保險公司生存立足,實現業務增長的基礎。事實是,香港的幾家保險公司的理賠方式也日趨人性化。例如港險的幾家龍頭公司,陸續推出了新的理賠支付方式:
兩家保險公司最近都新增了「電匯支付」的方式向內地的客戶支付理賠金。也就是說,即使沒有香港的銀行卡,也可以選擇讓保險公司將理賠金以電匯的形式直接打到內地的卡里。不過,這里的電匯支付的是美金或港幣,要兌換成人民幣,還需要持單人/受益人親自去銀行做結匯。
支票如何變現?
香港保險的理賠,許多時候是以支票的形式給到客戶的手上。
如果持有香港銀行卡,可以選擇委託代理人直接將支票存在香港銀行卡里,當然,是以港幣或美金的形式。
如果沒來得及開香港的銀行卡,可以選擇在內地做支票托收,這是最常用的一種辦法。受益人/持單人受到保險公司的支票以後,在內地的銀行里做托收支票,將外幣的支票存入自己的外幣戶口中,然後結匯,轉換成人民幣。當然這個過程受到每人每年五萬美金上限的限制。
香港開戶
前面說了很多種領取理賠金的方式,當然最最推薦還是在香港開一張銀行卡。
現在常用理賠方式,不論是直接電匯,還是支票托收,都將受到外匯管制的影響,即是每人每年5萬美金的購匯結匯限額。超出5萬美金額度的部分,可以留到第二年再結匯,也可以選擇直接境外消費,或者最方便的,帶有銀聯標志的香港銀行卡,可以在大陸直接刷卡消費。
案例列舉
我們來分享保誠2017年最新的理賠案例,弘翼君重點挑出4個案子,供參閱。
一,病毒性腦炎(理賠金額151,869.03美金)
這是同組同事的客戶,一個有能力交百萬儲蓄保費的家庭,誰也沒想到也會需要保險來救急。客戶14歲的兒子因為病毒性腦炎住院2個多月。2015年1月底投保到今年剛好兩年整,基本投保額是10萬美金,前10年公司免費贈送5萬美金保額,加上退回的部分保費,理賠總金額為151869.03美金。希望這筆賠償金能給這個家庭帶來一些安慰。
二,胃癌(理賠金額:161萬港幣)
客戶李先生(32歲)在購買危疾終身保一年零七個月後,不幸確診胃癌。客戶投保額為15萬美金,加上首十年贈送的52500美金及部分退回的保費,共獲公司賠付206,755.88美金,合計:1610000港元。客戶在確診後,第一時間與我們同事取得聯系,並在內地准備好了理賠所需要的資料快遞至公司(全程本人不需過港)
三,兒童普通住院醫療(理賠金額875.35美金)
客戶於2014年8月份給寶寶投保危疾終身加倍保並附加了住院消費險,前面兩個案例針對的都是重大疾理賠。這個是普通的住院醫療,(住院滿3個小時即可實報實銷)想要特別說明的是,這是客戶投保至今的第八次理賠了。可見,在給孩子投保重疾的同時附加一份住院消費險,是很有必要的。
四,意外受傷(理賠金額:17586港幣)
同事自己投保公司高端醫療產品,於年初意外腳傷,在香港私家醫療住院一天,總共花費17586港幣。這也是同事的第二次意外受傷理賠。
其實,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很多,正如影帝黃渤說的:「雖然誰也不想拿到這張理賠支票。但你如果重視它,它必定會守護你!」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