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買車險走櫃面和電銷的區別
買車險走櫃面和電銷在推銷方式、付款方式、成交概率和價格上有所區別。
1、推銷方式不同
電銷是保險公司人員通過電話來完成保險產品的推介、咨詢、報價、保單條件確認等;取櫃面買保險是投保人直接去面對面的咨詢和成交。
4、價格上不同
根據中國保監會規定,擁有電話直銷車險牌照的公司,要求電話車險的銷售都要集中管理,統一運營,其報價可以在國家最低7折限制下再下浮15%。而營業廳投保是沒有這個價格優勢的。
保險電話車險與傳統車險的區別主要在於銷售方式不同。保險電話車險是以電話為主要的溝通方式,並藉助網路等輔助手段,通過保險公司的專用電話營銷號碼,以保險公司的名義與客戶直接聯系,完成保險產品的推介、咨詢、報價、保單條件確認等主要營銷過程。
完整的保險電話車險業務是以電話銷售這種遠程交易模式完成咨詢、報價、保單確認等前端銷售行為,至於後端的繳款、送單和服務、理賠等,則是依託各大保險公司在各地的分公司完成。
B. 通過電話買保險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您好!隨著電話投保業務的發展,能夠使用電話進行投保的保險產品也是十分的豐富。一般而言,電話買保險的優勢十分的明顯,主要表現為:價格因素、理賠效率、公司知名度、投保便利等方面。但是由於電話投保時也是有一些風險的,所以人們在使用電話買保險時也要注意以下的相關事項:
通過電話買保險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1、識別電銷專用號碼。中國保監會規定,所有保險公司電話呼叫中心應使用全國統一的專用號碼,比如以400、95等開頭的號碼,與普通號碼是有區別的。建議您購買有全國統一電話營銷專用號碼的保險公司或代理公司的產品。
2、關注銷售過程是否規范。根據保險監管部門和行業協會的要求,銷售人員必須在電話中將姓名、工號、所屬保險公司或代理公司名稱、產品名稱、保障范圍、責任免除、保險期限、繳費期限、繳納的保險費、猶豫期權力、風險提示等事項明確告知消費者。
3、建議消費者在簽收保單時認真閱讀並核實,有異議和疑問應及時提出,並要求保險公司人員詳細解釋說明。
總之,提醒您,使用電話買保險時,消費者應多提問,選擇較為規范的保險公司,同時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決定是否投保。
C. 電話買車險注意事項
買車險注意事項:
買車險注意事項之買車險時車輛不要脫保
脫保就是車輛保險保障時間已過,沒有續買保險。脫保再買車險就要由保險公司的人檢查你的車輛了,很麻煩的,因此不要脫保。
買車險注意事項之保險要注意購買時間
車險一般在新車拿了合格證後就可以買了,如果續保車輛買車險,在上一年的車險到期一個月內可以購買車險的。
買車險注意事項之保險項目選擇合適的
新車買保險盡量全一些,特別是新手,車損、三者、盜搶、單獨油漆、單獨玻璃等都要買,當然也要根據個人經濟情況,選擇多少萬的三者險。如果車輛年限比較長,駕駛人駕齡較高,可以少買一些項目了,一般商業險只買車損險和10萬的第三者責任險就行。
買車險注意事項之選擇好一些的保險公司
買車險注意事項之購買保險選擇好途徑
現在比較流行的是電話車險和網上車險,價格很便宜,而且有很多各種禮品,是比較不錯的購買途徑了,可以多通過電話咨詢咨詢。
買車險注意事項之詢問好車險的各項條款
買車險時,要詢問好一些基本的條款,其中比較重要的是免責條款,看看車輛發生哪些情況保險公司免賠。以防到時候發生糾紛,比如汽車涉水,淹了發動機是否賠付等等。
買車險注意事項之查看好理賠等事宜
購買車險時,要查看好理賠速度等,是否是先賠付後修車,這樣非常方便,對車主而言很有利。賠付到賬時間方面也要快一些,以免耽誤修車。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D. 購買保險的確認電話號碼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互聯網上購買保險,在投保成功後,將會收到一份電子保單,電子保單將會發往投保時填寫的電子郵箱內,可前往查看。之後可在保險公司的系統內確認保單是否真實存在,進行保單驗真:1、通過官網進行保單驗真;2、撥打客服電話,告知保單號進行查詢。
E. 可以打電話買保險嗎
通過電話保險這個渠道,機動車保險市場正逐步被打開。車主李先生最近被車險的事情所困擾,前段時間他接到某保險公司打來的營銷電話後,要求第三方責任險保50萬,對方營銷員給的報價比市場低很多,於是李先生答應了投保,但是事後卻發現保險單上第三者險保30萬,由於李先生是新車主,對於保險條款不是很專業,以至於李先生的汽車出險後沒有得到滿意的理賠。另一位車主吳女士在接到保險電話時要求購買不計免賠險,可是出險理賠時卻被保險公司告知她買的保險是第三責任險和車上人員險,不包含汽車損失理賠。通過專業人士的介紹,筆者了解到,電話車險中存在省內、省外,指定駕駛員等不同條件,很多時候營銷員就是抓住客戶對保險條款的不了解,從中鑽空子,所以筆者要提醒車主們,打電話買車險這樣一種方式簡單方便,但是車主們一定要選擇正規的保險公司,不要貪圖便宜。2010年以來,許多保險公司取消了汽車保險的返利,因此保險費率較之前有所提高。李先生通過朋友的介紹得知平安公司可以提供打電話進行汽車投保的方式,直接撥打平安車險熱線電話,平安電銷專屬坐席提供全面服務。不僅方便,而且還可享受私家車商業險多省更多的優惠,交強險連續兩年未出險最高還可下浮20%。本來李先生很動心,打算立即打電話買車險。但是,有身邊的朋友告訴他網上有傳言說,電話車險和4S店等普通渠道投保在理賠上不盡相同,為此李先生比較猶豫。後來李先生決定咨詢一下平安的專業人士,工作人員告訴李先生,電話車險與傳統車險的區別主要在於銷售方式不同,而理賠和服務與傳統車險並無什麼區別。而且,平安是國內首家推出電話車險業務的公司,經過三年多的發展,依託平安產險成熟的95511電話中心和全國理賠服務網路,平安電話車險的客戶可享受全年無休的出險接報案和咨詢服務、理賠一條龍的直賠服務、異地出險就地了賬的全國通賠服務等,非常安全可靠。
想了解更多的保險知識,可以進入 >> 「多保魚講保險」進行免費咨詢!
F. 電話車險購買陷阱有哪些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您好!電話車險購買陷阱主要有不足額投保、降低保險額度、偷換保險概念、理賠條件苛刻沒有專門負責人員四大類。具體描述如下:
1、不足額投保
有些電話銷售人員為了吸引客戶,會低價保額投保車輛。所謂不足額投保就是不按照車輛實際價值投保。
舉例:比如您的愛車10元,電話銷售人員會按照8萬甚至會更低金額為您核算車輛保險。車輛一旦出險保險公司會按照8萬的保費進行理賠,所以不足額投保將會為車主帶來嚴重的損失。
這也是市面上很多電話車險理賠賠的比較少的原因。同樣,您的車報廢,或者被盜搶,也會按照8萬的基礎上折舊核算。
2、降低保險額度
對於保險額度降低是電話車險比較普遍的做法。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第三責任險,通常保險公司會推薦客戶把第三者責任險保到20-50萬左右。即使保額在20-30萬,加上交強險的12萬,第三者責任險就能保到40萬左右。這樣萬一遇到大的人員傷亡事故,基本上是可以滿足賠償需求的。
電話車險在核算的過程中會全部按照10萬元的保額來核算,在保費上會便宜很多。一點出現重大人員傷亡,即便加上交強險12萬最多也就賠償22萬。按照現在的賠償標准根本是不夠的,到時候就需要客戶自己掏腰包自己去賠償。
3、偷換保險概念
電話車險推銷人員通常會用一些客戶不懂專業術語鑽空子,比較常見就是不計免賠險。
一般車險客戶認為投保不計免賠險,出險後理賠自己不用掏錢,不用自己掏錢也是有前提就是:客戶入保的時候說的不計免賠是指全部險種的不計免賠。准確的說,不計免賠可以針對單個險種進行投保。比如說車損險,車上人員責任險,還有第三者責任險等都可以單獨保不計免賠。並不是對所有險種全部免賠。
4、理賠條件苛刻沒有專門負責人員
電話車險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小險小險無所謂,大險(2000元以上)的理賠車主就麻煩了。會有很多規定讓車主比較煩惱的。
說到理賠問題,在汽車服務公司、保險代理點和個人代理投保,汽車服務公司、保險代理點和個人代理的業務人員相當於拿到了傭金,出了險會來處理定損理賠,這是通行的做法。而電話車險屬於您與保險公司直接辦理,出險以後理賠都要您自己跑去辦手續,沒有專門的業務人員為您服務,而汽車服務公司、保險代理點和個人代理會有業務員與保險公司定損員同時到達現場協助客戶理賠,為您解決疑難雜症,為您節省時間等,讓您暢行無憂。
G. 那種電話里說賣保險的開始都是怎麼說的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我們為什麼要買保險?
如今給自己或家人買份保險已是家庭最普通的消費之一了,保險作為家庭理財的重要組成部分已越來越被大家重視,可是究竟應該怎樣給家庭上保險呢?首先給家庭的主要支柱購買保險已經眾所周知,但購買保險時以下幾個重要的原則往往被人們所忽視。
以下我們通過5個案例,來說明購買保險的5大原則。請耐心看,很快就可以看完的。
1、先給大人買保險
與此相對的一個觀點就是「先給孩子買保險」,有這種想法並且這樣去做的人大有人在,據筆者所在北京的一個小區的調查,約有80-90%的家庭給孩子都買了保險,但是這些家庭中孩子的父母沒有買保險的佔大多數。
父母往往這樣想,孩子沒有保護力,大人可以保護自己,所以給孩子上個保險;還有很多父母很感性,他們很愛自己的孩子,以致於有什麼好東西就先給孩子,當聽說保險好時,也先給孩子買,認為這也像是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給孩子買保險,這是一種責任的體現,但是應該先給大人自己買。這些父母愛孩子的心可以理解,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父母才是孩子的保險!
當大人在時,你怎麼給孩子呵護和愛都不為過,可是孩子最大的風險就是父母出了意外,一旦真有這種情況,你想過你的孩子怎麼辦嗎?有多少孩子因為父母的突然離去而過著凄慘的童年……
案例故事:
張某是北京的一個生意人,有一個當公務員的妻子和一個6歲的女兒,張某的生意做得很順,家庭條件很優越,這是一個非常幸福的家庭。2001年,在一位保險業務員多次的拜訪下,他終於答應從這位業務員這里買保險,他給自己的女兒買了一份教育險和一份分紅型的養老險,盡管這個業務員一再對他說要先給他自己買一份保險,可他總是說,給孩子買了就行了。這樣,他自己整天在外面卻沒有任何保險。
2002年的夏天,張某和妻子開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時被一輛車從後面超車時撞上了,造成幾車連撞兩人當場死亡,留下了一個年僅7歲的女兒……除了孩子的媽媽是公務員有喪葬費,夫妻倆沒有任何帶身故責任的壽險。而成了孤兒的孩子僅靠父母留下來的存款,要獨立維持生活,並未來接受高等教育,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兒。
結論:
當孩子突然之間失去了父母,她失去了所有的保障,因為在任何時候父母就是她的保障,作為孩子的父母,應該想到在兩人在的時候你能照顧好你的孩子,而當父母都不在的時候呢?所以給大人先上充足的壽險,是給家庭,給孩子的一份堅實的保障。
給家庭買保險原則之一:一定要先給大人買保險(壽險),因為大人才是孩子的保險(保護傘)!
2、先給家庭經濟支柱買保險
在與保險代理人打交道時經常有人這樣說:「我不需要保險,我的妻子孩子最需要保險」
這是很多男人們的想法,當代理人跟他們談起保險時,他們手一揮說:「我不需要保險,我有錢,就是買保險的話也是給我老婆、孩子買。」這也是一個很普遍的群體,他們一般是家庭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者,是家庭生活的維持者,很多人有著不錯的工作或事業上小有成就,在他們看來,他們是一家之主,能掙錢,是家庭的強者,而老婆、孩子相對來說是家庭的弱者,是最需要保護的,所以買保險理所當然地要先給老婆孩子買。甚至當說起具體的保險種類諸如醫療健康險時他們也說:「我公司里有醫療保險,老婆孩子們沒多少保險,他們最需要保險。」
其實他們是把家庭的兩個強弱關系混淆了。從收入上來他們是「強者」,但是從家庭的角度來說他們卻是家庭風險的一個軟肋。道理很明顯,既然是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者,是家庭的經濟支柱,一旦發生風險對家庭的打擊最大,所以作為家庭的經濟支柱其實是最需要保護的。
當這個經濟支柱發生意外或者重大疾病的風險時,家庭的主要收入來源就會中斷,就會降低生
活品質甚至導致家庭經濟崩潰。
案例故事:
王先生在上海做著建材的生意,年收入在50萬元以上,妻子原在一中學教書,有一個10歲的兒子,一家人過著其樂融融的日子。後來妻子因為孩子的家教總不太如意就乾脆辭職在家做了個全職太太,自己抓起了兒子的家教。
在與保險代理人接觸了多次後,王先生決定給家庭買幾份保險。但是他把代理人給他自己的設計的一份200萬的壽險計劃放到了一邊,說:「我現在有保障,我老婆孩子現在最需要保障,你給我老婆孩子設計一份方案吧。」
就這樣,王先生最終給妻子上了一份重大疾病險和一份養老險,給孩子上了一份教育險,
年交保費三萬多元。而自己沒有分文的商業保險。一年後的一天,王先生開車經過一個工地時被鐵架上意外飛下來的一個磚頭砸中了車,汽車方向失靈撞向了牆當場死亡,在得知噩耗後,妻子哭得昏死了過去……
除了得到工地有限的賠償,王先生身後沒有得到任何的賠償。王先生的突然離去,給家庭造成了沉重的打擊,王先生做生意有著很多的生意夥伴,可是在他離去後欠他錢的全見不著人影了,他的債主卻全上門來了,家裡現金很快就沒了,妻子只得變賣房子還賬。王太太一下子從衣食無憂變成流離失所,生活的困苦更不用說了……
結論:
對於一個家庭來說,保一家之經濟支柱就是在保一個家庭,這個案例給我們的教訓太深刻了!因為經濟支柱對一個家庭的意義太重要,所以在做保險規劃時要切記誰最該保?誰最先保?那就是給家庭帶來主要收入來源的那個人。而對於經濟支柱本身來說,你所承擔的責任就在於,你要給你的家人作好充分的准備,尤其是當你不能掙錢了的時候怎麼辦,而壽險就是給家人最好的一道生活安全屏障。
如果把這個順序弄反了,你給所謂「最需要保的人」所上的那些保險,在支柱出現風險後,不僅沒有任何作用,還會成為家人沉重的負擔。
給家庭買保險原則之二:先給一家之經濟支柱買保險,保支柱就是保家庭!
3、先買意外險、健康險
很多人在碰到代理人說起保險時問:「你那裡有什麼好保險?」通常他們所說的這種「好保險」指投資型的保險,而所說的那種「好」是指投資收益好的。這些人一般都有過投資的經歷,包括用股票、基金、債券、期貨等等種種投資方式,特別是當聽說有些投資型保險有穩定的收益時,飽受風險之苦的他們似乎對這種「新」的投資理財方式寄予了極大的希望。
這正是分紅險在中國剛出現時就大受歡迎的原因。當很多人聽說保險也可以作為一種投資時,頓時亮了眼睛,而把保險最原始的那種保障功能拋到九宵雲外去了。直到現在,還有很多人對分紅險、投連險、萬能險情有獨鍾,再往下就是帶點儲蓄功能的教育險、養老險,而對健康型保險和壽險、意外險卻很少關注。
人生三大風險:意外、疾病和養老,最難預知和控制的就是意外和疾病,而保險的保障意義,在很大程度上就體現在這兩類保險上。但是很多人感覺這兩種保險的保費很多時候是一去不返,或者回來得很少,算不上是投資,或者說「很不劃算」,所以最具保障意義的保險一直以來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於是當真正的風險來臨時,很多保險卻「不管用」,導致一些人對於保險的認識越來越陷入誤區,其實是對保險理解的誤區。
科學的保險規劃,應該先從意外、健康險做起,有了這些最基本的保障,再去考慮其它的險種,也就是說如果沒有任何的商業保險,買保險一般應按下面的順序:
意外(壽險)→健康險(含重大疾病、醫療險)→教育險→養老險→投資理財、分紅險
案例故事:
小張是位27歲的年輕白領,剛剛參加工作三年,在大學學的金融專業,畢業後在銀行工作,手上有一些積蓄。由於有金融的底子,小張對於投資理財相當感興趣,很關注一些金融理財產品。
2003年,他的一位大學同學進入保險公司作業務了,不久就找到小張,並向小張推薦了其所在公司的兩種熱賣保險產品,一種健康險和一種分紅險,小張的關注點放在了那款分紅險上了,他聽了同學所在營業部的經理對這款分紅險的分析並與同類產品作了對比,發現很不錯,於是花了四五千元買了一份分紅險,而沒有買健康險。
2004年的夏天小張一段時間感到腹部很不舒服,去醫院檢查被告知腎上有一塊陰影,被醫生建議去腫瘤醫療檢查,後被確診為腎癌。這對年輕的他及他並不寬裕的家庭是個巨大的打擊!這時他想起了曾買的一份保險,可是一翻起保單他後悔不迭:買的是分紅險而不是重大疾病險……
家裡東拼西湊總算湊夠了手術的錢,而這時他的分紅險一點作用都不起,他還為來年的保費在擔憂。當時小張的想法很簡單:我還年輕,身體好的很;那款分紅險確實不錯。可是這對他的教訓太大了,他年輕的生命今生將與保險無緣,因為得了重大疾病後再不能買保險了……
結論:
我們現在時興講理財,理財實際上分三步,第一步就是做好風險的轉移,即保險保障,這是一個根基。做好了保險保障之後才去做其它的消費安排和投資理財,沒有保險保障的投資如同空中樓閣,經不起風吹雨打。所以在險種的選擇上,先意外、健康,再教育、養老、投資等其它險,才是科學的理財。
給家庭買保險原則之三:從險種上來說,先意外、健康,再教育、養老、投資及其它
4、買房之前先買保險
「我現在要攢錢買房,等我買了房、車以後再買保險。」這是很多30歲左右還沒有房的一族對保險代理人常說的一句話,類似的說法還有「我現在沒有閑錢買保險」,在他們看來,保險是一種奢侈的消費品,現在並不緊急,或者說保險是有錢人消費的。
而實際上,這種觀念是非常不正確的,保險是生活的必需品,並不是要等到你的生活達到小康甚至更好以後才需要的,保險是轉移風險的一種很好的手段,而風險並不是在你生活好了以後才出現。
如今,房、車、保險已成為新時代我們生活的「三大件」,這其中又數保險最重要,科學地理財,保險是應該在房車之前買的,人所共知,車不上保險不能上路,那為什麼買房之前要買保險呢,這里有一個我們熟悉的故事……
案例故事:
洛桑駕車意外身故老父老母被迫回藏
1995年10月2日,洛桑醉酒駕車,由於車速過快,一頭撞入停在路中正在修理的大卡車之中,因傷勢太重,迅即身亡,年僅27歲。
洛桑的師傅博林回憶說:「事發當晚,洛桑和父母一起吃飯,非常開心。走時,洛桑把手機留給了父母。在路上,不停地有傳呼找他,而路邊沒有電話可以回,他開的可能有些著急。另外,剛演出回來,他也比較疲憊……」
在洛桑定居北京後,他將遠在西藏的父母接到了北京,剛開始是租房,到後來條件稍好後又貸款買了房,直至出事前,他的貸款才剛還幾年。在洛桑出事後,他的父母在承受痛失愛子的同時,還承受了被迫回鄉的痛苦。因為洛桑出意外後,房貸無法還了,兩位老人又沒有任何經濟來源,銀行將房子收回去了。
結論:
這個案例很特殊,洛桑是酒後駕車,由於酒後駕車出險屬除外責任,即使有保險也得不到賠付。但是洛桑的老父老母被迫返鄉卻給了我們太多的思索。如果在貸款買房後還沒有保險,是一件很不科學、很危險的事。相信現在很多剛買房一族已經感受到了其中的壓力,在買房之前過的是一種自由自在的生活,但在買房後壓力陡顯。為什麼?20年的房貸,意味著這二十年期間你的工作不能中斷,一旦由於意外、疾病中斷工作中斷了收入,你的壓力將會更大。而誰也不能保證你在二十年期間不生病、不出任何意外。如果出現大的人身意外,比如身故或殘疾,收入永遠地中斷,那時如果沒有其它的辦法房子是要被收回的,那時受到最大傷害的還是你的家庭。一般來說,你將要還多少的房貸,在還貸期間內你就要有多少的壽險。比如你的房貸是30萬,那麼你需要至少30萬元的定期或終身壽險,以此來防範還貸期間的人身風險。如果同時能買上健康險將健康保障做好就更好了。
給家庭買保險原則之四:買房之前一定要先買保險,保護的是你也是你的家庭!
5、年輕也要買保險
根據對各大城市已購買保險者的統計顯示,目前買保險的人群主要為30-45歲年齡段的,他們或給自己,或給家庭成員購買保險。而20-30歲年齡段的年輕人,包括還未獨立的在校大學生和已經走出社會工作時間不長的畢業生,他們選擇保險的則很少。他們通常認為,自己年輕,身體好,不會得什麼病,而感覺意外又離自己很遙遠,其它的險如養老等等離自己就更遠了,所以不需要保險。
可是我們現在看到,重大疾病已越來越年輕化。20多年前,當我們聽說身邊有誰得了癌症,時都會無比地驚訝,可是現在要是聽說一個2歲的孩子得了惡性腫瘤,你一定不會太驚奇,如今空氣污染、食品污染、環境污染、學生壓力太大等等眾多的原因已成重大疾病年輕化的誘因。農葯灌出的毒韭菜、加砒霜養大的烏雞、加避孕葯喂養大的魚、毒火腿、毒泡菜等等讓我們防不勝防,北京兒童醫院有一幢樓幾乎都是白血病、惡性腫瘤等重大疾病的小患者,在校大學生患重大疾病的消息也頻頻地出現在各大媒體上,你隨便到各大醫院住院部走一圈,你就會深刻體會什麼叫「觸目驚心」,如果你問上一句:「您需要買保險嗎?」,那你今天就別想走了。
身處於這樣的環境,我們在做好防範、保健的基礎上,還要做好萬一的打算,你不要期望到哪一天所有的天空都藍了,所有的食品都安全了,生活沒有壓力了,你要做的一個准備就是萬一罹患大病醫葯費從哪裡來?
案例一:
2005年2月1日,京華時報登載了這樣一篇新聞:《50萬醫療費威脅血癌少年》。
一名多次代表國家參加國際橄欖球比賽,並取得優異成績的大學生,被查出患有急性粒細胞白血病,今年22歲的牛堅期待社會向他伸出援助之手,他的生命才有可能得到延續,牛堅現正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治療。牛堅是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法學系2002級學生。他曾參加中日韓三國青年橄欖球錦標賽、亞洲橄欖球錦標賽等重大國內國際賽事,他已從國青隊員成為國家隊的後備隊員。
2004年9月,在中國農大進行的首屆世界大學生橄欖球錦標賽上,體能一向很好的牛堅漸感體力不支。回到石家莊的家裡休息時,他在河北省第二人民醫院檢查時,才發現患上被稱為「血癌」的急性粒細胞白血病。
主治醫師告訴牛堅的父母,目前治療白血病最有效方法是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醫生在牛堅的母親身上測出和牛堅的基因有5/6的吻合點,可以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而且手術要盡快做。「牛堅的體形較大,最保守的估計要50多萬」。而這筆費用對於父母都是普通工人的牛堅說,無異於是天文數字。牛堅的隊友、同學和老師紛紛伸出援助的雙手,現雖已為他籌得5萬元人民幣,但離手術需要的50萬元還只是杯水車薪。
案例二:
2004年10月17日,北京交通大學學生劉紅斌在2004年「首都高校馬拉松挑戰賽」中猝死。10月20日,交大師生為劉紅斌舉行悼念會,「生命原本脆弱,我們只能堅強地活著!」北京交大試驗樓前面的兩棵樹之間掛著同學們為劉紅斌製作的悼念條幅,條幅下面掛有同學們寫的紙條以及紙鶴、白花。
在「馬拉松猝死事件」後的賠償問題上,學校開出的條件是「一共賠償四五萬元,而這些錢中間還包括劉紅斌的10位家屬在京期間吃、住、行等所有花費,「如果扣除掉這些,可能到我們手上也就剩1萬多塊錢了。」這樣的條件劉父首先不答應,劉希儉說:「我們是農民,家境又不好,把一個孩子養大並送他上大學並不容易,家裡就想著以後靠娃兒來支撐,現在孩子沒了,我們以後的日子包括養老等各方面的窟窿誰來補?」劉父的情緒越來越激動,而劉母及劉的姑姑等則哭泣不止……
也許劉父因為家庭經濟狀況不好,也許因為農村保險意識不到,而沒有給劉紅斌買保險,可是透過這件事,每一個年輕人能意識到保險究竟是什麼……
結論:
風險好像總是那麼無情。可是如果等風險到來時再想起保險已經晚了,保險是未雨綢繆的一種科學規劃。作為年輕人或者他們的父母,應該及早地樹立起這種風險意識,綜合起來,年輕人有這樣幾
條理由要買保險:
1、意外。劉紅斌的父親將這個很殘酷的問題提出來了,他只有一個兒子,現在兒子出意外走了,年邁的他們養老誰來管?父母辛辛苦苦把孩子拉扯大,每一個孩子的身上都擔負著贍養父母的責任。
2、疾病。如上案例一所述,重大疾病險能化解關鍵時的大額醫療費風險。
3、科學規劃。可以預見,將來沒有保險寸步難行。那麼既然將來要上保險,不如現在上保險,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包括有收入和無收入的年輕人)。因為隨著年齡增長,保費也增長,年輕時買保險更「劃算」。
給家庭買保險原則之五:年輕更要買保險,買的是一份責任和對未來科學的規劃!
H. 電話購買車保險流程
首先看你買的是哪家的什麼保險,不同的保險有不同的規定賠付方式
車險一般的理賠方式是發現後立刻撥打保險公司的報險電話,然後需要他們的理賠人員確認勘察,很多步驟的,而有的保險公司有專門定點理賠的維修的地方,不同的保險公司是不一樣的
所以我建議您先撥打保險公司的服務電話他們會為你的問題做出解答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