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保險代理人離職後對客戶怎樣處理
如果保險代理人離職了,那麼該業務員所簽的保單,都變成了孤兒單。 這時候保險公司會將這些單分配給目前還在職的業務員做後續跟進。 如果遇到什麼問題,可以打保險公司熱線,他們會安排對應服務人員進行服務的。
B. 保險代理人離職後與客戶發生糾紛誰來負責
首先,說一下法律的規定。
保險代理人和保險公司之間是產品代理的經濟合同,雙方之間的職權劃分為,保險代理人替保險公司賣保險,保險公司給予提成並承擔保險售後及理賠責任。
但是因為保險業務員的原因造成損失的,有保險業務員來承擔。
所以,如果客戶以保險業務員未盡到告知義務而進行索賠的話,保險業務員是要承擔責任的。
責任的承擔是以是否造成了損失或在行為過程中是否違反規定而確認的,而不以你現在是否離職進行判定。
所以,如果客戶能夠證明你當時的言語有誤導或者欺瞞(注意,這里不是欺騙,而是欺騙和隱瞞)的話,而訴訟期也沒有過的話,你就要受到處罰。
第二,說說現實情況。
現在的保險條款和保障體系其實都對消費者不利。
保險公司早就意識到這點,但為了掙錢,他們不會在意消費者的權益的。
所以在培訓的過程中,保險公司自己就在隱瞞保險條款不利因素。因此,你怎麼能保證保險業務員能夠如實告知消費者呢?這點我認為保險公司有責任的。
保險公司不告知業務員,業務員也就無法告知消費者,消費者有了問題自然還是要找到業務員。
通常,保險銷售是通過熟人進行的,因此消費者找到保險業務員的幾率很大。要不換個電話號碼不就得了。
在樓主遇到的情況中,其實消費者是弱勢群體:1、很難還原當時購買保險時業務員是如何推銷的;2、所有的保險合同都有自己的簽字,維權困難。
其實業務員也是弱勢群體。1、保險公司即使培訓不利,或者業務員想給消費者退保,保險公司都會拒絕,需要業務員自己承擔;2、消費者找保險公司退保幾率很小,就只能跟業務員硬泡,如果是關系銷售的話,自己的關系就很難維系了。而且即使自己想替朋友擔掉損失,但畢竟不是小數目呀。
所以,給樓主的建議,如果是熟人,只能見機行事了。如果不是熟人,是陌生人的話,換個電話吧。因為證據收集困難,所以消費者如果想通過正規途徑告你,讓你承擔責任的話,很難。
C. 我的保險代理人離職了怎麼辦
這個無所謂。
你可以和他聯系一下,他會給你作出安排或者你自己去任何一家公司都會有人主動和你洽談保險的問題和知識的。作為你的保險代理人,只是保險公司和你之間的一個紐帶和橋梁。即使他走了,也會有人負責你的業務。這個不用擔心。
D. 保險業務員違規辭職後公司理賠會追償業務員賠償嗎
會
在每份投保書的業務員告知欄中,明確寫明了代理人的違規行為所需承擔的相關責任,對於客戶誤導,瞞報或誘導客戶做出不實告知,都要承擔相應的責任。但作為客戶需要提出明確的證據。如果情況調查屬實,由於代理人行為是經過保險公司授權的,因此在法院判決時會視同此行為為保險公司行為。判決保險合同按責任履行。當保險公司履行相關責任後,有權按照代理人管理辦法,追究保險代理人違規代理行為所帶來的損失。但保險公司在追究代理人的責任時,也會考慮成本,如果按值較小,一般可以選擇追究或不追究。但多數情況下,都會追究違規代理人的責任。
幾年前曾經經歷過公司的一個代理人掛單的案子,一個離職業務員做了個單,掛給在職業務員,結果離職業務員認為自己已經離職,就故意誘導客戶隱瞞告知,而在職業務員因為相信了離職業務員的品行,因此沒有對客戶狀況做具體調查就交單承保了。結果客戶發生保險事故後被保險公司拒賠,告上法庭。保險公司敗訴。由於證據充分,結果保險公司賠付後 ,在職業務員由於工作疏忽被牽連,被迫承擔了大部分的責任,被追回所發保單傭金,罰款並承擔了一定比例的賠付款項。同時離職業務人員也被追責,賠付了部分款項。
因此,作為代理人或經紀人,都應該秉承專業誠信態度做事,才不會為自己留下後患。
E. 買保險時的經紀人離職了,發生意外找誰理賠
親:咱是和保險公司簽的合同,不是和個人.就象我們在銀行存錢,給我們開戶的是一個美女,取錢時是一個帥哥也是照樣取給我們的
F. 為自己買了保險,如果保險代理人不在保險公司上班了。我該找誰負責理賠呢有人接管嗎
如果是有保險合同的,直接去找保險公司進行理賠。會另外安排人員進行處理的。
G. 你的保險代理人離職了,誰來管你,保險還會正常理賠嗎
會有其他業務員接替的,保險公司不會不管的。你的保險正常交,發生理賠打保險公司電話,就會有人給你理賠了。再說保險公司人流動最大了,你的保險不是交給個人,一個保險公司。國家不允許任何一家保險公司隨便倒閉的。放心好了,可以打客服,問他你的保險代理人。