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香港買的所謂的國外保險.萬一發生了風險.理賠流程.理賠時間
到時候你就聯系你的經紀人,她會告訴你要郵寄什麼文件給她,然後她就會幫忙處理了,我那時候大概8個工作天就理賠完了。
㈡ 我,香港友邦保險的賠付到底是不是流程很麻煩
肯定比大陸的麻煩,因為執行的法律不一樣。保險公司認可的醫院也不一樣,而且資金要過境。
就好像肯德基在哪裡都一樣吃,從南京到北京,從中國到美國都是一個味。非要去美國吃。能不麻煩嗎?
㈢ 香港保險能在美國用嗎
可以的,香港保險全球保障
㈣ 美國保險和香港保險公司
如何看待美國保險公司和國內保險公司?
在中國購買保險,從理賠難易等角度來說,選擇美國保險公司好還是國內保險公司好?
不管是中資還是美資,都要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保險法》和其他法規,接受相同政府部門的監管,理賠難易沒有區別。
㈤ 香港保險理賠的錢超過5萬美金不能匯到國內,是真嗎
你好!
理賠款可以全部打到你的美金賬戶的,但是你能夠換匯的只有5萬美金。根據國家外匯管制規定每年每個人只有5w美元的換匯額度!希望能夠幫到你。
㈥ 我在香港美國萬通保險交了7年,10年後能拿多少錢
1、重大疾病保險更便宜
重大疾病保險是大陸人去香港購買保險時,非常流行的險種。相比之下,中國本土保險公司保險疾病范圍小,而且年費高。據媒體報道,每年繳納一樣的保費,在同樣的繳費年限下,保額相差可以達到5倍之多。
為什麼香港的重大疾病保險這么便宜呢?其實是因為內地人在香港購買保險實際上是沾了香港的便宜。一位香港保險經紀人對此的解釋是:「保險的價格是按照當地人口的平均壽命、發病率和死亡率等數據精算出的結果。香港人均壽命85歲,比內地平均高10歲,發病率和死亡率也低得多,所以保險自然比內地便宜。」
所以內地人去香港買保險,等於是用香港的價格買了內地的保險,實際上沾了香港的便宜。
2、儲蓄類保險收益高
中國人自古望子成龍,很多富裕家庭也更願意給孩子買一些儲蓄類保險。隨著孩子的年齡不斷增長,積累的資產就會越來越多,最後用在孩子上學,生活等方面。
以某內地保險公司的一個計劃為例,如果選擇10年繳費,每年1萬元的話,可以保障到80歲,每年可以領取從1%開始每年增加1%的「成長金」,60歲可以領取17000元祝壽金等,合計收益至80歲共計446300元。如果按照這么計算的話,這個保險計劃的年化收益率僅為3%
而香港的保險產品設計則沒那麼復雜,以香港某誠保險公司提供的保險產品為例:1歲開始每年交10萬港幣,連續繳納5年,到19-23歲時每年可提取10萬港幣作為教育基金,與此同時,30歲可以一次性提取185萬作為創業/置業/婚嫁之用!這么算下來,年化收益率超過6%。
㈦ 美國保險與香港保險公司
能具體描述一下您要問的問題嗎?他們兩個都是保險公司。
㈧ 香港保險如何理賠麻煩嗎
理賠金如何匯入內地?
可以讓保險公司電匯到國內的銀行賬戶
保險公司把賠償金電匯到內地銀行,不需要內地銀行同意,也可以收到保險公司電匯的款項。只是周期會長一點,一般是一周;
理賠金可以在內地的四大行(中、農、工、建)去做托收。時間大概在45天左右,客戶需要在托收的銀行開個賬戶。但要注意的是,退保和拒保後退回的金額是不能托收的!(防止洗錢)。
香港賬戶直接入賬,這是最方便的方式,沒有之一;
理賠的現金支票可以直接存到你在香港的銀行賬戶,然後客戶自己把這筆港幣直接通過網上銀行匯到客戶內地的銀行賬戶,客戶可以在內地銀行櫃面直接先兌換成人民幣(等值5萬美金)後,再把剩餘的港幣直接提現,可以通過你的家人、親戚、朋友來把這些港幣換成人民幣,每人等值5萬美金額度。
POS機直刷
如果是重疾理賠,急需交一大筆住院或者手術費用的話,可以用香港銀行賬戶的銀行卡在醫院的POS機直接刷卡。
如果是工銀亞洲(香港)賬戶,在內地的工行也是可以免費提現的, 每天大概16000人民幣(等值2萬港幣)。這樣基本就解決了大部分問題!基本不需要麻煩,直接跟用內地的銀行開是一樣的!
本人到香港將理賠支票到銀行兌換,然後提現、轉賬至他人賬戶;
本人到香港將理賠支票到銀行兌換,然後提現,再找外幣兌換店,給他們港幣或者美金,他們將外幣換成人民幣匯到內地賬戶上(匯率比銀行還劃算)。
㈨ 香港保險理賠的時候是按當時美元的匯率嗎
香港保險可以用多種貨幣「計價」,請注意是」計價「哦,比如美元,澳元等等,但是繳費(除首次)和理賠的時候還是需要用港幣。
所以,如果你的保單是美元保單(香港保單),以後發生理賠的時候,保險公司也是給你開一張港幣支票,用的是當時的即時匯率,然後如果你需要美元,可以去銀行再兌換成美元。(更多信息,網路:鑒保家-香港保險)
當然,有些保險公司會有自己的公告匯率,在官網上可見,但基本和即時匯率價查不多,只不過是保險公司定期調整,不象即時匯率時時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